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6.5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4 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 年 1 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
②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
产生。
3.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局限: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图示解史] 德国 1871 年宪法的内容与特点
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1.确立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2.主要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3.历史作用
(1)积极
①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②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代议制度日益健全,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③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局限: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
考点一 德国代议制的特点和评价
1.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①只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②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③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④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成因
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
义传统。
②现实原因:资本主义起步晚,发展不充分,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
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
2.德国代议制的影响
(1)积极性: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
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对日本帝国宪法有
很大影响。
(2)局限性: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
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
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1.论从史出:德意志君主的权力
史料 第 12 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 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 18 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德意志帝国宪法
结论 史料说明君主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
散议会。君主的权力高于议会。
2.史由证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目标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德意志帝国宪法》怎样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
国家的要求”和“普鲁士的霸权”。
史料 1871 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
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
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的首脑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
袭。皇帝代表帝国,有权宣战、媾和、结盟、接受和委派大使。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
员,也可以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为陆海军最高统帅。皇帝被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
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皇帝以下设帝国宰相,由普
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仅有的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他
本人又任命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称国务秘书,仅作为助手对宰相负责。宰相的主要职责大多
数不是作为帝国首席大臣而是作为普鲁士首相来履行的。
——丁建弘著《大国通史:德国通史》
论证
答案 (1)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
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有效地巩固和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2)体现“普鲁士的霸权”:宪法规定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其国王和宰相,同时又
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考点二 寻找适合国情特色的政体——西方代议制的多样性
1.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相同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不
同
国家
元首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统一的
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
有广泛的权力
政府首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
脑与议
会关系
权,对议会负责 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不对
议会负责
议会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
权力的中心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
是立法机关
2.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
权。
(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
(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
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主要内涵。
江苏卷 5 年考题统计
2015 年 选择题 T16,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的代议制特征
2014 年 选择题 T14,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普鲁士优势的体现
1.命题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代议制特征
(2015·江苏单科,16)依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
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 D
解析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依据“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可知 D 项最能
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2.命题点:德意志立宪议会制度的特殊性
(2014·江苏单科,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
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 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
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D 项符合题意;结合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
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
A、B、C 三项错误。
1.命题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军事性特征
(2017·无锡二模,33)德意志帝国是以普鲁士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宪法规
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
享有特权。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容克和将军享有特权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
彩”,故 A 项正确;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 B 项错误;“德
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绝对化倾向明显,也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容克和将
军享有特权”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2.命题点: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皇帝的权力
(2018·苏锡常镇一模,17)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
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答案 C
解析 “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表明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是立宪是虚,专制是实,“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能体现
这一观点,故 C 项正确。
3.命题点:德国政治变革对德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7·徐州高三阶段性测试五 A 卷,33)1871 年以后,在俾斯麦的参与下,德国出台商业法、
营业自由法、关税法、货币法等,还将境内 7 个不同的货币区和 33 个具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
统一,以马克作为法定货币单位。这些措施( )
A.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本质反映
B.表明帝国首相具有制定法律权力
C.暴露了帝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反动
D.客观上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进程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做法有利于经济发展,不是帝国宪法的本质,故 A 项错误;“在
俾斯麦的参与下”不能判断完全由其制订,故 B 项错误;这些经济政策对当时德国经济发展
是有利的,故 C 项错误;这些法律措施有助于从经济上完成统一,形成真正的全国市场,故
D 项正确。
4.命题点:德意志帝国联邦制的管理模式
(2018·南京高考模拟一,16)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
遭到帝国内各邦君主的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
王主持联邦议会”。下列与材料中德意志管理模式相似的是( )
A.英国的内阁制 B.中国元朝的行省制
C.美国的联邦制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威廉一世作为普鲁士国王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但是由于遭到帝国
内各邦君主的反对,只能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并且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说明
德意志帝国境内的各邦国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其管理模式是联邦制,英国的内阁制(内阁对议
会负责)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中国元朝的行省制,虽然行省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中
央依然绝对地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错误;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的也是联
邦制,故 C 项正确;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也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5.命题点:中国人眼中的德国政体
1895 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
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 D
解析 1895 年,德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结合 1871 年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议院的权
力较小,A 项强调议院的权力较大,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 A 项错误;B 项强调君主的
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 B 项错误;C 项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
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特点,故 C 项错误;D 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
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 D 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无锡高三期中)下图是 19 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
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
B.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C.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答案 B
解析 A 项是表面现象;19 世纪中期,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统一问题,漫画《货车
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体现了德意志分裂带来的困境,故 B 项正确;C 项从漫
画中体现不出来;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与漫画反映的信息相反,故 D 项错误。
2.美国历史学家指出,德国在短短的 30 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
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
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从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答案 D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罗斯福新政之后,故 A 项错误;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是外
因,故 B 项错误;从法国获得割地赔款只是德国转变的因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
