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1 KB
  • 2022-03-28 发布

2021生猪养殖调研报告3篇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生猪养殖调研报告3篇  生猪养殖调研报告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国家不断地以各种扶持政策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勤劳朴实的农民也寻找各种方式走向致富道路。近年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有一部分农民通过生猪养殖来增加收入,为了了解生猪养殖效率,在寒假期间,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以随机入户访谈和书面问卷的形式,在15户养猪户和村部的支持下,以客观的形式收集准确数据,对家乡的生猪养殖效率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  经调查得知: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户有12户为小型规模,3户为中型规模,无大型规模。由此可得到小型规模养猪户占80%,中型规模养猪户占20%。他们大多数表示,每年能繁母猪年出栏肥猪距全国平均水平13头左右有不定期定的差距,从得到的数据来看,育肥期死亡率基本在3%~4%之间(不包括猪流感等疫病发生期间的死亡率)。  问题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规模化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比看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造成生猪养殖效率低下,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生猪养殖户素质较低,他们其中大多数是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文化水平占极少数,不能够用正确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养殖;  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使得生猪养殖户不能完全自主地选择养殖类型,在生猪品种上明显落后;  一直以来,由于基层的畜牧部门领导对疫情风险的认识不足,农户重治病,轻防病等传统养殖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农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等原因,导致我村生猪养殖效率不高。  解决对策  近年来,生猪养殖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我的家乡生猪养殖效率低下的问题,我有以下看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府职能,正确指导农民进行生猪养殖;  应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对养殖专业户进行授课讲解,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指导农民选择养殖类型和饲料类型,用智慧来提高生产水平。  加大防重于治正确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防疫意识,培养兽医给生猪注射各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通过这次对我家乡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效率的调查,使我更加深入切实地了解到了生猪养殖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和资金的逐步引入,农村的生猪养殖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生猪养殖调研报告  平阴县物价局对平安养猪场和南坛养猪场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平阴县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生猪出售价格持续走低,生猪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亏损。  一、生猪出栏价格下降  调查户出栏生猪均价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上季度13.1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1.13元,降幅8.61%。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2x16年春节前后猪价不涨反跌,生猪价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部分养殖户又惜售压栏,继续熬着,导致生猪存栏偏高。  二是猪肉消费需求下降。今年春节前后气温比往年高,消费者储藏肉减少,猪价下跌。   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猪肉的替代品选择不断增多,提倡少吃肉,多吃菜,合理膳食,猪肉消费比例有所降低,生猪供应和猪肉消费量此消彼长,致使猪价和肉价双双下滑,这也使生猪价格下降的原因。  四是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禁令出台,国家提倡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再加上公款消费的大幅减少,餐饮业受到很大影响,随之猪肉消费也受到影响,这样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也不同程度上加剧了生猪供大于求的矛盾,从而导致生猪价格的持续下降。  二、仔猪价格下跌  仔猪均价12.5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16元/公斤下降了3.47元,降幅21.69%,环比下降了2.47元,降幅16.47%。据调查户反映,受猪价的持续低迷,仔猪补栏进度比较缓慢,从而限制了仔猪价格上行,出售仔猪亏损依然较重。  三、生猪饲养总成本略降  规模调查户生猪头均饲养总成本1199.6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0.48元,降幅为13.08%,环比下降了106.74元,降幅8.17%。饲养成本下降的原因是仔畜费下降。由于今年以来我县生猪市场行情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导致仔猪价格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养的猪,缩短养殖期,使其饲养成本低,这样养殖户减少亏损。  四、生猪养殖亏损   规模调查户生猪头均净利润为69.02元,环比下降38.39元,降幅为35.74%。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生猪市场的客观因素。今年我县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造成了生猪养殖亏损。  另一方面是养殖户的主观意识。部分养殖户为获得更大效益,在1月份生猪价格相对较好的时候压栏惜售,期待春节前的好价格,但春节前后生猪价格不涨反降,且一跌再跌,后期养殖户压栏大猪被迫出栏,致使一季度生猪养殖出现深度亏损。  针对生猪价格下跌之实际问题,应采取相关对策:  1、扶持生猪生产,保持必要的地方冻猪肉储备、维护市场稳定;鼓励肉食加工企业增加加工消耗。  2、加强政府调控,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养殖户利益。  