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
2019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页-13页)
(14页-29页)
2018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30页-46页)
(47页-57页)
2017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58页-74页)
(75页-80页)
2016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81页-89页)
(90页-96页)
1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保育和教育幼儿
【答案】 A
【解析】学前教育的任务: 1.为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
便利条件。
2.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答案】 C
【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幼儿幼
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3.小红知道 9 颗花生吃掉 5 颗还剩 4 颗,却算不出 “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
具有( )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答案】 A
【解析】 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 9 颗花生吃掉 5 颗还剩 4 颗,却算不出 “9-
5=?”,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 102)
2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 “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属于( )
A.情感目标
B.认知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答案】 B
【解析】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
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
情感、 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 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 确定了一系列
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
次。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 一边小声地说: “我要快点搭, 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
车了。 ”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
A.情感表达
B.自我反思
C.自我调节
D.交流信息
【答案】 A
【解析】 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 材
料中幼儿的自言自语并非在与其他人交流,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6.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
A.淋巴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答案】 C
【解析】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 机体各器官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
统一调节和支配下协调地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
部分组成。在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
3
7.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
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
A.阶段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 每个儿童的身
心发展,在
表现形式、 内容和水平方面, 都具有独特之处。 教师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
儿自选就是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8.幼儿园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 “球 ”,并用恰当的方式把 “球 ”抛回给幼儿, 让
活动能持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B.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着
C.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幼儿老师作为幼儿的伙伴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是幼儿学习的合
作者。
9 下列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
B.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
C.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
D.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答案】 B
【解析】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在美术
教育活动中,不建议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10.芳芳在数积木, 花花问她有几块三角形的, 芳芳点数: “1、2、3、4、5、6,6 个
4
三角形。 ”花花又给了她 4 块, 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 芳芳边点数边说:
“1、2、3、4、5、6、7、8、9、10,我有 10 块啦! ”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那一条
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
A.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
B.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C.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数 10 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D.通过实物操作进行 10 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幼儿目前还处于一一对应点数的状态, 而且每次都是从头点数,
所以下一个比较贴近的目标是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列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 15 分)
【参考解析】
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 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
领域。 例如, 课程安排依照学前教育机构生活的自然秩序展开: 课程内容可以依
据节日顺序展开; 或者依据时令、 季节变化规律来组织课程等。 加强教育同生活
的联系, 就是要将学前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经验加以整合, 不论是日常生活中学
习积累的, 还是在非日常生活中应该了解和认识的, 都纳入到课程组织结构中加
以整合。
12.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 15 分)
1.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 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
把精神都集中到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活动得以完成。
2.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观察幼儿在进行各种环节的活动时是否能
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利进行。
3.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等方式,观察幼儿是否注意集中。
【参考解析】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5
1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 (4 分)?试述两者的区别与联
系。( 16 分)
【参考解析】
《纲要》指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
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教学活动是我国幼儿园形式多样
的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 所谓教学, 是
以课程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 技能的
传投与掌握, 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集体教学
来实施,但也可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区角活动等环节中渗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 是对儿童生长的适应, 符
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自发的学习。
区别: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集体教学来实施, 但也可在生活活动、 游戏活
动、区角活动等环节中渗透;而游戏是可以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联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
题。
14.材料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说 “饼干 ”。教师打开饼干盒,亮亮
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 “欣欣没有看过这个饼干盒,等一会
儿我要问欣欣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你猜她会怎么回答? ”亮亮很快就说: “蜡笔 ”。
问题:
(1)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 6 分)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4 分)
【参考解析】
(1)中班幼儿
(2)判断依据: (1)中班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思维,看到饼干盒就认为里面
是饼干。( 2)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认为自己知道了是蜡笔,那么欣欣也会认
为是蜡笔。
15.材料:
6
在开展 “烧烤店 ”游戏前, 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 烧
烤夹,以及各种逼真的 “鱼丸 ”“香肠 ”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
而是与幼儿商量, 并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 搜集所需材料, 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
图 1(大一班)和图 2(大二班)。
问题:
(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4 分)
(2)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16 分)
【参考解析】
(1)大二班老师的做法更恰当。
(2)1.环境创设要遵循儿童参与性原则。 一班老师没有邀请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
中来,都是自己加班准备材料。二班老师与幼儿商量,并鼓励幼儿搜集材料,幼
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
2.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 大一班老师只是从自身的角度
考虑幼儿游戏中需要的材料,尽量做到逼真 h。大二班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搜集材
料,这样搜集的材料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3.大班游戏指导中老师要与幼儿一起真被游戏环境,侧重语言指导,培养幼儿的
自主性。 大一班老师材料均为自己准备, 大二班老师则引导幼儿搜集材料, 和幼
儿商量,更好培养幼儿自主性。
4.游戏中要允许鼓励幼儿自主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材料中的大一班老师给
幼儿提供逼真的材料, 而大二班老师则让幼儿自己搜集, 幼儿搜集更多象征性的
材料,有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和象征性思维的发展。
四、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16.最近,大三班许多小朋友用大大小小的纸盒制作小汽车等物品。 马老师发现,
制作的汽车装饰不太一样,但结构差不多,往往只有车厢、车轮、车灯等。马老
7
师认为可以根据这种情况生成一个 “汽车 ”主题活动,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请帮助马老师涉及 “汽车 ”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 分)
(2)围绕主题涉及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
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活动总目标: 1.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帮助幼儿了解汽车的种类、基本结构等
相关信息,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汽车的认识。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感受汽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汽车与人们生活
的关系。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表现与汽车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感受创造性活动的
快乐。
大班美工区: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技能如涂色、剪纸、撕纸、粘贴等完成作品。
2、幼儿利用废旧纸盒、酒盒等材料进行汽车加工。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对汽车的简单构造有初步的了解;对各种汽车的外形特征、用途
及特性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1、图片:供幼儿涂色和装饰用的各种汽车图片;幼儿设计的汽车的图片。
2、材料:各种废旧物品如牙膏盒、易拉罐、酒盒、饮料瓶盖等半成品材料和
自然材料;彩纸、皱纹纸等装饰材料。
3、工具:剪刀、胶棒、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导入:
图片导入:
8
教师出示与小汽车相关的图片, 请幼儿观察, 并讨论汽车的结构与颜色。 引出主
题。
活动展开:
1、幼儿选择喜欢的汽车轮廓图片进行自由涂色,引导幼儿合理搭配色彩、均匀
涂色。
2、幼儿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对不同星级的汽车进行装饰。
3、幼儿利用废旧纸盒等物品设计制作自己的小汽车,均匀刷漆、晾干、粘贴车
轮、装饰。
4、教师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动,对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
略,适时提供操作过程中所需的材料。
活动结束
对不同能力的幼儿作品采取积极、多样的评价。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
中班手工活动:想象中的汽车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 “想象中的汽车 ”的话题进行交谈,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2、通过猜谜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各种汽车的不同用途、不同特征的认知。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建构汽车,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
作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用大型积木布置汽车博览会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
(2)积木、插塑若干。
(3)废旧皮鞋盒、牙膏盒、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胶水,即时贴、彩笔。
(4)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信号牌。
9
三、 活动过程
1、创设活动场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2)幼儿玩车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车,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们玩的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3)猜谜语,巩固幼儿对各种汽车的认识
(4)请幼儿把车开回汽车厂
2、谈话活动 ——想象中的汽车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设计师,要设计和这些不同的,请你们
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
(2)幼儿自由组合交谈,想象设计什么样的车
(3)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谈话,提醒个别幼儿专心听别人交谈,重点指导幼儿
围绕 “想象中的汽车 ”这一主题进行交谈。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设计,要求说话声音响亮。
3、幼儿操作活动
(1)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汽车造出来好吗?
(2)幼儿在音乐声中分组活动。
A 组:用各种插塑、积木拼搭汽车。
B 组: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汽车,可用彩笔、即时贴等做装饰。
(3)请幼儿一起动手布置一个汽车博览会,幼儿做讲解员,讲解自己的作品。
4、幼儿游戏 ——红绿灯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听音乐在场地上玩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师手举红绿灯,请幼儿注意交
通规
5、幼儿听音乐开着自己的汽车出教室。
6、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手工角、美术角里进一步设计出更漂亮、更高科技的汽
车。
中班手工活动:想象中的汽车
10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 “想象中的汽车 ”的话题进行交谈,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2、通过猜谜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各种汽车的不同用途、不同特征的认知。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建构汽车,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
作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用大型积木布置汽车博览会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
(2)积木、插塑若干。
(3)废旧皮鞋盒、牙膏盒、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胶水,即时贴、彩笔。
(4)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信号牌。
三、 活动过程
1、创设活动场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2)幼儿玩车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车,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们玩的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3)猜谜语,巩固幼儿对各种汽车的认识
(4)请幼儿把车开回汽车厂
2、谈话活动 ——想象中的汽车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设计师,要设计和这些不同的,请你们
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
(2)幼儿自由组合交谈,想象设计什么样的车
(3)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谈话,提醒个别幼儿专心听别人交谈,重点指导幼儿
围绕 “想象中的汽车 ”这一主题进行交谈。
(4)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设计,要求说话声音响亮。
3、幼儿操作活动
(1)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汽车造出来好吗?
