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分析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命题分析
维新思想
1.(2016·课标全国Ⅲ,28)甲午战后的“诗界革命”
2.(2016·课标全国Ⅲ,29)张之洞制定《学堂章程》所反映的清政府施政思想
3.(2015·课标全国Ⅱ,29)康有为思想主张
4.(2014·课标全国Ⅰ,29)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
1.从考查方式来看,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力度多以选择题为主,2013年新课标Ⅱ卷出现于第40题。
2.从材料形式上看,虽是近代思想,但是仍以古代文献材料为主,学生在阅读理解史料方面难度较大。
3.从考查知识角度看,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因此,强调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作用。特别侧重于考查维新思想,考试题目一般不涉及具体思想理论的内容,可以从背景、影响入手进行复习。同时要注意每个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这是分析其思想的依据。
新文化运动
(2013·课标全国Ⅱ,40)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学的态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014·课标全国Ⅱ,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2012·课标全国,31)俄国暴力革命与中国社会改造之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34讲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
考纲要求 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
课标提示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考点一 开眼看世界
考点二 体用之争
考点三 维新思想
考点四 新文化运动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各国律例》 ②《四洲志》 ③《海国图志》
考点二 ①西方文化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舆论
考点三 ①君主立宪 ②政治制度 ③民族危机 ④《孔子改制考》 ⑤民权
⑥纲常礼教
考点四 ①民主 ②思想 ③民主共和 ④李大钊 ⑤“兼容并包” ⑥《新青年》 ⑦民主与科学 ⑧意识形态 ⑨辛亥革命 ⑩思想启蒙 ⑪马克思主义
[巧学妙用]
1.漫画寻史——“师夷长技”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极力倡导理学,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的有识之士(林则徐、魏源等)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理清概念——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3.图示解史——维新变法思想
4.图示解史——新文化运动
5.构图解史——新文化运动
6.易误辨析——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认识不清
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来讲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前期都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他们才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不能因为陈独秀、李大钊都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就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7.图示解史——近代“西学东渐”及社会影响的发展历程
考法1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考题1】 (2016·江西八校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后来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从中得出的认识有( )
A.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成功选择
B.中体西用的提倡者并不反封建
C.中体西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中体西用遭到近代士人的反对
答案 C
『』 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是转折词和递进词语。如材料“欲破启锢闭……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不可能提出”即强调“中体西用”在引入“资本主义文化”方面不可替代作用。
『』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
(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2)不同
①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
②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
考法2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考题2】 (2017·四川广元调研)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 D
『』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特征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失败的终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俄国的起点;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考法3 维新思想的特征及成因
史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史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
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史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1.史料一、二叙述了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传西学,否定君主专制。据史料一、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提示 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史料三反映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目的和原因。
提示 目的:减少变法的阻力。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运用它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 本题是概括特点类史料题。这一类型的概括能力要求高,学生最难把握。它必须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和准确提炼信息的前提下,在求答项的定向指引下作出具体的总结和归纳。其要求是反映实质,总览全局、简明扼要。如第一问,考查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结合史料一、二主旨可以概括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原因的考查,在没有限定的情况下,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等三个角度分析。
『』 维新思想的特征及其成因
(1)基本特征
①向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维新派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君主立宪”,主张通过温和的改良实现社会的变革。
②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既有主张积极变革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在把西方政治学说中国化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③进化论和民权学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使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⑤从学习的对象来看,是以德、日为师。
(2)成因
①主观上: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的局限和软弱。
②客观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下,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传统思想是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巨大;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力量强大,维新运动阻力大。
考法4 近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史料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是把外来文化加以‘中国化’,纳入中国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以保持中国的固有发展格局与方向”。
『』
史料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请根据史料提取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一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拒绝外来文化。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汉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先后有佛教传入中原和高僧玄奘远赴印度求取佛经等;明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科技著作;清康熙时任用西方传教士,采用更先进的西洋方法制定历法;近代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也先后借助了西方宗教理论和资本主义文化;康有为则更是扎根于传统儒学的土壤,借助孔子的名义宣扬立宪改良思想;等等。
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拒绝外来文化。
示例二 观点: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的同时,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北宋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佛教中的部分主张形成理学,继续为封建统治服务;近代前期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终将太平天国政权引向了封建化;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积极采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近代后期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立宪保皇思想,以维护君主体制;20世纪初孙中山在践行三民主义理念时,也主张传承古代的监察制和考试制度,倡导五权宪法等等。
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以及服务现实的功能。,『』 本题是典型的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基本解题方法是首先亮明观点,
注意用词一定要准确,要对史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史料原文。如:据史料“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地吸收外来文化”可得出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拒绝外来文化”。第二,用史实来论证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如:结合所学可选取汉唐时期佛教的传入、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等史实加以论证即可。第三,用理论来论证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结论一定要结合题目的内容。
『』 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2)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5)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
1.(2016·课标全国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解析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知梁启超主张学习英、日改制图强,救亡图存,
故本题选择C项。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改良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改良思想的开端,故排除D项。
答案 C
2.(2015·课标全国Ⅱ,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解析 从题干分析,奕、丁日昌、郭嵩焘都属于洋务派的代表,奕、丁日昌被起崇洋媚外的绰号,郭嵩焘任第一任驻英公使遭到冷嘲热讽,本质上反映了洋务运动遭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反对,故选A项。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只是表象,B项错误;C项题干未体现,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答案 A
3.(2014·课标全国Ⅰ,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 材料显示梁启超“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受到“近万名”举人的极力反对,A项体现的是众举人反对的原因,但只是事件的表象,实质表明康梁改制缺乏必要的思想动员及广泛的社会基础。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2016·江苏单科,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解析 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的信息说明维新派目的是传播国外新思想,故B项正确;清政府对各种思想管控较严,不可能允许自由办报,C项错误;维新思想传播于全国,“偏重于北方各省”,不等于“仅限于北方各省”,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解析 注意把握题干中“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概念,这一时期中国人关注“洋务”主要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因此A项正确。近代中国银行成立于清末新政时期,B项错误;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是在甲午战争之后,C、D项错误。
答案 A
