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5-08 发布

全市中小学特色建设推进会发言稿_发言稿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市中小学特色建设推进会发言稿_发言稿 全市中小学特色建设推进会发言稿_发言稿 年底各种检查验收很多,基层事情很忙,本不应该再开这样的专题会议。但是,上午观摩了三所学校、下午聆听了南通专家的讲座后,我还是觉得不能不开:一来是表明对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的态度,二来是想通过现场会让大家直接看到先进、看到差距。三来想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交流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想法。下面,我就围绕加快学校特色建设主题,简要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们为什么要创建特色学校? 特色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见,学校特色建设早已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但是,具体到今天,具体到我们镇江教育而言,我们为什么要创建特色学校呢?我想,不外是三个方面的道理: 1.这是为了人的发展。 教育是基于人、服务人、提升人的事业,其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类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而生命本身是多元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激发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的最佳时期。特色学校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为青少年的多元、健康成长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加多样的可能,开辟“不一样”的成长道路。 2.这是为了学校文化的发展。 一所学校有没有文化,有什么样独特的文化,是我在与校长、教师座谈、交流中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不少校长最感尴尬的问题。这样问,倒不是显得我自己多么有文化,而是我深切地体会到,一所好的学校,它最迷人的地方,不只是外在楼房、建筑,更在于那那弥漫于校园的文化气息。我们到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几百年的建筑前,感受到的不是大楼的恢宏、巍峨,而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散发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文化气息。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薪火相传的肥沃土壤,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的灵魂。而支撑起学校文化天地的,就是学校独有的、蕴含了历史、现实及未来要素的办学特色,这是学校文化的密码和锁钥。缺少特色支撑的学校文化就像不长树的山,没有了灵气,也没有了生机。为此,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可以改变同质化的现象,不仅让人“看得见”,也让人“品得出”,更能够拿出行动“做出来”。 3.这是为了教育现代化的创建。 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有较鲜明的办学特色,要“在德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育艺术、校园形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生社团等多方面推进特色建设”,以真正促进学校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发展,让学校切实摆脱“千校一面”的尴尬,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优质和特色教育。对照上述要求,虽然我们的特色建设取得了不小进步,也产生了一些亮点,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此估计还不宜过分乐观,我们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数量不足。根据2011年我们提出的相关阶段性安排,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类创建任务,截至目前,特色项目的创建率还差15个百分点,学校特色仅完成了目标数的52%,特色学校还不到全市学校总数的15%。即便如此,我们评出的所谓特色学校中,也有一个挤干水分、丰富内涵的问题。 其次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是不少地方和学校还存在抓教学与抓特色“两张皮”现象,应付观望多,真抓实干少;第二是内涵不够,特色不亮,还没有将特色建设融汇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汇聚到课程建设、课堂模式及文化塑造等关键指标上来,至于真正在省内外想得到、数得上、叫得响的特色学校,平心而论,我们镇江还寥寥无几。 再次是发展不平衡。从区域看,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有一个区域创成率达到了100%,有三个区域各类特色学校创建率已经超过70%,而其他地区还在40%左右徘徊;从学段看,小学明显好于初中,初中略好于高中;从类别看,文化类特色占比和层次明显好于体育类,体艺类明显好于科技类。目前省市两级体艺类特色学校共有93所,但科技类特色学校仅有11所。 问题就是号令,挑战就是方向。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学校特色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真心实意促进特色发展、改革创新推动特色发展。 二、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特色? 就一般认识水平而言,大家至少在口头上都知道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硬任务。但是,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真正被称为特色学校?是不是新开几门课、几个学生获奖来就是特色学校?是不是学校选聘几位有特长的教师,组织一些有基础的学生突击一番,轰轰烈烈搞几个活动就算是办学特色?我看这些“用巧劲”、“走捷径”、“速见效”的东西,多半是一些皮毛性质的东西,不能算是创建特色学校。 所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所谓特色学校,必须要有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就要像水润万物一样,体现在师生的生命中,反映在校园的生活中。正如扬中教育局总结的那样,特色学校要能够反映在六个“出来”上,环境上能看出来、校长能讲出来、教师能动起来、课程能开起来、学生能活起来、成果能显出来。我把它概括一下,就是要做到理念、环境、活动、课程等四个方面的“特”: 1.要特在理念上:理念是特色办学的先导。 特色学校建设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优人一等,全体干部教师,尤其是作为学校发展设计师的校长,必须要有适切、科学和特色的办学理念。