11
(2)幼儿在音乐声中分组活动。
A 组:用各种插塑、积木拼搭汽车。
B 组: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汽车,可用彩笔、即时贴等做装饰。
(3)请幼儿一起动手布置一个汽车博览会,幼儿做讲解员,讲解自己的作品。
4、幼儿游戏 ——红绿灯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听音乐在场地上玩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师手举红绿灯,请幼儿注意交
通规
5、幼儿听音乐开着自己的汽车出教室。
6、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手工角、美术角里进一步设计出更漂亮、更高科技的汽
车。
汽车设计师大班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挖土机、压路车、垃圾车、洒水车等车辆的不同功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各种造型及功用的汽车。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初步认识有特殊功能的车辆,如:挖土机、垃圾车、洒水车等。
2、大马路背景图。挖土机、垃圾车、洒水车等车辆的图片。
3、纸、笔、剪刀。
4、音乐磁带《开车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 “大马路背景图 ”。
(1)这是什么地方? (2)大马路上怎么样?(这条马路空空的,没有汽车)
(3)嘟嘟嘟,什么汽车开来了?(教师出示洒水车) (4)你还见过大马路上
有哪些汽车?它们有什么用?(请小朋友相互讲讲,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5)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这么多的汽车。
2、设计新型汽车。
12
(1)小羊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小羊种了一片桃园,秋天到了,桃
子熟了,小羊想把这些桃子卖掉,可是自己又不会爬树,桃子没法摘下来,怎么
办呢?我们给小羊造辆汽车来帮助它, 但是造辆什么样的汽车来帮助它呢? (幼
儿相互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是为了帮助幼儿在设计新
型汽车时更注重汽车的功能性)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呢?我们需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才能给
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能拓展幼儿创作的思路,不至于
局限在只为小羊设计汽车,只给小羊带来方便)
(3)我们来举行一个汽车设计大赛,每人设计一辆与众不同的汽车,设计的汽
车造型要特别, 还要给人们带来方便。 你想造一辆什么样的汽车? (幼儿相互讨
论,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幼儿设计新型汽车。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造型新颖, 功能独特的汽车) (4)
请幼儿把设计好的汽车沿轮廓线剪下来。
4、幼儿欣赏新型汽车。
(1)请已经设计好汽车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汽车相互介绍一下,也可以介绍给
旁边的老师听。
(2)大马路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汽车,你想了解哪辆汽车?请该设计师介绍汽
车的名称及功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请幼儿相互介绍,或介绍给身边的
老师听,使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
5、放音乐《开车歌》,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1)这些汽车设计得真漂亮, 而且有这么多不同的功能, 我们都比不出高低了,
让我们开起来试试,到底哪辆汽车开起来最稳。
(2)幼儿作开车动作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做开车动作出活
动室是让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该活动。)
13
2019 年下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进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非要说小石头
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A. 直觉性
B.自我中心
C.表面性
D.泛灵论
【答案】 D
【解析】题干中菲儿把无生命的小石头看作是有生命的物体,体现了泛灵论的
思想,故本题选 D。
2. 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A. 直接感知
B.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概念解释
【答案】 D
【解析】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 ; 幼儿通过直接
感知、 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幼
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故本题选 D。
3.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最低的是( )。
A. 按数取物
B.按物说数
C.唱数
D.默数
【答案】 C
【解析】 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 —给物说数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四
14
个阶段。数概念发展最低的应为口头数数,故本题选 C。
4.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 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
A. 冲动性
B.易感染性
C.外露型
D.不稳定性
【答案】 B
【解析】儿童情绪的易受感染与暗示有关,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幼儿晚
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故本题选 B。
5.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A. 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 B
【解析】气质具有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选项中是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
的。故本题选 B。
6.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 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构建学前教育理论
【答案】 B
【解析】 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研
究方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 有实际作者和研
究者共同参与, 是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
概念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合为一体, 将教育者
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故
本题选 B。
15
7.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A. 工具主义儿童观
B.科学主义儿童观
C.自然主义儿童观
D.人文主义儿童观
【答案】 A
【解析】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这些都是把儿童当做了附属品,社会
本位儿童观,又叫做工具主义儿童观。故本题选 A。
8.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
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 诊断性评价
B.标准化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
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 D.
9.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A. 食欲减退
B.夜盲症
C.佝偻病
D.肌无力
【答案】 A
【解析】婴幼儿发生缺锌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锌摄入不足。婴幼儿锌缺乏的主
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食欲减退和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故
本题选 A。
10.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
俊俊说,我来帮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
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选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
16
A. 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
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
C.在 4-5 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
D.能够在角色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
【答案】 D
【解析】 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所以最近发展区应该是更
高水平的和幼儿同伴一起讨论角色行为。故本题选 D。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 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的关系
【参考解析】
1.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学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以培养合格的人才来实现的
( 2)学前教育还可以直接减轻家庭养育子女的负担,使家长全心全意投入到
工作中,增加家庭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2.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参考解析】
(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 对话言语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独白言语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 幼儿前期最先掌握的是对话言语, 随着年龄
的增长掌握独白言语。
(2)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13.试述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原则
【参考解析】
1.保教结合性原则。 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在全面、 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
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 保教合一, 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 全面地发展
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始终将幼儿作为实践活
17
动的主体,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3.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还
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有效方式, 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4.一致性原则。幼儿园各个年龄班幼儿生活活动的内容基本相同,要求在逐步
提高。从小班到大班,应一致性地、一贯地加以培养,保教人员之间也应相互协
调好,要求一致,幼儿园和家庭同样要相互协调,步调一致。
四、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
14. 材料: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甘甘上楼时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
脚交替上楼梯; 下楼时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 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 每
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
问题:
(1)请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 (10 分)
(2)分析两名幼儿表现的差异及可能原因 (10)
【参考解析】
(1)小班幼儿上楼梯的时候可以双脚交替上楼梯。 小班幼儿下楼梯发展相对上楼
梯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外界力量交替上下楼梯。
(2)两名幼儿的差异 :小明上下楼梯能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能够双脚交替上下楼
梯。甘甘的上下楼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 上楼梯可以双脚交替, 下楼梯需要一
步一个台阶。
两人发展水平的不同的原因有 :1.可能和家庭的环境有关。 父母的抚养方式会影
响幼儿的发展。比如有的父母包办代替,就会影响到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 2.和
教育也可能存在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疏忽对孩子身体协调能力的引导。 3.和自身
的发展速度以及自身成熟水平有关。 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明确表明, 成熟是发
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幼儿上下楼梯的水平和孩子的自身密切相关。
15.材料: 几个幼儿正在玩游戏, 他们把竹片连接起来, 想让乒乓球从一头开始
沿竹槽滚动, 然后落在一定距离外的竹筒里, 游戏过程中, 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如球从竹片间掉落 (见图 1);竹片连成的 ”桥 ”太陡 ,球怎么也落不到竹筒里 (见图
2) ⋯⋯他们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让球滚到了竹筒里。
18
图 1
图 2
问题:
幼儿可以从上述活动中获得哪些经验 ?(12 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8 分)
【参考解析】
1.从上述活动幼儿可以获得的经验
(1)幼儿的身体动作会得到发展。 能够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的
发展。例如,题干中幼儿将竹片连成大桥,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对空间知觉, 解决问
题等能力的发展。例如 :题干中幼儿在遇到球不能落到竹筒里时,自己想办法解
決问题,可以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与人合作能力、 协调能力都会发
展。例如 :题干中的幼儿一起克服困难把竹片连成片。
(4)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游戏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自信心, 以及获得
愉悦的体验。例如 :材料中幼儿克服困难后有利于孩子获得愉悦的体验,以及获
19
得满足感。
五、活动设计题 (本大题有 1 小题, 30 分)
16.中班下学期, 陈老师发现, 班上仍有一些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 他们的理
由是: “我喜欢这玩具,我要玩 ”
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
准备及活动过程。
中班 社会活动 -学会分享
一、活动目标
1.懂得只有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
二、活动准备
1.布偶:小白兔 .小黑兔。
2.请幼儿自带一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
3、录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布偶进行情境表演故事《小白兔与小黑兔 》引导幼儿懂得与同伴
分享的道理。
(1)小讨论: 为什么小白兔玩得很高兴和很快乐, 而小黑兔玩得不开心呢?
(2) 小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能先顾着自己。好吃的好玩的就与大家一
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否则你就像小黑兔一样,得不到快乐。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食品、玩具,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懂得心中有他人才
快乐。
(1)启发鼓励幼儿互相分享食品、玩具。
①小朋友你们今天带来了什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与玩具。
②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 玩的。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想吃, 也想玩怎么
办?
20
引导幼儿把食品、玩具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玩,一起吃。将食品统一摆放在
桌子上,布置成食品品尝会,大家一起互相品尝。将玩具放在一起,布置成玩具
乐园,大家一起玩,让幼儿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刚才吃的食物,并讨论为什么会吃到不同的食物,
教育幼儿在生活中我与他人分享、享受更多的快乐。
① 请幼儿说说:刚才自己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为什么自己只带来一样食
品、 一样玩具, 都可以吃到这么多好吃的, 玩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还想和小朋
友一起分享那些东西呢。
② 小结: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会拥有更多的
朋友,玩得更高兴,拥有更多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
欣赏音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① 今天我们一起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高兴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唱歌
庆祝一下好吗?
