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1938 年 4 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
等学校西迁至昆明后,组建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校
歌歌词中写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
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
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赶紧学习,赶紧准备,
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西南联大校歌主要表达的是( D )
A.寄国共合作之成功 B.叹南迁流离之苦辛
C.苦黎元受战争涂炭 D.颂师生不屈之壮志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中涉及了抗战、建国,并为此努力
学习奋斗,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 D 项符合;A、B、
C 三项都不是西南联大校歌中表达的主要精神内容,故排除。
2.推论离不开对史实、史料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正确的是
( D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日本帝国宪法》:“日本帝国
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
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
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B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
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
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C
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是对
2015 年中国外交的生动总结。
纵观 2015,习近平主席足迹遍
布亚、欧、非、美四大洲 14
个国家,参加 9 次国际会议,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
以 4 月首访巴基斯坦为起点,
穿梭访问美英大国、出席联合
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峰会等外
交活动。
D
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
1937 年 12 月的南京时说:“在
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
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
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
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
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
该材料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
有重要价值
解析:1889 年推行的《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根据
史料“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得知天皇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和司
法权由国会和法院掌握,故天皇掌握最高权力是错误的,故 A 项错
误;总理衙门不仅涉及外交事务,还涉及我国之富强,故 B 项错误;
2015 年习近平走访的国家、参加的会议并非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进
行的外交,故 C 项错误;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的回忆具备一
定的史料价值,故 D 项正确。
3.1937 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
“1937 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B )
A.东西方“冷战”,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B.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D.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
解析:1937 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蒋介石国
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接受与中共合作,并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抵抗日本
侵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战场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故 B 项正确;“冷战”是二战后,时间不符,故 A 错误;美国对国
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不过多认可,故 C 错误;D 时间
不符,北伐战争是 20 世纪 20 年代,故排除。
4.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道:“①我的爷
爷出生于 1920 年,18 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
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
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
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
……”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B )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解析:①错误,1938 年已经是抗日战争时期,此时中共武装已
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②正确,1940 年发动百团大战;③正确,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④错误,过渡时期为 1949~1956 年农
合实行的是农业合作社,并非人民公社。故选 B。
5.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
了 100 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
离,出现其他变故。”作者主要想说明( D )
A.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军队牵制 100 万日军不符合事实
D.重视中国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解析:材料与“时间最长”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
“东方主战场”的地位,故 B 项错误。“国共军队牵制了 100 万日
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意思是事
实存在,但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故 C 项错误。“没有中国
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
故”,强调应该重视中国的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故 D 项
正确。
6.王桧林在《中国现代史》中认为:“1937 年 8 月,蒋介石在
南京召集国防会议,各省军政长官出席。蒋介石要求地方派兵参加抗
战。会后,除原已在前线者以外,其他地方部队陆续开赴前线。”蒋
介石此举的目的应该是( B )
A.动员地方势力,并率先抗战
B.增强抗战力量,削弱地方势力
C.趁机夺取地盘,消灭异己
D.借助抗战时机,抬高自己地位
解析:1937 年 8 月,正是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召集各军政长
官,要求地方派兵参加抗战,这有利于增强抗战力量。同时根据所学,
当时国民政府名义上一个中央,但仍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派系军阀,
各地派系军阀割据一方事实仍然存在,因此抗战一爆发,蒋介石要求
各地方军队参加抗战,有借机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目的,故 B 符合
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7.以下是 2014 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与
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B )
A.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材料重点突出中华民族各个部分都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
重要贡献,而不是在于整体,故 A 项错误;材料所述各个部分都曾
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意在说明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
击日军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抗击日军
的主战场,故 C 项表述不正确;材料并没有将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
的范围之内来评价和考量,故 D 项错误。故选 B。
8.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 1937 年和 1938 年内,抗战是比较
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下列史实能证明毛泽东这一观点
的是( B )
①淞沪会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都是由国民党军队
所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结
果;百团大战是 1940 年由彭德怀指挥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起的战
役,与国民党方面无关。故选 B。
9.“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
……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提
出上述口号的会议召开于( D )
A.上海 B.北平
C.广州 D.延安
解析:根据所学,1945 年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提出党
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
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故选 D。
10.徐州会战结束后,陈诚在《台儿庄歼敌战》的总结电中说:
“战略上成功之原因,……此盖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
其少部,袭攻其后方,……故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
场我军努力之总和,不可视为一战区之胜利。”从中可以看出
( D )
A.台儿庄战役扭转整个战争局势
B.正面战场战略发生重大变化
C.台儿庄战役成为国共合作典范
D.游击战在正面战场发挥作用
解析:台儿庄战役扭转整个战争局势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A;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只是局部的胜利,不能代表整个正面战场战略都发
