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50 KB
  • 2021-07-02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3单元醛羧酸第1课时醛的性质和应用练习苏教版选修5 2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课时 醛的性质和应用 课后训练、技能达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 B.醛基官能团符号:—COH C.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CH3)2‎ 解析:羟基的电子式:,A项错;醛基官能团符号:—CHO,B项错;乙醇的分子式:C2H6O,C项错。‎ 答案:D ‎2.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 B.乙醛转化成乙醇 C.工业上用乙醛制乙酸 ‎ D.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解析: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反应中乙醛得到氧原子,该反应为氧化反应,则乙醛被氧化,故A错误;乙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乙醛能够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反应中乙醛得到氢原子,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乙酸,反应中乙醛得到氧原子,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酸,该反应中乙醛得到氧原子,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B ‎3.香芋醛()可作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芋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8O ‎ 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香芋醛的分子式为C10H18‎ 8‎ O,故A错误;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故C正确;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故D错误。‎ 答案:C ‎4.对于玻璃器皿上粘有的一些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 ‎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 ‎②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③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氨水洗涤 ‎④黏附在试管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酒精,①正确;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酒精,②正确;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应用稀硝酸洗涤,③错;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为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④正确。‎ 答案:C ‎5.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 ‎②A、B可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 ‎ ‎③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 ‎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 ‎⑥属于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不包括B)共有4种 ‎⑦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A.①②⑤ B.③④⑤ ‎ C.④⑤⑥ D.③⑤⑥‎ 解析:①对比A、B的结构可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6,故错误;②A、B都含有醛基,可被溴氧化,不能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故错误;③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故正确;④A、B都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A、B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⑤A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⑥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不包括B)分为两类,一类是苯环上含有CH2=‎ 8‎ ‎=CH—和—CHO,有邻、间、对3种,另一类为苯环只含有1个侧链,有一种位置异构,共有4种,故正确;⑦A中苯环和—CHO为σ键,可旋转,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故错误。故选D。‎ 答案: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醛类物质才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甲醛、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AgNO3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可制得银氨溶液 D.将2%的NaOH溶液4~6滴,滴入2 mL 10%的CuSO4溶液中制得Cu(OH)2悬浊液,用作检验醛基的试剂 解析:只要含醛基就能发生银镜反应,如葡萄糖,A项错;丙醛有同分异构体为丙酮,B项错;C项正确;D项NaOH严重不足。‎ 答案:C ‎7.下列物质各1 mol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的质量相等的是(  )‎ ‎①HCHO ②CH3CHO ③(CH3)2CHCHO ④OHC(CH2)2CHO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饱和一元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定量关系为R—CHO~2Ag,1 mol醛基能还原出2 mol Ag。①发生银镜反应后生成HCOOH,仍能继续发生银镜反应,故1 mol HCHO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 mol Ag;②③分子中均只有1个醛基,故能还原出2 mol Ag;④分子中含有2个醛基,故能还原出4 mol Ag,因此,②③或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C ‎8.今有环己醇、丙醛和戊醛的混合物‎2.0 g,完全燃烧后将气体通过盛有P2O5固体的试管时被吸收,固体增重‎1.998 g,则‎2.0 g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74.75 B.86.00‎ C.72.00 D.81.33‎ 解析:3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O、C3H6O、C5H10O,由分子式可知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碳氢原子质量比为6∶1,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等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由题意知m(H2O)=‎1.998 g,那么m(H)=‎0.222 g,m(C)=‎6m(H)=‎1.332 g,故m(O)=‎2.0 g-‎1.332 g-‎0.222 g=‎0.446 g,n(O)==0.027 875 mol,则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72.00 g·mol-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00。‎ 答案:C ‎9.α鸢尾酮香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8‎ A.α鸢尾酮可与某种酚互为同分异构体 B.1 mol α鸢尾酮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 C.α鸢尾酮能发生银镜反应 D.α鸢尾酮经加氢→消去→加氢可转变为 解析:题干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2个,羰基,还有1个六元环,故有4个不饱和度,故可以是酚的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碳碳双键和羰基均能与氢气加成,1 mol有机物消耗3 mol H2,B项正确;该有机物中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D项正确。‎ 答案:C ‎10.经测定由甲醛(HCHO)和乙酸乙酯(C4H8O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6%,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  )‎ A.72% B.78%‎ C.12% D.13%‎ 解析:甲醛的最简式为CH2O,乙酸乙酯的最简式为C2H4O,碳氢数目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6∶1,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6%,则碳、氢质量分数之和为84%,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氢的质量分数为12%,C项正确。‎ 答案:C ‎11.三分子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甲醛(),三聚甲醛可用作合成工程塑料等,还是日用化妆品冷烫精及脱毛剂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三聚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聚甲醛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三聚甲醛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C.依三聚甲醛的结构可推测三聚乙醛的结构为 D.1 mol的三聚甲醛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上,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所以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丙三醇分子式为C3H8O3,三聚甲醛分子式为C3H6O3‎ 8‎ ‎,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三分子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甲醛,该反应符合加成反应特点,则三分子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乙醛,三聚乙醛的结构应该为,故C正确;三聚甲醛的分子式为C3H6O3,根据原子守恒知,如果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如果生成CO,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不等,故D错误。‎ 答案:C ‎12.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C4H8)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C4H8丁烯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3CH==CHCH3、,共3种,进行醛化反应可以得到戊醛有:OHC—CH2CH2CH2CH3、、,共4种。‎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中药肉桂中含有某有机物A(分子中只含有C、H、O),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有机物A可由有机物M()为原料制备,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 8‎ ‎①由M生成N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B生成A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由N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a.与有机物M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 b.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解析:(1)根据A的球棍模型可知,灰色球为碳原子,黑球为氧原子,白球为氢原子,A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醛基。 ‎ ‎(2)根据流程图,由M生成N为中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发生的加成反应生成N(),N发生催化氧化生成B,B为,消去氯原子生成A()。‎ ‎①根据流程图,由M生成N为中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发生的加成反应。②由B生成A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③由N生成B为发生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2H2O。④M为,与有机物M具有相同的官能团;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满足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等。‎ 8‎ 答案:(1)  碳碳双键、醛基 ‎(2)①加成反应 ②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 ‎14.(16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按图安装好装置,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了化学反应。‎ ‎(4)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试管F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解析:该实验为乙醇催化氧化实验。A中提供反应物氧气,通B得到干燥的氧气,C提供反应物乙醇蒸气,M管为反应装置,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故可看到铜网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乙醇催化氧化产物为乙醛,检验乙醛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用新制银氨溶液。‎ 答案:(1)2H2O22H2O+O2↑ 干燥氧气 8‎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4)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或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5)CH3COOH C ‎15.(14分)(1)做丙烯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的实验时,下列各步操作中:①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 mL;②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③加入0.5 mL丙烯醛溶液;④加热试管。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然后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丙烯醛,________,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碱应过量,即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 mL,再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然后加丙烯醛,并加热发生氧化反应,即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 ‎(2)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1~2 mL,边振荡边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发生Ag++NH3·H2O===AgOH↓+NH、AgOH+2NH3·H2O===[Ag(NH3)2]++OH-+2H2O,然后加丙烯醛,并水浴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银镜,该银镜反应为CH2==CHCHO+2Ag(NH3)2OHCH2===CHCOONH4+2Ag↓+3NH3+H2O。‎ 答案:(1) ①②③④ (2)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Ag++NH3·H2O===AgOH↓+NH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置于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CH2==CHCHO+2Ag(NH3)2OHCH2==CHCOONH4+2Ag↓+3NH3+H2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