② 大家高兴地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音乐伴奏下跳舞。
四、活动延伸
与家长联系,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的分享互动活动,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离快
乐。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 102)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进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
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A. 直觉性 B. 自我中心 C.表面性 D.泛灵论
2. 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A. 直接感知 B. 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概念解释
3. 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最低的是( )。
A. 按数取物 B. 按物说数 C.唱数 D.默数
4. 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A. 冲动性 B. 易感染性 C.外露型 D.不稳定性
5.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A. 性格 B. 气质 C.能力 D.兴趣
6. 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 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 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
C. 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构建学前教育理论
7. 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A. 工具主义儿童观 B. 科学主义儿童观
C. 自然主义儿童观 D.人文主义儿童观
8.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
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 诊断性评价 B. 标准化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9. 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A. 食欲减退 B. 夜盲症
C. 佝偻病 D.肌无力
10. 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俊俊说,我来
当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选项最贴
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
A. 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
B. 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
C. 在 4-5 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
D. 能够在角色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 简述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
12.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13. 试述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一)
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甘甘上楼时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脚交替上楼梯 ; 下楼时小明
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
下。
14. 请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分析小班幼儿上下楼梯的动作发展特点。( 10 分)
(二)
几个幼儿正在玩游戏,他们把竹片连接起来,想让乒兵球从一头开始沿竹槽滚动,然后落在一
定距离外的竹筒里,游戏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球从竹片间掉落(见图) ; 竹片连成的
“桥”太陡,球怎么也落不到竹筒里(见图 2)。他们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让球滚到了竹筒里。
16. 幼儿可以从上述活动中获得哪些经验 ?(12 分)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8 分)(图一为左
图,图二为右图)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中班下学期,陈老师发现,班上仍有一些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他们的理由是:“我喜欢这玩
具,我要玩”。
17. 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
程。
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
1. 【答案】 D。
考点解析:题干中菲儿把无生命的小石头看作是有生命的物体,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故本题
选 D。
2. 【答案】 D。。
考点解析: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
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故本题选
D。
3. 【答案】 C。
考点解析: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 —给物说数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数概
念发展最低的应为口头数数,故本题选 C。
4. 【答案】 B。
考点解析:儿童情绪的易受感染与暗示有关,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幼儿晩期,孩子情感
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故本题选 B。
5. 【答案】 B。
考点解析:气质具有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选项中是岀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故本题选
B。
6. 【答案】 B。
考点解析:行动硏究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硏究方法,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
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有实际工作者和硏究者共同参与,是硏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
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概念社会行为目的的硏究方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合为一
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硏究。故本题
选 B。
7. 【答案】 A。
考点解析: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这些都是把儿童当做了附属品,社会本位儿童观,
又叫做工具主义儿童观。故本题选 A。
8. 【答案】 D。
考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
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 D。
9. 【答案】 A。
考点解析:婴幼儿发生缺锌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锌摄入不足。婴幼儿锌缺乏的主要表现为生长
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食欲减退和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故本题选 A。
10. 【答案】 D。
考点解析: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已经做到了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所以
最近发展区应该是更高水平的和幼儿同伴一起讨论角色行为。故本题选 D。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
11. 【参考答案】
(1)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5) 学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2. 【参考答案】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1)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 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 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4) 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三、论述题参考答案
13. 【参考答案】
( 一) 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
顾到个体差异。
( 二)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
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隐性浪费。
( 三 )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 四 )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四、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14. 【参考答案】
根据《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动作发展中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
调、灵敏中指出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为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15. 【参考答案】
根从材料中不难发现小明和甘甘在上楼梯的能力水平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且基本上能达到
《指南》中对于小班末期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的期望。但是在下楼梯方面,二者整体水平较低,且
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性。
其中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甘甘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
脚跟上慢慢下。说明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更好,而甘甘的平衡能力则更好些。
原因如下:生物因素: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
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
育的程度或水平。婴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
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尤其遗传和生理成熟的影响,使小明和甘甘在体质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导
致他们动作发展差异的生理基础。
环境因素:幼儿身体动作发展除了收到生理发育影响之外还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营养、体育
锻炼和劳动、疾病、生活制度、其他因表如社会经济制度家庭状况季节因素等。
16. 【参考答案】
材料中幼儿的行为说明他们有共同的目的,能够采取分工合作的有组织的方式进行游戏。幼儿
从上述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经验。
如下:
(1) 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增强,获得活动中的组织分工经验 ;
(2) 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了解坚持、努力、不放弃与成功的关系 ;
(3) 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
(4) 有关身体协调能力的经验,促进动作的发展 ;
(5) 获得有关认知的经验。
五、活动设计题参考答案
17. 【参考答案】
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做个不争不抢的小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2. 认知目标:初步学习轮流玩、一起玩,了解分享的含义。
3. 行为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掌握交流玩的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技能。
二、活动准备
1. 视频录像《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
2. 幼儿阅读用书。
三、活动过程
( 一) 出示视频录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视频播放《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玩具播放的画面如下:
1. 教师带来了一架崭新的飞机模型,投放在科学角。
2. 孩子们在你争我抢这架飞机,谁都不愿意让步。
3. 飞机模型在争抢中被撕坏。
( 二) 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争抢”和“分享。
1. 教师提问:
(1) 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们做得对吗 ?为什么 ?
(2) 针对视频中幼儿出现的矛盾,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
2. 引导幼儿大胆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小结:争抢的后果是谁都玩不了新玩具,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所以我们要学
习分享。
( 三 ) 通过游戏活动,掌握交往技巧。
1. 引导幼儿讨论: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
2. 引导幼儿说出轮流玩、交流玩,如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等。
3.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你喜欢谁 ?为什么 ?请你
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 四 ) 儿歌小结。
好玩的玩具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四、活动延伸
以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8 年(上)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答案】 D.我国学前教育的任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通过对适龄儿
童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
A.要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答案】 D.《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要求幼儿能用自然、音
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
A.羞愧
B.伤心
C. 害怕
D. 生气
【答案】 A 伤心、害怕、生气都是婴儿期最初的基本情绪体验,羞愧、自豪、骄
傲、内疚、同情等属于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 )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案】 B 主动协调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 同伴交往属于社会性
交往的一种。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3 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答案】 C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讲儿童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 1.5—3
岁,第二阶段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所以幼儿在 1—3 岁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
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特点
【答案】 B《指南》中提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
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 “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 “按数取物 ”的机会
【答案】 A《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 “量”的特征时应感知常见事
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案】 B《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
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答案】 D 艺友制源于陶行知。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
老师交朋友, 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 边干边学。 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
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
10.皮亚杰的 “三山实验 ”考察的是( )
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答案】 C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
个包括三坐高低、 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
角度观察这三座山, 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 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
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 ‘山’。结果发现幼童
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 “三山 ”的形状。 皮亚杰以此来
证明儿童的 “自我中心 ”的特点。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调节负面情绪的策略:
1.转移法。成人可以用新颖有趣的玩具或者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渐渐
平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使其能产生愉快情绪的事情上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冷却法。成人在幼儿情绪激动时,给予适当的劝解或暂时不理睬,待幼儿冷静
后再跟他讲道理。
3.代币奖励法。成人可以用小红花等作为代币,让幼儿知道情绪很快平稳下来,
就会得到奖励,从而使幼儿正面情绪得到强化。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参考答案】
1.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熟悉《纲要》和《指南》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进行相应的保教工作。
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
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3.保育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认真执行幼儿园各项教育常规及
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定期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教育活动。 认真及时制订活动计划, 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因材施教。
6.家园合作。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定时和每个幼儿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
教育情况,和家长商议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
7.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
合实例分别说明。
【参考答案】
(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幼儿时期的典
型性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也是学前教育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
动的兴趣, 加深幼儿的印象, 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 “多彩的民族 ”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
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 “做中学 ”,也
是学前教育活动性原则的体现。 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 与教师和
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让幼儿探索沉浮的原理,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
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3)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的。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由于幼儿认
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
组织语言活动 “春天来了 ”,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春天的景色和变化, 加深
幼儿的体会。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 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 教研活动时, 大
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 但到了大班, 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10 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 (10 分)
【参考答案】
(1)①中班幼儿开始遵守规则。 4—5 岁的儿童能够遵守日常生活规则和行为规
范。
②3 岁以后幼儿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开始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此时的幼儿
不仅要求自己遵守相应的规则, 还会要求同伴掌握相应的规则, 所以当同伴不遵
守规则的时候,幼儿就会出现告状的行为。
③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
的道德标准, 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他们不仅
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
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 “告状 ”行为比较突出。
(2)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
情绪, 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个性初具雏形有了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够控制自己, 情绪变化明显减少, 做事不再随波逐流, 显得比较有主见。 对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对己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他们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减
少了告状让老师进行评判的行为。 ③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更好一些, 同伴之间的
合作交流较中班更高一些, 同伴之间会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所以告状现象就少了
很多
15.材料:
主题活动中, 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郭老师
提供了 “面包车 ”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 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 “绘画步骤图 ”(2 分)?为什么?( 8 分)
(2) 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 10 分)
【参考答案】
(1)郭老师投放 “绘画步骤图 ”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首先,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
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所以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 郭老师
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艺术环境, 引导幼儿自主的进行积极的探索, 从而促
进幼儿对艺术的表达,而不应该直接提供 “绘画步骤图 ”。
②其次,艺术教育的方法中不提倡教师直接给幼儿提供绘画的模板, 可以示范和
范例, 在幼儿绘画中遇到难点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直接帮助操作, 但是不可以一
开始就提供模板。郭老师将示范、范例法用错了,不是艺术教育中提倡的方法。
③最后,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 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
题干中教师的直接给出面包车的绘画步骤, 让幼儿以此为标准去绘画, 实际上束
缚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创造性想象的萌发。
(2)如果我是郭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我会有以下做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①首先, 我会引导孩子在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多种途径了解 “汽车 ”,丰富他们的表
象,整体提高幼儿对 “汽车 ”的认知水平。
②其次,我会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
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
受和表现方式。
③最后,幼儿创作之后给予幼儿讨论、表达、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创
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16.请围绕 “春天 ”,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 3 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 分)
(2)采用诗歌 “春风 ”(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
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附:诗歌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参考设计】
春天来了
活动总目标:
1. 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
2. 能够用朗诵、歌唱、绘画等形式感受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
3. 愿意把自己的创作、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大班语言领域《春风》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诗歌中讲了春天的哪些事物。
2.正确朗读诗歌,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仿编诗歌。
3.体会到朗读诗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诗歌 PPT、春天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对春天有所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教师就春天事物与幼儿进行交谈,并提问。
提问: 1.小朋友们在春天都见过哪些事物呢?
