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M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部分第7单元第1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学案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单元 新中国时期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在民主法制、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 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开展“一五”计划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新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能、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第1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①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②政治: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基本政策和总任务。‎ ‎(2)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召开时间及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 ‎②中心议题:筹建新中国。‎ ‎③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4)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的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初步确立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正式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 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依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施 到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意义 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中共“八大”的探索 ‎(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领导者的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 ‎(2)结果: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教训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3.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 ‎②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内容 ‎①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4.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加快步伐 ‎①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4)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1)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区别: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探究 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构建 史料一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史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史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民法建设曲折发展,受“左”倾错误影响大。史料分两个时间段说明1954-1956年新中国民法建设起步较晚;1962-1964年民法建设因政治、经济原因中断。‎ ‎(2)史料二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法建设条件健全完善。史料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民法建设条件随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二是经济全球化推动民法完善。‎  特点:民事法律建设起步晚;过程较为曲折,时有中断;新时期民法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内容不断完善。‎ 影响因素:早期起步晚、曲折发展的原因为政治运动的干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后期完善的原因: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 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以唯物史观看待我国“新型民主政治”‎ ‎ 材料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之间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材料“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说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 C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正式结束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而“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人大而不是政协,故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我国的政体而不是人大群众基础,故排除D项。]‎ ‎2.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到2010年,“……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农村经济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城乡人口的变化 B [从材料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城乡代表名额由1953年的1∶4变成2010年的1∶1,这说明民主范围的扩大,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 ‎3.下表中事件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准确的是(  )‎ 事件 意义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故A项错误;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故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法制建设方针并不能体现中国的特色,故D项错误。]‎ ‎4.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这部法律的通过(  )‎ A.体现了政协参政职能增强 B.有利于各级政府依法行政 C.加强了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 D.开启了依法治国方略的施行 B [《行政复议法》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故选B项;该法律与政协、人大均无关,故排除A、C两项;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过程 酝酿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9月,叶剑英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确立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2.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 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香港、澳门回归 条件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程 香港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 意义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有关“一国两制”的两点特别说明 ‎(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打破坚冰 ‎(1)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重大进展 ‎(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统一展望 ‎(1)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2)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3)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 ‎“九二共识”‎ ‎1992年底,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2.祖国统一大业 ‎►探究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史料二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史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所采取的政策产生的影响。‎  (1)史料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二是祖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不容许别的国家插手。‎ ‎(2)史料二反映了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政策。解读史料时注意结合关键信息“平等原则”“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来分析归纳,表明中国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实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邓小平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两党平等会谈,后来发展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影响: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以家国情怀感悟祖国统一大业 ‎ 材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提示】 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 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行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1)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根据传统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台湾主权自古属于中国。‎ ‎(2)基本方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3)坚持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强调“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 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等权力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A项正确;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不存在殖民国家势力退出特区的前提,故C项错误;在“一国两制”下,特区享有司法、行政等权力,这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D项错误。]‎ ‎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意味着(  )‎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 C.“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 D.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 D [材料并未提及两种社会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故B项错误;香港自治必须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故D项正确。]‎ ‎3.如图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幅宣传画。画中所蕴含的对台政策,说明当时(  )‎ A.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B.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海峡两岸之间终于实现“三通”‎ D.香港回归祖国,为解放台湾奠定了基础 A [从图中文字“一定要解放台湾”可知,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很坚决,据此推测两方属于敌对状态,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是和平解决的方案,与宣传画内容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宣传画的内容可知,当时不可能实现“三通”,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香港尚未回归,故D项错误。]‎ ‎4.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宣告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的是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故A、C两项错误;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是在1987年,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台湾和大陆的接触表明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故D项正确。]‎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国际形势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2.原则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方针 ‎(1)“另起炉灶”:即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4.