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质量检测(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
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
( )
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 D.“文化大革命”结束
解析:选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
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与
这首诗相符,故 C 项正确。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这说明( )
A.中共决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中共致力于建设民主平等的政治
C.中共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中共和民主党派决定着建国成败
解析:选 B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非执政党,只有中共才是唯一的执政党,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而非执政党的身份参加政协会议,这本身就体现了中
共致力于各党派平等政治的精神,故 B 项正确;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材料无从体现,
故 C 项错误;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可能决定中国政治建设的成败,故 D 项错误。
3.阅读下图。那一年,人民的选举( )
A.有力地推动《共同纲领》的制定 B.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
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 D.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
解析:选 D 1953 年的全国人民普选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准备,
这一年的选举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 D 项正确;《共同纲领》的制定是在 1949
年,排除 A 项;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石,排除 B 项;对
宪法草案的讨论不必通过选举的方式进行,排除 C 项。
4.有人说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
家”。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选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全民普选基础上建立的,
最能反映真正的“民主”,故 C 项正确。
5.“红卫兵砸了只花瓶,拿走了父亲(张治中)的佩剑,还责问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和语
录……红卫兵走后,父亲对家人和机要秘书说:‘今后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大笑话。’”这
说明( )
A.“文化大革命”不得人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抵制
B.“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外的当权派
C.对“文化大革命”的重新评价是历史的必然
D.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解析:选 C 题干并没有体现广大群众抵制“文化大革命”,故 A 项错误;题干也没展
示打击党内外当权派,故 B 项错误;从材料“这将是一个大笑话”可知题目材料主要讲“文
化大革命”的荒唐性,历史重新评价是必然,故 C 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红卫兵的急先锋
与主力军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
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 年 5 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 年 3 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 年 7 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解析:选 B 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利益至上的观点信息,排除 A 项;民族区域自治政
策,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排除 C 项;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历史信息,排除 D
项;材料中的三项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故 B 项
正确。
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努力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健
全。1981 年时,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 )
A.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D.筹备和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 A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 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 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
健全。1981 年”相符,故 A 项正确。
8.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
治建设新举措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解析:选 D 加强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后民主建设的新内容,故 D 项正
确。
9.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
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解析:选 A 《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
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依法治国”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
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故 A 项正确,D 项错
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前者不主张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故 C 项错误。
10.以下是少儿读物新三字经中的片段,“为大计,方针活,□制度,存□国。九□年,
香港归,九□年,澳门回”。依次补全该片段应该填入( )
A.两、一、七、九 B.一、两、五、七
C.两、两、七、八 D.一、五、七、两
解析:选 A 前面两空为“一国两制”,“香港归”、“澳门回”前面两个空缺部位应
填写七和九,因为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 年、1999 年回归,A 项符合题意。
11.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
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
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
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
C.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
D.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
解析:选 B 影片《血战台儿庄》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活动,对蒋经国有所触动,
改变了对大陆的态度和政策,说明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故选 B 项;A 项说法错误,
只能是二手史料,排除;C、D 两项说法绝对,排除。
12.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对台政策的“四不原则”:我们推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
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
这“四不原则”( )
A.有利于上海合作精神的发扬与光大
B.表明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体现了以诚相待“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广泛适用性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
“四不原则”体现了以诚相待“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陆与台
湾关系,而非上海合作组织的精神,排除 A 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属于外交问题,
排除 B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属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准则,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秦代实行专制,与秦始皇“夷六国”“扫封建”而设郡县密切相
关。“有郡县,然后土地人民直隶于中央政府,而专制之实乃克举。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
土地,而悉为郡县以未于中央政府,则非大行专制不能为功。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
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国有利有病,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
利,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材料二 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
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
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
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
——摘编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
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
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2012 年 12 月 4 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
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做法。(8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8 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
国有利有病”等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
段……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的信息
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颁布 1787 年宪法以及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3)问,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回答即可,比如修改宪法以及提出“依
法治国”等。
答案:(1)原因: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贵族政治的消失;权臣势力的削弱。
(2)观点:代议制的优势及好的政府的标准。
做法:制订并颁布 1787 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体制;坚持人民主
权原则。
(3)史实:1982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1997 年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进
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
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2015 年 11 月 7 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
三次国共合作……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
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 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
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
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2015 年 11 月 7 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1)请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4 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4 分)
(3)结合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指出“九二共识”的内容。(12 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自此两岸隔绝,所以台湾问题
本质上是中国内政,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第(2)问,根据“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
共合作”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方针是“一国两制”。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 1987
年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 年“九二共识”、2008 年两岸实现“三通”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
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1)由来:内战遗留问题。
(2)方针:“一国两制”。
(3)发展: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
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 年“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2005
年连战访问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8 年两岸实现“三通”。内容:海峡两岸均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相关文档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练2021-08-264页
- 【历史】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08-2620页
- 【历史】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2021-08-2618页
- 【历史】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第2021-08-2614页
- 山东省济宁市北大培文实验中学20192021-08-2620页
- 【历史】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21-08-2613页
- 【历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021-08-2614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练2021-08-264页
-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