2.春风是什么样的呢?
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春风》
(二)活动展开
1.教师朗读诗歌,幼儿初步感受诗歌。
提问: (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在诗歌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借助诗歌挂图, 再次将诗歌内容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幼儿, 带领幼儿进一步理
解诗歌。
提问:春风吹来了,柳树、山茶等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这些事物发生了变化,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3.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对诗歌进行仿编。
将幼儿分为苹果组和香蕉组, 分别讨论春天还有哪些事物, 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
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记录。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父母聊一聊春天。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活动二:大班绘画活动《春天的花朵》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花朵,了解不同花朵的特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春天的花朵
3.热爱大自然,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三: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力理解歌词的内容
2.根据歌曲的旋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
3.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以及舞蹈的快乐。
2018 年(下)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班同一个 “娃娃家 ”中,常常出现许多 “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
满足。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
A.喜欢模仿
B.喜欢合作
C.协调能力差
D.角色意识弱
【答案】 A
【解析】小班幼儿爱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题目中娃娃中出现许多妈妈, 而且还很满足, 体现了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 小班
幼儿喜欢模仿。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目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答案】 C
【解析】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
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所以切忌用一把 “尺子 ”衡量所有幼儿。
3.为保护幼儿的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单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里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答案】 B
【解析】背单肩包和从高处往水泥地跳均会对幼儿产生伤害,而要求幼儿长
时间抬头挺胸站立,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幼儿不能长时间站立。固选 A。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答案】 B
【解析】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
教师角色的转变。
5.幼儿出生大约 6-10 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本能微笑
【答案】 C
【解析】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
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发笑。出现 “社会性微笑 ”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的什么原则?()
A.兴趣性
B.时代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答案】 C
【解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联系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要密切联系幼儿
的实际生活。 重阳节到敬老院探访老人, 联系幼儿的生活, 让幼儿对重阳节有更
加深刻的认识。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
B.注重集体教学的作用
C.重视恩物的使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答案】 A
【解析】蒙台梭利注重感官教育,幼儿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要使感官得到充
分发展。感官是心灵的窗户,对智力发展很重要。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的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评价幼儿
【答案】 D
【解析】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容易出现 “一刀切 ”;一次测评结果测评的容易
不准确;标准化的测评工具也不利于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所以选 D。日常观
察最容易测得准确的结果。
9. 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 理解本质特征
B. 理解功能性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C. 理解表现特征
D. 理解熟悉特征
【答案】 D
【解析】学前儿童实物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实物概念
的内容基本上代表其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些事物,如问 "什么是马 ?"儿童回答 :"
马就是那个大马 "(指儿童所看见过的马 )。(2)中班儿童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
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如回答 :"马是拉车的。 "(3)大班
儿童能指出某一实物的若干特征的总和, 但只限于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和
内部特征,而且不能将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很好地加以区分。
10. 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 能感知到周围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B. 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C. 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D. 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距
【答案】 A
【解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
和现象,小班是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 2~4 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15 分)
【参考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2—4 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幼儿儿童的各
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频繁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思维特点: 1.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2.思维不可逆。 3.思维不守恒。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5 分)
【参考解析】
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 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 使幼儿在
感受美的同时, 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
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増长知识, 发展智力。 幼儿在艺术活动中, 实现着
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 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 弥补了用语言
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 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
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 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
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 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 美好的社会不
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 2 分)?论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
义和方法。 (18 分)
【参考解析】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 确保学
前儿童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常规教育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常规教育的方法:
示范讲解法、操作法、随机教育法、集中训练和个别指导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14.材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4 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
的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适,一把推开了石头,石头跺脚大喊: “我是想和你做
朋友的啊! ”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10 分)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状况?( 10 分)
【参考解析】
(1)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①环境因素影响, 家庭环境中家长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 石头可
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平时没有带他与其他幼儿接触。 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中老师
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②教育方面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平时没有及时发现石头小朋友的问题并及
时引导幼儿如何很好的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导致石头没有掌握正取的与其他幼儿
的沟通方法。
③幼儿自身特点的限制, 石头自身的气质和性格, 石头有可能是比较内向
的性格,平时与其他幼儿沟通交流较少,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友方法。
(2)教师帮助石头的策略:
1.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了一些 “拱桥 ”(见图 1),希望幼儿通过走 “拱桥 ”提高平衡能
力,但是, 有幼儿却将它们翻过来, 玩起了 “运病人 ”游戏(见图 2)。它们有的拖、
有的推、有的抬 ......玩得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 A 教师认为应立
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 “拱桥 ”;B 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的新玩法。
问题 :
(1)你更赞同哪位教师的想法( 2 分)?为什么?( 8 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你认为 “运病人 ”游戏有什么价值?( 10 分)
【参考解析】
(1)我更赞同 B 老师的做法。
原因: 1. 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游
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
思考, 提供条件, 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材料中的幼儿自主的进行游
戏,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玩的特别开心。
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持、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其兴趣,鼓励其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材料中的幼儿
积极创新, 发现了游戏的新玩法, 而且在游戏过程中特别开心, 教师应该支持幼
儿的做法。
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
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材料中的幼儿在游戏中很顺利很开心,
没有遇到困难,那么游戏则不需要被打扰。
(2)游戏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运病人的游戏中,几个幼儿相互合作,共同
配合完成任务, 有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并且很好的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2.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玩的不亦乐乎,有利于幼儿
积极情感的发展。
3.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运病人,拖、推等动作有利于
幼儿肢体协调发展,促进身体的发育。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了解,一些幼儿对
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 “我要上小学 ”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
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的情况,设计 “我要上小学 ”的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 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名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活动总目标:
1. 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 ,引导幼儿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小学一日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3.用谈话,讨论、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理解的小学生活。
4.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大班 绘画活动 我心中的小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小学生活,知道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2.在了解小学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心目中的小学。
3.体会我们已经长大,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活动准备:图片、笔、视频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导入
教师与幼儿展开校园生活的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大家来说一说在幼儿园中我们一天都做了什么?
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吗?
2.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小学生活的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问题一:小朋友们,小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做什么了?
问题二:他们上课和我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结合小学视频片段,分组讨论幼儿心中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 刚才我们看了视频中的小学, 那么你们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进入小学之后都想做些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3)教师出示小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邀请小朋友们画一画心目中的校
园。
教师出示小学的相关图片, 请幼儿观察, 并带领幼儿来到美工区, 出示作画材料,
并进行相应指导。
3.活动结束 —作品展示结束
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心目中的校园介绍给大家。
4.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明天回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二:大班 社会活动 准备做个小学生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
2.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的行为规范的不同。
3.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喜欢小学生活
活动三:大班 艺术活动 幼儿园毕业歌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知道马上就要毕业,进入小学生活
2.结合伴奏演唱歌曲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 分)
1.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
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
C、协调能力差
B、喜欢合作
D、角色意识弱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中,不妥的是()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3.为保护幼儿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双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5、婴儿出生大约 6~10 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
C、社会性微笑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
原则?()
A、兴趣性
C、生活性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是()
A、注意感官教育
C、重视实物使用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结果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信息评价幼儿
B、注重集体教学作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B、时代性
D、发展性
B、自然微笑
D、本能微笑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来评价幼儿
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B、理解功能性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二、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 2~4 岁儿童思维逻辑的特点。(15 分)
答: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
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 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
7 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 岁)。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 岁儿童思维具
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
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
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
“信号物”进行思考。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 分)
答:(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
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
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
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
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
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
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
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 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
法。(18 分)
答:(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
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
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
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
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
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
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
为习惯等。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幼儿
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自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
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使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
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幼儿能够通
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级秩序得以维护、
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在有
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
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
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
察法;⑥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一
4 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
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朋友
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10 分)
(2)新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变朋友不多的现状?(10 分)
答:(1)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
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
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
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
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
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
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
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
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
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
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易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
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
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増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
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
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増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
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
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
人的加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
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 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
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 2)。他们有
的拖、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 教师认
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 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
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 分)?为什么?(8 分)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 分)
答:(1)更赞同 B 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
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材
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
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
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
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的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
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感。因此,
教师应当予以支持。
(2)“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
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
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
色的了解,体会要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
学会理解他人。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
作的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
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
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水平。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
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
程中产生自豪感等。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6、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
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
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里准
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 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
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 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答:【参考设计】
(1)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
【活动总目标】
1.情感目标:能以感恩的心态关心、留恋身边的朋友、老师,以积极、愉快的
情绪迎接小学生活。萌发争做小学生的强烈愿望;
2.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小学的基本情况,知道入小学的准备工作;
3.技能目标:珍惜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经历,通过谈话回忆、学唱毕业歌、参观
小学、制作纪念册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对幼儿园和老师的谢意。
(2)子活动一大班语言领域《毕业诗》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萌发对幼儿园生活依依不舍的情感,并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憧
憬之情。
2.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自己从进入幼儿园到毕业的成长过程。
3.技能目标:能够带着不舍的情感朗诵《毕业诗》,并根据诗歌中“再见”“汇
报”等词做出动作。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内容,并大胆和同伴分享自己对于小学的
向往之情。
2.活动难点: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表演出诗歌内容,并产生对小学的憧憬之情。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毕业歌》音乐、图片、《毕业诗》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参观小学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音乐导入:教师播放旋律,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毕业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
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完整朗诵,幼儿认真倾听
(1)教师声情并茂地完整朗诵诗歌《毕业诗》,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初步感
知《毕业诗》的内容及韵律。
师:诗歌当中的“我”在做什么?“我”说了什么?
