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
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
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
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
第13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耕作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宋朝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区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3.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等
精耕细作
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
1.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地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私田的出现。
(2)形成
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类型:封建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分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很规范而分散,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
(4)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加剧贫富分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
缓解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西汉中期以后,耕犁也有所革新……唐朝,曲辕犁出现,它特别适于……江南水田。
——据柳斌杰主编《灿烂中华文明·经济卷》等整理
[思考] 根据史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
[解读] 史料一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的出现并逐步推广和生产工具的革新。
[试答] 变化:牛耕技术逐步推广普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黄河流域推广到江南);耕犁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因地制宜,出现适应不同地区土质特点的耕犁。
史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愚见贫农之家,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摘编自《太湖地区农业史稿》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什么特点?
[解读] 史料二反映出中国人地矛盾突出,使得农耕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试答]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使用牛耕成本高,人力廉价。特点:小农经济是农耕经济的主流。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耕作方
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耕作技
术进步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改变农
业环境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探究2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
史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思考]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读]
史料一从生产单位、组织方式、生产目的等方面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史料二从赋税征收和兵源的角度说明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试答] 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生产主要用来自己消费或交纳赋税。影响因素:生产力、政府政策、自然条件等。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基本特点
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封闭性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
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破产
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
有利因素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2)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重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不利因素
(1)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2)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3)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以唯物史观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
北方水利
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方水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由表格可知,在隋代和唐初,北方水利发展较快,提高了灌溉能力;到中唐及晚唐,北方因战乱,残存的水利工程灌溉能力大大下降。隋代和唐初,南方虽无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但也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唐和晚唐,南方水利迅速发展。水利与农业息息相关,由南北方水利发展可看出当时南北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知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示例:
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同时,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创新。
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的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
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全面认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南方政权的重视。
(2)历程: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重心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转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加快;唐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影响
交通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人口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
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关系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风俗习惯
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齐齐哈尔一模)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 )
A.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B.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D.个体生产成为主体
C [由材料中“个体性质”“自垦田”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没有体现井田制的信息,故排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牛耕已经普遍使用和个体生产成为主体,故排除B、D两项。]
2.(2019·甘青宁高三联考)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而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C [两汉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使自耕农经济得到发展,故选C项;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项; “无为而治”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B项;这一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不可能蓬勃发展,故排除D项。]
3.(2019·南通二模)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农业现实生活。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
时期
图像名称
牛耕法
耕犁
初唐
陕西三原李寿墓壁画牛耕图
二牛抬杠
直辕犁
盛唐
敦煌23窟牛耕图
一牛牵引
直辕犁
敦煌445窟牛耕图
二牛抬杠
曲辕犁
晚唐
安西榆林窟25号壁牛耕图
二牛抬杠
直辕犁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
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 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
C [由材料“二牛抬杠”“一牛牵引”“直辕犁”“曲辕犁”可以看出唐朝犁耕形式多样,故选C项;表中信息说明盛唐曲直并用,故排除A项;表中没有其他地区做参照,所以不能说西北地区技术领先全国,故排除B项;表格内容不能体现牛耕推广速度,故排除D项。]
4.(2019·潍坊一模)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畿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 360 965亩,
仅畿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 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入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 )
A.租佃关系衰落 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社会转型艰难 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
C [材料体现从清初到晚清土地集中现象更加严重,封建土地所有制更加稳定,不利于向近代农业经济转型,反映社会转型困难,故选C项;材料体现土地集中而非租佃关系,故排除A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化体现了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故排除B项;土地大量集中于地主和军阀手中仍旧实行旧式的经营方式,故排除D项。]
天工物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官营手工业
1.概况
时期
冶金业
制瓷业
纺织业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秦汉
西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
隋唐
—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元
—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特点
(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历史地位:素称发达,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和各级官吏的需要,这种把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封建经济领域内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
二、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1)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
(2)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宋元时期:两宋以后,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4)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
农业上:引进高产农作物,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手工业:技艺先进,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镇经济繁荣。
三、手工业的外传及影响
西汉
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
唐朝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明清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状况
史料一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思考] 史料一中“工师之事”体现了怎样的手工业经营方式?
[解读] 史料一反映出手工业由官府控制的特点。
[试答] 官府对各项手工业生产部门进行严格控制。
史料二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思考] 史料二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方式,其产生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解读] 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逐渐衰落,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试答] 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条件: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官营手工业的衰落;社会分工的扩大。
史料三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思考] 史料二、史料三现象存在怎样的关联?
