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M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
路的探索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时
期
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曲折发展(1957—1976 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
内
容
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第
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
立了工业化的基础,确
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
渡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
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等“左”倾错误,给社会主
义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初步确立;经济
腾飞,人民生活水平
大幅提高,衣食住行
体现国际化、时尚化、
个性化的特点
主
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
第 20 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折发展
考点 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8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恢复:195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
日程。
(2)总路线的提出:1953 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主张。
(3)借鉴苏联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
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
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实施: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3.成就
(1)到 1957 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轻巧识记] “一五”计划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方式
(1)对农业的改造:1953 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
年,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2)对手工业的改造:1953 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
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轨道。1953 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结果
(1)1956 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轻巧识记]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材补遗]
1.统购统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即“计划
收购”;“统销”即“计划供应”。后来,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
食用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
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 年以前,
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
约为 30%,企业公积金余额为 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 5%-15%,
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 25%,称“四马分肥”。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一五”计划的背景及其特点
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①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
——《毛泽东选集》
史料二 ②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
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
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
建成中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③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
况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基础差,底子
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史料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
工业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史料三: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建设目标和道路选择
③→中国领导人正在走上探索自己建设社
会主义国家的征程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一五”计划开始的背景。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提示: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
握经济命脉。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提示:基本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
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
[史论归纳]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因素:我国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亟待发展。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
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借鉴苏联经验:苏联的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
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
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
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
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
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B [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没
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农业合作
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 B 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与
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其他行业发展
信息,故 D 项错误。]
2.(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
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
【导学号:75740126】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从“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
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
从私有变为公有。平均地权是民国时期的土地政策,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
故 A 项错误;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B 项错
误;对农业的改造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为工业化发展奠定
了物质基础,故 C 项正确;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故 D 项错误。]
3.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
行业
比重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 年农 、轻、重比重(%) 52.8 29.6 17.6
1957 年农、轻、重比重(%) 43.5 29.2 27.3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 [表格信息不能体现计划经济体制,故 A 项错误;判断社会主义制度
确立的基本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表格中未体现,故 B 项错误;
根据表格中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可知,重工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农业和轻工
业,故 C 项正确;1953—1957 年不属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故 D 项错
误。]
4.有学者要评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
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
道”( )
A.建立了国营经济体系 B.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
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B [国营经济在改造之前就已建立,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私人资
本的消亡”的信息可知,“退出通道”是指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公私合营,
从而实现了资本私人所有到国家所有的历史变革,故 B 项正确;奠定了
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是“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故 C 项错误;
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才进行的三大改造,故 D 项错误。]
考点 2| 1956-1976 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对应学生用书第 160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共“八大”的成功探究
1.主要内容
(1)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业国。
2.历史意义: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二、探索中的初步失误
1.背景:毛泽东等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2.内容
(1)总路线: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
化程度高。
3.影响
(1)“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
(2)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易混辨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反映了生产
关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反映了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高
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 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2.方针:1960 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结果:到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四、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
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教材补遗]
1.人民公社与“大跃进”
人民公社的“一大”,指规模大,一般都有 4 000 多户;也指经营范围大,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二公”一是指通过收回农民的自留地、家禽家畜
等,提高公有化程度;二是实行军事化、集体化、战斗化,大搞公共食堂
等。“大跃进”期间盛行浮夸风,各地人民公社不断放出小麦亩产“1 万
斤”、水稻亩产“13 万斤”等“高产卫星”,而实际上不少农民的口粮缺
乏,一些地方后来饥馑流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2.“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干扰和破坏
1967 年,“夺权”风暴席卷全国,动乱迅速扩展到经济领域。“夺权”斗
争中,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各种派别,原来负责生产管理的干部大多被迫
“靠边站”,甚至被打倒了。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使派别斗
争升格为“武装斗争”,“内乱”演变为“内战”。乱批乱斗的结果,使企
业内部管理废弛,大批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擅离职守,去参加派别斗争甚至
武斗,不少工矿企业停工停产,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不能正常运转,致
使一些地区物资供应难以保证。最为混乱的 1967 年和 1968 年,国民经济
几乎陷于瘫痪,经济管理机构瘫痪或基本上瘫痪,经济生活陷入全面混乱
之中。一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1968 年竟然未能制定出国民经济计划。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
错误
史料一 ①“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
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 85 篇,1959 年有 15
篇,而 1960 年只有 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种的‘三
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②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
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
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
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1958 年 4 月 3 日《人民日报》社论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大跃进”运动时的“高
产卫星”
①→“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
夸大宣传粮食产量
史料二:人民公社的突出特点 ②→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大跃进”的哪些特点?
