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0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②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 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A.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起抗氧化作用;
B.单糖不水解;
C.煤的气化和液化为化学变化;
D.纤维素能加强胃肠蠕动。
详解:A.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A正确;
B.糖类中的单糖例如葡萄糖不能水解,B错误;
C.煤经气化和液化分别生成CO、氢气、甲醇等,为化学变化,C错误;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但纤维素在人体中可以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D错误。
答案选A。
2.元素中文名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数是118 B. 中子数是295
C. 质量数是177 D. 第六周期0族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8,故A正确;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5-118=177,故B错误;
C.由可知,质量数为295,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118号元素应在第七周期0族,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需要记住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118,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解答。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 3,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2-乙基丁烷 D. 2,3,3-三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分析】
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
1、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2、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详解】A、3,3一二甲基丁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不是最小,说明有机物的编号方向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2−二甲基丁烷,故A错误;
B、2,2−二甲基丁烷,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2个甲基,该命名符合烷烃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
C、2−乙基丁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其正确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C错误;
D、2,3,3-三甲基丁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不是最小,说明有机物的编号方向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2,3−三甲基丁烷,故D错误。
4.下列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晶体硅熔化 B. 碘升华 C. 熔融Al2O3 D. NaCl溶于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故A正确;
B.碘是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破坏的是离子键,故C错误;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故D错误;
答案选A。
5.《天工开物》中如下描述“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汞,布于满釜。”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钠 B. 铝 C. 银 D. 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汞,布于满釜。”,通过HgO分解得到Hg单质;
【详解】“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汞,布于满釜。”,方法是加热HgO,使之分解成Hg和O2;
A、工业上冶炼金属钠,常采用的方法是电解熔融氯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冶炼铝,采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冶炼银,采用加热氧化银,故C符合题意;
D、工业冶炼铁,采用热还原法,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工业上冶炼金属,常采用的方法是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K~Al常采用电解法,Zn~Cu常采用热还原法,Cu以后金属常采用热分解法。
6. 欲制取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乙烯与HCl加成
B. 乙烯与Cl2加成
C. 乙烷与Cl2按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 乙烯先与HCl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
【答案】B
【解析】
烯烃的典型反应是加成反应,与Cl2加成时双键断开,两个Cl原子分别连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取代反应很难停留在某一反应阶段,故产物不纯。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金属对应元素都在ⅠA族
B.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8个主族和8个副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A.ⅡA族的金属元素也能生成碱,如镁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故A错误;
B.原子序数为14的原子为硅,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4,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故B正确;
C.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
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列16个族,即7个主族和7个副族、1个Ⅷ族和1个0族,故D错误;
答案选B。
8.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铯的密度比水小,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
B. 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C. 碳酸铯加热时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铯
D. 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铯的密度比水大,放入水会沉在水底,故A错误;
B.同主族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同一族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因此碳酸铯加热时不易分解,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形成碱的碱性逐渐增强,因此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故D错误;
答案选B。
9. 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 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C. 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 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乙醇中的水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而是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通过蒸馏法除去,选项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乙醇的物理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乙醇物理性质的熟练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2+O22SO3△H=-196.6kJ·mol-1
B. H2(g)+O2(g)====H2O(l)△H=-285.8kJ·mol-1
C. 2H2(g)+O2(g)====2H2O(l)△H=-571.6kJ
D. C(s)+O2(g)====CO2(g)△H=+393.5KJ·mol-1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可以不予注明;
②要注明反应物的聚焦状态;
③△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 △H 对应不要弄错;
④△H数值后要注明单位,一般为KJ·mol-1;
据以上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知,方程式中未注明反应物的聚集状态,A错误;
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知,方程式中注明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反应热,且燃烧过程为放热反应,B正确;
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知,△H的单位为KJ·mol-1,C错误;
D.碳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393.5KJ·mol-1,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B。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1.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B. C比Si的原子半径小,CH4的稳定性比SiH4弱
C. Na、Mg、Al失电子能力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均依次减弱
D. 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不相同,非金属与非金属相同,金属与金属相同,错误;B、C比Si的原子半径小,C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CH4的稳定性比SiH4强,错误;C、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均逐渐减弱,正确;D、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寻找半导体材料,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对结合应用
