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0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66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①创立皇帝制。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军事上
①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
②南征百越,设立闽中、南海、桂林、象郡。
③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4)文化上
①“书同文”,有利于政令推行、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
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评价
(1)积极
①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②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消极:“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
(1)政治上
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2)经济上: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
(1)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2)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3)促使国家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煕帝
1.康煕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巩固统一国家
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
②收复台湾:康熙帝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③平定噶尔丹: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最终平叛成功。
(2)维护国家主权
①组织清军在雅克萨两次打败沙俄侵略者。
②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谈判建议,1689年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2.对康熙帝的评价
(1)功绩:康熙帝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雍正、乾隆继承其基业,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局面。
(2)局限: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使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机,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祸根。
拓展升华
评价秦始皇
(1)积极性
①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局限性: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①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②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献身文教,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
2.基本思想
(1)“礼”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②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④“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
①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
②行“忠恕”之道。
(3)“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举贤人”以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内圣外王”。
(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2)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3)强调法治。
(4)创立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人才。
2.评价: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方面,影响深远。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1.主要思想
(1)在哲学领域,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在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
(3)在逻辑学方面,提出三段论。
(4)伦理观:中庸之道。
2.影响:其名言“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影响深远。
考向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016·浙江自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答案:(1)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2)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不同之处: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
拓展升华
认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1)战争的方式:629年,派李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
(2)设“羁縻府州”制度: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
(3)实行“册封”制度:西北各族首领的后嗣由唐朝册封。
(4)设机构管辖:唐朝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5)“和亲”:派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考向二
东西方的先哲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聚众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
材料二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三 清康煕帝为孔庙大成殿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答案:(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启发式教学,举一反三的方法。
(3)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仁”、礼、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
拓展升华
分析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基础,而且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