提示:“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1958 年“大跃进”快速推
进;1960 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2)根据史料二,指出《人民日报》发表的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论?根据评论
概括其特点。
提示:历史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进行军
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史论归纳]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总 路
线
“ 多 快 好
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
的高速度
“大跃进”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生态环境严
重破坏
人 民 公 社
化运动
“ 一 大 二
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
“ 文 化 大
革命”
“ 以 阶 级
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
影响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
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
律,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3)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
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
斗争之间的关系。
(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
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57 年,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 40 周年的庆祝活动。
赫鲁晓夫在庆祝大会上宣称: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将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很受触动。第二天,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
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 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这表
明( )
A.我国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
B.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C.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D.我国通过“大跃进”实现了工业化
C [1953 年中国开始社会主义改造,1956 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
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1953 年中国开
始实施“一五”计划,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毛泽东宣布:‘15
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体现了盲目乐观地预估经济发展前
景,忽视中国实际国情,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故 C 项正确;“大跃
进”运动发生于 1958 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2.20 世纪 50 年代全国各地掀起了大搞农具改革的运动,“河南省许昌市几个月
就提出了改进工具的意见 104 万多条,商水县高庄乡两天两夜就创制农具
390 多件”。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导学号:75740127】
A.中国原有农业技术落后
B.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C.“大跃进”运动影响技术革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农业技术方面的“大跃进”,所以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材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原有农业技术落后,但这
不符合题干的“主要”限定词,故 A 项错误;此时是“大跃进”时期,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人民公社化”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D 项错误。]
3.(2017·永州一模)下面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
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1952 年 1957 年 1962 年 1965 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B [表格反映了 1952 年到 1965 年的变化趋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于
1956 年,故 A 项错误;网点从 47.6 个锐减至 9.5 个,影响了人民群众的
日常生活,折射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故 B
项正确;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也不会
必然导致网点从 47.6 个锐减至 9.5 个,故 C 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陷入
停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4.下表为新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这一表格可以说
明( )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 000 5 876.0 29.4
1959 17 000 6 740.5 39.7
1960 14 350 5 105.0 35
A.国家收购比重与农业增长相协调
B.中国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牺牲
C.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自然灾害是农业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B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由于“左”
倾错误和自然灾害,1959—1961 年出现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从表中可以看出,
最后一栏的收购量占产量的比重与第一栏中的产量相比并不成正比,故 A 项错
误;无论产量是否增加甚至减少,农民都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粮食,为国家的工
业化做出了牺牲,故 B 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
的积极性,并且是农业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故 C、D 两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 162 页)
2012-2017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全国卷Ⅰ 2014·“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2015·“一五”计划(工业化)
全国卷Ⅱ
2014·粮食的统购统销;2016·“一五”计划;2017·“一五”计划期
间矿业政策
全国卷Ⅲ ——
全国卷 2011·经济恢复调整;2012·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历程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
现学科能力目标。试题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
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
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
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
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
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的实情,故选 A 项;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
故 B、D 两项说法错误;1958 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
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2.(2012·全国卷)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
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
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
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国“二五”计划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二五”计划是从 1958 年到 1962 年,由于 1958 年“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
混乱。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故选 D 项。中美关系当时已经破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 A 项;中
苏关系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严重裂痕,苏联取消对华经济援
助,排除 B、C 两项。]
“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是高考密集
命题的主干知识。高考命题对这一主干知识的命题常采用新材料,创设新
情境,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新中国
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能力方法灵活考
3.(2014·全国卷Ⅱ)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
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对于 A 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 项“为
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