(2)幼儿认真倾听,并感受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1)教师根据诗歌内容,以此出示图片,对比初入园与即将离园时的差别,感
受自己的成长。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提醒,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内容,并与同伴大胆分享
自己的感受。
3.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创编动作,大胆表演诗歌
教师播放《毕业诗》的音乐旋律,鼓励幼儿在音乐当中,用自己的动作表演出
“再见”“汇报”等词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主题,进行情感升华,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师:在幼儿园中,每一个小朋友都获得了进步和成长,变成了幼儿园中的“大
哥哥”“大姐姐”,现在我们即将毕业,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我相信
小朋友们在小学生活中,也能不断的进步和成长。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画笔、纸张,鼓励幼儿画出心目当中向往的小学生活
的场景,并大胆和同伴分享。
【附诗歌】
《毕业诗》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阿姨,我有很多话想对您说:
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
脸上再也没有泥,手帕、袜子自己洗,
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懂得了许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阿姨,我从心里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再见吧,阿姨!
以后我一定来看您,向您汇报我的学习成绩!
(3)子活动二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感谢您》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萌发热爱、感激之情;
2.认知目标:懂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要向老师表达感谢;
3.技能目标:愿意在同伴和老师面前,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感。
子活动三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幼儿园毕业歌》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活动,萌发上小学的自豪感;
2.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知道马上就要毕业,成为小学生了;
3.技能目标:随乐演唱,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附音乐】
《幼儿园毕业歌》
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哒嘀哒向前跑。
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
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
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
等我戴上红领巾,再向你们来问好!
时间时间像飞鸟,嘀哒嘀哒向前跑。
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
2017 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
A.扣纽扣
B.使用剪刀
C.双手接球
D.系鞋带
【答案】 C
【解析】双手接球更多培养的是幼儿大肌肉动作,完成《指南》中“具有
一定的平衡能力”的目标。
2.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答案】 C
【解析】遗传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题干中的双胞
胎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说明遗传对智商的影响
较大。
3. 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
了,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答案】 B
【解析】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
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拟人性和经验性。其中,
拟人性又称泛灵论,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己的经验
和思想感情强加到小动物和小玩具身上,题干体现的是泛灵论。
4.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
现出了( )
A.回避型状态
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粘液质气质
【答案】 C
【解析】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
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一下子就会不安起来,会用喊叫、哭闹的方式来表
达自己的焦虑,呼唤亲人的出现,与题干表述相同。
5. 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
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 3”,暂停一下,接着数“ 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 7 块
D.幼儿先看了 3 块积木,后看了 4 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 7 块
【答案】 D
【解析】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感知动作开始,幼儿计数,不但要用眼
睛看,而且还要动手去数, ABC选项中都体现了幼儿动手数数的过程。只有 D
选项进入到了数的概念,拜托感知直接进行口头计算了,故 D选项正确。
6. 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
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答案】 A
【解析】《指南》中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
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因此
A选项正确。
7.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
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答案】 D
【解析】抓题干中的关键词“规则”即可得到答案。
8. 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
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
D.用手背擦鼻涕
【答案】 B
【解析】擤鼻涕时应让幼儿上身稍微前倾,先用手指压住幼儿的一侧鼻翼,
让幼儿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翼的鼻涕;在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
的分泌物,故 B 正确。
9. 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
A.跳远
B.跑步
C.投掷
D.踩高跷
【答案】 D
【解析】踩高跷能够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10. 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 )
A.教育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B.儿童的生长以教育目标为依据
C.教育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础
D.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答案】 A
【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和生长混为一
谈,实际上是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
视儿童的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共被动的、压
抑的状态中解放除开。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儿童的
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 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答案】
【解析】
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
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 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
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
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在幼
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当方面的个体
差异,因人施教。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
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
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 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答案】
【解析】
(1)营造温暖、放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
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
向比较;保护幼儿自尊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
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 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
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颁布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教师和幼儿一起谈论自
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
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尊重幼儿、让幼儿主动发展,尊重幼儿的人格、需要、兴趣。教师遇
事要和幼儿商量,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允许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4)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充分利用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5)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示范。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题, 20 分)
13. 论述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
【答案】
【解析】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
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
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如主动亲近
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
立亲密的亲自关系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
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
会交往的乐趣。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
友一起玩的快乐。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
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
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
以指导。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
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
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
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
戏;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
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
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结合具体情境,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
重他人劳动及成果。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
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4. 材料:
莉莉和小娟玩游戏,她们想让 5 个娃娃睡觉,但是没有小床,于是他们找
到木板做小床,莉莉说:“床不够。”小娟挑出 2 个留着长头发的娃娃说:
“他们长大了,天黑了,要睡午觉了。”莉莉说:“好的。”然后将 3 个需要
睡觉的娃娃中最大的一个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试图把中等大小的娃娃
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进去,于是莉莉说:“换一换。”然后将最小的娃
娃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
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说:“娃娃们,好好睡觉吧。”
问题:
(1)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为。( 10 分)
(2)这次游戏后,教师应当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学习与发展。( 10 分)
【答案】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
(1)材料中,幼儿反复尝试,在不断的尝试错误后终于将娃娃们安置好,
说明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
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为中进行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行动性,缺乏行动的计划
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
并多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
(2)教师要理解现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
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
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并多为幼儿提
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思维。
15. 材料:
教师为了帮助大班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在其中渗透数学教育,
专门只做了一套“春天”的拼图(如图 1),拼图底板是若干道 10 以内计算题,
每一小块图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计算题的得数(如图 2),
教师希望幼儿根据计算题与得数的匹配找到拼图的相应位置。然而,材料投放
后,教师却发现许多幼儿不用做计算题就能轻松完成拼图,也未对图片中的季
节特征产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问题: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1)请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角度,分析这一拼图材料的投放对达成教学
目标是否适宜?为什么?
(2)该材料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请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
【解析】( 1)不适宜。
首先,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因此,让幼儿进行 10 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时,需要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的游
戏材料,借助直观探索来感受数学的运算,而不能只是抽象的加减运算,这一
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
其次,《纲要》对于科学领域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
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题干中的游戏材料不具有
操作性和趣味性,因此,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来说不可取。
(2)1、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①不具有操作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
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材料、能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的材料
才能激起幼儿的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②不具有整体性。“春天”这一主
题,是幼儿生活中能直观感知到的词汇,幼儿的生活中有大量的事物来体现春
天,而题干中教师所呈现的材料只是关于“春天的景致”,这表明围绕着课程
主题给幼儿呈现的材料是局限的、不完整的。③材料之间的衔接不足。教师围
绕“春天”的主题组织活动,希望通过一个活动,幼儿既能了解到春天的季节
特征,同时还能渗透数学教育。符合《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彼此之间需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要融合、相互促进要求”的要求。但春天的拼图中一部分是春天景色,一部分
是计算题,两者之间并没有直观联系,造成两个活动彼此衔接不足。
2、改进建议:①鉴于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
为幼儿提供适合幼儿探索、操作的材料。②围绕生活内容命题时,教师需要考
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完整的材料。③主
题活动在提供材料时,需要兼顾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考虑活动之间的衔接语
配合。
五、话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16.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的能涉及多个领域的系列活动。要求写
出 3 个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纸板
箱,鞋盒,牙膏盒,药品盒等数量众多的盒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了幼
儿,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利用盒子自发产生了很多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于是,
决定围绕纸箱、纸盒涉及出系列活动、推进幼儿的发展。
【答案】
【解析】
活动一: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2、能够指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3、喜欢几何形体图形,对数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纸箱若干。
2、幼儿对于正方向、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向幼儿展示长方形、正方向宝宝,引导
幼儿回忆它们各自由哪些特点,在呈现与他们相似,但又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
体宝宝,请幼儿思考它们是谁?
2、展示模型,动手探索。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和纸箱,请幼儿动手摸一摸,
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3、总结梳理,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长方体宝
宝和正方体宝宝的特征: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
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
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4、游戏巩固,问题拓展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向他们呈现生活中
常见的版纸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药品盒等,请幼儿相互配合,把他们放回到
对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框里。看哪组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准。之后,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延伸】请幼儿去美工区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
活动二:中班健康活动:运纸盒
【活动目标】
1、知道废旧纸盒可以拿来做游戏,更好的利用。 .
2、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练习爬、钻、跳等动作。
3、感受纸盒游戏的乐趣,体验互助合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纸盒若干、平整的场地、拱形门、绳子、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律动热身,趣味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伴随音乐做律动:请出你的小头点一点,请出你的小手
拍一拍,请出你的小腰弯一弯,请出你的小腿蹲一蹲,请出你的小脚跳一跳,
请出你的小手放放好。
二、创设故事情境,讨论猜想盒子游戏的玩法。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遗失了很多鞋子,需要小朋友们为
动物宝宝送回去。但小动物的家在树林里,要想帮小动物的忙有很多的困难,
我们要钻过山洞 ( 拱形门 ) ,跳过小河 ( 绳子 ) ,爬过草地 ( 泡沫垫 ) 才能到小蜈蚣
的家。请幼儿思考讨论如何顺利克服这些困难。
三、初步尝试游戏,不断探索。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索游戏玩法,了解游戏规则。遇到山洞时,怎么过
去 ?( 示范提要求不能把山洞碰倒。 )
遇到小河时,怎么过去 ?怎么跳呢 ?( 要求要跳过去,不能掉到小河里。 )
( 幼儿跳的方式,可以是分开腿跳,也可以是双腿一起跳 )
遇到草地时,怎么过去 ?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就不能帮小动物把鞋
子运回家。并请幼儿来做携带大小不同的盒子进行尝试。
四、游戏比赛,谁是动物的好朋友。
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并请幼儿思考在每个环节放一个幼儿进行游戏
尝试,看哪一组小朋友按照游戏规则,又快有好的完成送鞋子的任务。他们就
是动物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运纸盒的游戏。
活动三: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盒、纸箱造型
【活动目标】
1、知道即便是废旧物品,通过适当的改造也是可以变出漂亮的造型。
2、愿意根据纸盒、纸箱的外形进行想象,大胆使用切割、连接、刷色等方
法进行制作活动。
3、体验动手改变纸盒的乐趣,愿意与同伴一同进行美术的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盒、纸箱,切割、刷色的工具(小刀、刷子等),辅
助材料(铅丝、绳子、挂历纸等),各种颜料,积木,剪刀,一级糨糊,锥子,
胶带等。
2、各种图片(建筑物,桥梁,大型玩具,家俱,交通工具等)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活动。教师向幼儿展示纸盒的图片,请幼儿思考这些废
旧的纸盒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请幼儿自由分成 5 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图片中
选一个喜欢的内容,并一起商量要制作的东西。
2、教师与幼儿讨论制作的方法。教师:这些物品怎么做呢?要用哪些材料?
