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8 KB
  • 2021-04-12 发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篇一】‎ ‎  一、学情分析 ‎  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不适应,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三、教学要求 ‎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  六、课时安排 ‎  (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 ‎  (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 ‎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  1.1~5的认识(3课时)‎ ‎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  (四)认识图形(3课时)‎ ‎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  数学乐园(1课时)‎ ‎  (七)认识钟表(2课时)‎ ‎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  【篇二】‎ ‎  一、班级情况分析:‎ ‎  本学期一年级(x)班xx人、一(x)班xx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  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  三、教学重、难点 ‎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四、教学目标 ‎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五、教学措施 ‎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  【篇三】‎ ‎  一、教学内容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二、教学目标 ‎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三、教学重点 ‎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四、教学措施 ‎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 ‎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 ‎  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是通过活动在其心理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构建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  8、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 ‎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主要表现在:‎ ‎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  (2)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  1.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这些都可以供学生认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时操作用。‎ ‎  2.口算练习卡片 ‎  3.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这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学具。‎ ‎  4.数的组成练习卡片这是为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的练习材料 ‎  5.计数器这是演示20以内的数和计算用的一种教具。‎ ‎  6.绒板这是用来演示数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用的教具。‎ ‎  7.钟面 ‎  8.方木块可以用来数数和演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9.小棒本学期每个学生要准备20根小棒。‎ ‎  10.数位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