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7-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总复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
[考纲要求]
1.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梳理
1.分离、提纯的区别
2.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1)图①装置名称:____
适用范围:________
(2)图②装置名称:________
17
高考总复习
适用范围:组分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距大的混合物分离
注意事项
(3)图③装置名称:______
(4)图④装置名称:____
适用范围:分离____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
(5)图⑤装置名称:____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3.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方法
原理
杂质成分
①沉
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Cl-、SO、CO及能形成沉淀的阳离子
②气
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CO、HCO、SO、HSO、S2-、NH
③杂转
纯法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17
高考总复习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
④氧化
还原法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
⑤热分
解法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⑥酸碱
溶解法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⑦电
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
(2)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
(3)升华、萃取、重结晶等操作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
(4)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
(5)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并垫上石棉网加热( )
(6)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搅拌悬浊液( )
(7)蒸发时可用玻璃棒搅拌( )
(8)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9)NaCl的熔点高,除去碘中的NaCl应采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重点提醒]
提纯的“四个原则”及“四个必须”
(1)“四个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对点速练
练点一 仪器、试剂、方法的选择
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的BaCO3
17
高考总复习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的NaI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除去KCl中的MnO2
蒸发结晶
溶解度不同
B
除去碘中的NaCl
加热、
升华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华
C
分离KNO3和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D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分液
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练点二 分离提纯装置的判断
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
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D.利用图4装置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练点三 流程分析中的分离提纯
17
高考总复习
5.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6.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7.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杂质,利用锰粉、草酸、硫酸锰分别依次除去Pb2+、Ca2+、Mg2+制得纯净的MnCl2。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草酸为二元弱酸,其钠盐、钾盐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
17
高考总复习
②硫酸镁晶体、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加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弃渣Ⅰ、Ⅱ、Ⅲ的主要成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③加热搅拌、静置过滤时,所选择的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
a.0~20 ℃ b.20~40 ℃
c.40~60 ℃ d.80~90 ℃
(5)④加入氯化钡溶液主要是为了除去________,检验该离子是否除尽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MnCl2溶液呈弱酸性,操作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萃取分液 d.蒸馏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
沉
淀
法
Cl-、
Br-、I-
AgNO3溶液
和稀HNO3
SO
稀盐酸和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
稀盐酸酸化
Fe2+
NaOH溶液
________沉淀→
________沉淀→
________沉淀
Fe3+
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
→溶解
不一定是
Al3+
17
高考总复习
气
体
法
NH
浓NaOH
溶液和湿
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产生有______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________
要加热
CO
稀盐酸和
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SO、HSO、
HCO有干扰
SO
稀H2SO4和
品红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品
红溶液________
显
色
法
I-
氯水(少量),
CCl4
下层为紫色
Fe2+
KSCN溶液和
氯水
先是无变化,
滴加氯水后
变血红色
先加KSCN
溶液,无变化,
再加氯水
Fe3+
KSCN溶液
______色
苯酚溶液
紫色
Na+、
K+
Pt(Fe)丝
和稀盐酸
火焰分别呈
色、____色
K+要透过蓝
色钴玻璃片
观察焰色
2.常见气体的检验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17
高考总复习
(3)碱性气体(NH3)的检验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17
高考总复习
(5)NO的检验——无色气体,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后气体立即变为红棕色。
[回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一定存在SO( )
(2)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SO( )
(3)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 )
(4)将某气体通入FeCl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则此气体中一定含有Cl2( )
(5)将某气体通入灼热的CuO粉末,粉末由黑变红,则此气体中一定含有H2( )
(6)将某气体与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试纸变蓝色,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NH3( )
(7)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
(8)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
(9)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
(10)某气体在空气中可产生白雾,且能使湿润的蓝色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一定是HCl( )
[重点提醒]
离子检验的实验流程
17
高考总复习
离子检验一般是根据离子的特征(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确定离子的种类,在实验时要注意排除干扰离子,如检验SO2时,要先用盐酸排除Ag+引起的干扰,且选用的钡试剂是BaCl2而不是Ba(NO3)2 溶液,以免酸性条件下NO将溶液中的SO2氧化成SO2而造成新的干扰。其一般检验流程为:
对点速练
练点一 物质检验与推断
1.科学家通过探寻矿物X推测外星球上是否曾经存在水。某兴趣小组为分析矿物X中的常见离子,将其溶于稀硝酸,并用所得溶液进行实验,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说明矿物X中含K+
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说明矿物X中含NH
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矿物X中至少含Fe3+和Fe2+中的一种
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矿物X中含SO
2.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Mg2+、Al3+、SO、N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 ,Mg2+、SO和NO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17
高考总复习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练点二 物质的鉴别与鉴定
3.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
A.用BaCl2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Na2SiO3溶液
D.用酚酞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含有
Ag+或SO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溶液中
含有Br-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试管口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含
有NH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含