[解读] 史料三说明明代纺织业高度发展,区域分工明显,商品经济与商业运输发达繁荣。
[试答] 关联:史料三现象为史料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探究2 古代手工业的技术传承
史料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思考] 根据史料回答,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对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解读] 史料从官方和民间两方面叙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技术传承特点。
[试答] 影响:手工业产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以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北宋初期,国家对矿冶户可随意调发从事采矿冶炼,并硬性规定所必须缴纳的矿课数额;限于当时开采能力,也无法向深处开掘。登州有姜鲁等18家冶铁户因贫困无力起冶,请求官府把他们从冶户户籍上除名以停止缴纳铁课。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担任三司使时提出,“仍令州县常切招诸色人起冶,不得阻滞邀难。如是人户乐为,铁货增羡,宽民利国无甚于此”。要求政府以招募制作为冶铁业中“宽民利国”的一项制度而确立下来,这样,应募者不仅会考虑他是否能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开采和冶炼,还会考虑到他自己有无承担此项采掘冶炼的经济力量。这一制度随着王安石变法得以最终确立。
——摘编自张毅《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的矿冶业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北宋政府矿冶业管理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带来的影响。
解析:由材料中“国家对矿冶户可随意调发从事采矿冶炼,并硬性规定所必须缴纳的矿课数额”“仍令州县常切招诸色人起冶,不得阻滞邀难……
要求政府以招募制作为冶铁业中‘宽民利国’的一项制度而确立下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从生产积极性、财政经济等角度回答其影响。
答案:变化:从政府随意征调匠户开采转向招募矿冶户开采。
影响:缓和了矿冶户与官府之间的矛盾,调动了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增加矿冶业的产量和政府的财政收入。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内江二模)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C [由材料可知,制模、雕刻、翻制、焙烧、浇注、修整等工艺的形成,说明商周时期的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这是他们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其他国家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无法判断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这一方法是工匠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故排除B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故排除D项。]
2.(2019·济宁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
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
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B [题干涉及了“郭纵”“卓氏之先”“曹邴氏”三个人物通过冶铁发财致富,说明在战国时期冶铁业影响很大,可以给一部分人带来经济利益,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产部门,故选B项。]
3.(2019·昆明一中高三一模)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A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的控制是为了进一步控制民间经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官营手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私营手工业管理,并未体现出社会对手工业品的需求,故C项错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多指地主对农民的雇佣与剥削,题干并未涉及这一点,故D项错误。]
4.(2019·广西百校联考)据清代《苏州织造局志》记载:“顺治三年,奉旨遣工部侍郎陈有明、满洲官尚志等织造苏、杭。(陈)有明管总织局,(尚)志管织染局。”总织局有机房196间,铺机450张,绣缎房5间,染作房5间。由此可见当时( )
A.丝织品产地与出口地一致
B.手工纺织生产区域扩大
C.丝绸纺织技术进步明显
D.江南地区丝织业繁荣
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代官营纺织业发达,而未涉及丝织品出口地,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清代手工纺织生产区域集中在苏杭地区,生产区域并未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丝织技术的进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清朝苏杭地区官营纺织业发达,从而说明苏杭地区丝织业繁荣,故D项正确。]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模考·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明立意:本题以史籍名称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时间信息:乾隆元年;变动:“役”到“田”、“役”到“口”。
理思路:从“役”到“田”和从“役”到“口”,说明了清朝前期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D项正确。
练点1:古代农耕文明
(2019·海南卷·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先农坛在清朝也一直拥有同样的地位,因此可以看出,清朝也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故本题选B项;材料只显示了清朝承袭农耕文明,
但没有涉及其他制度是否沿袭明朝,故排除A项;清朝承袭农耕文明并不能说明满洲贵族成为农耕者,C项说法错误;在当时,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进,故沿袭农耕文明也是顺势而为,不存在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一说,故排除D项。]
练点2:宋代瓷器
(2019·海南卷·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A [在古代,中国的棉布主要是自给自足,一般不外销,而白银在古代中外贸易中都是流向中国的,故排除C、D两项;茶叶贸易占贸易主导地位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到了宋元时代,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运出,故本题选A项。]
练点3:经济重心南移
(2016·海南卷·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D [推广铁农具导致生产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在东晋、唐朝后期官府组织的屯田主要表现为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大量土地荒芜,与“江南”不相符,故B项错误;东晋、唐朝后期至五代都是战乱频繁的时期,统治者不会用减税这种方法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江南的开发与历史上东晋、五代及南宋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有关,故D项正确。]
练点4: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2018·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B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9·全国Ⅲ卷·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明立意:本题以清代江南的租佃制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皆委之佃户”“皆佃农”,说明当时租种别人土地的人很多。
理思路:解答此题最重要的是找出题干要表达的信息,本题题干中“佃户”“佃农”是解题的钥匙,由此可得到的信息是:江南普遍存在着个体农耕,据此分析C项正确。
练点5: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
(2017·全国Ⅲ卷·26)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A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从土地规模(亩)、户数和户数比例数据比较分析,“户数比例”最多的家庭拥有的土地亩数适中可知,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较多土地的户数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政府将掌握的无主荒地进行分配,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情况,故C、D两项错误。]
练点6: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2016·海南卷·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A [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到尖锐的程度,其到明清时期才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练点7:唐代纺织业
(2014·海南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D [“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得到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练点8:汉代的田庄经济
(2016·全国Ⅰ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D [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内江二模)
“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
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
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
东汉初期
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
上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
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
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A [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中还有“滇文化”器物,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说明汉代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故选A项。]
2.(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观察下图可知,我国( )
陕西三原县·唐·李寿墓壁画
A.开始进入铁器牛耕时代
B.游牧民族转向农业生产
C.南北土地制度差异较大
D.农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D [由材料中唐朝壁画图可知,唐朝时盛行二牛一人犁耕法,说明农耕技术由之前二牛三人犁耕法发展为二牛一人犁耕法,说明农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故选D项。]
3.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 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一变化说明( )
A.国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
C.经济发展促进身份平等
D.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
C [材料的主旨不是论述国家法律问题,故A项错误;奴婢地位的变化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不是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的结果,故B项错误;宋代奴婢成为“编户齐民”,说明宋代奴婢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故C项正确;奴婢地位的变化不能说明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故D项错误。]
4.(2019·吉林三模)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些现象( )
A.源于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B.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
C.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D.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松弛
C [南宋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不抑兼并政策,同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这是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故选C项;“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根源在于土地控制松弛,故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从属于C项,故排除。]
5.(2019·新乡二模)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咸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派东郭咸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由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C [材料说明了汉武帝大力实行盐铁专营政策,这可以大大增加政府收入,即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故选C项;材料没有将经济手段和其他手段进行比较,不能说明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经济负担,故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6.(2019·南充二模)《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
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 )
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
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 [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一人可当四人……两人可当八人”可知,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故选C项;A项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具的改进,而不是纺织原料,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