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 MB
  • 2021-07-08 发布

全国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7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合成有机高分子课件

  • 6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第十二章 第 37 讲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合成有机高分子   1. 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 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3. 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4. 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5. 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栏 目 导 航 考点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考点二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微专题 28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两大常见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探究高考 · 明确考向 1 . 糖类 (1) 概念:指分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醛或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 分类 (3) 性质 ①葡萄糖:多羟基醛 CH 2 OH(CHOH) 4 CHO ② 二糖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如蔗糖水解生成 ________________ 。 ③多糖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__________ 。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酯   高级脂肪酸   甘油   C 17 H 35 COOH   C 15 H 31 COOH   C 17 H 33 COOH   C 17 H 31 COOH   简单甘油酯 混合甘油酯 (3) 物理性质 ①油脂一般 ______ 溶于水,密度比水 ______ 。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 ____________ 。 a .含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 ______ 态。 b .含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 ______ 态。 不 小 熔、沸点 液 固 (4) 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 ( 油脂的硬化 ) 油脂的硬化是指烃基上的碳碳双键与 H 2 发生加成反应。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 ____________ ,也称 __________ 。如油酸甘油酯与 H 2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造脂肪 硬化油 ② 水解反应 a .酸性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碱性条件下 —— 皂化反应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 想一想 ] 如何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提示: 取少量试样加入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并加热,红色变浅的是植物油,无变化的是矿物油。 3 . 氨基酸、蛋白质 (1) 氨基酸 ①组成与结构:氨基酸是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官能团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α -氨基酸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COOH   — NH 2   (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①组成与结构 a .蛋白质含有 C 、 H 、 O 、 N 、 S 等元素。 b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通过缩聚反应产生,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 性质 题组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 . ( 2019 · 吉林延边质检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饱和 (NH 4 ) 2 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C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D .食物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吸收利用,却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答案  D 2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 B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C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 .通过渗析可提纯蛋白质溶液 答案  A 题组二 氨基酸的成肽规律及蛋白质的水解 3 .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 (A) 、 (B) 、 (C) 、 (D) 标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    ) C   解析  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所以蛋白质水解断裂的是肽键, C 是肽键,所以应断裂的键是 C 。 氨基酸的成肽规律 (1)2 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可形成 4 种二肽 ( 可以是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是不同分子之间 ) ,如甘氨酸与丙氨酸混合后可形成以下 4 种二肽: 1 . 基本概念 (1) 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 ________ 单位。 (3) 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 ________ 。 如: 考点二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最小   数目   2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个基本反应 (1) 加聚反应:小分子物质以加成反应形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 缩聚反应:单体分子间缩合脱去小分子 ( 如 H 2 O 、 HX 等 ) 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己二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 热塑 热塑 热固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答案  B 答案  C D   B   5   微专题 28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两大常见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C    答案  D B   解析  由 X 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出它是加聚反应的产物,两种单体分别为 NCCH === CHCN 和 CH 2 === CHOOCCH 3 ,显然前者是 HC ≡ CH 和 (CN) 2 的加成产物,后者是 HC ≡ CH 和 CH 3 COOH 的加成产物。 NaOH 醇溶液、加热 聚乙二酸乙二酯 C 取代反应 缩聚反应 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 (5) 写出两种 D 的属于酯类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流程图中的各步反应为 CH 2 ===CHCOOCH 3 、 HCOOCH 2 CH===CH 2 (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1 . (2018 · 北京卷 )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探究高考 · 明确考向 B   B   3 . (2016 · 天津卷, 2) 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 . α -氨基丙酸与 α -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 2 种二肽 D .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A   解析  A 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正确; B 项,只有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氨基酸不能,错误; C 项, α -氨基丙酸和 α -氨基苯丙酸均自身脱水成二肽,有 2 种,二者两两脱水成二肽有 2 种,共 4 种二肽,错误; D 项,氨基酸有两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基酸钠,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错误。 4 . (2016 · 全国卷 Ⅰ , 38) 秸秆 ( 含多糖类物质 ) 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标号 ) 。 a .糖类都有甜味,具有 C n H 2 m O m 的通式 b .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 .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 生成 C 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3)D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D 生成 E 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 。 (4)F 的化学名称是 ________ ,由 F 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d 取代反应 ( 酯化反应 ) 酯基、碳碳双键 消去反应 己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