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的原因,以及清朝设置军机处的背景。‎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废除丞相制度的影响和军机处的特点。‎ ‎3.从唯物史观角度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 知识点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1)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1)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知识点二 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过程 ‎(1)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 7 -‎ 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知识点三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3)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2.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 ‎3.特点:机构简单;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 ‎4.职能 ‎(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5.影响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 7 -‎ 废丞相,设内阁 史料一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①。”‎ ‎——黄佐《南雍志》‎ ‎[解读] ①处信息表明明太祖认为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思考] 根据史料一回答明太祖对丞相的基本态度。‎ ‎【提示】 认为秦以来丞相的擅权危及君主的统治。‎ 史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②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众阁臣无不惴惴惧者③。‎ ‎——《皇明大政记》‎ ‎[解读] ②③处信息表明阁臣虽能草拟圣旨,但皇帝亲自批改,阁臣惟恐不合帝意而惴惴不安。‎ ‎[思考] 根据史料二,分析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提示】 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合帝意。‎ ‎ 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 内阁制 权力来源 丞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参与政治权;权力来自于制度 有票拟权,但票拟后须呈给皇帝决定;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史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①,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②,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③……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了设立军机处的目的。③④处信息说明了军机处的重要性及特点。‎ ‎[思考] 根据史料一,指出雍正改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军机处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 7 -‎ ‎【提示】 原因: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重要性体现在位置距宫廷近,担任者都是亲臣、重臣,负责全部承旨、出政。‎ 史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⑤,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⑥。‎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解读] ⑤⑥处信息表明军机大臣只能原封不动地传达皇帝旨意,不能有个人的意见在其中。‎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军机处的设置对清代政治有何影响?‎ ‎【提示】 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军机处的特点及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1.特点 ‎(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2)保密性好:受皇帝直接控制,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地处皇宫内,不易受外界干扰。‎ ‎(3)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至多三四十人。‎ ‎2.影响 ‎(1)军机处使皇帝总揽了中央机构的大权。‎ ‎(2)军机大臣的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一切军国大事最终只凭皇帝一人决断,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 ‎(3)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清代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空前强化。‎ ‎(2)措施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3)决策权发生变化:由外朝转向内廷,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 ‎(4)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 7 -‎ ‎(5)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等方面。‎ ‎(6)体现了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本质上反映出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积极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和文化进步。‎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与“天朝上国”观念,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 ‎1.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主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分相权,中书门下同相 B.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 C.裁中书,实现权力集中 D.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 B [依据题干材料“主荒臣专,威服下移”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因而他废丞相,权分六部,故B项正确;A项是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是明朝为解决丞相被废后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纵观古代中国的历史,明朝是太监乱政较为严重的朝代,其根源在于(  )‎ - 7 -‎ A.明代皇帝大多昏庸无能 B.明代皇权过于集中 C.明代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D.明代政治异常腐败 B [太监乱政,根源于专制制度本身。明朝太监乱政比任何朝代都严重,其因在废丞相,皇权过于集中。]‎ ‎3.自秦代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C [依据“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内阁的特点,故选C项。]‎ ‎4.《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 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具有最高决策权 C.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 C [由“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可知,明代内阁的职能与宰相类似,故选C项。]‎ ‎5.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了(  )‎ A.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D [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6.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皇权受到制约 B.君主专制强化 C.世袭制度消亡 D.地方权力削弱 B [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 ‎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其权重大,其体尊严。汉制丞相用人行政,无所不统,盖君则世及……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为平章政事同三品,为大学士;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 - 7 -‎ 渐建其贰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协办大学士。其位日卑,其权日分,于是宰相遂为天子私人。 ‎ ‎——《梁启超文选》‎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出现的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答案] (1)变化: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丞相名称发生变化;人数逐渐增多。‎ ‎(2)时间:清朝雍正帝时期。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