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4.50 KB
  • 2021-08-24 发布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A.Q点 B.N点 C.P点 D.M点 ‎3.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5‎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4.(2017山东枣庄中考)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5.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 ‎7.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               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 ‎8.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丙烯菊酯(分子式: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 ‎(1)丙烯菊酯由          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物质类别)。 ‎ 5‎ ‎(2)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          ,蚊香才能燃烧。 ‎ ‎(3)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             有密切的联系。 ‎ ‎(4)在使用蚊香过程中(如上图所示),适时熄灭蚊香是节约和安全的需要,请说出熄灭蚊香的一种方法: ‎ ‎ 。 ‎ ‎9.如图所示的灭火毯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毯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 ‎ ‎ 。 ‎ ‎(2)灭火毯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毯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 ‎ ‎ 。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 ‎ ‎ 。 ‎ ‎★10.如下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 探究创新 ‎11.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5‎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 ‎ ‎ 。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 ‎ ‎ 。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金属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答案:1.B A、C、D均采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将蜡烛熄灭;B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2.A 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P点所示温度在着火点以下,故该物质在P点时不燃烧;温度越高,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该物质在Q点时燃烧得最旺。‎ ‎3.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可能造成液滴飞溅伤人,A正确;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容易引发火灾,B正确;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C正确;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开关电器开关,否则产生的电火花易引发爆炸,D错误。‎ ‎4.D 布手帕是布做的,属于可燃物,A项错误;空气中,氧气是充足的,B项错误;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改变,C项错误;手帕不燃烧的原因是白酒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温度没有达到布手帕的着火点,D项正确。‎ ‎5.A 着火点为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故选A;Mg(OH)2分解为吸热反应,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蒸气和MgO固体粉末能隔绝氧气;MgCO3高温下分解生成MgO和CO2,也可作阻燃剂。‎ 5‎ ‎6.A A中烧杯内的蜡烛由于缺少氧气而熄灭,外面的蜡烛与氧气接触,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中乒乓球片的点燃时间比滤纸片的短,说明乒乓球片的着火点低;C中小木块燃烧,石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D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D综合说明了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解析 喷出的物质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从而使火熄灭。‎ 答案 隔绝空气或氧气 ‎8.解析 根据丙烯菊酯的分子式C19H26O3,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蚊香才能燃烧;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熄灭蚊香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接近蚊香的燃烧处掐断。‎ 答案 (1)C、H、O(或碳、氢、氧) 化合物(或纯净物)‎ ‎(2)着火点(蚊香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不断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4)在接近蚊香的燃烧处掐断(或隔绝空气)‎ ‎9.解析 了解灭火的三个原理,知道常见的灭火方法所对应的灭火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灭火毯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了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毯与氧气接触,但并未燃烧,可推断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可选择利用降温达到灭火目的的实例,如用水来灭火。‎ 答案 (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用水灭火(合理答案均可)‎ ‎10.解析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a、b两处都与空气接触,且a处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故而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由于燃烧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时,火焰熄灭。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属于有害物质,管口小气球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污染空气。‎ 答案 (1)a B (2)P2O5‎ ‎11.答案 【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或环保等) 擦干 (2)氧气(或空气) 【综合应用】放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