如果需要两个纸箱,怎么连接?怎么样让你们制作的物品更加美观一点?
3、教师幼儿讨论合作的方法。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分工?(先讨论并确定
做哪些物品,每个人负责做什么。 ) 如果在合作的时候遇到矛盾怎么办?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协商。教师鼓励幼儿
大胆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并请幼儿注意作品的整体美观。
5、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交流感受。教师请幼儿已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的创
造意图,并进行适当的自评。在互相欣赏、交流中不断提升美术活动的动手乐
趣。
【活动延伸】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美工区做展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 ,其婴儿而容易形
成的依恋型是 ( )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紊乱型依恋
2.教师对幼儿说 :“不准乱跑 ,不准插嘴 ,不准争吵 ….”这样的话语 ,所违背的
教育原则是 ( )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C.因材施教
D.动静交替
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 ,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4.当教师以 “病人 ”身份进入小班 “医院 ”时,有六位 “小医生 ”同时上来询问病
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 ,打针 ,忙的不亦乐乎。结果,老师一共
被打了六针 ,对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
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
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上出现混乱
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 )
A.观察了解幼儿,制订教育工作计划。
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 ,检查食品卫生
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合理组织教育内容
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 )
A.陌生情景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满足实验
D.三山实验
2017 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 ,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 )
A.让小彤重新画 ,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
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 ,让小彤照着画
C.询问小彤画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 ,接纳他的想法
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论
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 )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9.一般条件下 ,( )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 ,假设等
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0.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即躯干多 ,面部 ,四肢较少 :手掌 ,脚掌更少 )的疾病是
( )
A.麻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影响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园生活?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 20 分)
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
境?请联系实际说明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4.材料
开学不久 ,小班王老师就发现 :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虽然老师多次批评 ,
但他还是经常说 ,甚至影响其他幼儿也说脏话。
问题
(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
15.材料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图 1)。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 ,
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图 2),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 ,
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 ,有的从上面灌 ,有的在下面接 ,再灌 ,在接 …相互配
合,反反复复 ,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 30 分)
16.请围绕 “有用的工具 ”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 ,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体活动的总目标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 ,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
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2017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儿童安全型依恋方式,更多得益于母亲的敏感应对、积极反应、
接纳合作等。答案为 B。
2.A
【解析】 “不准……”这是从反面为幼儿呈现行为约束的准则,儿童难以理
解和接受。因此,应该是正面引导,向幼儿展示应该如何做。答案为 A。
3.A
【解析】初生婴儿已开始眨眼及转动眼球,但双眼还未能完全协调运动。
由于视网膜上的黄斑仍未发育完全,他们只见到黑、白、亮、暗的差别,
所见到的影像都是一片朦胧。答案为 A。
4.D
【解析】题干中的幼儿都在玩相同或者相近的游戏材料,但是是自己一个
人玩,因此是帕登所说的平行游戏。答案为 D。
5.B
【解析】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的是炊事员,而非幼儿教师。
答案为 B。
6.C
【解析】延迟满足实验,又称棉花糖实验,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
为的实验。答案为 C。
7.C
【解析】对待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该是欣赏、鼓励、接纳的眼光评价。
因此,答案为 C。
8.A
【解析】幼儿生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如厕频率较成人高,但幼儿教师对于
幼儿如厕行为不应加以控制。答案为 A。
9.D
【解析】《指南》在语言领域提出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的目标,具
体对大班幼儿提出了 “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
复杂的句子 ”的要求,因此答案为 D。
10.B
【解析】题干中疾病的呈现形式为水痘的表现。答案为 B。
二、简答题
11.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
机。移情一方面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
会行为;另一方面移情所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所
以,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最内在的因素。
12.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要求具有生活化和一日生活整体性的原则。生
活化表现为:( 1)教育生活化。加强教育同生活的联系,将富有教育意
义的生活内容纳入到课程领域。( 2)生活教育化。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
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 [亿师学整理 ]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
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一日生活整体性,即对幼儿来说,大多数的学
习都是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所以,幼儿
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征求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
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三、论述题
13.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
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
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
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亿师学整理 ]因此,幼儿园环境按
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重视环境的创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幼儿提供发展保障。幼儿要在幼儿园吃饭、睡觉、游戏等,只有
具备相应功能的建筑、 空间设备才能使幼儿感到安全、 方便、舒适和愉悦。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宽敞的空间、齐全的设备器具可以使幼儿肌体
得到锻炼;整洁、优美的环境会给幼儿美的享受;具有探索性的环境可满
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文明有序
的集体活动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使幼
儿感到宽松、自由、被尊重、被接纳,从而乐观自信。
(3)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幼儿不是环境创设的消极旁观者和享用者,而
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互动者。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会参与设
计构思、材料搜集、动手制作和布置的全过程,激发了幼儿自我发展的主
人翁意识。在于环境的交互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环
境,探索环境,控制和驾驭环境,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最
大限度的释放。
四、材料分析题
14.(1) 材料中小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有:
①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或其他亲人在生活中没有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
给孩子树立了反面影响。
②电视、媒体等负面影响。幼儿的假期中,通过看电视、 接触网络媒体等,
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李虎说脏话。
③新入园、新环境导致孩子产生了入园焦虑。 题干中的孩子是小班刚入园,
正处于分离焦虑的时期,因此,有可能通过说脏话来释放自身的焦虑。
④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生活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李虎说脏胡虽然被
老师多次批评都不改,有可能只是好奇。但教师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
反而强化了李虎的这一坏行为。
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是爱模仿,李虎模仿他人学会了脏话,甚至影响其
他幼儿也说脏话,所以才会出现题干中描述现象。
(2)王老师针对此现象应该采取的干预措施如下:
①加强家园合作。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李虎出现这一问题可
能的原因,并请家长参与进来共同解决。同时,请家长给孩子选取合适的
动画片或电视节目,切断孩子的不良影响渠道。
②在幼儿园内组织 “我是文明的好宝宝 ”活动,引导幼儿说明话、 做文明事,
为孩子树立一个文明的榜样。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用语。
③教师面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时,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 [亿师学整理 ]而
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良好行为强化法等方法,
来帮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④教师举办孩子感兴趣的、有趣的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等来转移孩子
的注意,形成积极情绪,进而帮主幼儿缓解入园焦虑的情绪。
15.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具体理由如下:
①题干中孩子的探索活动是游戏。他们的探索行为是自主自愿的,是感到
快乐的活动, “快乐地粉刷投篮架 ”“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
都体现了这一探索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情
绪。
②题干中,这几个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有的刷水、有的观看、
有的拿桶、有的蹲着扶桶 ”,这是帕登游戏分类中的合作游戏,幼儿彼此
之间相互配合,围绕着同一注意进行玩耍。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儿童社
会性的发展,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合作、 交流的乐趣, 因此应该支持。而且,
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还能不断地形成对这一游戏材料的新玩法,
这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力的。
③借助操场上新安装的投篮架就可以不断进行探索,这是幼儿好奇好问、
好玩好动天性的呈现。因此,教师应支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创
设游戏情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
总之,对于题干中幼儿的探索,教师都应该以鼓励、支持为主。
五、活动设计题
【答案】
(一)活动总目标:
1、对各种工具的初步认识,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法。
2、大胆尝试操作收集到的工具,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探索。
3、在各种尝试活动中会用自己的方式发表、记录自己真实的发现、感受、
探索的过程和经验等。
4、感受工具大家族的多种多样性,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工具感兴趣,愿
意进行相应的探索。
(二)大班语言领域活动:《造房子》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
(2)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使用什么劳动工具。
(3)喜欢语言故事活动,对生活中的工具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工具图片、动物头饰
(2)幼儿生活中见过一些工具
三、活动过程:
①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儿歌《粉刷匠》导入,然后呈现粉刷匠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粉刷匠的工具,
进而引出活动的主题 -造房子的工具。
②借助图片,初步感知故事
1、教师借助图片,带领幼儿学习故事 -《造房子》
2、请幼儿讲述故事中, 谁来帮主小羊建造房子?它们都带来了什么工具?
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③视频讲解故事,续编故事。
1、动画视频再次播放故事,请幼儿思考为什么小鸡带来的是小铲子? [亿
师学整理 ]小熊带来的是铁锹?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会
使用这些工具吗?
2、请幼儿思考,如果你要去帮小羊建房子,你会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为什么?
④角色表演,巩固拓展。
1、通过呈现图片,请幼儿复述故事,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复述时不要遗漏
故事要点。
2、请幼儿选择故事中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表演故事。
⑤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讨论,除了今天提到的工具,生活中还有哪些
有用的工具?
