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5-07 发布

信息技术(心得)之《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信息技术论文之《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课题,是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 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2002 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 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 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 教育能力。”这个目标明确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发展性和补救性 两个方面入手。但现状是,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人只 片面强调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把解决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 碍当成了主要目标, 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高中生心理和身体一样,有健康的一面,也有不健康的一面, 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过去高中班主任或老师发现学生有 了心理问题,不是送到心理咨询室就是亲自进行心理辅导,总是把学生 看作被动的,做些事后的补救工作。其实,心理辅导是一个从助人到自 助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逐渐学会 自己治疗自己。高中班主任、老师的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激发学生自助的 动机,看到自己心理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有信心战胜不健康的 因素,恢复心理健康;应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调 动他们心理的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 代,人人身处网络环境之下,老师、学生也不例外,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不回避这样一个大环境,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平台的兴趣与 熟悉,学校老师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的积极面,规避其消极面,便成为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初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积 极 心 理 品 质 的 研 究 得 益 于 积 极 心 理 学 ( positive psychology) 的兴起。积极心理学是 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 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 Martin E.P.Seligman ) 和 米 哈 里 · 契 克 森 米 哈 赖 ( Mihaly Csik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 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 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 极心理学正式为世人熟悉的标志是 2000 年 1 月塞里格曼和契克森米哈 在《美国心理学家》(第 55 卷第 1 期)上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 一文。 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正在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进行 实验性和探索性研究。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在 2001-2005 年间发表的 论文增长平缓,从 2006 年开始论文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在我国把积 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始人是孟万金教授,他于 2002 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并于 2006 开始在全国开展实验 性研究,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他们课题研究的核心。但总的来说,国内目 前对高中生积极品质研究的较少,而且因为国内刚刚兴起研究积极心理 学的热潮,很多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行科学的验证。而积极心理品质的 形成和培养对青少年成长及其今后的人生非常重要,因此本课题旨在网 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各方的力量,培养高中生的积极的心 理品质,使其一生受益。 三、研究意义价值: 1、选题意义:针对网络环境下,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对 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退化和异化的现实,结合衡阳市八中倡行的 “和谐校园”、“生态校园”、“人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良 好的人格,使生命个体富有活力。创建一套全方位、开放式,具有可操 作性的教育模式,营造培养积极心理的环境,从而构建学校心理教育体 系。 2、研究价值: (1)实践价值:通过构建心理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 趣,运用可操作性的网络平台,形成心理教育联动效应,形成学校“和 谐”“生态”育人环境,实现学校心理教育转型,使学生形成积极心理 并梯次发展。 (2)理论价值:构建学生积极心理的评估体系和生成机制, 寻求现代网络技术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和点,进一步完善现代心理 教育的理论体系。 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 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 享的系统。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 界,即赛伯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 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 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 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 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作为当代高中生, 心理品质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体言之,要具备“四心四力”即自 信心、公益心、责任心、进取心和意志力、审美力、亲和力、创造力。 五、理论依据: 1、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灵活性,我们以普通心理学 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为课题研究的总体理论依 据; 2、政策依据:在 2002 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 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 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 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六、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如果普通高中学校能够以“构建学校和谐生态系统,促进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出 发点学生和归宿点,通过创建心理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新型高效的阳光 心理活动,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效能,就能使高中 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缓解高中学生的生存压力,为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奠定心理基础,同时是学校的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提升并焕发 出新的活力,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良性发展。 我们拟创新之处有: 1、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界定。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高中生 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积极心理品质,这点非常重要,本课题采用多角度 调查统计,经高中生自己、高中老师、高中生家长和相关成功人士等多 方人士的认同,确定了高中生需要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即“四心四力”。 2、新型心理课程的建设。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 如何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相关理念贯彻到课堂,让学生在最大的时间 和空间广度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七、研究预期目标: 1、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让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深入 学生的内心,内化为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 2、培养一批具有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从教学到生活均能 持续地影响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 3、通过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式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际的学 习和生活中体验积极心理情绪,领略积极心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 自觉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八、研究内容: 1、当代高中生心理现状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从社会家长, 学校老师及学生自我等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现状及对 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从利于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角度研究当代高中 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积极心理品质。 