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50 KB
  • 2021-07-08 发布

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暑假返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考试结束前 ‎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 高二化学试题 命题:知恩中学 李建娣 审题:普陀中学 邵静颖 回浦中学 林 雅 校审:孙 营 ‎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i 28 S 32 Cl 35.5 ‎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碘的分子式是 A.I2 B.S C.CO D.N2‎ ‎2.下列属于最高价氧化物的是 A.NaCl B.SO3 C.CO D.H2SO4‎ ‎3.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4.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新制氯水 B.石墨 C.无水乙醇 D.熔融态氯化钾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电离而呈酸性的是 A.CaCl2 B.NaHSO4 C.CH3COONa D.NH4Cl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8‎ ‎+12‎ ‎2‎ B.苯的比例模型:‎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7.反应2F2+2H2O=4HF+O2中,还原剂是 A.F2 B.O2 C.HF D.H2O ‎8.“一带一路”,陪您一览沿线国家五彩缤纷的特色商品,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 不正确的是 A.土耳其彩瓷 B.捷克水晶 C.巴基斯坦铜器 D.波斯地毯 无机非金属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金属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和C6H14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 B.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氧原子间成键方式不同,性质存在差异 C.C与Si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 ‎ D.35Cl和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 D.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1.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这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与M可形成化合物MZ4 ‎ B.简单离子半径:Y>Z C.Z的非金属性比Y强,所以Z的氢化物沸点比Y高 ‎ D.MY2与MZ4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32-+H2O B.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稀氨水:Fe3++3OH−Fe(OH)3↓‎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2Na+ + CO32-+ CO2+ H2O 2 NaHCO3↓‎ D.电解MgCl2水溶液:2Cl−+2H2O 2OH−+Cl2↑+H2↑‎ ‎13.苯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 B.现象②:火焰明亮,冒浓烟 C.溴苯的密度比水大 D.间二硝基苯只有一种,说明苯分 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与钛、锆、铌、钽等氯化物反应置换出对应金属 B.用Na2O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C.青花瓷、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D.华为芯片已跻身于全球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15.“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合理分类,变废为宝,如用厨余垃圾来制沼气或堆肥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燃油 C.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16.将1 mol X和3 mol Y加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X(g)+3Y(s) Z(g)    ΔH= -a kJ·mol-1,10 min后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min -1‎ B.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C.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a kJ ‎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7.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氢电池”的总反应: 2H2 + O2 =2H2O ‎ B.吸附层a发生的电极反应:H2 – 2e-+ 2 OH-=2H2O C.Na+ 在装置中从右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 D.“全氢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右两池pH基本不变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9.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两溶液:c(CH3COO)=c(Cl-)‎ B.pH=3盐酸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 C.浓度均为0.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导电能力相同 D.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CH3COO)=c(Cl-) ‎ 图1‎ ‎20.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是一个放热过程 B.CO2(g)相对能量低于CO(g)‎ C.C2H6(g) C2H4(g)+H2(g) ΔH1=-136 kJ·mol−1‎ D.CO2(g)+H2(g) CO(g)+H2O(g) ΔH4=41 kJ·mol−1‎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氯化钠融化时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CCl4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金刚石、C60都不存在独立的小分子 ‎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的数目小于0.1NA C.1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 D.1 mol羟基与1 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 NA ‎23.利用Cu和浓硫酸制备SO2的反应涉及如下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制备SO2 B.用装置②检验SO2‎ C.用装置③收集SO2 D.用装置④稀释反应后溶液 ‎24.某废催化剂含SiO2、ZnS、CuS及少量的Fe3O4。