四、活动一: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用的工具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有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操作不同的工具,并讲述探索发现。
3、情感目标:对探索工具感兴趣,愿意参加科学活动。
活动二: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厨房大世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厨房里常见的刀具。
2、能力目标:认真参观厨房,发现有不认识的工具能够有礼貌的提出
3、情感目标:对厨房里的工具感兴趣,愿意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016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 3 倍,这说明了幼儿绘
画特点具有( )。
A.形象性 B.抽象性 C.象征性 D.夸张性
1.【答案】D。解析:幼儿绘画时伴随着想象,而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
特征或使用夸张的语言,这体现了幼儿绘画的夸张性,故选 D。
2.1 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
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2.【答案】A。解析:双词句阶段(1.5~2 岁)的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
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儿童有时在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结构不完整,就像我们
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故选 A。
3.一名 4 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
象主要说明幼儿( )。
A.听觉辨别力较弱 B.想象力非常丰富
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 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
3.【答案】C。解析:4、5 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
自己的具体经验,如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儿童则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故选 C。
4.在商场 4~5 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 2-3 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
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4~5 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 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 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它玩具同样快乐
D.4~5 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4.【答案】B。解析:4~5 岁幼儿的情绪调节进一步发展,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调节自己的情
绪,案例中的幼儿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运用自我说服法进行情绪调节,故选 B。
5.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说:“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
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儿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
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5.【答案】C。解析:转导推理是从一个具体的观察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结论为基础的。如孩子的
推理过程:鱼会游泳,爸爸会游泳,所以爸爸是鱼。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得出具体陈
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
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题干中的晓雪,由车道沟推理
出皱纹,这属于类比推理,故选 C。
6.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这种情况最可能是( )。
A.急性肠胃炎 B.异物落入气管 C.急性喉炎 D.支气管哮喘
6.【答案】B。解析:支气管异物的症状表现为: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如异物较大,嵌于气
管分叉处,将导致吸气和呼气困难。题干中幼儿表现出的症状与支气管异物的症状相符,故选 B。
7.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
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7.【答案】A。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
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通过成人的帮助和
自己的努力达到的另一种水平。上述题干中老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将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和可以达到
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正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区理论思想的体现,故选 A。
8.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
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书写自己的名字
C.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8.【答案】D。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语言领域”中“具有书面表
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目标指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
画时姿势正确。”不包括学习书写常见汉字,幼儿园以识字为主。故选 D。
9.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宜的做法是(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9.【答案】B。解析:“一物多玩”属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明确指出,幼儿期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科学探索活动中适宜的做法是引导幼儿通过直
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不是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故选 B。
10.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是(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的名画
10.【答案】A。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
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绘画活动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让幼儿按照教
师的范画进行绘画不利于艺术表现与创造力,故选 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1.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15 分)
11.【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早期亲子交往经验、学前儿童自
身的各方面特征及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等。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大多数儿童从出生之日便开始了与父母的交往,这种亲子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满足了儿童的生存
需要,而且为他们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能和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2)儿童自身的特征
儿童自身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身
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以及姓名,影响着儿童被同伴选择和
接受的程度。其次,儿童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
交往中的行为特征,由此影响同伴对他们的反应和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对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
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尤其是玩具,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
儿初期,儿童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而发生。他们为玩具而争抢,甚至发生“武力”冲突;通过
玩具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玩具对儿童
同伴交往的影响还体现在玩具的不同数量和特征能引起儿童之间不同的交往行为上。在没有玩具,
或少量小玩具的条件下,儿童之间经常发生争抢、攻击等消极的交往行为;而在有大玩具的条件
下,儿童之间倾向于发生轮流、分享、合作等积极、友好交往行为。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
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
协作。
12.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15 分)
12.【参考答案】
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1)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户外活动使儿童的各种生理器官和系统都能得到活动,促进骨骼肌肉的成熟,加速机体的新陈
代谢,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户外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经常地、自觉地到户外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有利于扩大儿童对体育活动技能的范围,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帮助幼儿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程中
所获得的知识和动作技能。
(3)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等自然因素,促进了儿童的身体健康。
(4)有利于儿重的身心健康。
户外活动具有很多特点: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时间充足,儿童自主性强等,能够带给儿童愉
快和满足,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
13.论述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20 分)
13.【参考答案】
(1)《纲要》中指出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幼儿园教育原则也指出
要面向全体,尊重个别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
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尊重幼
儿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①能够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②促进每个儿童发挥自己的特长;
③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和幼儿自身的影响,决定了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存在着个
别差异。作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幼儿教师应该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
科学、合理的教育。
②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正确对待幼儿的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
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a.对能力超常儿童的教育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
长。对低常儿童,更应考虑其差异性。因此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同
时,要注意应用直观性教育的方法,多给一些感性的具体的事例,采用循序渐进的小步子程序,让
他们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基本的经验。
b.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更应该根据其气质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
c.幼儿性格的发展还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特别重视幼儿的性格教育,有的放矢
地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对于有良好性格的幼儿,成人应给予适当的表场和及时的肯定,使他们的性
格得以巩固;对于有不良性格品质的幼儿,成人应首先了解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采取正面教育、
启发诱导的方法,指出缺点,提出积极的要求,激起他们改正缺点的愿望。
③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创造条件,转变教育观念,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施以不同的教育,
做到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④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
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⑤创设良好的育儿环境。应为所有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
合理的早期教育,以促使幼儿的智力更早更快地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4.材料一:
3 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
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们高兴地玩。由于担
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返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抓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
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1)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10 分)
(2)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有必要?(2 分)教师该如何引导?(8 分)
14.【参考答案】
(1)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情绪和情感
的不稳定;情感比较外露;情绪极易冲动。材料中阳阳每天去幼儿园见到奶奶要离开又哭又闹,但
是等奶奶身影消失又能高兴的玩耍正体现了幼儿情绪发展进程中,情绪不稳定、较外露和易冲动的
特点。
(2)奶奶没有必要担心阳阳的情绪,这是这一阶段幼儿情绪的特点的体现。教师应该告诉阳阳
的奶奶孩子新入园时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幼儿哭闹是非常普遍的,是亲子分离焦虑的表现。家
长要用正确的态度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家长的依依不舍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没有帮助的,
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及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应该合理对家长进行引导:
a.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并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b.成人的情绪控制。教师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应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
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地对待每个幼儿的
情绪与态度。
c.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d.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控制情绪:转
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
e.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教会幼儿运用反思法、自我说服法和消退法来调节自己的情
绪。
15.材料二:
角色游戏中,大二班在教室里开展理发店主题游戏。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主动为幼
儿制作了理发店价目表(见图 1)
(图 1)
问题:请结合你对角色游戏的理解,分析教师提供价目表这一做法是否适宜,并提出建议。(20
分)
15.【参考答案】
(1)该教师的做法不适宜。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
一定的主题。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是:创
作性、过程性和变化性。大班的角色游戏的特点是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
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
并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材料中老师创办了主题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的
年龄特点,主题设计是比较好的,但是其做法是不适宜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价目表的设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对角色、生活的反映,是不合理的。
②价目表制定的内容也是不合理的,大班幼儿还不能进行 10 以外的加减运算。
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没有尊重游戏的特点,没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教师应当尊重
“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去考虑和计划“教师的指导”,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介
入。
(2)建议
①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结合自己的经验商定在理发
店内的不同服务内容及其价目,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
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
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6.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
过程。
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吹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下
图),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
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
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
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30 分)
16.【参考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吹泡泡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吹泡泡》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吹泡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知道有洞、有缝隙的工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2.能力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吹泡泡器,学会用语言表达猜想的操作结果。
3.情感目标:萌发积极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类带孔的塑料玩具、吸管、漏勺、梳子、牙刷、硬卡纸、树叶、苍蝇拍。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吹泡泡的游残。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幼儿听《吹泡泡》音乐进入活动室,激发学习兴趣。
师: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像气球,像西瓜,还像乌黑的大眼睛。小朋友想一
想,泡泡还像什么呢?
2.教师组织谈话,引出吹泡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吹过泡泡吗?都是用什么来吹泡泡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吹泡泡的工具,
你们也来试一试?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展示各种吹泡泡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老师带来的这些吹泡泡的工具吗?你们觉得这些工具可以吹泡泡吗?
能吹的出来就画“√”,吹不出来的就画“×”。
2.幼儿集体动手验证,教师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四人一组选择吹泡泡工具试一试,可以相互交换试一试。分组展示记
录结果,并进行验证记录。
师: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泡泡液,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
师:通过探索发现,只要有洞、有缝隙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
(3)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师: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用力,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大泡泡了。你们都是
怎么做的?
3.幼儿动手操作,自己制作泡泡器。
(1)教师出示苍蝇拍、漏勺、梳子、牙刷、树叶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制作的材
料,通过自己的实验了解制作吹泡泡器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吹泡器的?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成功了,有的没有吹出泡泡
呢?
(2)引导幼儿将学会的经验加以运用,把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东西变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
师:原来有缝隙才能吹出泡泡,这些吹出大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大洞
洞,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大泡泡来。
(3)教师最后出示细铁丝,让幼儿用扭,绕,团,折等多种方法来制作工具感知材料不同与泡
泡的变化关系。
师:你能用细铁丝变魔术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谁想勇敢地挑战一下?
(4)在借鉴别人的经验上,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改变铁丝的形状。
师:当你成功了吹出泡泡后再把铁丝改变形状后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是什么形状?
原来不管我们是什么形状的东西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和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吹泡泡》音乐转圈,使大泡泡变成若干小泡泡、小泡泡
又合成大泡泡,在游戏中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2.教师总结,自然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尝试用各种工具吹泡泡,吹出了好多的泡泡。老师决定给每一个小朋友颁发“小
小科学家”的奖章,请你们用聪明的小脑袋继续在生活中探索那些神奇的科学现象!
