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1.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知能强化课Ⅰ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
(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6.评价
(1)必要性:①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②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一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
(2)不良后果:①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史学者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王斯德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聚焦主题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2018·沧州质检)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信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这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解析:选C 根据所学,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21年12月”,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故D项错误。
2.据下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时间
大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个人崇拜盛行
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解析:选B 材料“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
[思维升华]
教材明确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21年3月,但对于结束,课本仅表述为:“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这种表述十分模糊,其具体过程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随着布哈林在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争论的失败,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1929年,苏联正式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农民暴动”“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苏维埃政权面临农民起义的挑战,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对分子的进攻,A项错误。苏俄国内战争与农民暴动有区别,广大农民是站在苏维埃政府一边的,排除B项。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特别是余粮收集制的实行,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 )
A.“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B.“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C.“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解析:选B 由材料“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可以看出列宁所说的措施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项错误。“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从特点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从经济作用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从消极作用看
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5.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解析:选B 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可知,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只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B项正确;当时许多领导人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他们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C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
6.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D 1918年春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二者特点明显有区别,A项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退回到资本主义,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项错误。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项正确。
[思维升华] 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阶级关系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联)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思考] (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能够到苏俄(联)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教你读史] “我们错了”的原因主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角度分析;指导思想要结合列宁言论和措施上的调整分析。
[提示]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2)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允许恢复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家投资经营企业。
知能强化课Ⅱ 从“曾经的样板”到“绕不开的路”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
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在当前俄罗斯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的苏联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史学者说]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后期的三次改革均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三次改革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提出用“
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史学者说]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
要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坚持群众路线;要抵制“和平演变”,维护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
聚焦主题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战后改革
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不详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钢
5
5
5
4
3
2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解析:选C 材料时间及数据显示1928年后,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展,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等多项工业指标排名迅速提升至世界前列,表明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项正确。
2.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比例
解析:选D 由材料中“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知,“二五”
计划意图实现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年增长率问题,没有涉及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比例,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的比重,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选C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
4.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加入集体农庄的一批苏联农民驾驶着新拖拉机,进行农作的场景。这说明了集体农庄在当时( )
A.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客观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
D.扩大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农民在集体农庄农作的场景。从图片中看不出其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图片中农民使用拖拉机农作,说明苏联当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体现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故B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开展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农业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自主经营的内容,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
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如第1题)。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如第2题)。
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如第3题)。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集体农庄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如第4题)。这也提示同学们解题时要从具体材料出发,不能盲目依赖课本知识。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5.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选A 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农业改革的直接结果,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A项正确。B、C两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6.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到苏联解体前,报纸有8 000多种。在办了登记手续的报纸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1990年8月,苏联的非正式组织有9万多个,在2 000多个政党中,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共和国一级的有500多个。这一局面说明( )
A.政治公开性改革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力量
B.苏联共产党已失去政权
C.苏联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已经势不可当
D.历史虚无主义空前泛滥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苏共掌握的仅占1.5%”“2 000多个政党”等可知,苏联共产党放弃了对媒体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与政治管制,这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有关,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思维升华]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思考] 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教你读史] 抓住史料一中“直接过渡”这一关键词,联系斯大林模式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比较分析。
[提示]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史料二]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体制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式的经济体制”给苏联发展带来的问题。
[教你读史] 史料二要注意以分号分层,逐层概括其层意,分析问题所在。
[提示]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生产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全国卷Ⅰ
2014·新经济政策
2013·斯大林模式
全国卷Ⅱ
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
2015·斯大林模式;
2013·斯大林模式
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史料价值
全国卷Ⅲ
2017·赫鲁晓夫改革
全国卷
20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考情分析]
从考情统计来看,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和赫鲁晓夫改革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高考不断地变化角度,反复命题。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其结论有时是教材没有的,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体现了高考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能力的考查。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引领、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更应该加以重视。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B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 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而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D项是在斯大林时期。
3.(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4.(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5.(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和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故选D项。A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也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因为此时的苏联正在迈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项错在“依赖”,实际上苏联对外资的利用有限。
6.(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 本题考查1952年前后苏联的经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故A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在材料中并未说明,故排除;1952年农业改革尚未开始,故排除C项;马林科夫提出这一观点,明显是在维护斯大林模式,故选择D项。
7.(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注意题目所给时间1931年,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C、D两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低很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然超越了当时的苏联国情,故A项错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
8.(2010·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组织“‘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说明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境困难,因此答案选B项。
[规律总结]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命题者常常设置一些历史细节,由此切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试题以素养立意,重在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立的过程、特点和后期的改革。如以《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出版为切入点,考查史学素养;以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期缩短为切入点,考查战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通过美国人的关注为角度,考查苏联的工业化成就;通过矿井建设,考查新经济政策特点;等等。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分析是本部分高考命题的特点所在。
[还可能怎样考]
