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9.50 KB
  • 2021-08-24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2专题7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 ‎(2)现代 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二、饮食与居室的演进 ‎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中华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史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解读]‎ ‎(1)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明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 ‎(2)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 试答:                                    ‎ ‎                                   ‎ ‎(3)结合上述史料,概括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 试答:                                    ‎ ‎                                   ‎ ‎【提示】 (1)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 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等。‎ ‎(3)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社会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输入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 如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家庭制度变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人心量也就大。‎ 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 ‎——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 材料二 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 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 ‎——据《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可得出团体意识强;根据材料一“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 可得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根据材料一“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可得出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最后得出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可得出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根据材料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可得出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根源: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积极作用: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2)变化: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 原因:工业文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 ‎ 对家庭制度变迁的认识 ‎1.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 ‎2.发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 ‎3.通过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引导建设良好的家风。‎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福州质检)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这种现象表明,当地(  )‎ 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  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B [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居民日常用品被洋货所取代,这说明当地居民生活习尚渐变,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传统工艺日见式微,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的是洋货日益深入民间,无法说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故D项错误。]‎ ‎2.(2019·德州一模)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  )‎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 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 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中国个别城市的一些公共场所,出现男女杂处合坐的现象,这反 映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各地风俗趋向一致,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故排除C项;娱乐场所繁荣兴盛并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重点,故排除D项。]‎ ‎3.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教会大学校舍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反映了(  )‎ A.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A [本题考查近代中西建筑风格的兼容并蓄。根据材料中“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教会大学校舍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可得出中西方建筑风格互相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中西方的建筑理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教会大学校舍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牵涉政局稳定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19·吉安一模)根据《中国近现代名人图鉴》收录的33‎ 个革命党人的照片统计,穿西服者16人,穿中山装(包括企领文装)者6人,穿军装者2人,穿和服者2人,穿长袍马褂者7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传统服饰文化逐渐在消亡 B.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C.革命党人积极倡导新服饰 D.服饰文化正走向中西合璧 B [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革命党人的穿着既有新式的西装、中山装、军装以及和服,还有旧式的长袍马褂,这是当时中国社会上服饰的一个缩影,说明这一时期的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故选B项;由材料“穿长袍马褂者7人”可知,传统服饰文化并未逐渐消亡,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革命党人积极倡导新服饰,故C项错误;中山装和旗袍体现了服饰文化走向中西合璧,但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新旧服饰的共存,故D项错误。]‎ ‎ 雨后的春笋——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概况 ‎(1)人力车: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3)公共交通 ‎(4)轮船 ‎(5)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6)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 ‎(2)多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 ‎(1)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驿站、民信局。‎ ‎(2)发展 ‎2.电信事业 ‎(1)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2)电话 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三、大众报业 ‎1.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2.兴起与发展: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3.通俗性报刊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近代报刊的革命宣传作用 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四、广播影视 ‎1.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2.电影 ‎(1)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3.电视 ‎(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2)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3)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五、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出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影响 ‎(1)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2)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3)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4)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大众传媒的影响 人们开始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来华国际友人也日益增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达到高峰。中外交流愈加广泛,人们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广播、展览会等多种文化传播形式来了解外来文化。这开阔了中国民众的视野,使他们能以宽广的心胸看待外国事物,比较理性地评价中国的对外关系,并日益成为世界公民。‎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近代交通事业的曲折发展 史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史料二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之一……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 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千米,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发展铁路交通的原因和艰难历程。洋务派发展铁路交通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能源运输问题,而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铁路的兴建。‎ ‎(2)史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及认识。‎ 试答:                                    ‎ ‎                                   ‎ ‎【提示】 (1)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能源运输的困难。主要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兴建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认识: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1)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消极影响: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探究二 大众传媒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 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除《地学杂志》在北京出版外,其余都在上海出版。……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 ‎ ——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与百年社会变迁》‎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 ‎%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2)史料二指出国人办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说明办报活动与当时现实斗争关系密切。 注意史料第一句点明了时代背景,最后一句总结了其影响。‎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试答:                                    ‎ ‎                                   ‎ ‎【提示】 (1)新变化: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评价:新变化源于西方侵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新变化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清末政局变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民众启蒙,活跃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2)近代报刊不仅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和启迪民众的社会功能,它与社会政治斗争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它助推了维新变法等政治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等政治斗争借助报刊展开宣传,又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外因: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来都是“靠左走”国家,在汽车进入中国后,出现了南北各不相同的两种行车方式——南方靠左,北方靠右。