我们看扬中的几所学校,校长们都能够如数家珍地介绍他们的特色,这个就源于他们对特色的理解,特别是特色背后的理念。特色理念,对外是一面旗帜,展示学校的形象;对内是一个纲领,凝聚前行的力量;对现实是一种动力,推动前进的车轮;对未来是一个承诺,规划出学校发展的目标。校长要能够把学校办学特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想出来,规划出来,进而带领广大师生做出来。镇江外国语学校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不断深入,从小组合作学习到“优势教学”,再到现在参加全国慕课联盟C20,尝试课堂教学新变化,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这个跟潘晓芙校长和她的团队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培养三年、服务一生”的办学理念就密不可分。 2.要特在环境上:环境是特色办学的基础,学校特色发展,要有与特色建设相切合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风格独特的建筑设施,相得益彰的环境布置。 今天新坝中心小学、外国语中学别具特色的桌子,先进新颖的功能教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合小学国学馆虽然还不无遗憾之处,但是至少给我们看到了环境在特色建设中的重要功能。同样,我们看丰裕小学,不仅可以通过剪纸艺术功能区这一现实环境,看出这所学校的剪纸特色,即便是它的学校网页,也打上了鲜明的剪纸烙印。可见,作为学校文化的外显,学校的环境不仅要体现在硬件设施、外观面貌上,还要真正地作为一种底色,渗透到学校所有外显的物质要素上。 3.要特在活动上:活动是特色办学的载体。 没有特色的活动,哪来学校的特色。在这里,前提就是教师要首先要动起来。要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发挥自身潜能、优势,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创造特色课堂等具体活动,自觉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出谋划策、增光添彩。当然,特色活动的关键,还在于要让学生能活起来。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智力得到开发,身体得到发展,精神得到愉悦。事实上,丰裕小学的师生,正是通过“人手一把小剪刀”的活动,剪出了校园的七彩生活,也剪出了学生精彩的人生梦想。而我们市直几所学校虽然也搞了一些活动课程,但我调研发现,总体上还不能让人满意。 4.要特在课程上:课程是特色办学的核心。 我在推进素质教育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突破,即要课程、社团、课堂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学校特色建设需要有特色的知识内容与体系作为支撑,要善于将学校各种活动、资源优势聚合成课程优势,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和实施好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推出科学可行的教学模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扬中外国语中学就是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新课程必修的综合实践课程,自主研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GBR课程,开出了“聚焦湿地 保护环境”、“走进竹文化”、“科学实验探究”、“揭开河豚神秘面纱”等几十种“菜单”,在年级范围内将班级打散,让学生自主选择。 特色的理念和环境,特色的活动和课程,四个方面最终都必须汇聚到日复一日的学校发展的实践中,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就一定会量变产生质变,积淀、生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散发出动人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熏陶力。 三、我们该怎样建设特色学校? ‎ ‎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将特色创建汇聚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中,与学校质量建设、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求,去创新。当前要着力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 1.要进一步明确目标。 对照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全市特色建设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40%以上的学校创成Ⅰ类特色学校,70%以上的学校创成Ⅱ类学校特色,100%的学校都有特色项目。建成一批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的特色学校(小学不少于20所、初中不少于10所、高中不少于5所),形成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和谐发展的学校特色发展新局面。 提出这样的目标我还是有点担心,主要是因为现实与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目前来看,市属学校中还有2所初中没有特色称号,丹阳距离85%的目标也有一定差距,扬中和京口也还有几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其他地区更需要迎头赶上。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强调两句话,一是特色建设任重道远,二是目标任务必须坚定不移。 2.要进一步提升内涵。 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为此,我们要突出五个“抓”: 一是要抓学习、规划。 特色的背后是管理,管理的背后是理念。广大校长和教师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办学理念,以确保学校特色建设谋定而后动。要结合当前正在广泛推行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制定更为长远并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发展规划,静下心来想,沉下心来做,有条不紊地推进特色建设。 二是要抓队伍建设。 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教有所长。新坝中心小学能够开设那么多的特色课程,主要依靠本校教师。教育部基教司领导明确表示,未来教师的培养要从教师的专业化向“一专多能”转变。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学校形成特色终将会失去原动力。京口区香江花城小学引进了一位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老师,学校才有了泥塑这一特色。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在考虑学校特色定位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师资因素,否则,特色建设走不高也走不远。