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38 KB
  • 2021-08-25 发布

2020_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df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新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 1.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故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属于思想方面,不可能奠定中国奴隶主 经济基础,故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③正确;春秋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 A 排除。①②③组合 错误,故 B 排除。①③④组合正确,故 C 正确。②③④组合错误,故 D 排除。 2. 西周后期,掌握着学术文化的礼官不断流失,典籍散失,不可胜数,这种现象至春秋时期更加严重。据 此推断,当时( ) A.礼乐制度濒临崩溃 B.部分平民得以跻身知识阶层 C.学术发展趋于凋零 D.典籍遗失文化传播受到重创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的现象,贵族垄断教育和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 学,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从而得以跻身知识阶层,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学术文化领域的现象, 不是礼乐制度的变化状况,排除 A 项;C 项中的“趋于凋零”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文化传播的 方式发生变化,并非受到重创,排除 D 项。 3.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 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 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 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 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儒墨道法的争论实质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阶层的利益,对宇宙人生、 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主张,故 B 项正确;“各派”一说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 调和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儒法之争实质上是治国策略之争,排除 D 项,故选 B。 4.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 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 ) 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孔 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 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能够体现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 C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各 地区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问题,没有体现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的问题,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孔子先 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体现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频繁问题, 没有涉及到文化统一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没有体现 儒学的地位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5.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 这些主张反映了( )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孟子、荀子、韩非子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说明古代大一统思想开始初步形成, 故 D 正确;儒家与法家的主张不同,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战国时期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并未实现 统一,故 B 项错误;该时期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争鸣,故 C 项错误。 6. 战国时代,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 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 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战国时代……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 效而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统治者需要通过稷下学宫模 式招徕人才,故 B 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稷下学宫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而是强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 需要,故 A 排除;儒家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但稷下学宫有众多流派,故 C 排除;稷下学宫模式并不 等于社会管理方式,故 D 排除。 7. 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 效果是( ) A.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战国时期仍 然处于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更谈不上“维护”,A 项排除; 由题目中的信息“战国时期……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可知“文化下移”现象扩大 了文化传播的社会层面,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人才基础,开阔了视野, 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 项正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得以安定”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C 项排除;实行法治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与材料中的“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 互斗争又相互借鉴”不符,D 项排除。 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高达 109 次。下列关于孔子“仁”的理解, 正确的有( ) ①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②体现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③强调“君轻民贵”,实行仁政④主张恢复周礼的权威,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体现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故 ①②正确,故选 A;③是孟子的思想,排除 BC;④是“礼”,故排除 D。 9.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 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 明儒家思想( ) A.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B.始终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出了从孔子到孟子到董仲舒直到宋明理学家都强调了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 故 C 项正确;材料显示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关系,没有体现出随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排除 A;春 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 B;四则材料都与天人合一无关,排除 D。 故选 C。 10.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 A.法家、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道家 C.儒家、道家、法家 D.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C 【解析】“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主张实行仁政,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符合儒家思 想的主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张;“刑 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主张刑赏不搞特权,有主张法治的理念,是法家思想,C 正确,排除 A、B、 D。 11. 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商朝是敬畏神灵的时代,周朝比商朝有了进步,周朝统治者意识到了人的力量, 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荀子更加重视人,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故答 案为 D 项。A 项,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 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 配天”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B 项,儒家天命观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不能反映材料中商代、周 朝的情况,排除;C 项,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不是为了教化百姓,排除。 12. 