12. 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 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B.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C.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D. 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答案】B
【解析】
13.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卤族元素的最高价均为+7
B. 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
C. 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
D. 周期表中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都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A.F的非金属性在所有元素中最强,因此F无正价,故A错误;
B.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卤族元素氢化物都易溶于水,但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弱,故B错误;
C.卤族元素单质从F2→I2的颜色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因此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故C正确;
D.卤族元素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但氟气极易和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所以氟气除外,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氟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特殊性对解题的影响。
1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可以加水后分液
B. 除去C2H5OH中的少量CH3COOH,可以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
C. 除去硝基苯中混有的少量浓 HNO3 和浓 H2SO4,可加入NaOH溶液,然后分液
D. 除去乙烯中混有 SO2,将其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洗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溴、溴苯互溶,且溴不易溶于水,加水后通过分液无法分离,故A错误;
B.Na2CO3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但乙醇易溶于水,不能利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
C.硝基苯难溶于水,酸碱反应后,与硝基苯分层,然后静置,分液,可以分离,故C正确;
D.乙烯也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答案选C
15.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干海带海带灰悬浊液滤液碘水I2的CCl4溶液
A. 实验室灼烧干海带在坩埚中进行
B. 沸水浸泡的目的是使I—充分浸出
C. 由滤液获得碘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I—+H2O2═I2+2OH—
D. 碘水中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干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海带灰溶于沸水过滤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滤液,加入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蒸发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故A正确;
B.沸水浸泡海带灰的目的是加快I-的溶解,并使之溶解更充分,故B正确;
C.碘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过氧化氢从酸化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产物中不会生成氢氧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C错误;
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碘水中加入CCl4发生萃取,得到I2的CCl4溶液,故D正确;
答案选C。
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H4的稳定性比YH3的高
B. 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 Y离子的半径比Z离子的半径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碳元素;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应该处于第三周期,故Z为Na元素;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Y表现+3价,Y的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碳,可推知Y为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为8-3=5,处于ⅤA族,则Y为氮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则W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Na元素,W为Cl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C,因此氨气比甲烷稳定,故A错误;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
,含有共价键;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含有离子键,二者含有的化学键不同,故B错误;
C.元素Cl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N的强,如次氯酸为弱酸,而硝酸为强酸,故C错误;
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Na位于N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核电荷数Na大于N,故Na+离子半径小于N3-离子半径,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因此不能用非金属性强弱分析判断。
1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
B.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
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反应时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 反应④1molC6H6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为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为取代反应,生成的溴苯密度比水大,故A错误;
B.反应②为苯的燃烧反应为氧化反应,且苯中含碳量高,则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故B正确;
C.反应③为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温度为50~60℃,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应该水浴加热,硝基苯中含有N、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C错误;
D.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但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
答案选B。
18.在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CH4 B. C2H6 C. C2H4 D. C4H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CxHy+(x+)O2 xCO2+H2O可知,相同质量烃燃烧耗氧量规律为: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耗氧越多,即越大,耗氧量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耗氧越多,即等质量的CxHy中越大,耗氧量越大。
A.甲烷CH4,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4∶1;
B.乙烷C2H6,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6∶2=3∶1;
C.乙烯C2H4,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4∶2=2∶1;
D.丁烷C4H10,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5∶2;
所以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关系为:CH4>C2H6>C2H4>C4H10,所以相同质量的各烃中甲烷的燃烧耗氧量最大,故选A。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烃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不可能出现同分异构体
C.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D. 碳原子数小于10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的烷烃共有3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烃的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C10H8和C9H20,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也可出现同分异构体,如尿素[CO(NH2)2]和氰酸铵[NH4CNO],故B错误;
C.同系物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HCHO与CH3COOH,故C正确;
D.烷烃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具有镜面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在碳原子数n≤10的所有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分别是:甲烷、乙烷、2,2-二甲基丙烷以及2,2,3,3-四甲基丁烷,总共有4种,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同系物概念的理解;难点为D,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可以由甲烷和乙烷为基本结构分析判断。
20.已知: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②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③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 H2SO4(aq)+Ba(OH)2(aq)=== 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C.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D. 2molH2(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大于571.6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热中可燃物为1mol,由2H2(g)+O2(g)═2H2O(l)△H=-571.6kJ•mol-1可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A错误;
