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3.00 K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学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7讲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考点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断发易服”‎ ‎1.“易服”‎ ‎(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清政府改革官服。‎ ‎(2)民国期间: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洋装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 ‎(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布《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3.不缠足运动: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误区警示]       “断发”、不缠足运动的实质 由于清政府入关后强迫汉人改变发型,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色彩,妇女缠足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中形成的畸形审美标准,“断发”、不缠足本身就是反封建斗争。‎ 二、报刊与电影 ‎1.报刊 ‎(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3)1872年创刊的《申报》成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4)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5)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轻巧识记]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示意图 ‎2.电影 ‎(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三、移风易俗 ‎1.礼仪的简化: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2.婚姻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3.丧葬礼仪的变化: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 ‎[轻巧识记]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示意图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史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①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史料二  ②近代礼仪的变化 史料三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③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及影响 ‎①→西方生活方式伴随西方侵略传入中国,中国内地或农村也受到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史料二:近代礼仪的变迁 ‎②→表面是一种礼仪的变迁,实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 史料三:旧社会习俗受到冲击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根本原因: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 政治上,政府、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和仁人志士的推动;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史论归纳 ‎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近代报刊的历史作用 史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①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史料二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②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维新变法时期报刊的作用 ‎①→维新变法时期国人争相办报,办报活动与当时现实斗争关系密切 史料二:辛亥革命时期《民报》的创办 ‎②→辛亥革命时期创办《民报》的历史作用 ‎[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一、二指出,近代报刊有哪些功能?并以辛亥革命的《民报》为例阐述其历史作用。‎ 提示:功能:报刊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作用:《民报》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史论归纳 ‎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价值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运动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娱乐大众、传播新知。‎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中国近代竹枝词有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B.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 C.西餐已经普遍盛行 D.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影响 A [根据材料可知,在寿宴上反对西餐是因为“刀叉”的使用影响了寿宴的喜庆氛围,因为“刀叉”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喜庆”的文化相矛盾。材料中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的是文明的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对西方饮食的抵制,只是说在寿宴上不用西餐餐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餐普遍流行,故C项错误;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是表面现象,故D项错误。]‎ ‎2.甲午中日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A [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 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提及,故排除。]‎ ‎3.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 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 C [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故B项错误;“无媒婚嫁始文明”体现了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故C项正确;民国初期新式婚礼并未成为流行形式,故D项错误。]‎ 考点2|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铁路 ‎1.地位: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2.发展历程 ‎(1)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2)1888年,紫光阁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3)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资本输出的表现)。‎ ‎(4)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5)民国以后,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二、水运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挤压下,处境艰难。‎ ‎3.民国后依然在艰难中求生。‎ 三、航空 ‎1.起步于1918年,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2.1918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 拟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轻巧识记]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四、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2)发展:20世纪30年代发展情况发生变化。‎ ‎3.影响 ‎(1)经济和观念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社会和生活上: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近代修建铁路的争论 史料一 铜线铁路,知其有成,①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扰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知,何所不至。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②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清]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 史料二 内阁学士张家骧(光绪帝的师傅)上奏反对修建铁路,他列举三大弊端:一是③若铁路造成,商旅辐辏,洋人觊觎,何以应之?二是铁路沿线遇到田亩、屋庐等,必至贻害民间;三是建设铁路会影响招商局(注:清廷官营企业)海运收入。‎ ‎——姜鸣《起草修建铁路的幕后人物》‎ 史料三 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十分重视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④主张仿效欧美,建立“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的铁路交通网。辛亥革命以后,他更强调“民欲兴其国,必先修其路”,“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计划交通,当先以铁道为重要”。‎ ‎——《孙中山思想与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沈葆桢对在中国兴修铁路的认识 ‎①→铁路修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②→沈葆桢主张有条件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 史料二:张家骧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 ‎③→张家骧反对修建铁路,他认为铁路的修筑会便利列强的侵略,损害百姓的利益,影响洋务企业的利润 史料三:孙中山对交通运输的重视 ‎④→孙中山主张学习欧美,要振兴实业,首先要修筑铁路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中“民间之田庐,贪利者扰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反映了对兴修铁路的什么认识?‎ 提示:认为兴修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计;毁人祖坟、破坏风水。‎ ‎(2)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三,你认为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何态度?‎ 提示:孙中山除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外,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持开放的态度。‎ 史论归纳 ‎ 中国近代交通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原因 ‎①列强侵略,救亡图存目的的驱动。‎ ‎②工业革命使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建设。‎ ‎③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且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 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  )‎ A.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B.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 C.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 结合材料提及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到,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只是个别现象,“主要出行工具”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上海交通是否日益便利发达,应该与以前的情况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结论,而材料信息单一,无法说明此问题,故B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从材料“以乘汽车为豪”“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可以看到汽车这种文通工具的出现给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带来了变化,故D项正确。]‎ ‎2.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B [由材料“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可以看出,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与台湾民情有关,‎ 即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 ‎3.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  )‎ 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 B.上海人的自豪感 C.近代交通工具的快捷 D.交通运输业发达 D [题干材料只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上海铁路事业的发展,不能说明“交通运输业发达”,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主题一 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文明开化”——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主题立意]‎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呈现出新旧冲突、中西碰撞与交融的特点。‎ ‎[知识交汇]‎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 ‎(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 主题二 走向近代化的“桥梁”和传递信息的“利器”——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主题立意]‎ 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交通、通讯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近代社会主要是报刊,到现代社会主要是互联网。‎ ‎[知识交汇]‎ ‎1. 全面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近代通讯事业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讯方式的近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从主观上讲,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 ‎(3)邮政通讯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 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2014·全国卷 服饰的变革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Ⅱ·28‎ 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 ‎2014·全国卷Ⅰ·30‎ 电影的发展 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2014·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 ‎2.(2014·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解析答案】‎ ‎1.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维新派的目的。康有为认为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故其主张易服主要是为变法营造社会氛围。本题选择B项。不能武断地说长袍马褂代表守旧势力,排除D项。]‎ ‎2.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 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以社会史观关注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史观应用]‎ ‎[理论阐释]‎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在实际应用中,应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分析历史规律或经济、政治史的发展。‎ ‎[运用点拨]‎ ‎1.以社会史观归纳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四个阶段: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五点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2.以社会史观看待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 ‎(1)社会史观强调一定时期的社会习俗是一定时期思想的体现。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一般都与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冲击有关,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刻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2)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 ‎③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④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⑥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针对训练]‎ ‎1.1919年,‎ 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B [本题以社会史观关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题干叙述的是新潮社个别社员的情况,不能据此就判断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也不能就此认为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故排除A、C两项。作为新式青年的新潮社社员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看重八字、命书,说明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故选B项。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2.(2017·北京摸底考试)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有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 D [生态史观是指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全球史观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文明史观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史观研究历史,主张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