晁福林认为:“在先秦时期,(他)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最为深刻,他对于以贵柔为核心的 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材料中的“他”赞同(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答案】B 【解析】老子的思想含有辩证法成分,“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可知是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还主张 “无为”的治国理念,故 B 正确;A 是儒家孟子的言论,排除;C 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排除;D 是法家的 思想主张,排除。故选 B。 13. 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 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 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答案】A 【解析】《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 代社会的“依法治国”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管 子的是“人治”,习近平的是“民治”,故 A 项正确,D 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 质是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前者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依法治国”,排除。 14.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 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 )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 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行为都进行了抨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绝对权威 尚未树立,故 D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排除 A;材料仅仅反映了不同学派反对君 主的不仁、不道行为,无法体现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排除 B;孟子和韩非子都代表地主阶级,故 C 错误。 15.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 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 A;CD 与题意 不符,故排除。 1. 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 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 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 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 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 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 【答案】A 【解析】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平等的爱,而孟子强调维护合理的等级秩序,不认可“兼爱”,故选 A; 孟子也具有济世情怀和民本思想,故排除 BC;“兼爱”并未反映出追求实用功利,排除 D。 2.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 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答案】C 【解析】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排除 A;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排除 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 C;儒家主张“礼”、 “法”并用,排除 D。 3. 下表所列言论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不同篇目 言论 出处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 《地形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火攻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谋攻篇》 对上述言论相同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实用至上 B.人文关怀 C.知已知彼 D.中庸守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 以愠而攻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可知孙子主张体恤 士兵民众,对战争要谨慎,注意保全敌国使其屈服,收降敌方有生力量,均体现了人文关怀,故 B 项正确。 A 项,材料未体现实用思想,排除。C 项,材料未强调知已知彼的军事谋略,排除。D 项,《地形篇》体现 了中庸理念,但并非共同点,排除。 4. 下列历史人物归类有误的一组是( ) A.老子、孔子——春秋时期 B.孙子、孙膑——兵家代表 C.韩非、李斯——与时俱进 D.孟子、庄子——淡泊名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择归类有误的一项。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排除 A。孙子又名孙武,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 学圣典”;孙膑是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排除 B。韩非子和李斯皆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思想主张顺应了秦朝大一统的需求,排除 C。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主张积极入世,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淡泊名利,故选 D。 5.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中心偏于邹、鲁。战国时期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家传播于鲁、齐、卫,墨 家则向楚、秦发展。道家起源于楚、陈、宋,后来流入齐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B.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 C.呈现出社会转型特征 D.中原文学与艺术异常繁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思想,并且有向其他地方扩展的趋势,这折射出不同文化相互影 响相互融合的过程,齐国稷下学宫即是典型例证,故选 B。从材料看,齐鲁地区依然是文化的中心,A 项不 符合材料描述,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各学派观点的变迁,无法体现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演变,故无 法体现出社会转型的特征,排除 C;楚国和秦国并非中原地区,排除 D。 6.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 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最本质的“巨大变 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 封制瓦解,B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 面,C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不能体现“与时 俱进”,D 选项有悖于史实,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7.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 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 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 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 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A、C、D 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 8. 《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 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这反映当 时的学者们( )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重视规则和秩序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强调变革和法律 【答案】B 【解析】依材料,《礼记》强调序,《孟子》强调规矩,《道德经》和《韩非子》强调的是“法道”“法自然” 和“无二”,共同反映了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学者的观点趋向一致,不是相互竞 争,排除 A 项。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尚未建立,故 C 项错误。法家强调变革和法律,道家 崇尚自然,故排除 D 项。 9. 孔子修订《春秋》,创造出“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梁启超却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 读”。这主要是因为此种修订( ) A.奠定了儒家尊史重史的传统 B.偏离了儒家的“道统”传统 C.为主观目的而涂饰客观事实 D.与近代的西方历史观相冲突 【答案】C 【解析】材料“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是因为作为历史记录,该修订一定程度上丧失“求真求实”的 基本原则,“春秋笔法”更多体现的是服务于儒家思想理念,故本题答案选 C 项;梁启超却认为《春秋》“只 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故 A 项错误;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道统之说滥觞于孟子,而不是孔 子时期,排除 B 项;题目设问是孔子修订的《春秋》这种手法的原因,与近代西方历史观无关,排除 D 项。 10.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 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 A.强调仁礼重要性 B.注重主体自觉性 C.突出教化功能性 D.主张格物致知论 【答案】B 【解析】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 生价值和人格完善,说明先秦儒家学派注重主体自觉性,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及仁礼思想,排除 A 项;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排除;“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 除 D 项。 