为此,一方面,要立足实际,设法引进特长教师,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积极“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更要挖掘现有教师潜能,强化师资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教师,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由量到质逐步提高。扬中外国语学校并没有请多少外来“和尚”,但是同样念好了特色发展的“经”。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明年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综合运用培训、评价和激励手段,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切实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优良的环境与条件。 三是要抓项目推进。 ‎ ‎ 特色建设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在于干。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研究学校发展的资源、条件和能力,把创建特色学校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统一起来,扎扎实实选准几个特色项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推进,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仅为特色创建打牢基础,更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以及全方位渗透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模式,向着特色品牌学校的目标奋力前行。 四是要抓教育科研。 教育发展到今天,科研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前不久,我市在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了较大进步,斩获2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其中每一个成果,都是由日常的课题研究引领、推动而来。我常跟教研室、教科所的同志讲,要主动深入基层、自觉服务学校,在实践中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研究课程设置与特色建设的关系,要研究学生活动与特色建设的关系,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资源和发展动力。昨天,省新一批“十二五”规划课题刚刚公布,我市的立项课题和重点课题通过率超过省均近10个百分点,当然可喜,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通过立项之后怎么办?这些课题,都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路径,要真心实意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创新。 五是要抓宣传推广。 干教育,本质上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但是创特色,也要善于宣传、精于推广。激烈的办学竞争面前,有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就全系统而言,要积极宣传特色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就学校而言,要建好橱窗、广播台等宣传阵地,要用好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营造氛围,凝聚共识,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学校特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要进一步强化保障。 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校的校长、教师要亲力亲为,改革创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有关单位也要自加压力,不断强化服务与支撑。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 据我了解,有的辖市区在顶层设计上,意识还不到位。扬中教育局坚持的就是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校安工程的契机,在调研论证、系统规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确立的“一校一品”、“一镇一基地”、“一片一主题”的发展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要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与加强学段衔接,让特色建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就以京口区八叉巷小学的乒乓文化为例,一个孩子在八叉巷小学读了6年书,玩了6年的乒乓球,在耳濡目染中也熏陶、传承了乒乓文化,但到了初中也许就没有这样的环境了,高中就更不必说了,学段之间彼此割裂、缺少传承,不仅不利于特色品牌的打造,更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其实,特色项目也有个衔接问题、提升问题,我想,各地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在这个方面有所思考、有所作为。 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起码的经费、装备支持,没有基本的人力、科研保障,特色建设就无从谈起。为此,财务、装备部门要在特色建设上加大经费投入和绩效评估,夯实特色建设的物质基础。教科研、电教部门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证研究,勇于创新管理模式,善于发现和培植典型,更要通过专项课题研究和片校协作机制的建设,帮助学校总结、提炼、提升办学特色。人事、培训部门要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尤其在教师进编、核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特色教师的引进、培养工作。基教、体卫艺、德育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利用体艺特长的招生政策、教体融合的项目载体和社团建设的展示等进一步完善评估激励机制,做好特色成果的孵化、助推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谱写镇江教育特色发展的新篇章。 同志们,一天的现场会就要结束了,但是,镇江教育特色发展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办好“为人民幸福,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把学校特色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努力创新特色学校建设新机制,营造特色学校创建新氛围,优化特色学校创建新举措,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早日形成全市中小学“一校一特”的良好格局,为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创建,为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