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 M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习题含解析1

  • 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12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2017 年高考命题预测】 高考命题主要从西学东渐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 新颖的背景材料(如歌谣、文献资料等),考查引发社会生活变迁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以时间为线,把本单元分为鸦片战争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阶段,横向整合各 个时期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相关史实及阶段特征。 2.本单元近年考查的重点是民国时期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试题大多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分 析及历史迁移能力。注意结合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的变迁,分析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内 在联系,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网络。 3、复习本单元要注意运用文明史观及社会史观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并辩证分析评价。如以文明史观梳理近 代中国社会生活由封建落后到走向近代文明的历史进程和特点;以社会史观梳理近代以来社会习俗、交通 通讯及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等。 4、利用归纳法和列表法,从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等方面归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从政 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2017 年高考考点定位】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突出考查中国的代 以来服饰的变化、婚俗的变化。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着重考查中国近代以 来交通、通讯的进步与成就。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 巨大变化。→→突出考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折射的社会生活变化,注意它们与相关时代背景的联系。 【考点 pk】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点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1、第一次变化(1840-1949 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文明,中 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2、第二次变化(1949-1978 年):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严重影响 而显得单调与呆板。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第三次变化(1978 年-至今):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 生活丰富多彩。 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 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 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 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试题演练】 1.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 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材料说明了 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名师点睛】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④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①交通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它能够活跃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②交通近代化有利于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 人们的生活。。 ③交通近代化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④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近代化一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由于受 顽固势力的阻挠,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试题演练】 1.伴随着商埠的发展,“一位有远见的海关税务司……把他的马厩附近的一小段中国道路铺上了碎石子。…… 之后还不到 25 年,天津就拥有了数英里的一流碎石路,在这些道路上,汽车正在愉快地 奔驰着。”从材 料中,最能感受到( ) A.近代天津陆路交通发展的落后 B.西方人修路意在开天津为商埠 C.天津开埠对其交通发展的影响 D 当时国人要求发展交通的诉求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特点 考点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名师点睛】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 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 的发展。 (2)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 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 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 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 现高潮。它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之大已有别于传统社会。 3.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互联网的影响和启示: (1) 积极影响: ①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 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 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 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 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 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2)互联网的缺陷: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②利用网络进行犯罪;③使青少年沉 迷于网络游戏。 (3)启示: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试题演练】 1.1895—1911 年中国创办报刊 1520 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 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 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内容“政 论性报刊约占 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可知当时政治变革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选 B 项。题干仅描述了当时报刊业的发展情况,所以 A 项与题意无关;放弃实 业救国思想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C;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在题干中没有反映,排除 D。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业的发展 【三年高考】 14、15、16 高考试题及其解析 2016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10)1921 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 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 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 【名师点睛】社会史是近几年江苏卷必考题型,社会史一般是指从社会的视角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 碎片,分析研究正史之外的小“历史”,就是平时所说的“边缘史”。有关社会史的高考考察视角除了上 述外,还可以从商人史、教育史、人口史、瘟疫史、抗震救灾史、福利保障史和社会公平道德重塑等方面 切入复习。社会史的内容进入到高考命题范围,不仅可以扩大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源视野、拓宽历史的教学 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2.(2016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5)1899 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 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 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近代中国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仅凭引进外国科技也不能说明中国自身 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样轻易排除②;再结合题干中时间信息“1899 年”。而在此前的 1898 年戊戌变 法发生,推动政治近代化,因此可排除③,至此可判断 C 正确。 3.(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24)1949 年 12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 及其所署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 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 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说明各机关无权发布公告和公告 性新闻,其目的是为了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项。材料体现不出新闻宣传网 络,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故 B 项错误;C 项和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中国新闻宣传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以社会史观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理解和认识,材料脱离教材,意在 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了与政权相适 应的意识形态,新闻宣传就是服务于政权本身的。本题以社会史观为指导思想,凸显出历史试题源于生活, 服务社会现实的功能。近几年全国和各地方试卷考查社会史观的试题比较多,我们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要关 注新史观。 2015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01.(2015 年北京卷文综 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 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 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 【名师点睛】辫子在中国历史上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它是民族关系的象征,也是政治倾向性的表现,惟其 如此,辫子给很多人带来了噩运。这是个小切口问题,从这一细微之处考查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也隐性 的考查到怎么对待传统的问题,命题者独具匠心。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查历史知识,使试题具有极强的亲 和力。 02.(2015 年四川卷文综历史 6)1919 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 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 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 键信息“《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以及《新潮》属于新文 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刊物。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其主要撰稿人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 故,A 项具有片面性;C 项的“国人”态度,具有片面性,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D 项, 题干只是说明部分人的婚姻受到八字、命书,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而 B 项表述比较客观,符合 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社会习俗·传统婚俗;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 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思想观念的冲撞。 【名师点睛】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作为素材,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及其特点”,实际上兼顾考 查学生客观认识和解读历史事物的能力。从中折射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受传统思想影响 严重)。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及其特点的总体认识。平时在复习和备考进程中要 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梳理和宏观把握。重点把握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进程脉络。 03.(2015 年江苏卷历史 11)下图是 1949 年 3 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 遛狗者和流浪儿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C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物质生活的变迁•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表现。 【名师点睛】(1)从政治上来看,有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 文明的传入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 极大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内部新兴进步力量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努力。(2)从生产力角度来看, 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3)从思想启蒙和思想革命角度来看, 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 思想的解放,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04.