生了变化,排除 B;台儿庄战役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反对日本侵略,不
是体现国共合作的典范,排除 C;通过材料“战略上成功之原因,……
此盖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其少部,袭攻其后方”可知
在正面战场上采用了游击战的作战方式,故 D 正确。
11.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
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
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 C )
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
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
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指的是二战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开罗会议等国
际会议,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故 C 项正确。材
料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不是前所未有,中国
古代的外交主动性更强,故 A 项错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
参与缔造者”并不代表中国就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美苏才是
新的国际秩序的真正缔造者,故 B 项错误。反应式外交是消极被动
的外交,主要以防范姿态主导外交行动,这和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二
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近代史上中国外交一直没有脱
离反应式外交,故 D 项错误。
12.1937 年 8 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授予蒋介
石紧急命令权:“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国防最高会议主
席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到
来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B )
A.民主决策 B.高度集权
C.政党政治 D.政治协商
解析:依据材料“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国防最高会
议主席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 正确,排除 A。C、D 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
共 52 分)
13.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
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
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
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
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
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
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
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
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
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材料一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
战进入怎样的阶段?(6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
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根
本原因又是什么?(8 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6 分)
答案:(1)时间:1937 年。 阶段:全面抗战(或全民族抗战)。
(2)特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
战例: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
(3)①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
行了全民族的抗战。②全民族的英勇奋战,尤其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
根据地人民的抗战 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的大力支持等。 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支持。 ⑤中国人民的抗
战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根本原因:全民族团结抗战。
(4)变化: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
解析:(1)根据材料中“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
便这样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
揭开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1937 年。 阶段:全面抗战
(或全民族抗战)。
(2)根据材料中“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可知特点:国共两党合作抗
日;两大战场相互配合。战例:国民党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
最大胜利;共产党的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
捷。
(3)第一小问,从材料“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
势”可知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实行了团结抗战;其他原因可以结合所
学,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地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港澳同
胞、海外侨胞的作用等角度展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
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以及两个战场的
全面配合,所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4)根据材料三中的“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
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
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可知抗日战争使中
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战役从
1937 年 10 月 13 日至 11 月 2 日,历时 21 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
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
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
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忻口战役以我军伤亡 10 万余人的代价,歼灭
日军 2 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场歼敌最新的纪录……1944 年 3 月,
中国远征军应盟军的强烈要求展开滇西反攻作战,4 月,中国远征军
确定作战方针“以策应驻印军攻击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为目的”。
——摘编自《我的抗战》
结合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
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
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6
分)
答案:示例一:
情节: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概述和评价: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5 年华北
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抗日呼声高
涨,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 年卢
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地区,国民政
府被迫宣战,并于 9 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
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示例二:
情节:中国远征军配合盟军展开滇西反攻作战。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
献。
概述和评价:随着二战的爆发和进一步扩大,1942 年 1 月《联
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中国是重要成员国
之一;中国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中国是
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材料中一方面反映了太原会战的基本事实,另一方面反映
了中国远征军作战,一方面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战的特
点,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评价的时候,结合当时这两次战争的影响来说明。
相关文档
- 山东省莱芜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2021-08-269页
- 【历史】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1-08-2611页
-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2021-08-267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练2021-08-264页
- 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五单元2021-08-2615页
-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21-08-268页
-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2021-08-2624页
-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2021-08-261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5页
- 【历史】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2021-08-26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