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1.00 K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讲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乙醇和乙酸
知识梳理
1.烃的衍生物
(1)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____________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官能团:
①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几种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
氯原子
硝基
碳碳双键
羟基
羧基
符号
__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乙醇、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比较
(1)组成和结构
名称
俗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比例模型
乙醇
酒精
C2H6O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乙酸
醋酸
C2H4O2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2)物理性质
名称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乙醇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与水____互溶
乙酸
无色
__________
液体,低于______凝结成固体,又称冰醋酸
____溶于水和乙醇
3.乙醇的化学性质
14
4.乙酸的化学性质
5.酯化反应实验
(1)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装置
(3)反应特点
14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钠与乙酸、苯均不发生反应( )
(2)乙醇与溴水反应生成乙酸( )
(3)乙醇、乙酸与Na2CO3均产生CO2( )
(4)乙酸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变红( )
(5)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6)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7)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
(8)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
(9)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
(10)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重点提醒]
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
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
活动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
对点速练
练点一 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应用
1.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
B.乙醇和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2H6、C2H4的熔点和沸点高
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
14
D.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3.乳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乳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
D.有机物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练点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5.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A.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14
B.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C.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6.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装置制得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
练后感悟
酯化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基本营养物质
知识梳理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与水溶性比较
有机物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组成
水溶性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________
____
14
双糖
蔗糖、麦芽糖
________
____
多糖
淀粉、纤维素
________
油脂
油
C、H、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
肪酸甘油酯
____
脂肪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
肪酸甘油酯
____
蛋白质
______
__、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的高分子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有机物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糖类
葡萄糖
葡萄糖
有银镜产生
蔗糖
产物为______与____
淀粉
遇碘单质(I2)变__色
产物为______
油脂
油脂的氢化反应
(硬化过程)
酸性条件下:产物为__________、____;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____、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①遇浓硝酸变__色
②灼烧有________气味
生成氨基酸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的用途:
(2)油脂的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生产____和甘油。
(3)蛋白质的用途:
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
③酶是一种特殊的______,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4
(1)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2)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3)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4)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5)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6)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7)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
(8)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
(9)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10)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
[重点提醒]
(1)符合通式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CH3COOH[C2(H2O)2]。
(2)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4)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对点速练
练点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判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2.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组别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葡萄糖与果糖
钠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蔗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蔗糖
C.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
D.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3.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发生一系列反应,浓硫酸主要体现吸水性和酸性
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14
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烃,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练点二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4.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5.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1.[2019·天津卷,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14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2.[2019·浙江4月,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B.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3.[2018·全国卷Ⅰ,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4.[2018·全国卷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5.[2018·北京卷,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6.[2017·全国卷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14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7.[2017·全国卷Ⅱ,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第2讲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基础精讲练
考点一
1知识梳理
1.(1)原子或原子团 (2)特殊性质 —Cl —NO2 —OH —COOH
14
2.(1) CH3CH2OH 羟基—OH
CH3COOH 羧基—COOH (2)任意比 刺激性气味 16.6 ℃ 易
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H3CH2OH+3O22CO2+3H2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酸
4.CH3COOHCH3COO-+H+ CH3COOH+OH-―→CH3COO-+H2O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对点速练
1.解析:乙醇、乙酸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C2H4是气体,B正确;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C错误。
答案:C
2.解析:乙酸和金属钠反应剧烈,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缓慢,苯和金属钠不反应,可以区分;乙酸、乙醇均溶于溴水,且不分层,苯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出现分层,不能区分;乙酸和碳酸钠反应放出气泡,乙醇和碳酸钠互溶不分层,苯不溶于碳酸钠,出现分层,可以区分;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醇溶于石蕊溶液不分层,苯与石蕊溶液混合,出现分层,可以区分。
答案:B
3.解析: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1 mol 乳酸只含有1 mol羧基,只能和1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羟基不与NaOH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和Na反应产生氢气,C项正确;与乳酸中的羟基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B
14
4.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错误;C中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C错误。
答案:A
5.解析:乙酸和乙醇均在下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后将下层液体A蒸馏,可将乙醇蒸出,然后在乙酸钠中加入H2SO4使之反应生成乙酸,再将乙酸蒸出。
答案:B
6.解析:(1)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
(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
(4)根据b装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因此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的缺点是原料损失较大、容易发生副反应。由于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乙醚与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较大,则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醚的方法是蒸馏。
答案:
(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
(2)反应乙酸 溶解乙醇 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3)振荡 静置
(4)原料损失较大 易发生副反应 乙醚 蒸馏
考点二
1知识梳理
1.C6H12O6 易溶 C12H22O11 易溶 (C6H10O5)n 不溶 不溶 C、H、O、N
2.葡萄糖 果糖 蓝 葡萄糖 高级脂肪酸 甘油 甘油 黄 烧焦羽毛
3.(1)葡萄糖 酒精 (2)肥皂 (3)蛋白质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对点速练
14
1.解析: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B正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豆浆解毒,食盐水中不含蛋白质,故不能用于解毒,D错误。
答案:B
2.解析:A.葡萄糖和果糖都含有羟基,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鉴别,故A错误;B.蔗糖和蛋白质都不含醛基,不与溴水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C.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显黄色,故C错误;D.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碘水检验,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3.解析:A项,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主要体现脱水性和氧化性;B项,半成品碳是处于焦糖和碳之间的状态,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C项,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与银氨溶液反应;D项,焦糖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烃的衍生物,不属于烯烃。
答案:C
4.解析: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过量的NaOH溶液,I2与碱反应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
答案:D
5.解析: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
答案:C
真题全体验
1.解析:本题涉及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与STSE的联系,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来生产乙醇,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石油是由多种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利用石油生产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变化;C项,由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涉及化学变化;D项,反渗透膜法分离出淡水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D。
答案:D
2.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般来说,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中支链越多,对应烷烃的沸点越低,故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由于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相同摩尔质量的二甲醚高,A项正确;由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其能使二者褪色,B项错误;这些物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天然植物油中含有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没有恒定的熔沸点,D项正确,故选B。
答案:B
14
3.解析: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
答案:D
4.解析:果糖为单糖,A项错误;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B项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项正确。
答案:A
5.解析:由CO2和CH4制备CH3CO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反应中没有副产物生成,所以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而CH3COOH分子中含有3个C—H键,显然CH4―→CH3COOH过程中必有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观察反应的示意图可知,①→②过程中放出能量,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新化学键,即乙酸分子中的C—C 键,C项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
答案:D
6.解析:A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中的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环己烷和苯的密度均比水小且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错误;D项,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分离,两者沸点差别较大,应用蒸馏法分离,错误。
答案:A
7.解析:B项,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错误;C项,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乙酸酸性大于碳酸,错误;D项,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HCl,HCl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错误。
答案:A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