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0 KB
  • 2021-05-10 发布

“强化机关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强化机关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坚持把加强机关党建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县直机关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着力在抓队伍、优服务、建机制上下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先后荣获 “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江西省扶贫开发先进县”“**市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一类县第一名”等称号。2015年6月,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县成功召开。2016年,**县将率先完成脱贫任务。 ‎ 一、建强队伍,打造扶贫攻坚强大引擎 ‎ 坚持把选优配强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两支队伍作为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扶贫队伍。一是精准选派驻村工作组。‎ 严格落实“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99个县直机关均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挂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按“1+X”模式成立由一名副职任组长的驻村工作组。在此基础上,对全县86个“十三五”贫困村进行全方位摸排,分类建档,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原则,合理确定各县直机关挂点帮扶贫困村,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确保帮扶精准对接。二是多维监管第一书记。采取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方式,从驻村工作组中选派86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制定《**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第一书记全部脱离原工作岗位,吃住在村,并公开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创新提出“工作考勤、业绩考核、政策考试,群众测评、组织部评议和工作述职”为主要内容的“三考两评一述”考评机制,实现“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工作优不优、业绩来衡量”,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沉得住、干得好。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陈霁虹,自选派到万福镇谷塘村任第一书记的第一天,就将铺盖铺在了村民家,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笔记本随时记录村里的点点滴滴,村民亲切地称他为“脚车书记”。 ‎ 二、优化服务,找准脱贫攻坚有力抓手 ‎ 着力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帮助挂点贫困村建档立卡、建强班子、培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落脚点。一是严格程序帮助精准识别。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及时组织机关党员深入到所挂点联系村组,会同村“两委”挨家挨户进行信息采集,摸清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帮助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台账,指导各村严格按照“信息采集-综合评估-逐级审核-民主评议-公开公示”的步骤,对所有农户进行精准识别,为有针对性帮扶奠定基础。二是多措并举建强村级班子。实行县直机关和村党支部党建共建,围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推进村“131”治理模式(一强化: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三规范:规范村级组织、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干部行为,一监督:加强民主监督),督促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民情理事会,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基本制度。整合优势资源,在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上合力出招,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多方筹资,在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上“对症下药”,有效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 紧紧抓住增加贫困户收入这一核心任务,在大力发展和壮大“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四个一精准扶贫产业基础上,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建立专业合作社,及时协调落实农业保险、产业扶助等政策措施。组织4200余户贫困户通过贷款资金、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式入股各类产业合作社,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四是凝聚合力建设基础设施。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帮助挂点村提升脱贫能力的关键,从道路硬化、水渠维修、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整合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精准扶贫硬件基础。圳上村下沙自然村原是个不通路的小村子,挂点单位县发改委积极帮助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对进村道路进行硬化,彻底结束该村不通公路的历史。 ‎ 三、健全机制,强化脱贫攻坚长效保障 ‎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式方法,将其上升为制度和政策层面,构建起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 一是健全调研走访机制。‎ 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出的“五访纳谏”、“下访听诉”、“民事直通车 春风化积案”等有效做法,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制度》,对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到挂点乡镇和贫困村蹲住调研作出每月不得少于1次、每年不得少于一周的量化安排,高位推动协调解决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题。对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则要求在每年年初,围绕走遍所有贫困户、所有党员、所有农户,找准致贫原因、扶贫办法、脱贫计划的“三个走遍三个找准”要求,开展集中调研月活动,帮助贫困村党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年度计划。二是健全结对帮扶机制。按照“副县级以上4户、正科级3户、副科级2户、科级以下1户”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员干部“4321”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组织4800余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精准扶贫连心小分队,结对联系86个贫困村、5900余户贫困群众,保证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形成“驻村工作组帮扶、全体党员干部参与”的生动格局。现如今,全县各村贫困群众家家都有一张便民服务连心卡,内有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手机号码,全天候“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 主动适应脱贫攻坚要求,及时修改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机关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管理等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季调度的过程考核机制,督促加强党组织协同管理,督促落实帮扶资金,督促第一书记脱钩工作,形成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脱贫攻坚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