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5-07 发布

其他(心得)之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其他论文之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 ‎  李彦蓉 ‎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也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在传授人类积累的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转变,没有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不可能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 ‎  一。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的转换 ‎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容器”‎ ‎,知识获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这种新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  教师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  第一,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二,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信息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信息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  第三,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  总之,信息时代,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将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部分组成。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 ‎“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当教师了解到何时需要信息,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合理的组织、创造性的运用,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反思用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是否有效时,他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而当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馈能力提高到一个层次后,他的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以及信息能力将会相应地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意识与反思能力。‎ ‎  (一)信息社会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源泉。然而在信息社会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电视、书刊的传播,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微机网络教学系统的发展,学生可从许多途径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让学生获得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二)教师信息素质培育的方法和措施 ‎  1、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 ‎  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教师角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不能再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学模式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改变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这些都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对新事物有敏锐的反应能力。‎ ‎  信息环境对人的信息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学校信息环境,是提高教师信息意识的基础。信息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培养中教师信息意识一般可通过以下环节:‎ ‎  (1)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教师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信息技术,信息意识的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建设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包括:配置足够的微机,供教师学习微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保证局域网及因特网的畅通;配备微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  (2)信息技术的渗透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通过宣传,使教师认识到现在的教育范围正不断扩大,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许多人将融入社会教育、网络教育之中,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将对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信息社会的教育内容必须涉及信息技术,这是学生形成信息意识的基础;教师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信息意识水平。‎ ‎  2、提高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 ‎  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教师有了信息意识并对信息活动有了更高的判断力和敏感后,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高教师信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培训并创造积极向上的群体学习氛围。‎ ‎  (1)建立和完善教师微机培训和进修制度。由专职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微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并鼓励教师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初可以指导教师学习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文字数据处理(如Word、Excel软件)、多媒体及网络的初步运用以及课件与网页制作等。‎ ‎  (2)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教师参与学习。可以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升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同时,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当他们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就不会只是旁观者,而会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 ‎  (3)加强教师间、学校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有关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观摩、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研讨、网页制作大赛、信息技术论文的评比和交流等。‎ ‎  (4)指导教师平时运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如成绩管理、信息传递、教学BBS、电子备课等,使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 ‎  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其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因此,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和方式。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机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较高信息意识,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管理和运用,能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流;只有突破“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创新,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管理实效,才能符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