B.反应中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放出热量大于57.3 kJ,则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H<-57.3 kJ•mol-1,故B错误;
C.令H2(g)和CH3OH(l)的质量都为1g,则1g氢气燃烧放热为××571.6=142.45kJ,1gCH3OH燃烧放热为××1452=22.68kJ,所以H2(g)放出的热量多,故C正确;
D.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需要吸收热量,则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 571.6kJ,故D错误;
答案选C。
2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乙烯 或丙炔(C3H4)
B.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C. 在110℃条件下,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总混合气燃烧前后体积不变
D. 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则其体积比为1:3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据此解答。
详解:A、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可能含有C2H4,或含有C3H4等,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B正确;
C、在110℃条件下,生成的水为气体,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H原子数目为4,燃烧前后总体积不变,C正确;
D、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令甲烷物质的量为xmol、乙烯为ymol,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平均C原子数目可知,整理得x:y=2:3,D错误;
答案选D。
22.金刚烷的结构如图(键线式),它可看做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请根据中学学过的异构现象判断由氯原子取代金刚烷中的氢原子,所形成的二氯代物的种类共
A. 4种 B. 3种 C. 6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刚烷的结构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高度对称的结构,整个结构由四个完全等同的立体六元环构成。因此,金刚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5种,●为另一个氯原子可能的位置),(1种),共6种,故选C。
【点睛】本题可以采用“定一移二”的方法解答,利用等效氢,先固定一个氯原子,再移动另一个氯原子,判断金刚烷的二氯取代的异构体数目。
第II卷(选择题,共44分)
2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①
⑦
④
3
③
⑤
⑧
⑩
4
②
⑨
(1)写出⑥与⑧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2)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②③⑤几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 (填化学式),元素⑦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该氢化物和元素④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与②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在⑦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④⑧⑨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
【答案】 (1). (2). NH3+ HNO3=NH4NO3 (3). Al3+ (4). KOH (5). H—O—H (6). 2F2+2H2O=4HF+O2 (7). (8). Br—>Cl—>F—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为N元素、②为K元素、③为Mg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C元素、⑦为O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Br元素、⑩为Ne元素,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为N元素、②为K元素、③为Mg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C元素、⑦为O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Br元素、⑩为Ne元素。
(1)元素⑥与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①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硝酸,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中,铝离子的电子层最少,且金属离子中铝离子的核电荷数最大,则铝离子是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NH3+HNO3=NH4NO3;Al3+;
(3)②为K元素、③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K的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为KOH;元素⑦的氢化物为水,水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其结构式为:H-O-H;元素④单质为氟气,氟气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KOH;H-O-H;2F2+2H2O=4HF+O2;
(4)与②同主族,第三周期的元素单质为钠,钠在⑦的单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④⑧⑨分别为F、Cl、Br元素,非金属性:F>Cl>Br,则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Br->Cl->F-,故答案为:;Br->Cl->F-。
24.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 (1). CH2=CH2 (2). 羟基 (3). (4). 2C2H5OH+O22CH3CHO+2H2O (5). 氧化反应 (6).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7).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解析】
【分析】
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E是酯,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则B和D一种是酸一种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则D为酸;A反应生成B,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CH3CH2OH被氧气氧化生成C,C是CH3CHO,乙酸与乙醇分子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反应生成F,F是一种高聚物,则F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知,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H2C=CH2,故答案为:H2C=CH2;
(2)B为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F是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羟基; ;
(3)②为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反应③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5.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铁存在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用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此时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有机物物位于溶液______层(填“上”或“下”)。
(3)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________,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变红色则能证明。
【答案】 (1). (2). 使过量的Br2与NaOH充分反应 (3). 2 OH—+Br2 ═Br—+BrO—+H2O (4). 下 (5). 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6). 淡黄色沉淀 (7). 石蕊试液
【解析】
【分析】
苯和液溴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导致所得的溴苯不纯净,溴化氢易溶于水电离出H+和Br-,溴离子遇到银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AgBr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蒸气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使过量的Br2与 NaOH充分反应,可以将溴苯中的溴除去,即Br2+2NaOH=NaBr+NaBrO+H2O,离子反应为2OH--+Br2═Br-+BrO-+H2O,溴苯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因此溴苯位于液体的下层,故答案为:使过量的Br2与NaOH充分反应;2OH--+Br2═Br-+BrO-+H2O;下;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而溴化氢不溶,所以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4)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则反应中会生成溴化氢,溴化氢易溶于水电离出H+和Br-,只要检验含有氢离子或溴离子即可,溴离子的检验:取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淡黄色沉淀就证明是溴离子;氢离子的检验:如果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就证明含有氢离子,故答案为:淡黄色沉淀;石蕊试液。
【点睛】掌握苯的取代反应原理,明确反应的产物及HBr的化学性质是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2)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思考书写;另一个易错点为(4),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则会生成溴化氢,溴化氢在水能够电离出H+和Br-,因此题中就是检验H+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