成就 ‎(1)苏联政府在新中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 ‎(1)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 ‎(2)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过程 ‎(1)1953年12月,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概况: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外长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2)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参加万隆会议 ‎(1)概况: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会议中帝国主义的干扰,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意义: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四、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①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②20世纪70年代,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 ‎(2)过程: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历程 ‎①1971年3月,史称“乒乓外交”的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日本为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 ‎③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2)过程 ‎①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 ‎②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签订了一系列协定。‎ ‎(3)意义: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交关系的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 ‎(3)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五、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表现 ‎①思想: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②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③出发点: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政策: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2)表现 ‎①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②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上海合作组织 ‎①成立: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等五国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该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 ‎②性质:是一个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③意义: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全方位外交 ‎(1)表现 ‎①中国多次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②中国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 ‎(2)意义 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开创外交新局面 ‎►探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史料一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史料三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1)指出史料一中“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二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有哪些?‎  (1)史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说明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决定的。‎ ‎(2)根据史料二“不同意见”和“共同愿望”的信息可以判断题干反映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史料三说明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表明中美关系缓和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1)体现: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2)愿望: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 ‎(3)①从美国一方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②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点考虑: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 国际地位的需要;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三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外交关系,具体表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具体表现为与日本、美国建交。‎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4)第四次是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表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以唯物史观看待新中国的外交智慧与担当 ‎ 材料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中国外交的特点,并指出其缘由。‎ ‎【提示】 20世纪的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每个时期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周期性变化是内外因素联动的结果。‎ ‎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5)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从1950年到1951年,我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 A.“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 [“一边倒”指的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了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B.实现了亚洲国家的友好合作 C.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 D.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A [根据材料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故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虽实现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停战,但不能说实现了亚洲国家的友好合作,‎ 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合作的问题,故C项错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错误。]‎ ‎3.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将此前两国的状态表述为“不正常状态”,而不用对中国有利的“战争状态”一词;日本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表明(  )‎ A.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利益 B.中国在中日关系上无条件让步 C.国际形势决定中日关系的进展 D.日本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自主权 A [材料反映的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国和日本各自都有所让步,以达成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共同目标,这说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对中日双方都有利,符合当时中日两国的利益,故选A项。]‎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就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团结互信,深化安全、务实、人文、组织建设等各领域合作提出倡议和主张,与各方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一轮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性反恐政治合作组织 D.为了国家安全中国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A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A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合作组织,不能体现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而非反恐政治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体现了中国在新时期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现代中国的政治和外交 全国卷Ⅰ ‎2016·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贸易较1957年明显上升的外交背景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2018·中共八大强调法制建设 ‎1.从考查内容看:现代中国的政治、祖国统一与外交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很多,但考查内容较少,是高考命题的冷点,有时冷点也可以变成命题热点。‎ ‎2.从考查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非选择题时有涉及。‎ ‎3.从命题特点看:应注意结合东西方民主制的差异,认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结合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把握现代中国的外交。‎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1: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家工作任务的分析 ‎ (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C [根据材料中“1956年”“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材料中法制建设的提出说明法制建设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加强法制建设,并未说明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故A项错误;新政权的组建工作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练点2:20世纪60年代外交发展 ‎ (2016·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B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紧扣热点 中共八大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律”有关论述,契合当今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练点2‎ 经济“搭台”‎ 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重变化 政治“唱戏”‎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的原理与历史史实的联系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 A.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 D.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B [材料“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方面,‎ 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意在强调政治协商制度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政协职能与人大职能并不重合,故C项错误;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并不是前提,故D项错误。]‎ ‎2.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方式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B [鼓掌表决是一种倒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曲折,并非一帆风顺,故A项错误;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投票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错误。]‎ ‎3.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国共产党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台湾(  )‎ A.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认同 B.释放出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C.放弃了敌视大陆的政治立场 D.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D [根据材料可知,“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自由中国”的称谓有“两个中国”并立之嫌;而“中国共产党政权”和“中华民国”的称谓表明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反映出“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故D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材料“1959年”不符,故排除A项;1959年海峡两岸仍处于对峙状态,故排除B、C两项。]‎ ‎4.(2019·烟台诊断)1952年,‎ 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新中国仍然在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B项未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在新中国初期,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不是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而是应该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展灵活的外交,故C项正确;推行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是新时期外交的成就,故D项错误。]‎ ‎5.(2019·株洲一模)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项;1971年,我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涉及的是西方国家,故排除D项。]‎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古代强调先义后利的义利观;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也要讲义利,可见其外交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