某实验小组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CuS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需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吸收 B.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可以选用KSCN和新制的氯水检验 C.滤渣1成分是SiO2和CuS,滤渣2成分一定是SiO2‎ D.步骤②操作中,先加6% H2O2,在不断搅拌下,再加入1.0 mol·L-1H2SO4 ‎ ‎25.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含有Cu、Fe、Fe2O3、Ca(OH)2和Na2CO3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含Ca(OH)2和Na2CO3 ‎ B.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 C.溶液B中一定含2种金属阳离子 ‎ D.固体混合物X中若含Fe2O3,则一定还含Cu或Fe至少一种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6分)‎ ‎(1)写出硫酸钡的化学式 ▲ ,写出甲烷的结构式 ▲ 。‎ ‎(2)N2H4·H2O分子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3)甲醛和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甲醇的沸点(64.5℃)远高于甲醛(-21℃),原因是 ‎ ▲ 。‎ ‎27.(1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3。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F为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以下问题:(所有答案都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 ‎(1)化学组成为AFD的电子式为 ▲ ,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 ▲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化合物甲、乙由A、B、D、E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则甲、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由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4)元素B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B的非金属性 ▲ 于C(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 ▲ 。‎ ‎(5)以CA3代替氢气研发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CA3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电池反应为:4CA3+3O2=2C2+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每消耗3.4g CA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 ‎28.(12分)A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一定条件下D能与氧气反应生成E,E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 ,B的分子式 ▲ 。‎ ‎(2)写出C和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类型是 ▲ ‎ ‎(3)以烷基铝为催化剂,E可以生成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C、F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制得G,该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B.有机物B、C、D和G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将足量的D通入溴水中,可以观察到溴水褪色 D.要确定A已发生部分水解,先将水解液中和成碱性,再用银氨溶液和碘水分别检验 ‎29.(6分)某同学为探究浅黄色液体X (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如下问题:‎ ‎(1)X所含三种元素是 ▲ 。‎ ‎(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写出该变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 ‎ ‎30.(6分)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反应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通过观察装置A中饱和食盐水产生气泡的速率来控制氯气和空气的体积比 B.实验中可通过搅拌和使用多孔球泡等措施使装置B中反应充分进行 C.装置D中的碱石灰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 ‎(2)实验中,装置B需要冷却,否则进入装置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可能原因是 ▲ 。‎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 。‎ ‎31.(4分)为确定试样xNa2CO3·yNaHCO3的组成,某同学将质量为a g的试样加水溶解后,所得试样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注:NaHCO3溶液pH约为8.3,饱和H2CO3溶液pH约为4.0。‎ ‎(1)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 。(用含V1 、V2的字母列式)‎ ‎(2)若V2=2V1,则x :y = ▲ 。‎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B C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A C D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共6分)‎ ‎(1)略(各1分) ‎ ‎(2)第2周期VⅠA族(2分)‎ ‎(3)甲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2分)‎ ‎27.(共16分,每空2分)‎ ‎(1)次氯酸电子式(2分);离子(2分)‎ ‎(2)OH-+HCO3-=CO32-+H2O(2分)‎ ‎(3)r(O2-)>r(Na+)(2分)‎ ‎(4)弱(2分) Na2CO3+2HNO3=CO2↑+H2O+2NaNO3‎ 或NaHCO3+HNO3=CO2↑+H2O+NaNO3(2分)‎ ‎(5)2NH3+6OH﹣﹣6e﹣=N2+6H2O(2分);0.6NA (2分)‎ ‎28.(共12分,每空2分)‎ ‎(1)羟基(2分);C6H12O6 (2分)‎ ‎(2)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分);取代反应(2分) ‎ ‎(3)2CH3CHO CH3COOCH2CH3(2分) ‎ ‎(4)BD (2分) ‎ ‎29.(共6分,每空2分)‎ ‎(1)Fe、C、O (全对2分,写对2种给1分,写对1种不给分)‎ ‎(2)(Fe(CO)5写成FeC5O5也给分;2分)‎ ‎(3)2Fe3++2I-=2Fe2++I2 (2分)‎ ‎30.(共6分,每空2分)‎ ‎(1)AB(2分,各1分)‎ ‎(2)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2分)‎ ‎(3)HClO见光易分解(2分)‎ ‎31.(共4分,每空2分)‎ ‎(1)[8.4×10-3 (V2- V1)/a]×100% (2分) ‎ ‎(2)1:1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