有Fe2+
1.[2019·全国卷Ⅰ,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2.[2019·全国卷Ⅱ,28]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 ℃,100 ℃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
17
高考总复习
,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___________和吸收____________。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
3.[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7
高考总复习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4.[2017·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5.[2016·全国卷Ⅱ]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17
高考总复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
基础精讲练
考点一
1知识梳理
1.纯净物 纯净物
2.(1)过滤 固液分离 漏斗内壁 漏斗口 三层滤纸处 (2)蒸发结晶 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3)分液 互不相溶的液体 大 (4)蒸馏 沸点 支管口 进 出 (5)升华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2对点速练
1.解析:A项,缺少酒精灯、铁架台(或三角架),不能完成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错误;B项,缺少漏斗、铁架台等实验器材,不能完成过滤操作,错误;C项,缺少称量仪器天平,不能称量NaCl固体,无法配制0.5 mol·L-1的NaCl溶液,错误;D项,Br2+2I-===2Br-+I2,然后用CCl4萃取I2,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完成分液操作,正确。
答案:D
2.解析:除去KCl中的MnO2应采用过滤的方法;B项,碘易升华,加热可分离;C项,利用重结晶方法分离KNO3和NaCl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NaCl;D项,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但沸点不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答案:B
3.解析:A项,在坩埚中灼烧,错误;B项,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项,由于碘的CCl4溶液的密度比水大,而且与水互不相溶,所以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应该用分液的方法,正确;D项,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错误。
答案:C
4.解析:加热FeCl3溶液,促进盐类水解,直接蒸干得到的是Fe(OH)3,A项错误;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项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项错误。
答案:D
17
高考总复习
5.解析: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②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确。
答案:D
6.答案:(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率
(2)漏斗、玻璃棒 蒸馏 (3)B
7.解析:(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加热搅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结合流程图知,反应①为除Pb2+,则弃渣Ⅰ为铅及少量锰粉;反应③除镁离子,则弃渣Ⅱ为硫酸镁晶体;反应④为除去引入的硫酸根离子,则弃渣Ⅲ为硫酸钡。
(3)草酸与Ca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注意草酸为弱酸,不能拆写成离子。
(4)根据硫酸锰与硫酸镁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80~90 ℃的范围内二者溶解度差别最大,且硫酸镁晶体的溶解度最小。
(6)MnCl2溶液呈弱酸性,是因为Mn2+水解,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而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1)漏斗、烧杯、玻璃棒 加快反应速率
(2)铅及少量锰粉 MgSO4·7H2O 硫酸钡(或BaSO4) Mn+Pb2+===Mn2++Pb
(3)H2C2O4+Ca2+===CaC2O4↓+2H+
(4)d
(5)SO2 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2已除尽,反之则没有除尽
(6)b
考点二
1知识梳理
1.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刺激性 变蓝 褪色 血红 紫 黄 紫
2.(2)变浑浊 继续通入浑浊的石灰水再变澄清 褪去 恢复到原来颜色 白烟 红 (3)白烟 蓝 (4)复燃 黄绿色 刺激性 蓝 红棕色 刺激性
17
高考总复习
回扣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对点速练
1.解析:焰色反应中火焰为紫色,说明矿物中一定含K+,A项正确;检验到NH3,说明矿物中含NH,B项正确;当矿物中含Fe3+时,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当矿物中含有Fe2+时,加入稀HNO3后,会有Fe3+生成,滴加KSCN溶液,溶液也会变红色,故说明矿物中至少含Fe3+和Fe2+中的一种,C项正确;若矿物中含有HSO或SO,会被稀HNO3氧化生成SO而干扰实验结果,D项错误。
答案:D
2.解析:由气体1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的现象,确定气体1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存在NH;由沉淀2与酸反应的现象判断其成分中一定有碳酸钡,可能存在氢氧化铝,所以B项错误;由溶液2与Al/OH-反应:3NO+8Al+5OH-+2H2O3NH3↑+8AlO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O;由沉淀1加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确定其中沉淀溶解的部分为氢氧化镁,未溶解的部分为硫酸钡,所以确定溶液中存在SO和Mg2+,A、D项正确;Na+、Cl-无法确定是否存在,C项正确。
答案:B
3.解析:BaCl2溶液与SO3(g)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SO2不反应,A项正确;Ca(OH)2溶液与Na2CO3、NaHCO3溶液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CO2与NaAlO2溶液和Na2SiO3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白色的硅酸沉淀,C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酚酞遇碱变红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因此D项不能达到鉴别目的。
答案:A
4.解析:C项正确,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
答案:C
真题全体验
1.解析:苯与溴在FeBr3,催化下立即反应产生HBr气体,故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A项正确;溴易挥发且易溶于有机溶剂CCl4,故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易溶于水并能与Na2CO3发生反应,C项正确;溴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碱液洗涤、分液、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溴苯,D项错误。
答案:D
2.解析:(1)茶叶研细是为了增大茶叶与萃取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提取效果更好。加热蒸馏时为防止液体暴沸,通常在液体中加入沸石。
17
高考总复习
(2)提取所用溶剂为95%的乙醇,乙醇易挥发,若采用明火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容易被点燃。与传统萃取相比,索氏提取器中的溶剂可以反复使用,既减少了溶剂用量,又能高效萃取。
(3)乙醇易挥发,萃取后便于蒸馏浓缩得到咖啡因。蒸馏浓缩除所给仪器外,还应选用直形冷凝管冷凝蒸气,并用接收瓶收集馏分。
(4)单宁酸具有酸性,利用生石灰可以中和单宁酸,并吸收其中的水分。
(5)由题给信息可知,咖啡因熔点高于其升华温度,故加热后咖啡因通过升华、凝华过程得到纯化。
答案:(1)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 沸石
(2)乙醇易挥发,易燃 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乙醇沸点低,易浓缩 AC
(4)单宁酸 水
(5)升华
3.解析: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错误;海带灰浸泡液通过过滤可得海带灰和滤液,B项正确;浓HCl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C项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应用碱液吸收,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根据题中所述操作及现象可知,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
答案:B
5.解析:A项,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错误;B项,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错误;C项,亚硫酸钠和碳酸钡加入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正确;D项,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错误。
答案:C
17
相关文档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练习:3_3_1 高2021-07-027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_3 有机化2021-07-026页
- 2019届二轮复习高中化学易错点剖析2021-07-0216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2021-07-027页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19-2022021-07-0222页
-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2021-07-029页
- 2020高中化学 第一、二章单元复习2021-07-025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1_3有机化合2021-07-0261页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高分子化2021-07-029页
-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2021-07-0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