清朝末年,政府成立巡警部,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在日本入侵时期,沦陷地区汽车靠左行驶;其余国土按照国民政府于1930年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汽车也是靠左行驶。抗战胜利后,行政院立法通过了“靠右走”的规定,至于公路上的行人,国民政府认为中国“靠左走”实为传统不易更改,所以仍规定“行人靠左”,但不久后国民政府采纳部分学者的建议做出规定,全国车、人都要“靠右走”。‎ ‎——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中国曾“以右为尊”》‎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人们最早称“体育”为“体操”。北洋水师学堂是最早开设体育课的学校,如将击剑、拳击等作为训练与教学内容。……严复等人清醒地意识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民体质的增强是“强国保种”的关键,他们主张将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使得体育成为整个教育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体操”作为当时新式学堂的体育课程形态进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中国体操学校纷纷创立,为培养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大的城乡学校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然得到很好的发展。‎ ‎——摘编自何叙等《中国近、‎ 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近代行路方式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指出影响这一过程确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得出;第二小问需从传统思想、工业文明、列强入侵以及政策等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北洋水师学堂是最早开设体育课的学校,如将击剑、拳击等作为训练与教学内容”可得出体育军事化;由“他们主张将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使得体育成为整个教育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操’作为当时新式学堂的体育课程形态进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可得出体育教育化;由“中国体操学校纷纷创立,为培养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做出了重要贡献”可得出注重培养体育师资;由“在广大的城乡学校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然得到很好的发展”可得出中西结合(或传统与现代并存);第二小问,主要从政治(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等的推动)、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有识之士的推动、政府重视、西学东渐)等角度作答。‎ ‎[答案] (1)过程:左右反复,最终靠右。‎ 因素:传统习俗的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列强入侵;政府的政策等。‎ ‎(2)特点:体育教育化;体育军事化;注重培养体育师资;中西结合(或传统与现代并存)。‎ 背景: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政府重视;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等的推动。‎ ‎ 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及评价 ‎1.认识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的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旧俗的消除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2.评价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彰显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齐齐哈尔一模)为打破外轮垄断江海航运的局面,清政府采取鼓励华商购买轮船的措施,1867年,总理衙门指出,“与其听任私买,将来必为洋人所挟持,自不如显为告谕,任从买卖,则其权尚可归华商自主”。此举(  )‎ A.推动了近代航运业的兴起 B.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质变 C.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D.说明此时交通工具主要是轮船 A [本题考查近代航运业。材料反映了在近代,由于外轮大量涌入,清政府将发展民族轮船航运业提上了日程,这有利于推动近代航运业的兴起,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情况发生在清末,而不是在民国时期,故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019·双峰一模)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下图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结构渐趋优化 B.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 C.上海成为经济中心 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D [本题考查晚清交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评论感慨中国自与西方相通后,“以电运轮”的火轮车传入中国,快速便捷,尤为奇特,这反映了当时新文明与旧传统的碰撞交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并未涉及经济结构,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火车对当时中国民众出行方式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故C项错误。]‎ ‎3.(2019·保定七校期中)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馨,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偏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A [本题考查近代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可以判断这项发明是电话,故A项正确;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传递的是文字信息,故排除B、C两项;广播电台需要接收机配合使用,与材料描述的发明的使用方法不符,故排除D项。]‎ ‎4.(2019·长春二模)民国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报纸内容大多是流于表面甚至错误的政论,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术荒废”,且无助于民生,从而引发众多学者退出报刊业或有关研讨。这说明当时(  )‎ A.传媒业发展超出社会需求 B.有识之士已开始理性反思 C.政治思想大多不符合国情 D.学术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 B [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材料由于报纸内容多是流于表面甚至错误的政论,众多学者退出报刊业或有关研讨,说明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理性反思,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因果关系,故排除。]‎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全国卷Ⅰ ‎—‎ ‎—‎ ‎—‎ 全国卷Ⅱ ‎2017·广告与近代思想解放 ‎2015·改革开放以来节假日的变化 ‎—‎ ‎—‎ 全国卷Ⅲ ‎2017·中西习俗融合 ‎—‎ ‎—‎ ‎1.从考查趋向看,近几年,本讲内容属于低频考点,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后高考命题可能会在此立意,如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展示不同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片段,分析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从社会热点看,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考查改革开放周年纪念。‎ ‎3.从预测角度看,重点考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关注用社会史观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 (2017·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明立意: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习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则是西方婚礼仪式。‎ 理思路:本题为史料主旨类选择题,难 度适中。考生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理解存有一定的误区,社会习俗的变迁,一方面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色彩,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根据材料中信息“喜字纱灯”“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出民众婚姻是否实现了自主,故排除A项;材料中只反映出婚礼习俗的变化,并未体现出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排除C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故排除D项。‎ 练点:近代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2014·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故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故排除B、D两项。]‎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 (2017·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明立意: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先得谋补脑”“产品……十分畅销”等信息。‎ 理思路:无论是报刊广告还是其他形式的广告,多是以社会新事物来吸引读者的,因而广告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起着传播新事物、新思想的作用,“艾罗补脑汁”广告宣传“思想日新”“谋卫生”等,非常成功,使得“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故排除C项;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故排除D项。‎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淄博一模)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新名词的大量传入(  )‎ A.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 B.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 D.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 A [材料中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中国,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反映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故选A项;新名词大量传入未必会破坏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故B项错误;新名词大量传入与对外交往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2.(2019·渭南质检)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  )‎ A.杜绝陈规陋习   B.顺应时代潮流 ‎ C.照搬西方文明 D.提倡男女平等 B [中华民国司法部民法草案中关于婚姻部分的明确规定是改变了当时的陈规陋习,但无法杜绝陈规陋习,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关于婚姻部分的明确规定顺应了婚姻观念的时代发展潮流,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关于婚姻部 分的明确规定是参照西方文明,而不是照搬西方文明,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平等问题,故D项错误。]‎ ‎3.(2019·常州一模)1879年,上海租界管理当局为严守男女之大防,规定一辆人力车只能载客一名,如不遵行,便要罚钱。这一规定(  )‎ A.为汽车拉客提供方便 B.严重违背了社情民意 C.体现新旧杂陈的现实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本题考查晚清上海的交通。根据材料当局为严守男女大防规定一辆车只能载一名乘客,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旧并存的现象,故选C项;汽车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当时中国的社情民意,故排除B项;当局为严守男女大防,并未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故排除D项。]‎ ‎4.(2019·洛阳一模)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而1912年元旦的《申报》则在显著位置刊登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标语和祝词,这一变化表明(  )‎ A.《申报》开始转变对华立场 B.媒体报道追求客观公正 C.《申报》始终紧随政治风向 D.时局变动影响大众传媒 D [材料反映出《申报》转变了对民主革命的态度和立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申报》立场的变化,反映出媒体报道受到政治的影响,故B项错误;“始终紧随政治风向”由材料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材料中《申报》立场的变化明显受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的影响,这说明时局变动影响大众传媒,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