2016 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玩具中,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
A.运动性玩具 B.建构玩具 C.益智玩具 D.传统玩具
2 .婴幼儿的“认生”通常出现在( )。
A.3~6 个月 B.6~12 个月 C.1~2 岁 D.2~3 岁
3.2~6 岁儿童掌握的词汇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通常
是( )。
A.动词、名词、形容词 B.动词、名词、形容词
C.名词、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词
4.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肢体接触 B. 空气飞沫 C.虫媒传播 D.食物传播
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
青青(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
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图表来记录和整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该幼儿
最可能的年龄是( )。
A.6 岁左右 B.5 岁左右 C.4 岁左右 D.3 岁左右
7.最早提出“以儿童利益为首要考虑”这一原则的文件是( )。
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B.《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
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
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身学习
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身学习
9.活动区活动该结束了,可是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有撘完,他跑到老师面前:“老师,我还差
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 5 分钟,行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
幼儿收拾、整理······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应该( )。
A.与幼儿积极互动
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
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
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
10.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是( )。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吃得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
C.某幼儿动手能力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幼儿
D.通常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地身体攻击性行为
二、简答题(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 (15 分)
12.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15 分)
三、论述题 (20 分)
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 (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在一项行为试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到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
的玩具,一会儿我们一起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
看,好吗?”幼儿回答: “好的!”教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
的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
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 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 小手也一直放在
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
幼儿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 “你有没有打开
盒子看?”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
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15.材料:
问题:
(1)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形式?( 6 分)
(2)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 4 分)
(3)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0 分)
五、活动设计题 (共 1 题, 30 分)
16.请根据下列素材,没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的名称、主题活动的
总目标、 2 个子活动。 每个子活动包括: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
周一早晨户外活动,幼儿被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有的在指认花的颜色,红的、
黄的、白的、紫的;有的在数花瓣,三瓣的、五瓣的、六瓣的;有的在争论花的名称。他们
发现有的花朵长得一样, 但是颜色不一样; 有的花朵有香味, 有的花朵没有香味· ·····户
外活动的时间结束了,幼儿还一直很兴奋地谈论着······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解析:从功能角度,可将玩具分为建构玩具、运动玩具、教育玩具和表征玩
具。其中,教育玩具也称益智玩具。
2.【答案】 A。解析:婴儿 5~6 个月左右开始认生。认生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
中的重要变化, 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
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程度。
3.【答案】 C。解析:在幼儿对各类词的掌握中,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儿童先掌握实词,
后掌握虚词。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4.【答案】 B。解析: 4 风疹发病高峰期为春季至初夏。风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以鼻
咽分泌物为主要传染源。 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能力不强, 偶尔接触未必形成感染, 其
潜伏期为 10~21 天,此后表现为咳嗽、流涕、咽部疼痛、头痛、发热、食欲不佳等临床症
状。面部会首先出现皮疹,一个月内遍布全身。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
5.【答案】 D。解析:思维发展的表面性是指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往往只是反
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青青的问题正体现了其思维的表现性。
6.【答案】 A。解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部分分别对 3-4 岁、 4-5 岁、 5-6
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 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
望。其科学领域中提到, 5-6 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7.【答案】 D。解析: 1989 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按照《儿
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儿童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其中第
三条第一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 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 法院、行政当局或立
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8.【答案】 C。《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几本理念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
为重、终身学习。
9【答案】 B。《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指
出:(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
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
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 避
免时间的隐形浪费。 因此题干中所说的正是体现了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应该照顾到幼儿个体差
异,同时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
10.【答案】 A。解析:幼儿个体差异包括能力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 B 项属于气质差
异, C 项属于能力差异。 A 选项体现的只是暂时情况,并不是个体差异的表现。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
种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之中, 要创设一个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接纳、 关爱和支持的良
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
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12.【参考答案】
(1)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 他会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 把自
己和别人分离思考。 如一些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 争夺零食, 这在幼儿阶段是一种正
常的心理反应。 如果在父母的陪伴下, 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那么就可以对幼儿的自
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进行引导, 从而使幼儿形成与他人进行分享、 换位思考、 处处为人着想
的良好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私”性格,长大以后,就很难改变。
(2)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发挥幼儿游戏的引导性
游戏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幼儿的各种学习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父母可以通
过与孩子游戏的方式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加强引导。
(3)父母的培养教育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最早建立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 是孩子与其他人形成良好
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的重要角色, 尤其在幼
儿期,父母的陪伴不仅让其有安全感,更能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4)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终身享用的财富。有关研究表明, 3 至 12 岁是儿童养成良好行
为习惯的关键期。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反之, 如果
不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将会贻害终身。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避免和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
的差异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方面的衔接工作
1.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自己选择、 自己计划、 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 鼓励他们
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展开, 培养有独立地穿脱衣服、 鞋袜、 整理书包等
生活习惯。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 适应能力差的幼儿
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特别在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
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 让幼儿逐
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 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 书写任务较多, 学
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能力;较强手眼协调能
力和运动能力。
2.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入学情感的激发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
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
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
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2)学习能力的提高
包括倾听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
(3)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
实际上,无论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信心的培养,都与家长的观点、 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家长也应该成为幼
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协调、 润滑功能。具体来讲,主要是
帮助幼儿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 即做好入学前的身体准备、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 生活习惯
准备和学习习惯准备。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 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
己行为的调节, 自控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
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
(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
3 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 在遇到外界诱惑是, 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
而且成人一旦离开, 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 当老师刚
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 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偷看一眼, 违反了老师对他的要求, 并
且当老师回来的时候,还会“骗”老师说自己没有看过,这是幼儿自控能力较低的表现。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策略
控制策略是影响儿童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数,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 他们还不会
使用有效的控制策略,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控制策略来进行自我
控制。 他们可以运用许多分心的策略来避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如材料中的幼儿, 当老
师离开的时候, 他一会看墙角, 一会看地上, 自己看前面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
这就是幼儿所用的分心策略, 来遵守老师所传达的要求, 也表现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发
展的表现。
15.【参考答案】
(1)图一反映了 “夸张法” 的表现形式。 幼儿在绘画中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关心的事物,
认为重要的事物画的很仔细,很突出。图一中,幼儿将引起其注意的: “针”和“血”花的
非常突出,即运用了“夸张法”的表现形式。
图二反映了 “展开式” 的表现手法。 图二中幼儿将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画中
表现出来,运用了“展开式”画法。
图三反映了“透明画”的表现手法。幼儿不考虑遮挡关系,犹如视线能穿透任何东西,
图三能考到米饭吃进肚子的样子,体现了“透明画”的表现形式。
(2)幼儿的绘画发展,可以分为涂鸦器( 1.5—3.5 岁),象征期( 3.5 —5 岁)及图式
期( 5—7 岁),处于不同时期幼儿的绘画,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
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
幼儿学会用心灵和感受期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不同于成人, 他们的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独特的笔触, 动作和
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3)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
幼儿, 更不能为追去结果的“完美” 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期想象与创造
的萌芽。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 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 不简单用 “像不
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引导其提高。如:“你画了这么多红颜色,
感觉就像和过年一样喜庆” ,“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 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 等。
五、活动设计题 (共 1 题, 30 分)
16.【参考设计】
大班主题活动 [美丽的花朵 ]
【主题活动总目标】
1.感知常见花朵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种类花朵的生产特点。
2.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方式来探究花朵的秘密。
3.学习花朵的绘画方法,能够为自己喜欢的花朵进行涂色。
4.大胆表达对花儿的喜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一【花儿的秘密】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花朵的名称,了解不同的花朵有不同的瓣数和香味。
2.学习观察,交流探索常见花朵的特点,在记录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萌发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热爱大自然。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若干数量的牵牛花,桃花,迎春花,郁金香画及图片。
经验准备:对常见花朵有简单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认识常见花儿,感受花儿的美丽。
1.看看各种美丽的花,说说他们的名字。
(1)迎春花:黄色的,花朵想喇叭,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他它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
所以叫它“迎春花”。
(2)桃花:粉红色,先开花在长叶,有花蕾有花瓣。
(3)玉兰花:白色的,先开花再长叶,花朵很大,它是上海市画。
(4)蝴蝶花:颜色很漂亮,花瓣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叫蝴蝶花。
2.请幼儿交流讨论,幼儿动手操作,探索花儿的秘密。
1.教师将幼儿两人分为一组,给幼儿分发提供准备好的花朵和记录表格,向幼儿提出要求,
观察每一朵花有几瓣花瓣,那种花朵有香味,哪一种没有。
2.幼儿合作观察花朵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三 . 教师和幼儿玩“花儿找家”游戏。请幼儿帮助每一种花儿找到自己的家。
【活动延伸】
讲幼儿带到美工区,尝试制作花朵的标本。
活动二【我的花朵很漂亮】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喜欢花朵的外形特点,知道调色的交单方法。
2.能够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完整的调色和涂色。
3.体验参与与绘画活动的乐趣,萌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足够数量的绘画纸张,水彩,调色板。
经验准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美丽的花》手指谣,引出本次绘画主题 ----最爱的花。
二、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 ---我最喜爱的花朵,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1.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让幼儿大胆表达出自己喜欢的花朵。
2.请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花朵的外形特点及颜色
三、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幼儿动手作画
1.教师教给幼儿简单的调色方法以及水彩的使用方法,并告诉幼儿绘画材料的注意事项。
2.幼儿自己作画并调色,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教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绘画想法, 并对幼儿的表现
做出积极的评价。
【活动延伸】
讲幼儿带到主题墙的展示区,帮助幼儿一起吧自己的画装饰在主题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