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 KB
- 2021-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社区安置帮教工作总结篇0
20xx年上半年,我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在乡党委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社会包容、政府帮扶部门联动、家庭接纳″的社会帮教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现就半年的工作做下总结。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我社区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社区一把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建立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落实安置帮教机构。
落实帮教措施,工作成效明显实行”一帮一”、“多帮一”、“三级帮教措施,采取分类管理,安置帮教工作成效明显。
“一帮一″即社区委员有一个帮教一名刑释解教人员。
“多帮一”即一名社区干部、一名党员、一名小组长帮助一名重点刑释解教人员。
“三级帮教“即对表现差,随时可能重新犯罪的由公安派出所、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重点监控,实行“一级帮教;对表现一般思想基本稳定、有可能继续犯罪的,由街道干部会同社区居委会、单位领导、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定期进行“二级帮教;对表现好、思想稳定、工作落实、家庭和睦、再犯罪可能性不大的,由社区干部进行不定期谈话及家访,实行“三级帮教三、存在问题1、就业安置工作难度较大,安置率偏低2、工作人员不足和经费保障困难3、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情况上升,管控难度越来越大。
安置帮教对象因外出经商、打工,造成人户分离现象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难以掌握四、20xX年下半年安置帮教工作打算一是今年下半年对刑释解教人员再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清理,对近三年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登造册、分类梳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好基础台帐,注重教育,及时走访,努力使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不重新犯罪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做妤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搞妤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培训社区安置帮教工作总结篇220xX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委、党工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和“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两劳”回归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全社会持续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社区矫正工作为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治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今年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
年初调整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絮地开展(二)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
今年开展了4次对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査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37人。
社区矫正对象为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档案工作。
我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信息建档工作,按照一人一个档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并将矫正人员所有信息上传到“江苏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一司法所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如皋市社区矫正网上执行平台”,对我辖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认真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签订帮教、监护协议,听取思想汇报,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监控,及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对部分人员实施了GPS定位系统的管理。
到目前为止我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脱管、漏管,没有从新犯罪,确保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安置帮教工作(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使我辖区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及时调整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
接待工作站,明确了职责,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将20XX年至今年回归的“两劳”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登记造册,进一步规范了我区“两劳”回归人员信息资料(二)加强衔接,掌握动态。
今年来,我区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监狱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13人,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登记造册,及时通知村(居)委会和家属,并与派出所联系,将其纳入重点人口管理。
实行无缝对接,针对“三无”人员,去监狱接回,今年已到监狱接回2名刑释解教人员,目前在册36名刑满释放人员。
为预防和减少“两劳″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司法所及时向公安派出所、村(居)随时了解掌握“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并多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所在的村居、家庭等,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三)增添措施,做好安置。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一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都由司法所接待,登记造册,并建立了个人档案。
确保“两劳″人员安置帮教情况家底清,进行跟踪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生活上一样关心,让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伸出温暖之手。
对我辖区回归的“两劳”人员13人均进行了帮教,今年有8人顺利的解除了帮教。
(四)创新机制,加强帮教。
20×年初,司法所开展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送温暖活动。
司法干警走访了安置帮教对象家庭,了解了生产和生活状况,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良好效果。
关心服刑人员的家庭积极协调解决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
今年的工作在党工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会自身的实际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社区安置帮教工作总结篇3我局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全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本月开展工作情况如下基本情况(1)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从20xx年至今接收刑释解教人员总数271名(20xx年1月内增加人员15名,刑满人员5名)重点帮教对象42名。
落实责任田对象141名、享受低保对象40名、解决宅基地对象17名、解决贷款18名、享受安居房60名、其中14名人员现实表现差。
脱管人员41名、其中接到释放通知书其人没回原籍数7名、接受帮教后外出人员数34名、接受帮教后外出人员中去向明24名、去向不明10名。
(2)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20xx年1月成立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工作人员3名。
自20xx年以来全县共接受社区服刑人员79名,解除矫正对象12名,现实际在人67名。
其中缓刑34名,暂予监外执行23名剥夺政治权利6名,假释2名、管制2名。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二是帮教工作前移,对无亲人关心的服刑人员,我局主动与监所对接,前往慰问、帮教。
三是建立“五访五帮”不定期走访制度通过经常走访,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典型的宣传工作,帮助其他刑释解教人员重塑对生活的信心,激发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通过有效的服务,全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建档率、生活补助发放率、接送经费发放率均达到100%,安置率达95%,确保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服务方面。
1成立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和协调全县社区矫正工作。
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司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乡镇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财政所、民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司法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
