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0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mol/L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 物质的量 B. 摩尔质量
C. 气体摩尔体积 D. 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D
【解析】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A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L/mol,C错误;D、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单位是mol/L,D正确,答案选D。
2.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
A. 乙醇 B. 天然气
C. 氢气 D. 液化石油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时除了生成水,还生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氢气作为燃料产物只有水,故最环保的是氢气,所以选C。
3.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铀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与为同一核素 D. 与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详解】A.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数,中子数=235-92=143,故A错误;
B.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故B错误;
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与是不同的原子,都是氢元素的核素,故C错误;
D.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有效途径
B.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用植物秸秆制沼气是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之一
D. 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是实现“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合作用是CO2和H2O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或淀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是有效途径,故A说法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非再生能源,故B说法错误;
C.植物秸秆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得到沼气,是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故C说法正确;
D.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都是清洁能源,对环境无危害,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D。
5.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雾属于胶体,属于气溶胶。
【详解】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D。
6.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干冰、铁、冰水混合物
C.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D. 碱石灰、氮气、胆矾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烧碱为NaOH,是化合物,液态氧是氧单质,碘酒是碘单质和酒精的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
B.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为水的不同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
C. 熟石灰是Ca(OH)2,为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碱石灰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下列气体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NO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形成酸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NO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能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硝酸型酸雨,故A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B.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可形成硫酸型酸雨,故B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能形成酸雨,故C与酸雨的形成无关;
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可形成硝酸型酸雨,故D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答案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 1molCO2中含有1mol碳和2mol氧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错误;
C.指代不明,正确的说法是1molCO2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故C错误;
D.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所以摩尔质量为98g/mo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是( )
A. 观察是否发生了化合反应
B.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 观察是否有单质参加反应
D. 观察是否有氧气参加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也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
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没有氧气参加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有氧气参加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 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分解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些放热反应如铝热反应也需加热才能进行,故A错误;
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常温下不反应,需要高温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与放热还是吸热反应无关,而无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可能需要用到催化剂,故C错误;
D.反应:CO2+CaO=CaCO3是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CaCO3CaO+CO2↑一定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1.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B. NaOH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P4为只含共价键的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形成的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同时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硅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四氯化碳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
B. 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H2↑
C. 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2H+Cu2++2NO2↑+H2O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答案】A
【解析】
【分析】A.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B.电荷不守恒;
C.不符合客观事实;
D.应拆分的物质没有拆分;
【详解】A.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NaCl和NaClO为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正确;
B.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 =2AlO2-+3H2↑,故B错误;
C.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2NO↑+3Cu2++4H2O,故C错误;
D.Na2SiO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氢氧根和铵根会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亚硫酸根和钡离子会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酸性环境下,次氯酸根和硝酸根都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贴图中最合适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属于腐蚀性药品,合理选项是D。
15.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是指( )
A.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量的减小或生成物质量的增大
B.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
C.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
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答案为B。
1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B. C. 溶液 D. Fe
【答案】B
【解析】