6.(2016·北京文综,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解析 根据“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推断此人是陈独秀。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A项说法错误。陈独秀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书记,
B项正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毛泽东提出的,排除C项;“八一”南昌起义是贺龙、周恩来、朱德等人指挥的,D项错误。
答案 B
7.(2016·天津文综,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解析 1917年初,俄国十月革命还没有取得胜利,因此还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比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理论复杂只是材料的借口,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兴起晚于欧洲。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一、选择题
1.(2016·湖北黄冈中学模拟)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 )
A.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
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
解析 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可知,王阳明反对迷信传统权威;据材料“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可知梁启超主张追求自由,破除传统权威的迷信,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6·四川资阳三模)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解析 材料“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说明魏源对美国共和制持肯定的态度,说明其传统的夷夏观念发生了变化。
答案 D
3.(2016·四川广安诊断)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
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 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解析 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洋务”可知,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用,利国利民,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7·福建宁德质检)《筹办洋务始末》载,恭亲王奕上奏朝廷,指出外国人“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因此,“(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这一建议体现了他( )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故A项错误;据材料“(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可知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7·广东汕头调研)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解析 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得出刘锡鸿对自己所见到的英国政治风俗有值得称道之处。但他是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儒家的价值观来看待西方文明的成就,故A项正确。
答案 A
6.(2017·吉林延边模拟)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故A项错误;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故C项错误;据材料“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可知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7·湖南衡阳调研)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 )
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
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
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
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
解析 中国经济状况与德国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可知,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故B项正确;梁启超效仿的是日本,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谈论的是德国,不是法国,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7·贵州黔东南州调研)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 )
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
解析 据材料“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主张在专制和共和制之间,应有一个过渡形式,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故B项正确。
答案 B
9.(2017·广西贺州模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梁启超在《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写道:“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梁启超这一主张( )
A.与“中体西用”一致 B.强调中西学并重
C.体现了“托古崇经” D.为光绪帝所接受
解析 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既是“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就应该考虑到张的主张,与材料中“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相符,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2017·山东潍坊调研)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解析 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不能表明传统文化的衰落,故A项错误;“师夷长技”不是民主宪政的探索,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更新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为了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故C项正确;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是指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逐渐解放出来,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7·福建厦门模拟)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解析 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遭到举国唾骂,
故B项正确;朱熹不是权势者,与材料“种种的权势者”不符,故A项错误;康有为托古改制,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宣传变法,但并没有“抬到吓人的高度”,故C项错误;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是批判传统儒家思想,并不是抬高,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7·河南中原名校摸底)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玩偶之家》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 在封建社会下,妇女受到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娜拉的觉醒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提倡新文学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故C项错误;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的觉醒,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6·山东滨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起来。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仅限于耶稣会会士努力传布天主教方面。耶稣会会士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耶稣会对儒家学说的迁就,导致了它与天主教其他修会之间的争论及其最后的灾难。1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罗马教皇作出裁决后的那个世纪里,中国和西方之间无任何思想交流。中国人在与欧洲发生第一次冲突之后,依然极度自信和独立。他们只是对耶稣会关于科学和神学的教导表示过一时的兴趣,但这些教导最终还是为他们所抛弃和遗忘。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变化及启示。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起来”得出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据材料一“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得出交流具有双向性;据材料一“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仅限于耶稣会会士努力传布天主教方面”和材料二“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得出传教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少数中国人参与;据材料一“耶稣会会士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得出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据材料一“他们只是对耶稣会关于科学和神学的教导表示过一时的兴趣”得出传播内容限于科学和神学;据材料一“罗马教皇作出裁决后的那个世纪里,中国和西方之间无任何思想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导致西学在中国传播受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以及从徐光启、张之洞、严复的主张”可以得出西学东渐内容逐渐深入和广泛;据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严复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得出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具有爱国救亡的时代特征;传播媒介更加多元,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第二小问,涉及我们对民族文化和学习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吸纳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答案 (1)特点: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交流具有双向性;传教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少数中国人参与;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传播内容限于科学和神学;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导致西学在中国传播受阻。
(2)变化:伴随列强侵略,西学东渐内容逐渐深入和广泛;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具有爱国救亡的时代特征;传播媒介更加多元,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启示:吸纳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14.(2017·山东德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二 1894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他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五>按语》)。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严复对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 首先陈述伏尔泰、严复的观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读,是否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结合伏尔泰、严复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观点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对两者的观点作出评价。
答案 示例 伏尔泰推崇中国制度和文化,认为中国官僚选拔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和君主开明,社会和睦,道德、法律完善,尊崇儒家思想,没有宗教狂热。这些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有美化的成分。赫胥黎的著作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认为其并不适于人类社会,严复的翻译删改原著,宣扬社会进化论,违背了原著思想。
伏尔泰、严复认识的形成,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进行反对专制统治和教权主义的斗争。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出于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对中国制度和文化做了理想化的描述。19世纪末的中国,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作为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严复“曲解”原著,宣扬社会进化论,其目的是宣传变法革新,挽救民族危亡。
伏尔泰、严复对东西方制度、文化的介绍有个人的发挥乃至想象,虽然不够客观,有失严谨,有悖真实,但是在当时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二者都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醒,为革命或改革做了深刻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