村居)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村(居)书记任领导小组工作主任,主要协助抓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帮助教育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一)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定我县的社区矫正相关制度作了细化和完善,重点解决了矫正对象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期满解除矫正等环节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的明确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并在实践中构筑协调的工作机制(二)社区矫正工作“五上墙"。
为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扩大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知晓面,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统一了全县社区矫正办公室的工作制度,并将相关内容上墙,即工作流程上墙,工作职责上墙,任务上墙纪律上墙,领导组织机构上墙,便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知晓社区矫正工作。
(三)统一安排部署,顺利完成社区矫正对象移交工作。
全县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启动后,各乡镇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
截止目前全县14个乡镇完成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四)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扩大社区矫正的影响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
社区矫正还是一项新的工作,一项新的任务,一个新全社会和广大群众还比较陌生,为扩大知晓率,使社会各界和基层干部群众认识、理解、参与和支持,一是借助新闻媒体对社区矫正工作大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
二是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和各乡镇发放社区矫正宣传资料1000余(五)抓好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关爱帮助。
对于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主要抓了全县统一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工作台帐,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各种法律文书,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台帐。
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狠抓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社区矫正对象进入矫正环节后,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对辖区矫正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到对象家中和所在社区进行走访,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犯罪事实、家庭背景、思想状况等,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谈话,告知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在社区矫正期间应该遵守的相关法律规定。
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分类管理,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了规范的"一人一档″档案,明确了矫正责任人,确立了监护人,签订了帮教协议,制定了矫正方案。
重大节假日必须上门走访、矫正对象思想波动时必须过问、矫正对象本人及家庭出现困难时必须在政策范围内帮困解难。
一思想汇报,一个月一谈话教育,一个月一集中教育,一个月组织一次公益劳动,使其牢固树立和强化其服刑意识,有利于社区矫正期间的矫正管理对请假、外出务工的社区矫正对象,一方面和务工当地的社区矫正部门取得联系,请当地社区矫正部门代为监管;另一方面要求外出务工的社区矫正对象按时通过电话和书信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和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脱管、漏管现象认真做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
我县社区矫正办公室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在接到各地法院监狱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的委托函后,及时通知乡镇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规定到该罪犯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进行调查走访,经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情况后,报经乡镇(办)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能否判处非监禁刑的意见和建议,经审前社会调查人签名,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后再报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县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要求进行严格审查,按程序完成后转报监狱、法院存在问题当前,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一)管理难。
一是一些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不强,对于自身身份认识不明确,特别是部分剥夺政治权利社区服刑人员较难管理;乡镇两级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不足,一兼多职、安排非本职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法行政机关没有矫正强制权,不利于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
(二)就业、创业难。
当前,特殊人群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引导、自谋职业、落实责任田等措施能够满足基本的就业需求,特殊人群申请较好的就业时往往存在职业歧视、身份歧视,不利于社会接纳特殊人群;此外,对于当前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创业需求会遇到平台弱、优惠少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1创新发展衔接工作机制,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建立衔接情况月报送核对制度,细化社区服刑人员入解矫操作流程,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文书及时移交“双到位2、创新发展监管工作机制,创新发展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审前调査、假释环境评价工作程序;对社区服刑人员申请离开居住地外出务工的,严格外出管理。
创新发展帮困扶助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精神上扶心、生活上扶困、就业上扶技、发展上扶业、智力上扶学″等分类帮扶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就业创业上区安置帮教工作总结篇420XX年ⅸX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会议精神,着力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接收、教育帮扶、服务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维护全镇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加强组织。
镇、村两级安帮工作领导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文件精神,将安置帮教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切实予以保障二、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制度。
刑释解教前1个月,监所将《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附综合评估意见、回执单等相关材料送达镇司法所。
镇司法所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突出加强对四类重点帮教对象的管理衔接。
对于一般帮教对象,镇司法所组织村(社区安帮站在1个月内将回执单反馈给监所,同时负责联系落实服刑人员所在村(社区)代表和家庭成员,按期到监所将其接回。
20XX年我镇已成功无缝对接刑释解教人员2人,并对他们及时建立了帮教档案三、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镇司法所按要求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档案,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刑释解教人员档案要使用省安帮办统一制发的格式文书,规范档案的登记、管理和使用,逐一建立刑释五年内、解教三年内人员的管理档案四、健全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平台。
按要求全部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录入三网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做好对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核实。
着力提高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
五、多种形式地开展帮扶工作镇村两级帮教组织不断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通过四帮一”的方式,并通过人性化的帮教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彻底走出低落情绪,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说服他们,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使人员得到有效稳控,未发生一起重新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