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教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7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 (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1.统一六国 ‎(1)条件 ‎①秦国崛起: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当时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②嬴政亲政:把权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任用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将领。‎ ‎③统一策略:离间敌国,远交近攻。‎ ‎(2)结果:秦灭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确立中央集权制 ‎①创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③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全国管辖。‎ ‎(2)文化上:统一文字,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3.评价 ‎(1)千古一帝: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 ‎(2)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3)秦暴政而亡:陈胜、吴广起兵反秦,秦朝覆亡。‎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功绩 ‎(1)东征西讨,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奠定唐朝基业。‎ ‎(2)政治上: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进一步发展。‎ ‎(3)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4)选贤:虚心纳谏、重用贤才。‎ ‎2.过失:贞观后期,渐趋奢靡。‎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帝 ‎1.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智除鳌拜: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统一趋势。‎ ‎(3)统一台湾:强固东南海防,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 ‎(5)三征噶尔丹: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蒙古的关系。‎ ‎2.重视经济和文教 ‎(1)派人治理黄河水患,视察河工。‎ ‎(2)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 ‎(3)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成《康熙字典》。‎ ‎3.对康熙帝的评价 ‎(1)功绩: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雍正、乾隆继承其基业,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局面。‎ ‎(2)局限: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使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开,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机,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祸根。‎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 ‎1.相同点 ‎(1)三者都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西北,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百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册封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不同点 ‎(1)统治效果不同:秦始皇的统治并未使中国进入盛世时期,而唐太宗与康熙帝的统治开创了盛世局面。‎ ‎(2)面临民族问题不同: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康熙帝既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后曾有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最后献身文教。‎ ‎2.基本思想 ‎(1)“礼”:即周礼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②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④“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仁者,爱人”‎ ‎①仁爱应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是其他人。‎ ‎②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③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④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举贤人”以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为“内圣外王”。‎ ‎(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古希腊的先哲 ‎1.古典文化产生的背景 ‎(1)希波战争胜利使雅典进入它的黄金时代。‎ ‎(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伯里克利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 ‎(4)学术和文化的繁荣。‎ ‎(5)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失败,政局动荡。‎ ‎(6)马其顿统治时期,希腊哲学达到顶峰,三大思想家出现。‎ ‎2.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一个理想的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统治者、武士、劳动者。‎ ‎②当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③“哲学家王”:理想的统治者。‎ ‎④财产公有。‎ ‎(2)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他的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2)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3)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4)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不同点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考点三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 一、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科学成就:编订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1)《本草纲目》集16世纪前中国中药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还在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有所建树;是对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一次大综合,把古代医药科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中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评价 ‎(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贡献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2)《本草纲目》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遍及全世界,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植物分类法早近200年,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主要事迹 ‎(1)作为首批幼童赴美留学,学业优秀,掌握了近代铁路修筑技术,为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9世纪末主持修筑滦河大桥,显示其卓越才能。‎ ‎(3)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4)1913年后,担任交通部技术总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修成粤汉铁路部分路段。‎ ‎(5)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抱病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为收回中国铁路的主权奋力抗争。‎ ‎2.评价: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人的光荣”。‎ 三、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1.主要成就 科学领域 主要理论成就 成功运用 地质力学 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 勘探石油/寻找铀矿/预测地震 古生物学 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冰川学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 ‎2.评价 ‎(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2)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1.科学成就 领 域 成 就 数 学 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物理学 光学 ‎(1)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 “微粒说”‎ 力学 ‎(1)创立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天文学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解释了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问题 ‎2.评价 ‎(1)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 ‎(2)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五、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1.科学成就 ‎(1)提出相对论: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1916年《广义相对论基础》发表。‎ ‎(2)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2.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一战时:支持反战宣言。‎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造成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发表了反核战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评价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提出的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而他伟大的人格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宝贵遗产。‎ 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1.(2017·宜宾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 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然而长期以来的人物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在人物生平的叙事上一带而过,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如此的教学留给学生的人物形象扁平而干瘪,只有“冷淡的尊敬”,而无“发自肺腑的欣赏”;独断而机械的历史结论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日益懒惰和僵化,而人物教学希望通过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培养公民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便流于形式,破坏了人物教学功能的发挥。‎ ‎——《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1)以秦始皇为例,怎样认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 ‎(2)历史人物是复杂的,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存在“扁平而干瘪”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1)评价秦始皇,应结合所学从功过两方面来评析。(2)根据材料二“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得出,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要立足史料,全面分析,防止以偏概全,要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即一分为二的观点;以正确的评价标准,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 答案:(1)功: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派兵北伐匈奴,南征越族,移民戍边,修筑了万里长城,扩大了疆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过: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广建宫殿陵墓;赋税沉重,滥用民力;实行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 总之: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文化专制和残暴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不利影响。‎ ‎(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要对这一人物做全面了解,不能以点带面;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论从史出;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如生产力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很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任答三点即可)‎ ‎2.(2017·洛阳统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前往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西行路上,他走过八百里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但玄奘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 誓不东归一步。”他曾被高昌王阻留,但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到达目的地后,历经十七年学遍了当时佛教的大小乘各种学说。‎ ‎643年,玄奘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他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逻辑学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回国受到唐太宗热情接待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奘为何被誉为“中国脊梁”。‎ 解析:(1)从唐太宗、玄奘、佛教和当时的社会需要四个角度回答。(2)根据材料“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历经十七年学遍了当时佛教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可以看出其精神可嘉;根据材料“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可以看出其翻译的著作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提供了珍贵文献;再从玄奘的西行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角度回答。‎ 答案:(1)原因:唐太宗崇尚文治,推崇佛教;佛教思想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唐初社会现实的需要;玄奘佛法精深且德行高尚(不畏艰难、志向坚定、忠诚爱国、虔诚和执着等)。‎ ‎(2)原因:玄奘西行体现舍身求法的精神;玄奘翻译的佛经和著述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玄奘的西行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2017·临汾适应性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以上均引自《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国,并对这一理想国进行评价。‎ 解析:(1)从材料一“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 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可知柏拉图的看法。(2)第一小问理想国,从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等信息可知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指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的国家;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柏拉图设计理念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答案:(1)看法:柏拉图认为古希腊领袖人物的产生过于随意;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2)理想国: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 评价: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是一种乌托邦设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又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古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给人以一定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4.(2017·景德镇高三质检)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 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爱因斯坦语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精神。‎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即可。(2)根据材料中“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可分析其精神为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根据材料中“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可分析其精神为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根据材料中“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可分析其精神为崇尚节俭。‎ 答案:(1)贡献: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宇宙论和统一场论。(三点即可)‎ ‎(2)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批判的精神;淡泊名利、崇尚节俭的精神等。(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