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12 发布

高一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班主任工作总结 ‎   李镇西   本期所接高一(3)班,是我离开讲台后再次当上班主任,不仅很兴奋,也有很多雄心壮志。我总的想法是,尽管也会继承过去当班主任的好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不能重复我过去的经验,而应该有新的探索和创造。几年的博士学习,扩大了我的视野,使我对中国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教育者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的博士论文是谈民主与教育,我一直想把民主落实到校园,落实到课室。另外,我和我导师一直在倡导新教育,我理应将新教育体现于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因此,让班主任工作体现出更多的民主,让班主任工作散发出新教育的芬芳,这是我总的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把什么样的公民奉献给未来的民主中国?这个问题好像比较大,一下子扯到了国家。其实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都是为未来培养人,而这种培养,必然应该体现在今天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应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思考和实践我们的教育。我觉得教育,并非是简单地给学生传输知识,而首先是人格培养,我常常对学生们说,你们以后成为科学家或者其他什么杰出人才等,就知识传授而言,恐怕与老师关系不大,只是可以自学啊,还有如果你们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首先是因为你们的家庭教育好,同时你的天资不错。那么,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在于人格的影响,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做教师的人格就有多伟大,不,我们教师也要和学生共同成长,一起攀登人格的高峰。我们要在这个认识背景下看待这学期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   本期开学,我和学生提出了高一(3)班的特色目标:创建“爱心班级”和“自治班级”。我就从这三方面进行总结。   关于“爱心班级”    现在的孩子缺乏爱心,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学生中培养真正的爱心?这是我要思考并实践的课题。爱,意味着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父母、老师、同学和一切劳动者,这是我的职责。一开学,我就给学生朗读了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后来又给他们读了中篇小说《凤凰琴》,这些作品给学生以心灵的洗礼。作品中体现出的高尚、善良、对人的尊重与关爱,滋润着同学们的心。在这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    应该说,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个目标基本实现。在上周的家长会上,我请同学们给“爱心班级”实现程度打分,同学们普遍打了95分!他们都说能够在这个班级感受到温馨的爱!我可以 非常自豪地说,高一(3)班爱心非常突出。我们通过市妇联捐助贫困儿童读书,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共捐助5个贫困孩子。而且同学们所捐的钱不是直接向家长要的,而是用自己的零花钱来捐助。但是,作为班主任,我看重的不只是这些大的善举,更重要的是,爱心还体现在同学之间的关系上,尤其是对人的尊重,还有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过年大家都给我们学校的员工发了贺卡,包括医务室的医生、车队的师傅还有门卫保安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们的爱心。我经常对同学们说:“希望我们班同学以后无论做了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普通劳动者!”    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个班集体,爱心同时意味着正气,即对不良现象的批评。这点在我班体现得比较突出。同学们不因爱心而容忍不良现象,也不因批评这些同学而失去宽容之心。在对待几位后进生的态度上,我们同学表现出了真正的爱心。我很满意。   关于“书香班级”   新教育倡导用书籍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确,优秀读物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这对他们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在我班上倡导读书,而且,我和学生一起读书。前次,学生给“书香班级”打了70分。这个分数说明,尽管我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书香班级,但班集体的书香毕竟已经开始形成。   ‎ ‎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带着学生一起读书。我利用语文课、读报课和晚自习等时间,我给学生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学期以来,我共给学生读了《在困难的日子里》、《凤凰琴》、《一碗清汤荞麦面》、《巴金散文》、《历史深处的忧虑》等书。学生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第二,我在学校的支持下,改革课程,在每周一、四、五、六各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而不能做作业或上自习。我把我家里的世界名著拿到班上,借给同学们看。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阅读了《悲惨世界》、《静静的顿河》等几时部世界名著。第三,我班每个同学都订了一份报或杂志:《杂文选刊》、《读者》、《南方周末》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