3、建议广大养猪户密切关注相关部门监测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做好饲养管理,加强疫病防控,及时调整生猪存栏结构,适时出栏,尽量避免不  必要的损失。  4、增加生产和消费信心,达到供需平衡,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5、引导生猪散养户调查养殖结构,及时淘汰劣质母猪,努力生产优质肉猪,降低养殖风险,控制养殖亏损。  生猪养殖调研报告  一、养猪业发展现状内容提要:2011年初全国存栏生猪4.77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0%;2011年年底存栏生猪4.59亿头,据统计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总量为6.41亿头,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4.55%;比2015年减少3600万头(5.6%);2011年出栏率为134.4%。全年进口生猪(包括种猪)10000头,出口156万头。  1、2011年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2011年初全国存栏生猪4.77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0%;2011年年底存栏生猪4.59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总量为6.61亿头,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4.55%;比2015年减少1600万头;2011年出栏率为138.5%。全年进口生猪(包括种猪)10000头,出口156万头。  猪肉方面,2011年全年猪肉产量为5053万吨,比2015年减少150万吨;全年国民消费4981万吨,人均消费猪肉33.2kg(按15亿人口计)。2011年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营,使得进口猪肉比2015年多15万吨,达到55万吨,主要从美国、加拿大进口高档猪肉,由于消费人群有限,使得55万吨进口猪肉对国内猪肉价格没有造成影响,使生猪和猪肉价格一度上涨,生猪价格甚至达到22元/kg,猪肉价格达到近40元/kg。而出口的猪肉只有26万吨,   比去年略有减少,主要出口对象是香港和澳门。猪产品进出口总值变动情况  2、2012年生猪生产及猪肉市场预测  中国的猪肉产量预计恢复4%,达到5130万吨,恢复力度不大,主要由于当前猪病问题和养殖场(户)积极性不高所致,尽管2012年可能不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和政府最近的措施,如生产母猪补贴,将会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小规模养猪场(户)仍然占多数,他们规模扩大常常受制于较高的饲料成本和猪疾病的威胁。与此同时,大规模养猪场若要扩大规模,则存在着一些诸如获得额外的土地等一些困难。所以2012年生猪市场仍然看好,仍将会高价运营。  猪肉产量方面:全球猪肉产量预计上涨2%,增长量达到103.4万吨的新纪录。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韩国和中国生猪市场的复苏。来自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的主要出口国也有望温和增长  二、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及疫苗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全面的支持生猪产业的发展,同时国家也为生猪产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大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猪生产起到调节作用。由于美国大豆减产使国内豆类产品难以为继,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导致饲料价格大幅上涨,进而影响到生猪市场。目前,国家已经掌握了对玉米后市价格绝对的定价权。因此,恢复生猪市场信心,政策还是大有作为的。包括上市生猪期货,政府措施还有许多潜力待开发。   三、行业机会  农业部发布《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加大畜牧良种补贴力度,增加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投入。饲草料产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则被规划列为发展重  点。根据规划,到2015年,工业饲料产量将达到2亿吨,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集团达到5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财政扶持力度加大  在畜产品供给方面,规划提出,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  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也要进一步提高。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至15个百分点,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  在支持政策方面,规划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快畜禽良种化进程;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增加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投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对畜禽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和范围。  饲料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饲草料产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被规划列为发展重点。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饲草料产品;着力规范饲草料生产企业,严格许可审查,坚决淘汰不合格的企业;鼓励饲草料生产企业竞合。  规划提出,到2015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亿吨,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集团达到5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数  因为生猪业存在很高的利润空间,所以必然会大大刺激养殖积极性,因此各地养殖需求很高。但是多种因素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2015年养猪不如打工很多散户纷纷退出猪市,2011年的猪价高峰又让很多退市者蜂拥而至,又有很多人重新看待养猪这个行业,纷纷入市,承受着2012年养猪熊市的苦咖啡。  (一)仔猪价格过高  目前全国生猪价格平均为14.58元/kg,从这个高价位说明当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依旧不足。从繁殖周期看,国内种猪场开始大量补栏开始,需要经过18个月左右新补栏母猪方能产仔,但是实际上,由于疫病影响,种猪补栏时间会晚于计划开始时期。因此相应的仔猪大量出栏的时间也将会被大大延后,那么商品猪出栏时间就被推迟。尽管各地都在大兴建猪场之风,但是没有大量仔猪和合理价格的供应,就轻言生猪供应如何增长时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二)疫病潜在风险,养殖户不能放心养殖   疫情的净化和控制责任重大控制猪场疾病是养猪生产的保证。