【详解】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是电解质,由于SO2自身不能电离,SO2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能导电,所以NaHCO3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H2SO4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Fe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分子的电子式:
C. 的比例模型: 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原子核电荷数为16,得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共用两对电子,电子式为,故B错误;
C.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中心,氢原子位于4个顶点,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半径大,所以比例模型为,故C正确;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乙烯 C. 苯 D. 醋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烷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既能通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符合题意;
C.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水层褪色,不是化学反应,而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醋酸既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9.关于下列有机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加成反应
B. 是加成反应
C. +HO-NO2+H2O是取代反应
D. 是酯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故B正确;
C.+HO-NO2+H2O是苯的硝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A。
2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H2+Cl22HCl
B. Cl2+2NaOHNaCl+NaClO+H2O
C. NH4HCO3NH3↑+CO2↑+H2O
D. Zn+H2SO4H2↑+Zn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1价和+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C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
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LO2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B. 4.4gC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C. 1mol/L的CuSO4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1mol
D. 标准状况下,11.2LH2O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22.4LO2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一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4.4g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氧原子0.2mol,数目为0.2N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微粒的数目,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H2O不呈气态,不能用22.4L/mol计算11.2LH2O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2.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泼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N上有气体放出
B. M为负极,N为正极
C. 稀硫酸中移向M极
D.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该装置为原电池,M为活泼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活动性M>N,则M为负极,N为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于活动性M>N,所以N为原电池的正极,在正极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H2,所以N上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电极的活动性M>N,结合原电池反应组成可知:较活泼金属电极M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较弱的石墨电极N为正极,故B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M为负极,则移向M极,故C正确;
D.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可知:电子由负极M经外电路流向正极N,而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因此导线中电流方向是由正极(N)流向负极(M),故D错误;
答案选D。
23.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石英可用来制作工艺品 B. 硅单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C. 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 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英是一种透明、熔点高的晶体,外观漂亮,可用来制作工艺品,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是硅单质,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可以用来生产玻璃,但是硅不能作为生产玻璃的原料,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具有传输数据的功能,是制成光导纤维的原料,故D正确;
答案选C。
24.容量瓶上的标记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所配溶液的酸碱性( )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刻度、并标有容量;容量瓶对溶液的体积精确度要求较高,只能在常温下使用,瓶上标有使用温度,一般为25℃,故容量瓶上标有的为:①③⑤。
故答案为C。
25.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2min时测得剩余N2为1mol,下列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v(N2)=0.25 mol·L-1·min-1
B. v(H2)=0.75 mol·L-1·min-1
C. v(NH3)=1 mol·L-1·min-1
D. v(NH3)=0.5 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 3H22NH3,2min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所以2min内,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v(N2)=(2mol-1mol)÷(2L×2min)=0.25 mol/(L•min)。
【详解】A.由上述计算可知,v(N2)=0.25 mol/(L•min),A项正确;
B.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H2)=3v(N2)=3×0.25 mol/(L•min)=0.75 mol/(L•min),B项正确;
C.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H3)=2v(N2)=2×0.25 mol/(L•min)=0.5mol/(L•min),C项错误;
D.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H3)=2v(N2)=2×0.25 mol/(L•min)=0.5mol/(L•min),D项正确;
答案选C。
26.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该方法在治金工业上称为( )
A. 电解法 B. 热还原法 C. 热分解法 D. 铝热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较活泼,工业上采用高炉炼铁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是用还原剂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冶炼的,属于热还原法,故选B。
27.在相同条件下,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铁 B. 镁 C. 铝 D. 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只是影响因素,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反应速率越快,根据金属活动性表知,这几种金属活泼性最强的是Mg,所以速率最快的是Mg,答案选B。
28.下列有关浓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浓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B. 浓能溶解金属铜,说明其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C 浓不稳定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 常温下浓能使金属铝钝化,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硝酸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不能说明具有酸性,故A错误;
B.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氧化性,生成硝酸铜,硝酸还表现出酸性,故B正确;
C.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故C正确;
D.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铝钝化,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故D正确;
答案选A。
29.下图所示的装置或操作存在错误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固体
B.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
C. 闻气体气味
D. 分离油和水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NaCl固体,故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在制取蒸馏水,可不用温度计,题中冷凝器应从下端进水,从上端出水,故B错误;C.闻气味时应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可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故C正确;D.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电子式