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 C 项正确。]
4.(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
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
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
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 C 项;国
民经济恢复在 1952 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 D 项。]
粮食的“统购统销”属于教材拓展内容,高考命题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
新情境,得出新结论,从历史现象折射的本质角度考查国家政策的制定对
经济建设的影响。这说明强调能力立意,突出概括、说明、分析等史学方
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作用,注重考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命
题趋势。
社会热点隐性考
5.(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
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
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
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 A 项。B 项本身与材
料矛盾,排除。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 项与
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015 年 11 月 10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
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
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但供给侧改革既不会走计划经济的“老
路”,也不会走放任不管的“歪路”,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
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 5 题就从历史命题的角度,以“一五”计
划立意,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暗合
时政热点,隐性考查“供给侧改革”。
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6.(2011·全国卷)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
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 30 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A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62 年”“农村人民公
社”“在当时”等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知识可知,1960 年冬党中央开始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党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八字”方
针,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故 A 项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发展,也有曲折;有历史经验,也有历史教训。要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依据具体国情,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正
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信中国共产党
为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高考命题进
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
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 163 页)
以史料的典型性原则例说“以图证史”[史料实证]
[理论阐释]
1.史料实证的典型性原则
(1)史料具有典型性
高考命题史料的选择,都是命题专家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史料可大可
小,亦可远可近。“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小”指具体的知识
和能力目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指为高考综合能力的考
查服务。
(2)获取隐性有效信息
在材料信息的获取上,材料的表层信息很直观,较易获取,而材料涉及的
隐性信息因需要归纳、迁移才能获得,这类信息往往不被学生所洞察。
2.“以图证史”典型性原则的体现
(1)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
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以图证史”对于历史研究而言不仅是材料问题而且是方法问题。
(2)“以图证史”对于历史学的意义就是要把出土或传世的图像材料怎样
作为史料来加以研究,主要关注:一为图像确定真实的时代,所反映的时
代风貌;二为图像的信息用美术史的方法正确解读;三为图像的展示其实
也隐含了主流意识形态或强势文化主导了或者遮蔽了图像的表现形式,同
样需要个案的研究。
[运用点拨]
1.图像不仅仅被合法地纳入新的史料范畴中,更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人文社会科
学提出了新的自主性诉求。“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大事件历史的
叙事者。解答“以图证史”类试题应注意三点:
(1)抓图片信息:仔细观察图片,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
和深层信息,并分析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走向。
(2)看文字:图片型选择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往往是
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
(3)重联系:将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是反映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
以图证史:攀梯“摘棉花”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吃饭不要钱”
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
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社会生
产力的极大破坏。
2.例析以图证史获取隐性信息
例 1980 年 6 月 18 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
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下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点拨] 解答本题应充分从题头、图片与文字说明中挖掘隐性信息。
(1)从关键词中获取隐性信息:“1980 年 6 月 18 日”,隐性信息是改革开
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探索中。
(2)从论述的观点中获取隐性信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
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是本题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隐含的
信息是高度评价广汉县向阳人的换牌行为。
(3)从图片中获取隐性信息:图中的换牌隐含着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
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
(4)从文字说明中获取隐性信息:图片中的注释“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
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不准宣传、
不准广播、不准登报”等隐含的信息是改革尝试中改革理念与“左”倾思
想的冲突,当时“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答案】 提取历史信息:
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
如: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
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进行历史解释:
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
合理解释。例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
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
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如: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
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
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3.(对接高考)近几年高考一些图片已作为史料引入高考试题,命题形式新颖,
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训练]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D [抓关键信息“1954 年”“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股金证”,由时
间可知当时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由“装订”“合作社”“股金证”可知实
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故选 D 项。]
2.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
猪羊肥大赛黄牛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A [图片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
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 项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
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