进行横向比较思维,将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关联比较,是很好的高考命题切入点。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角度审视斯大林模式,关注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价;苏联三次改革的内容、特点和教训,为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也将成为高考的重要命题素材。
[热点预测]
1.在1920年的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 000。这从侧面反映出( )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当时苏俄的物资供应比较紧缺
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被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卢布大幅度贬值,说明物价上涨严重,物资供应紧张,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反映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以物易物,取消市场贸易的情况,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排除D项。
2.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后,曾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的缩写“耐普”一词源于“无产阶级的新剥削”(此词与新经济政策的缩写词相同)。这些人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与下面哪种观点类似( )
A.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
C.无产阶级应以暴力方式反对军事共产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斗争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据材料“无产阶级的新剥削”可知,这些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复辟,故B项正确;A项所述观点是积极的,与材料相反;暴力方式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产阶级的新剥削”
可知这些人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是消极的,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私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最终消灭私有,故D项观点比较客观实际,可排除。
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直至1970年以前,绝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始终不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之门。“若打开世界工业化地图来看,30年代后期的唯一改变,是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上述“改变”是指苏联( )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
B.通过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
C.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实现工业化
D.推动凯恩斯主义在国际社会传播
解析:选C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农业集体化的相关信息,不能体现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C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故D项错误。
4.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执行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
1913年
1928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追加数
1932年实际完成数
石油(万吨)
920
1 160
1 900
2 200
2 100
钢(万吨)
420
430
930
1 040
592
汽车(万辆)
0.07
10
20
2.93
铁路(万千米)
5.85
7.69
8.8
9
8.18
棉织品(亿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急于实现工业化的主观愿望
C.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
D.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
解析:选B 1936年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A项错误;表格中苏联对工业产品尤其是重工业产品的计划产量一再提高,体现了其急于实现工业化的主观愿望,
这也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相符,B项正确;表格中执行的项目中轻工业完成度不高,各行业发展不均衡,C项错误;D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
5.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 )
A.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
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C.中央增加指令性计划指标
D.地方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
解析:选B “1962年”是在赫鲁晓夫时期。A项是一种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的模式,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不是“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赫鲁晓夫改革是舍弃部门管理体制的,A项错误。通过经济奖励手段,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达到通过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的目的,B项正确。C项也是一种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的模式,排除。义务交售制度否定了经济手段的作用,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政策,D项错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粮食征收制’一般译作‘余粮收集制’,不过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郑异凡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材料可知,A项对“余粮”的解释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严重超出农民承受范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后来被固定粮食税取代,故C项错误;“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说明政府没有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故D项错误。
2.(2018·滨州调研)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粮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解析:
选B 材料说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说新经济政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说明是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的,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而实施的,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3.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 )
A.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
B.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
4.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
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 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 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明新经济政策推行时遇到阻力,故C项正确。
5.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解析:选D 材料中的三位苏共早期的领导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这实际都是将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故D项正确。
6.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 )
A.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B.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注重思想政治说教
解析:选A 材料“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体现了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理念,这既是一种优先发展更是一种牺牲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故A项正确。
7.下表为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年
集体农庄(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7
集体化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4.9
33.6
87.4
99.1
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
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B.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C.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 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解析:选C 材料中强调的集体农庄的个数与集体化程度,并未说明解决粮食危机的问题,故A项错误;集体农庄下,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数据,1918~1937年中迅速提升,说明存在急于求成的特点,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也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8.“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
A.余粮收集制的废除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
解析:选C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与材料中“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任何商品”相符,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C项正确。
9.(2018·河南名校联盟联考)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口号都( )
A.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
B.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
C.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
D.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
解析:选D 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在此之前已经提出,因此不具有开创性,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美苏争霸苏联处于守势,故B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
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口号说明当时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质的弊端认识不充分,故D项正确。
10.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 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解析:选D 利用国家采购制并非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是解决因农业集体化造成的农民积极性低的问题,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是对其进行的小修小补,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仅是农业方面的措施,并未牵涉工业方面或者工农业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可知这一制度部分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故D项正确。
11.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70年代后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体制的弊端日益严重
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
C.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D.“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进行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国家经济下滑,改革失败,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故B项错误;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是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是影响苏联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70年代后半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
B.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
D.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解析:选A “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表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前瞻性,方案不够成熟,过于轻率,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中国实行的“一五”
计划是在苏联援助下,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且中国吸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措施;苏联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第二自然段综合分析。第(2)问,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综合概括中国完成“一五”计划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影响。
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
(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或答: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可);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08年我国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方面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二、探索与失误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目录主题内容,以时序为基本标准修改并说明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明确,符合历史事实。)(1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概括目录主题。根据材料以“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来概括,如: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其次,根据题目要求,以时间为序,对目录加以修改。如以“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苏联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为顺序进行整编。第三,根据题目要求说明理由,主要以发生时间,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
答案:示例
主题:苏美中三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修改:第1课 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2课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3课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第4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5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成就
第6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7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生活巨变
理由:以时序为基本标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在前,其次为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延续发展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此同时50年代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二战后的1949年,而且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故排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