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题组训练过关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 )
A.②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操作①在称量NaOH时应将NaOH放在烧杯中称量,错误;操作②应将称量好的NaOH转移至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不应该使用量筒,错误;操作③玻璃棒的末端应在刻度线以下,错误;操作⑤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错误。
【加固训练】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
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
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解析】选A。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B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C错误;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于容量瓶上方,D错误。
2.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准确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
【解析】选C。A项,配制所需仪器有500 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等,错误;B项,容量瓶洗净后不必烘干,错误;C项,NaClO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HClO,2HClO2HCl+O2↑而变质,导致NaClO浓度减小,正确;D项,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根据近、大的原则选择500 mL的容量瓶,需NaClO的质量为500 mL×1.19 g·cm-3×25%≈148.8 g,错误。
3.实验室常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 g·cm-3。
(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2)配制100 mL 3.00 mol·L-1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________mL。
(3)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操作顺序填写序号):____________。
①计算 ②装瓶 ③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 ④洗涤 ⑤移液 ⑥稀释 ⑦定容
⑧摇匀
【解析】(1)c== mol·L-1=12.0 mol·L-1。
(2)c1V1=c2V2
3.00 mol·L-1×0.1 L=12.0 mol·L-1 V2
V2=0.025 L=25 mL
答案:(1)12.0 mol·L-1 (2)25
(3)①③⑥⑤④⑦⑧②
2.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配制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如图1)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NO3溶液(如图2)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D.配制 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解析】选D。配制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定容时俯视会造成结果偏高,A 不正确;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B 不正确;加水超过刻度线时应重配,C 不正确。
【归纳提升】
1.选择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原则
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如:需配制480 mL某溶液应选择500 mL容量瓶来配制溶液。
2.溶液的配制步骤及仪器
配制实验误差分析
3.(双选)配制 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 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
【解析】选B、C。根据c= 进行分析,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相当于质量m减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偏小,A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偏大,B正确;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相当于增大了溶质,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C正确;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相当于增大了所配溶液的体积,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偏小,D 错误。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配制 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导致读数偏小
C.测定未知 NaOH 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 2~3 次
D.配制 0.1 mol·L-1 的 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解析】选D。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时应把浓硫酸慢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且边倒边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D 正确。
5.(2020·太原模拟)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1的硫酸,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但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1 mol·L-1。则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①项,量取的溶液浓硫酸偏少,②③项,溶质H2SO4没有完全进入容量瓶中,④项,超过刻度线再取出时,取出液中含有溶质H2SO4。
【加固训练】
1.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①用天平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选A。①砝码生锈导致溶质质量增加,溶液浓度偏高。②仰视导致所取浓溶液偏多,溶质增加,所配溶液浓度偏大。③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导致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④无影响。⑤定容时俯视,导致溶剂量减少,浓度偏大。综上,A项正确。
2.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称量时“左码右物”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没有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和玻璃棒
D.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
【解析】选D。A项,若称量时使用游码,称量时“左码右物”,会使称量药品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项,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n(NaCl)减小,浓度偏低;D项,砝码上有杂质使其质量偏大,则称量NaCl的质量偏大,浓度偏高。
3.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0.5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称取碳酸钠晶体143 g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所用晶体已部分脱水
【解析】选C。A项,配制0.5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需称取143 g Na2CO3·10H2O;B项,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项,未冲洗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会造成碳酸钠损失,浓度偏低;D项,使用部分脱水的晶体,会使Na2CO3
的质量偏大,浓度偏高。
【归纳提升】
判断配制实验误差模板
即:(1)凡是使n(或m)增大的因素,使c偏大。
(2)凡是使n(或m)减小的因素,使c偏小。
(3)凡是使V增大的因素,使c偏小。
(4)凡是使V减小的因素,使c偏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86页
- 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人教通2021-07-074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5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3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12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4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8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2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3页
- 2021版化学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鲁科2021-07-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