B. 乙醇的官能团是—OH,可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 常温下,1 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1.2 L H2
D. 已知乙醇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则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乙醇的官能团是—OH,属于醇类,能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置换出氢气,能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
【详解】A项、羟基的电子式为,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项、乙醇的官能团是—OH,属于非电解质,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
C项、标准状况下,1 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1.2 L H2,故C错误;
D项、乙醇催化氧化时,羟基发生氢氧键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发生碳氢键断裂,断裂的化学键为①③,故D正确;
故选D。
3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九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二
①
②
③
三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
(5)写出④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1). Ar (2). HClO4 (3). (4). 离子键和共价键 (5). Al
(6). Al2O3+2NaOH=2NaAlO2+H2O (7). 、 (8). 2Na+2H2O= 2Na+ + 2OH-+ H2↑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C元素、②为N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Na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元素、⑦为Cl元素、⑧为Ar元素、⑨为K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Ar;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碱性依次增强,则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化学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是;
(3)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所以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4)元素③为O元素,元素③的氢化物是H2O、H2O2,H2O、H2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5)④为Na元素,钠单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 2OH-+ H2↑。
3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__效应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2)新制氯水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无色气体是______。
(3)工业上金属钠可用来制备钛等金属,利用了金属钠的______性。
(4)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后,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
(5)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______性。
【答案】(1). 丁达尔 (2). O2 (3). 还原 (4). 上口倒出 (5). 漂白性
【解析】
【详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所以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2)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受光照易分解产生HCl和O2,HCl易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所以逸出的气体为氧气;
(3)钠是活泼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工业上金属钠可用来制备钛等金属,利用了金属钠的还原性;
(4)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水层在上层,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3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
(2)利用(1)中制气原理,从图2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处:______填写序号。
(3)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理论上装置______中的红色布条褪色,但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C中的布条均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
(4)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溶液中,写出氯气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制氯气的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HCl (2). ② (3). C (4). Cl2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水蒸气 (5). 应在A和B之间增加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6). 2Fe2++Cl2=2Fe3++2Cl﹣ (7). Ca(ClO)2
【解析】
【分析】(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根据还原剂的概念解答;
(2)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能被氯气漂白,说明Cl2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水蒸气,设计装置除水即可;
(4)氯气把Fe2+氧化Fe3+,自身被还原为Cl﹣;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详解】(1)根据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可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从+4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MnCl2,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
(2)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固体和溶液加热反应生成气体选择发生装置为②;
(3)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理论上装置C中的红色布条褪色,但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C中的布条均褪色,其原因可能是:Cl2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水蒸气,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合理的改进方法:应在A和B之间增加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4)氯气把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5)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制氯气的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34.从苯乙烯乙醇乙酸油脂葡萄糖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1)家居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和_________等挥发性有害物质。
(2)能制造塑料制品的有机物是_______;
(3)可用于生产肥皂的原料是________;
(4)家庭小实验鉴别食盐和纯碱,可选用的有机物是_______;
(5)医疗消毒常用体积分数_________的溶液;
(6)有时医生会让某些病人服用_______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答案】(1). A (2). B (3). E (4). D (5). C (6). F
【解析】
【详解】(1)甲醛和苯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和苯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答案选A;
(2)一般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工业上用乙烯为原料生产聚乙烯,能制造塑料制品的有机物是乙烯,故答案选B;
(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可用于生产肥皂,故答案选E;
(4)家中的食醋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弱于盐酸,则乙酸可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不反应,二者与乙酸的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食盐和纯碱,故答案选D;
(5)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杀菌消毒,医疗消毒常用体积分数乙醇的溶液杀菌消毒,故答案选C;
(6)糖类是人体的供能物质,葡萄糖属于糖类,有时医生会让某些病人服用葡萄糖,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故答案选F。
35.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物质,并用其字母代号填空:A.明矾KAl(SO4)2 B.Fe2O3 C.NaHCO3 D.水玻璃
(1)使焙制糕点松软可以添加_________;
(2)要使含泥沙的水变澄清,可使用_________;
(3)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_________;
(4)可用作防火材料的是_________;
【答案】(1). C (2). A (3). B (4). D
【解析】
【详解】(1)为了使焙制糕点松软可加入小苏打,答案选C;
(2)为了使溶液变澄清,可加入明矾,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用于净水,答案选A;
(3)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于制作油漆、涂料,答案选B;
(4)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于木材防火材料,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