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使得德意志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工业发展迅速,很快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故 D 项正确。
3.(2018·淮安联考)“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
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
前提是( )
A.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
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
C.1871 年宪法确定了民选国会
D.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切入点是德国统一及其现代化。解题时首先分析材料,结合“奥地利被排挤出
德意志”“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可知,德国走向“现代的
时代”的政治前提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
4.(2017·徐州、连云港、宿迁 5 月模拟)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联邦议会由 22 个邦和
3 个自由市代表组成,议员共 58 名,普鲁士拥有 17 名。议员不能自由投票,只能按照各邦
君主的指示投票,而所有的一切法律,都必须经联邦议会的通过才能成为法律,如果是宪法
修正案,必须 3/4 以上赞同方能通过。材料说明( )
A.宪法受普鲁士主宰
B.联邦议员没有投票权利
C.联邦议会掌控立法
D.各邦君主直接参与议会
答案 A
解析 “德国联邦议会由 22 个邦和 3 个自由市代表组成,议员共 58 名,普鲁士拥有 17
名”“如果是宪法修正案,必须 3/4 以上赞同方能通过”表明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普鲁士主宰
宪法,A 项正确。
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
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两者都( )
A.体现了民主原则 B.实现了分权制衡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顺应了共和潮流
答案 A
解析 民主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着由人民统治,即“人民作主”,主要是以人民选举的间
接民主的方式,故 A 项正确;分权制衡,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在美国总统、国会与法
院之间权力制衡,但是问题中涉及的是总统与国会选举,故 B 项错误;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
政权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C
项错误;德意志 1871 年宪法规定是君主立宪制,故 D 项错误。
6.(2017·扬州期末)“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的优点,创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
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
C.法国 1875 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所描述的政体特征来看,其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以及君主制、
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既能保证国家利益,又能维护个人利益,这符合近代德国政体的特
点。1871 年德国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仍是权力中心,贵族仍享有尊荣,如
此运作方式符合德国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德国通过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从此进入民主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
7.(2017·南通三模,33)下图所示政体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B.封建统治被推翻
C.内阁权力不断膨胀
D.历史传统的惯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德国的统一由封建势力来主导,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故 D 项正确。
8.(2017·盐城二模,33)《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共 58 人组成,表
决时如有 14 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 17 名联邦议会代表。”这表明( )
A.联邦议会具有唯一立法权
B.各邦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力
C.突出了普鲁士的地位
D.皇帝具有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德意志帝国皇帝享有创制法律的权力,因此联邦议会不是唯一的立法机构,故 A 项错
误;据材料“表决时如有 14 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 17 名联邦议会代表”可知,
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权力较大,各邦权力不具有绝对平等性,故 B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皇帝
享有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内外政策以及
主宰议会等大权,故 D 项错误。
9.(2017·泰兴高三第五次联考,34)德意志帝国议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
选产生,25 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
A.具备近代民主特征
B.帝国议会有行政权
C.推行了普遍选举制
D.废除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德意志的帝国议会的议员公开普选,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近代民主的特征,
故 A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帝国议会的选举,并未涉及其权力,且德意志帝国的行政大权掌
握在宰相手中,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帝国议会的选举仅仅是“25 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
举权”,并未推行普遍选举制,故 C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并未废除,
故 D 项错误。
10.(2017·镇江高三期末,22)1871 年 12 月,日本派出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回国后,
他们对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大为赞赏,并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订了自己的宪法。《德
意志帝国宪法》( )
A.是当时最先进的宪法
B.保留了君主的大权
C.给予了人民很大权利
D.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他们对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大为赞赏,并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订了
自己的宪法”可知,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满足了日本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
帝国统治的需要,故 B 项正确。
11.(2017·宿迁高三双基测试,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
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当时的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 )
A.产生方式不同 B.制衡机构不同
C.任期长短不同 D.权力大小不同
答案 D
解析 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世袭,故二者产生方式相同,故 A 项错误;当时德国与英国
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都有享有立法权的议会机构制约皇权,只是制约程度不同,故 B 项错
误;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终身任职,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德国皇帝有任命首相、签
署公布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而英国国王则是统而不治,无实权,故 D 项正确。
12.1896 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
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
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
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答案 D
解析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德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故 A
项错误;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故 B 项错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材料没有涉
及到,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
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
意愿”表明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故 D 项正确。
13.(2017·靖江高三期末,12)美国 1787 年宪法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
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B.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
C.领导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D.国际环境的影响不同
答案 A
解析 美国的 1787 年宪法是其民族独立战争的直接产物,而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则是
封建军事色彩极为浓厚的普鲁士王朝战争的产物,两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故 A 项正确。
14.1807 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
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
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 1849 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
流产。1871 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专制色彩。德国 60 余年的探索充分
体现( )
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D.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仅有“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无法“充分体现”合作
源远流长,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故 B 项错误;18 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
入高潮,但材料中“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 1849 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
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无法“充分体现”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故 C 项错误;60 余年
的探索中出现“规定成一纸空文”“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但保留专制色彩”,
故 D 项正确。
15.代议制的形成,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从议会、内阁(政
府)的产生及体现的原则等方面看,其基本特征包括( )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②体现分权和制衡原则且大都实行政党政治
③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④议会拥有立法权,国家元首拥有行政监督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特点。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通过普选产
生的议员组成议(国)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故①正确;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故②正确;议
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故③正确;议会享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故
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7·盐城三模,22)19 世纪末,德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 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
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
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883 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等,
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 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
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89 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
养老保险法》。——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
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由她去实现社会主义
要求合理的、并与国际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只
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
成为鸟的空鸣”。——摘编自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这对近代德国代议制产生了什么影
响?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行方式上有何特点?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
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意志帝国加强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兼顾多方利益,各方相妥协;
影响:确立了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
(2)特点:采用立法手段。
联系: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确立,为社会保障立法提供前提。
(3)目的: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巩固
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统治。
(4)作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