(2015 年新课标Ⅱ卷文综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2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份 法定节假日天数 节假日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1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 2 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 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 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 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 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回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 空间。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根据图表,我 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 回答的。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所以这道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 密。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节假日的变化。 【名师点睛】这道题命题方式非常新颖,在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很少出现。回答时答案也是非常灵活自由, 关键就是要看学生的答题思路,答题语言规范性。回答的时候先列举出变化趋势,之后再解释产生这种变 化趋势的原因。回答原因的时候要分点回答,并且联系教材所学知识,给出你想法的理论基础。做到言之 有物,分数很容易拿到。 05.(2015 年广东卷文综 38)(25 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 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 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 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 1915 年开始酝酿,1922 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 分)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那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 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 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 理,逻辑清晰)。 【答案】 (1)思潮:人文主义。(2 分)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 复兴运动兴起。(4 分) (2)学派:儒家。(2 分)原因:儒学已经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 家经典为主要内容。(4 分) (3)变迁及说明: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 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 但分量仍很重。(5 分)1912 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4 分)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 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4 分)(【评 分说明】:要求考生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合理联系,并围绕问题进行准确地、逻辑清晰地解读,考 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 (1)第一问结合材料描述和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二问由“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 治地位发生变化”可以分析出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由“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 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结合所学可以从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兴起角 度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 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结合所学可知是儒家。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 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这个角度阐述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明 清时期受重视的原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育变迁·变迁原因。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中西方不同时期的教育变迁为核心史料考查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材料题是考试中学 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实际上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 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 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 目的性。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我们必须从提供的 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 打下基础。 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5 年高考未涉及) 考点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01.(2015 年上海卷历史 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 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 自( )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 演论》 【答案】A 考点: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 发展•近代报刊。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主要历史人物及 事件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以清末学堂书报的不同政见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思想 潮流演进的理解。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即“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 权、曰民生”体现的是三民主义思想;“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是维新派梁启超的 思想。基础性是高考上海卷命题的一贯的风格,平时复习备考时要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准确。 2014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01.(2014年江苏单科0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生活习俗变迁。 【名师点睛】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剪辫改变了旧的落 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 发展。但是有的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或对革命表示怀疑,不相信革命能成功,舍不得剪去辫子。 02.(2014 年安徽文综 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 4 显示中学自 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 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 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 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理性学习西方 【名师点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始于洋务运动。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从船坚炮利的深切感受中,看到 了科学技术是西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西方国力强大的根本原因所在。李鸿章对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描 述得极为形象:“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 不足限制。因此,洋务派本着“变器不变道”的原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兴办了以 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刨立到19世纪末,洋务派创办了 近40所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语言类学堂.以教授外国语言,培养外交 和外语人才为宗旨,如上海同文馆(1863年):一类是技术学堂,以培养轮船制造、航海、电讯,医 学、矿务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宗旨,如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一类是军事学堂,培养海军、陆军 的指挥人员,如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03.(2014 年安徽文综 13)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 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及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更有西装新少年,爱 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西洋化即崇拜西方生活方式和 全盘西化的现象,再由《西装叹》可推断出材料主要表明了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看待,D 符合题意, 而 ABC 的表述均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主旨,故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理性学习西方 【名师点睛】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明大致有盲目排外;盲目崇洋;文明排外三种态度。最进步的态度是文 明排外,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 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成“实业救国”思潮和收回利权 运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到来;促进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 04.(2014 年北京文综 17)图 9 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 的有 图 9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 【名师点睛】解答图片型历史试题关键是审读图片,明确图片反映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图片一般由图片、 文字说明、标题三部分构成。图片是主体,直观的再现历史史实。标题是图片的眼睛,直接说明图片的主 体。文字说明部分是对图片所反映历史史实的有效补充。但文字部分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解答问题 时要注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与历史课本史实的有效链接,然后根据问题设计来解答。 05.(2014 年福建文综 15)旗袍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 【名师点睛】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 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 义。 06.(2014 年浙江文综 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甲图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 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点睛】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与清初强迫汉人剃 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 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 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 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当时有一名《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 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 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为了迅速的除去这一恶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子的命令, 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剪除辫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07.(2014 年浙江文综 17)右图是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业的繁荣 【名师点睛】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 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1、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 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2、有时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在发现甲骨文以前, 关于殷商的历史一直以《史记》的记载为第一手史料,但甲骨文发现后,甲骨文就是第一手史料,《史记》 变为第二手史料了。 08.(2014 年上海单科 22)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19 世纪初期 B.19 世纪中期 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后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0 世纪初期,受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条例,提倡移风易俗,妇女解放运动,社会风气逐 渐开放,女子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选 C 项,其他各项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革。 【名师点睛】辛亥革命时期受了数千年封建压迫的中国广大妇女同胞们开始向往西方妇女所享有的各种平 等权利,尤其在了解到美国妇女在法律、工作、教育、婚姻、交际等方面的自由权利之后,中国的妇女同 胞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争取自由和权利。