• 28.00 KB
  • 2021-05-07 发布

其他(心得)之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 ‎ ‎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至今已有十年之余,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教科研的时髦话、流行语,“高效课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但是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达到高效呢?‎ ‎  一、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对比 ‎  传统的教学,即注入式教学——先讲后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始终定格在被动的位置上。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只是观众、看客、可看可不看、可做可不做、可想可不想,老师很辛苦,学生很轻松,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潜能没有得以充分挖掘,创新能力没有得以提升。课堂学习内容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事倍功半。因此传统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学。‎ ‎  全国“三大教学法”、“三大教学模式”,即陈康金的“东庐模式”、蔡林森的“洋思模式”、崔其升的“杜郎口模式”、刘京海的“成功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施建平的“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中的趋同现象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先学或先练,再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解疑。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做实践的主人,说主人的话,办主人的事,尽主人的职;教师不再做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而是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发现者、提升者、服务者。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这与陶行知提出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是一致的;也正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所在,教学效果好,是高效的课堂……‎ ‎  二、更新观念,消除顾虑,创造富有活力的教学课堂 ‎  “教师不教,学生能练?学生能学会?”这是教师们的最大顾虑。老师们普遍顾虑课堂上教师先不讲解清楚,学生便不会解题,对学生不放心;顾虑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困生不能适应,当心越跟不上。之所以有这些顾虑,主要是老师们长期以往“以我为主体,学生为观众”、 “我的课堂我做主”、“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思想在作祟,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消除一切顾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像毛泽东一样,做“战场”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责任人,而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应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即将出征的“战士”——培养他们“打仗”的勇气、信心和战斗力,让他们全力以赴去“打仗”,消灭“敌人”——‎ 学习中的问题,比方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有三种办法:第一种,不动脑筋随便跟着人走,当时虽然一切很顺利,又很省力,可是离开别人帮助,自己再要去,又不认识路了;第二种,自己摸索着走,找人问路,当时虽然费时较多,也可能走弯路,但走了一遍,却不会忘记;第三种,先学会看城市地图,然后按地图的位置和路线找到目的地。当然,起初要费时一点,但学会了按图找路的方法以后,不管什么地方都能迅速找到。而且去同一个地方,也可以找到几条不同的路线。你会选择哪一种走法呢?你会让学生一直跟着你走吗?一位教育家说的好:“知识是可能被遗忘的,但能力却不会被丢弃,它将伴随终生。”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  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时,作为教师总以为教师没有教,让学生先练或先学,对优等生不会有什么问题,学困生能适应吗?邱学华老师在最初试验尝试教学时,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但经过一段的尝试教学后,召开了一次学困生座谈会,学生的发言很发人深省:“以前,我们听老师讲课,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到做练习时发现困难,已经下课了,我们不敢再问老师。现在先做尝试题,知道困难在哪里,再听老师讲就清楚了。”“以前,老师要我们看课本,我们不知道从哪里看起,现在为了做尝试题,看课本特别认真,容易看的懂。”“请不要告诉我,先让我们试一试”,做错了也不要紧,再听老师讲,我们学起来很有劲。“由此可见,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这正是学困生最缺乏的东西。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教师讲授所无法替代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自学课本,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积极进行思考,恰好能对症下药,解决中差生的学习问题。‎ ‎  三、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学生双高效 ‎  ”教学“‎ 是教师、学生的共同活动,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效率同时提升,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提高效率是基础,学生提高效率是核心。‎ ‎  教师提高效率是基础。精心备课是教师高效的必要条件。在备课时,应充分备学情、备教材、备学法、备上课时的”导演“策略、备能力、备反思等。如:东庐模式教师备课要经历个人构思、先成个案;交流研讨、后成共案;课前反思、实施精案;课后反思、交流提升的多个环节;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还必须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因此教师还需提高三种能力: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抓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把课堂烹调为美味大餐;二要提高课堂上教师的”公关“能力——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要提高教师的”导演“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要为学生的表演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表演,发现漏洞及时指导,让课堂充满魅力。所以,只有教师高效了,学生高效才有可能。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更新教学方法,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高效。‎ ‎  学生提高效率是核心。教师达到高效时,学生也必须达到高效,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评判一堂课是不是真的高效,不仅仅是看教师,更主要的是要看学生,看学生是不是都动起来了,是不是达到高效了,二者都高效了,就能达到高效课堂。也正是刘京海老师概括的”找到学校课改操作点——两个增加一个减少:增加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增加学生的自学;减少教师的讲“。‎ ‎  如:东庐中学采用”讲学稿“,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教与学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发现为目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自学、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讲学稿“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科学的认识过程,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自主“才能探究,探究才有成果,才让人找到自信,才让人身心愉悦,学生动了起来,教师的教学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了优化,按”讲学稿“‎ 的要求预习是一种主动的达标,要达标就应迎难而上,决不轻易放弃。经过努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目标,中等生、学困生就逐步树立了自信,就能体会到个人劳动换来的进步与收获才是最好的回报。有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个阶段的学习中去。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就具有了预制、预警、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从而学生达到了高效,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