2、校园心理信息平台研究与搭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 络系统,搭建专业校园心理信息平台,并合理应用此平台,及时掌握有 关学生心理状态的第一手资料,为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我等多方 联动来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依据。 3、网络环境下新型心理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新型心 理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家 庭文化,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以及该课程建设的评价研究、组织推进办 法等等。 4、“心理网吧”研究与实践。研究“心理网吧”的创建模式、 有效运行机制及环境、常用心理量表、心理小游戏等的网上使用、基本 网络互动工具的积极应用以及网络心理咨询的开展与推广等。 5、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 究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与实践,包括目标、机制、 内容、载体、手段、跟踪反馈以及评价等等。 九、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思路:深入调查,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学生心理档 案。了解国内外关于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借鉴其教育方法。 同时,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学校 积极心理培养的生成点和推动力。积极动员开发,赋予学校现代信息工 具以新的职能,创建“绿色心灵自在吧”、“兰姐电子信箱”、“心理网吧” 等网络心理教育平台,大力开展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进步的文化去引 领学生,着力构筑校园精神和班级灵魂。整合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 设学科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实践,开 展丰富多彩的快乐心理活动,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在课题研究中,做 到宏观理念与微观操作的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以“积极 心理创造人生”为起点和归宿。 本课题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分析法、观察法等相结合,在实践和理论上得出在网络环境下的高 中生如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结论。 十、实施步骤及主要活动安排: 论证准备阶段(2011.3——2011.9):成立课题组,设计研究 方案,进行系统论证;查找理论文献,搜索有关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并 分析整理,为课题研究做准备;建立管理网络,制定和落实层级管理制 度,为课题研究有序展开做准备;初步确定课题整体思路,重点做好开 题论证及准备工作。 初步展开阶段(2011.9——2011.12):进一步细化研究方案, 深化部分细节论证;分类整理文献资料,去粗取精;分别向家长、学生、 老师发放问卷调查,精细统计并深入分析调查数据,全方位了解八中学 生的心理状况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认识;初步搭建校园心理信息平台并 初步设计制作“心理网吧”网页,向部分师生及家长试开放运行,收集 反馈信息;初步确定新型心理课程的基本模式与基本内容;初步形成网 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 深入攻坚阶段(2012.1——2012.10):基本建成校园心理信息 平台,细化美化“心理网吧”网页,全方位展开互动,多方面收集反馈 信息,及时完善平台;完善新型心理课程系统理念并积极实践,落实到 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课堂教育教学以及家长学校培训各环节中; 基本确定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整套模式;资料整理归 结,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基本成型。 结题完善阶段(2012.11——2013.6):最后收集整理所有反馈 信息,细化研究分析,完善校园心理信息平台与“心理网吧”网页,确 定专人专业人员维护管理;新型心理课程理论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 最后定型并形成文字,整理部分教案、课件归档;资料整理,论文撰写 及结题报告最后完成。 十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衡阳市八中一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 积极心理品质。在组织建设上,设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主管德育副校 长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聘请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教研 处的具体领导下,吸收班主任积极参加,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积 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年来,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三 次以上学生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创设情境,举办“亲子活动”“感恩教 育”“让青春飞扬”“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特色主题活动。建设心理辅导 室,并已在筹建心理工作室,拟设“心理测试室”“情感宣泄室”“沟通 自在吧”等诊疗机构,力求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专业化、制度 化。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心理网络平台,如“兰姐信箱” “绿色心理自在吧”“家校通”等,使心理交流畅通高效。可以说,这 为课题组的研究开展打下了实践的基础,为以后的研究活动提供了很好 的借鉴经验。 本课题组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衡阳 市八中校长、特级教师、教育专家龚彩福为主持人,参与者有高级教师 6 人,一级教师 3 人,专职心理教师 1 人,心理辅导师 1 人,研究团队 年富力强,既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相关研究人员 有多项论文和课题发表或获奖。如龚彩福的《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 分析》获湖南省研究性学习指导成果一等奖;教研室主任周湖北的《开 展网络咨询深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衡阳市中学教育论文评比一 等奖;邹桂兰的《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获湖南省论文 评比一等奖;学生科主任王丰主持的《生态德育之家长学校建设的研究》 获衡阳市课题评比一等奖。可以说,课题研究组成员多年来对心理教育 有深刻的思索,在理论上具有扎实的功底,在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这 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本课题组的研究活动还具备了优良的外部环境,衡阳市八中这 些年来致力于打造“和谐八中”、“生态校园”,努力创建优良的人文育 人环境。课题组的活动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是学校新型教育理念 的具体实践。缘于此,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充分的保证。学 校正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拨出专项资金,丰富心理辅导 硬件设备,辟出足够的空间,建立功能齐全的心理诊疗室。所以,衡阳 市八中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已渐趋成 熟和完善。 为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结出成果,课题组多次召 开协调会和研讨会,要求成员积极创新,并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的研究 能力。要求就心理教育的经典理论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阐 发。如赛里格曼和契克森米哈在《美国心理学家》(第 55 卷,第 1 期) 上共同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国特殊教育》(2010 年第 7 期) 上发表的《我国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等。 这为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二、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 衡阳市第八中学承诺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督促 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 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承诺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 和挪用课题经费。承诺配套经费按照以下具体数额拨付,保证配套经费 的落实。 1.劳务费 10000 元; 2.印刷费 5000 元; 3.资料费 5000 元; 4.差旅费 10000 元; 5.设备费 500000 元; 6.专家咨询费 5000 元; 7.合作交流及相关会议费用 10000 元; 8、其它 5000 元。 合计:100000 元(壹拾万圆整)。 结束语: 本课题作为一项行动性教育实验研究,需要把教育科学研究与 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家长、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以保 证顺利推进课题研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也 是在解决家长、老师在教育中面临的最困难的实际问题之一,这是我们 最大的动力,我们当竭尽所能。我也相信在各级领导和学校的全力支持 下,课题组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以上是我代表课题组作的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领导审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