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MB
  • 2021-08-24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26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学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单元主要阐述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线索一 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 ‎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经济;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 线索二 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 ‎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未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失败告终。‎ 线索三 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苏联解体证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第26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的苏维埃政权。‎ ‎2.目的:前期是“一切为了前线”;后期是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1.实行:1921年3月。‎ ‎2.措施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意义: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1.过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特征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这一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原有体制的弊端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造成混乱局面 经济衰退,社会经济陷入危机边缘 措 施 农 业 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后经济改革陷入困境,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工 业 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价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体制,改革失败 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改革陷于停滞 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对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认识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核心论点: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多问题:农业仍然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政策不科学、不稳定,效果逐渐减弱。   ‎ ‎【形象理解】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深化理解】 战时共产主义和 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名师指津】‎ 斯大林时期苏联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材补遗】‎ ‎1.苏联肃反运动: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或译为“大整肃”,现今在俄国多被称为“大恐怖”时期,或称“叶若夫时期”),是指在1934年,苏联在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由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这段时期典型的现象包括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到处都存在的怀疑“间谍破坏”、作秀公审、关押和死刑。‎ ‎2.苏联“秘密报告”:即《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借批判个人崇拜问题而全面否认斯大林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在毫无准备下,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必然造成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思想混乱,同时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不良后果。‎ ‎【知识图示】 运用图示法理解赫鲁晓夫改革 ‎【特别提醒】‎ 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军事实力增强,而此时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并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而美国处于劣势,这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极大影响,这一阶段美苏争霸形成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误区警示】‎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纵横联想】 ‎ ‎20世纪末苏联的社会特征与苏联解体 ‎20世纪末,政治上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思想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交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纠正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美苏争霸和和平演变都是外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直接原因。‎ 重点一 从“理想”到“现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解读】 图一显示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最终赢得胜利。图二显示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政治危机。图三显示实施新经济政策后粮食产量的增加。‎ ‎【结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方式。这一政策有助于战胜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这一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的特点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史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说明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及采取的措施。‎ ‎(2)史料二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 ‎【问题思考】 ‎ ‎(1)指出史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史料一,分析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 试答:                                    ‎ ‎                                    ‎ ‎                                    ‎ ‎                                    ‎ ‎(2)根据史料二,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 试答:                                    ‎ ‎                                    ‎ ‎                                    ‎ ‎                                    ‎ ‎【提示】 (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意图: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过渡。‎ ‎(2)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否使苏俄(联)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理由是什么?‎ 试答:                                    ‎ ‎                                    ‎ ‎                                    ‎ ‎                                    ‎ ‎【提示】 否。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进行的,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 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重点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苏联模式的形成 史料一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需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斯大林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1929年,斯大林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孙旭东《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史料二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分析了苏俄(联)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的转变及转变的因素。‎ ‎(2)史料二说明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手段及影响。‎ ‎【问题思考】 ‎ ‎(1)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转变,‎ 并分析其原因。说明苏联政府调整经济的方式及影响。‎ 试答:                                    ‎ ‎                                    ‎ ‎                                    ‎ ‎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试答:                                    ‎ ‎                                    ‎ ‎                                    ‎ ‎                                    ‎ ‎【提示】 (1)转变:由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 原因:外部环境受帝国主义的威胁;国家落后需要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转变思想观念。‎ 方式:政府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 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不均衡,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压制了农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问题。‎ ‎(2)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 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 ‎       全面分析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 经验及教训 ‎1.形成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经验 ‎(1)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苏联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3.教训 ‎(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以下为关于苏联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解读】 图一显示斯大林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图二显示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结论】 苏联模式的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重点三 社会主义改革与挫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程及结果 ‎【论点】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未从根本上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从而使改革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都没能妥善解决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      革的历程、特点 史料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史料三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2)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 ‎(3)史料三主要从所有制形式、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角度说明并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 ‎【问题思考】 ‎ ‎(1)根据史料一,指出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试答:                                    ‎ ‎                                    ‎ ‎                                    ‎ ‎(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及结果。‎ 试答:                                    ‎ ‎                                    ‎ ‎                                    ‎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试答:                                    ‎ ‎                                    ‎ ‎                                    ‎ ‎【提示】 (1)积极意义: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 ‎(3)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 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1.二战后苏联改革的教训 ‎(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3)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2.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 ‎(2)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基础薄弱。