11. 愤世疾俗的情怀表现为超世的孤傲独行,这种超世主义后来为不事权贵,不媚时俗的刚正不阿之士无数 次效仿。材料评析的是先秦(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解析】道家学派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材料中的“超世”和“不事权贵”符合道家学派的特点, 故答案为 A 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主张改革变法,排除 B、C、D 项。 12. 今本《道德经》有言:“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 乱之首也。”由此可以看出,道家认为( ) A.礼乐必须以“仁义”为其精神内核 B.礼乐的兴起是对原初“道”的偏离 C.没有仁作为基础,礼乐就是空虚的 D.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最好选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义,失去了义才求 礼,礼所缺少的就是忠信,因而是祸乱的源头,故道家认为道是本源,故礼乐的兴起是对原初“道”的偏 离,B 项正确。先秦儒家的礼乐文化是以仁义为思想内核,故 A 项与题意的道家思想不符,排除 A。C 项 是先秦儒家的主张,与材料道家主张不符,排除。D 项说法错误,仁义礼乐是失去道之后的选择,排除。 13.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 儒家 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道家 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墨家 倡导“兼相爱”,“交相利” 兵家 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 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答案】B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反对战争。这反映了当时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故选 B 项;材料体现不出人与自然的信息,故 A 错误;在某个问题上看法一致,不意味着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故 C 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是诸侯的意愿,而材料体现的是反对战争,故 D 说法错误。 14.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 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 A.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派主张国家大一统,解决无序的状态,“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主张集权 政治,并且“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结合诸子百家特征分析可知,该派别为法家, 法家厉行赏罚崇尚法治,故 B 正确;“与民休息”为道家思想,道家重视对宇宙论、认识论的探讨,不符题 意,排除 A;C 项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伦理道德, 不符题意,排除;D 选项为墨家思想,不符 题意,排除。 15. 《墨子》中记载:“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鞲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 则止。”’这反映出《墨子》( ) A.倡导手工业生产分工进一步细化 B.蕴含有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C.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D.反对政府干预百姓日常生产生活 【答案】B 【解析】材料“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反映了主张适度生产消费,反对过度开发的理念,体现了朴素的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故 B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手工业生产分工进一步细化,而是反映适度生产的主 张,故 A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尚贤的要求,故 C 排除;材料未涉及反对政府干预的思想,故 D 排除。 1.(2018 年浙江选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 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材料“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反映的是主体情感上的 好恶,同样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 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 “人的认识应当力避”,要排除私心 干扰,吸收其他思想家的长处,故 C 项正确;A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 2.(2018 年浙江选考)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 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 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 A;CD 与题意 不符,故排除。 3.(2019 年海南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因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懂得并能做到坚持道义, 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捞取好处,将其作为从道德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同时 孔子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和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这表明孔子重视社会道德重建,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 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孔子对社会等级的观点;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对社会贫富分化的态度;D 选 项错误,孔子只是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并不反对百姓追求富裕。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4.(2019 年浙江选考)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 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由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 C 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 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ABD 三项。 5.(2020 年全国卷Ⅰ)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 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在族谱中存在这些内容说明宗谱的纂修体 现了儒家思想观念,故选 B;宗谱纂修不是选官,和科举制无关,排除 A;仅依靠纂修不一定能维持血统的 纯正,排除 C;四民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及社会环境有关,不是靠纂修宗谱确立的,排除 D。故选 B。 6.(2020 年江苏卷)先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 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强调 百姓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即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B 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墨子主要强调广大人民百姓的利益,没有体现要恢复前代礼乐制度的主张,A 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可知,墨家学派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不强调社会等级和谐,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社 会等级和谐的信息,C 项错误;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没有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D 项错误。 7.(2020 年山东卷)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 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孟子认为有了礼义能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韩非子认为义能够维护君臣之间秩序, 由此可知他们都认为义能够起到稳定秩序,维护等级的作用,故选 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 他们所说的义不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排除 A;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侧重于道 德层面,排除 B;义不仅仅用来规范统治阶层行为,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 C。故选 D。 8.(2020 年天津卷)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 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答案】C 【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 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 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 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 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 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 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