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
A.科学哲学的终极真理
B.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古今中外知识的总汇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
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古希腊罗马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D )。
A.机械力学
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地质学和胚胎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C )。
A.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C )。
A.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D.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9.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唯心主义
C.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10.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B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D )。
A.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 C )。
A.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科学主义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C.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D.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近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现代科学主义辩证法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 )。
A.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C.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
D.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14.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 D )。
A.看其是否有用
B.绝对信仰,一切照办
C.既要信仰,又要怀疑
D.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虚心向群众学习
B.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C.理论联系实际
D.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16.哲学是(B )。
A.终极真理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D.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18.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理论和经验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9.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D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0.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 C )。
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绝对主义
二、辨析题。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 错误。不能笼统地说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古到今,哲学流派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因此,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都笼统地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歪曲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疑编号3296】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 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答疑编号3297】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答案】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这种观点是近代一些哲学家的错误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3)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答疑编号3298】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正确答案】 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3)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显著特点。其他哲学都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革命性是指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己任,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答疑编号3299】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正确答案】
要把握什么是哲学,必须把握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
(1)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属于世界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哲学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它是以理论的形式系统地反映世界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同一般人仅凭个人经验或传统影响形成的朴素而零散的世界观是有重要区别的。
(3)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4)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系统的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答疑编号3300】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哲学。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答疑编号3301】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答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任何哲学理论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关系问题。
(2)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哲学家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立场、根本方向和路线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人们在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件大事,都是在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疑编号3302】
4.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形态或形式。
【正确答案】 (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是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其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不彻底性就是它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理或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主张上帝或神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神学唯心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答疑编号3303】
5.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正确答案】 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
(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
(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③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和唯理论,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答疑编号3304】
6.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正确答案】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否认事物的质变和飞跃。③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过去也看到事物的现在;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否认另一面。④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答疑编号3305】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答案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的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疑编号3306】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地论述了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弊端的正确道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并把哲学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把唯物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结合起来,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飞跃,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并在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养分,使自己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我们研究解决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疑编号3307】
9.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还指它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答疑编号3308】
10.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疑编号3309】
四、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1)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予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②哲学对象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哲学以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2)哲学内容上的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结束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为科学。③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备而严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3)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结束了旧哲学只是剥削阶级专利品的历史。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统一,完整地体现了哲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作用,它不同于旧哲学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说明世界上。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答疑编号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