近年世界畜牧业的疾病流行情况令人堪忧,从轰动一时的台湾猪口蹄疫事件到影响多年的欧洲“疯牛病”事件、不断发生的香港禽流感事件,都给各地畜牧业造成了重创,有的甚至引起恐慌。各地猪场近年疾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流行疾病依旧威胁猪场安全,如部分省市的口蹄疫、猪瘟、猪伪  狂犬等时有发生,部分以前危害不大的疾病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也对猪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往往为控制疫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也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也从而直接成年健康猪的出栏。  (三)成本高涨养殖利润不确定性增加  目前国内的谷物价格相对稳定,玉米价格同期相对有所上涨。美元如果贬值,那么国际农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特别是大豆价格,中国大豆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国内大豆价格受外盘影响非常大。因此从整体发展来看饲料价格也将处于高位。养殖行业一般按照粮肉比来测算利润。如果出现粮食价格超过肉类涨幅,利润空间就会有下降的危险。  (四)环保政策抑制养殖业的恢复   养殖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采用集约化方式饲养,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万~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猪场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固体物(SS)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3倍、76倍和14倍。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国家环境保护部出台多个有关养殖业污染的法规,导致全国许多地区出台禁养政策。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两难选择中,越来越倾向于环境的保护。尽管国家已经开始补贴农村地区的小型沼气池建设,但是大型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设施耗资巨大,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较为困难。尤其是在环保要求较为严格的东部发达地区,污染问题将严重制约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五)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  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如为促生长而使用“高铜”、“高锌”饲料,造成排泄物矿物质含量超高,影响土壤生态;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是长期的危害,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要面对的巨大挑战。这些现象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发展。  五、行业的出路  1)采用全价日粮,应研制更为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如运用“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合理配制日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氨基酸的组成,提高氮的利用率,减少粪尿中氮的排泄。这样既节省蛋白质的资源,又减轻了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选用新型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生物活性肽等能有效替代如抗生素、高铜等生长促进剂。它们可以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益生素的使用可抑制肠内有害微生物菌群,以达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从而提高饲养利用率和畜群健康的目的。它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等都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添加剂。   2)加强猪场环境建设,合理处理排泄物猪舍的选址和合理布局是搞好养猪环境的关键。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尽量选用荒山、荒坡地建设,猪舍间隔要合理,有一定的坡度和足够的荒地用于污水处理,这样既不占用耕地,又利于污水治理和生态利用。在生产工艺上宜采用节水工艺,干清粪、勤打扫、少冲栏,将废弃物的排放减量到最低。污水宜利用地形条件进行集中处理,有条件的亦可建沼气池,收集沼气利用,用于种植、精选鱼塘养殖,进行综合利  用,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水产的良性循环。  3)采用合量的生产工艺加强猪舍小环境控制,注重空气流通和环境温度控制,及时清除废水、废气,这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关键。采用多点分散的饲养模式,控制适度的生产规模,利用健康养殖工艺的实施。  4)加强疫情监控,确保生产安全猪场万事之大,莫过于防。因此猪场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防疫和消毒措施,尽量做到不滥用药物。抗体水平的定期监测和疫病的快速早期诊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一些重大疾病如猪伪狂犬、猪瘟、蓝耳病等要进行定期检测、彻底净化。只有这样,猪场才会有生产的安全保证。  六、行业发展转型  (一)规模化和标准化   我国的养猪结构目前主要以农户和小型养殖户为主,占生猪出栏总量的70%以上,由于小型养殖户饲料的品种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所以养殖业必然面临着转型,以后中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而规模化和大型化必然推动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即实行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销售、统一良种、统一饲料四统一模式,使行业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二)一体化新经营模式  产业转型随着产业经营模式创新,在上游的饲料行业和下游屠宰企业带动下,未来“饲—养殖—屠宰。”化经营模式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出现不少类饲料的公司于养殖企业进行资产联合或业务联合。这种新型模式无论是从“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减少产业转换成本”角度,还是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和非常大的竞争空间。  我国生猪养殖业必将走向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利润稳定化、饲料绿色化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实现猪肉制品市场的优质、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