‎ ‎(3)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资本主义势力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4)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结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道路,不应拘泥于苏联模式。‎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苏联模式受挫,但并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中吸取了教训,表明社会主义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35) ‎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 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命题点:勃列日涅夫改革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选A。材料表明,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B项,排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的观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 ‎2.(2018·高考全国卷Ⅲ·T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选A。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项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项正确。‎ ‎3.(2014·高考全国卷Ⅰ·T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命题点:新经济政策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4.(2016·高考全国卷Ⅱ·T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命题点:苏联模式的成就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A项,经济危机对苏联没有破坏,排除;B项符合题意,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美国人的关注;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排除。‎ ‎5.(2017·高考全国卷Ⅰ·T34)‎ 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命题点:美国等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苏联经济的发展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经济建设令西方国家瞠目结舌,D项正确。A项错在“苏俄”,排除;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B项错误,排除;C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6.(2017·高考全国卷Ⅲ·T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D项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 ‎7.(2015·高考全国卷Ⅱ·T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命题点:苏联模式的特点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 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布尔什维克实行粮食征集制,并进一步把对粮食的征集变成了对所有食品的征集。这一时期是(  )‎ A.国内战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德军入侵时期 D.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选A。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实行粮食征集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余粮进行征集,故选A项。‎ ‎2.(命题点: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 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C。“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属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故C项正确。‎ ‎3.(命题点:苏联模式的特点)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某年苏联工人代表团访问美国 苏问:这是谁的工厂?‎ 美答:福特的。‎ 苏问:这是谁的汽车?‎ 美答:工人的。 ‎ 某年美国工人代表团访问苏联 美问:这是谁的工厂?‎ 苏答:工人阶级的。‎ 美问:这是谁的汽车?‎ 苏答:斯大林的。‎ A.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B.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C.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D.经济体制高度集权 解析:选D。从两国工人的回答可以看出苏联工人认为汽车是斯大林的,工厂是工人阶级的,反映了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故选D项。‎ ‎4.(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弊端)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解析:选C。据材料“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可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最大时,玉米的产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不结合当时苏联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故选C项。‎ ‎5.(命题点:勃列日涅夫改革影响)下表反映了苏联1965年及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 ‎(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年 ‎980‎ ‎883‎ ‎53‎ ‎1975年 ‎1 660‎ ‎1 228‎ ‎120‎ 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 B.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 C.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 D.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解析:选B。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故A项错误;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给了农民和集体农庄一定自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苏联农业和农民问题,“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项错误。‎ ‎6.(命题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影响)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髙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  )‎ A.源于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 B.体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C.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彰显了苏联的大国战略 解析:选A。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原因就在于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苏联实力相对下降,承担不起更多的义务与承诺,故选A项。‎ ‎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永州二模)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讲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  )‎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解析:选A。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当于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根据材料中内容“准备消灭货币”“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 ‎2.(2020·达州一诊)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解析:选A。据材料“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可知,列宁承认市场的作用,主张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体现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故选A项。‎ ‎3.(2020·桂林二模)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的用意是(  )‎ A.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论述西方生产方式值得借鉴 C.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 D.应充分肯定市场经济 解析:选B。材料“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反映的是列宁赞成“资本主义”中的积极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采用了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借鉴,故选B项。‎ ‎4.(2020·蓉城名校联盟联考)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表。‎ 时间 粮食产量 ‎(单位:万吨)‎ 征粮量 ‎(单位:万吨)‎ ‎1930年 ‎2 290‎ ‎780‎ ‎1931年 ‎1 760‎ ‎700‎ ‎1932年 ‎1 280‎ ‎770‎ 这表明当时苏联(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解析:选C。据表格可知,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在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征粮量无明显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这说明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故选C项。‎ ‎5.(2020·淮南二模)苏联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斯大林在办公室发现了老鼠,他跟加里宁省主席抱怨这件事,后者想了一会说:“你干嘛不立个牌子上面写着:‘集体农庄’?这样一半老鼠会饿死,另一半则会跑掉。”这则笑话体现了(  )‎ 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B.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 C.苏联经济体制弊端凸显 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巨大成功 解析:选C。由材料中笑话内容可知“集体农庄”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消极影响,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 ‎6.(2020·无锡期中)“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 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 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 解析:选D。D项与“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相符,故选D项。‎ ‎7.(2020·中原名校质检)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  )‎ A.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的认知 B.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 C.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D.缺少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 解析:选B。据材料“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滑坡,因此是“经济停滞”时期,但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因此为“黄金时代”,由此可见,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认识更加全面,故选B项。‎ ‎8.(2020·武汉调研)对右图漫画中的 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 D.导致了联盟全面解体 解析:选D。由漫画中“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并结合史实判断可知,漫画反映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9.(2020·濮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年份 苏联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1927‎ ‎358.8‎ ‎4 565.6‎ ‎168.5‎ ‎1 626.7‎ ‎838.0‎ ‎924.3‎ ‎1928‎ ‎425.1‎ ‎5 237.1‎ ‎190.6‎ ‎1 447.6‎ ‎947.9‎ ‎865.6‎ ‎1929‎ ‎485.4‎ ‎5 733.9‎ ‎229.4‎ ‎1 621.0‎ ‎971.6‎ ‎979.1‎ ‎1930‎ ‎576.4‎ ‎4 135.3‎ ‎228.9‎ ‎1 151.1‎ ‎944.4‎ ‎744.3‎ ‎1931‎ ‎562.0‎ ‎2 636.2‎ ‎188.3‎ ‎826.9‎ ‎781.6‎ ‎528.6‎ ‎1932‎ ‎592.7‎ ‎1 390.1‎ ‎239.8‎ ‎574.7‎ ‎563.8‎ ‎534.6‎ ‎1933‎ ‎684.2‎ ‎2 360.5‎ ‎319.8‎ ‎758.6‎ ‎657.7‎ ‎713.7‎ ‎1934‎ ‎969.3‎ ‎2 647.3‎ ‎384.4‎ ‎1 188.6‎ ‎615.5‎ ‎899.2‎ ‎1935‎ ‎1 252.0‎ ‎3 464.0‎ ‎470.4‎ ‎1 641.9‎ ‎627.7‎ ‎1 001.7‎ ‎1936‎ ‎1 633.9‎ ‎4 853.4‎ ‎522.3‎ ‎1 917.5‎ ‎670.8‎ ‎1 197.4‎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 ‎《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 阐述:苏联式的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失调弊端。(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降-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 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才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