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6 KB
- 2021-05-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在县政协农家书屋管理与使用情况调查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农家书屋管理与使用情况,促进农家书屋规范化运行,充分发挥好农家书屋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安排,这几天,我们先后深入碧玉、鸡川、襄南、李店、常河、义岗、平襄等7个乡镇的17个行政村,采取现场查看、走访群众、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议等形式,对我县农家书屋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惠民工程,建设中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县自2006年在榜罗镇孟川村建成全省第一个试点农家书屋开始,通过逐年争取项目、分步实施建设,到2012年全县18个乡镇、332个行政村全部配发了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和配套设施等。按照《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的规范要求和配发标准,为农家书屋配备了书柜、书桌、椅子,农家书屋标志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监制统一印订的《借书登记簿》、《阅览登记簿》和《甘肃省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目录》等。结合农村发展和农民文化需求,突出“三农”特色,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发农业科技、养殖技术、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生产生活、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1500多册,报刊7种850多册,杂志19种170多册,音像制品100多种(其中: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类出版物占30%,农村医疗卫生类占10%,文化教育、法律、少儿类出版物占60%)。
全县农家书屋的建成,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读书难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调查情况看,后期的管理使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图书管理相对滞后。一是藏书流失严重。因轻视管理,加之制度不健全,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场所迁移等原因造成图书流失。二是管理员对图书数目不清。部分农家书屋遗失了《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目录》,对原有书籍和在架书籍的数量心中无数。三是图书管理存在隐患。没有对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和严格执行借书手续,只借不还和无人追要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个别书屋没有正常运行。自农家书屋图书配发后至今没有开放使用,图书捆扎存放。 (二)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书屋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管理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由乡、村干部代管,他们平时忙于行政中心工作及自家农业生产,书屋的开放时间很难保证。二是规范化管理水平不够,现有管理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业务水平很难适应工作需求,积极性不高,工作处于支差应付状态。(三)服务功效发挥不够。一是使用效率较低。由于管理制度没有落实,管理工作滞后,书屋开放时间不够等等,严重制约着书屋效率的发挥。二是部分图书的配置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反映实用技术、医疗保健、少儿教育、法律法规等图书偏少。三是大部分书屋设立在村址的活动室,临时占用一角,阅读空间狭小,有的书屋设施简陋,图书没有得到充实更新。四是宣传引导和牵头指导农民学习不够。大多数农家书屋依赖百姓自发地前来读书,而农民农事繁忙,加之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农家书屋存在闲置,影响到了书屋功效的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