而在其中,女子教育首当其冲。虽然女学生所占比例似乎并不大, 但毕竟她们开始名正言顺地接受教育,这是历史的进步。她们从渴求知识,学习知识,追求先进文化,一 步步甚至向先进的革命思想进化。 09.(2014 年山东文综 38)(24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 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 9 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 1919 年 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 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 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 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 鸣……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 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 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 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 的归宿地。 丙:摘编自 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 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 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 分)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 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 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8 分) 【答案】(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 20 世纪初 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 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 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 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 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 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 会前提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历代节妇烈女人 数绘制的柱状图》反映了古代封建统治者特别是明清时期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 对妇女的压制”这一角度答题。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更能说明 20 世纪初妇女解放的情况。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在作答时要注意应结合具体事 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比如:从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 “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 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从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上辛亥革命,民主 共和观念;经济上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紧紧围绕 “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 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上来。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古代妇女地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 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现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名师点睛】近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少年青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年青 妇女不再沉默,纷纷向传统礼教作出挑战,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但是传统礼教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思 想的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0.(2014 年天津文综 13)(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 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 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5 分)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 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 人生活 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 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 分) 材料三 20 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 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 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 分)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3 分) 【答案】 (1)扬气:创始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3 分) 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简朴观念发生变化。(2 分) (2)洋气:西方生活时尚。(2 分)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4 分) (3)进步:19 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 积极主动学习并融入世界(4 分) (4)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3 分) 【解析】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的信息来归纳 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抓住材料二中“天津通商”“日用洋货流行”“短衫窄裤、口衔烟卷”等信息,联 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归纳,可得出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 影响。 (3)结合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 19 世纪后期,中国人是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在西方侵略的大 背景下被动接受西方文化;而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并融入世界。 (4)因素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奢靡生活风气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以及材料三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社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从材料二中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 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外来影响。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名师点睛】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例如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出现的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和政治体制改革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②经济建设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长期以来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 位(如实行统购统销、“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和 生活方式;⑤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改变了人们的观念;⑥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物质文 明和生活方式。 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01.(2014 年浙江文综 20)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 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排序选择题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 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 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 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 后顺序。 02.(2014 年四川文综 14(2))(1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图 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 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 4 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答案】(2)(10 分)整理:图 4 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 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 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 等方面的变化。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 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名师点睛】史料解释,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不能有预先的设定,必须从史 料本身以及史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历史评价,是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进行评 价,必须有鲜明的立场,比如是从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具有相当的主观性 考点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01.(2014 年高考新课标 1 文综 30)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 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 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国产电影的区域性分布 【名师点睛】本题以电影事业为视角考察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历史,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迷惑性,可谓独 具匠心。本题的难度在于材料分析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总体把握,而不能深究于细枝末节。“上海成为中 国电影的制作中心”表明,大部分国产片都是在上海录制完成的。同样,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贸易中心也由广州转移到上海,表明中国境内的外国片大部分也最先出现在上海。因此,京津地区 的影片,无论是国产片还是外国片,总体上来讲都是从上海中转来的。而京津地区的外国片比例大大高于 上海,说明外国片在中转过程中具有优势,那么,外国片的优势是什么呢?与此相关的只有选项 C.中国电 影拷贝流通税费重,但需要逆向思维,也就是说,外国片的拷贝流通税费低。可见,本题考查的是必修一 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内容,具体来说是学生对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中,列强在华 特权的认识。甲午战争以后,列强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内地税的豁免权,电影拷贝 流通税费就是其中之一。这考察的是学生从材料中有效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有对列强特权的基 础知识掌握。本题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第一点表现是,由于“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这一信息 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将国产电影视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而材料中,不论是上海还是京津地区, 外国片比例都高于国产片,正说明了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内容,具体来说就 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外国资本主义,因而会错选选项 A。但如果学生注意到“上海与京津 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这一信息,就会发现,本题强调的并不是外国片比例高于国产片,而是京津地区 的外国片比例大大高于上海,而这是与“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无关的。这考察的是学生全面分析材 料信息的能力。第二点表现是,对于电影事业,学生很可能会将外国影片视为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北京 和天津的外国片比例大大高于上海这一信息,正说明了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中国会生活的变迁” 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的变迁具有区域性、多层次性,导致这些特性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同 区域的人们对外来事物的社会心态不一样,因而会错选选项 B 或 D。但如果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近代社 会生活变迁的区域性、多层次性,一般指的是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别,而上海与京津地区都属于沿海 地区,在西方文明影响的程度上不会有太大差别。而且,相对京津地区来讲,上海民众对外来事物应该更 具热情,所以选项 B 不符合事实。这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02.(2014 年浙江文综 17)右图是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出自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刊登了一则“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20 世纪初,中国报刊业 呈现出繁荣景象。报刊登载征婚广告可以作为出版业发展、广告业进步和婚姻习俗变迁的直接证据,所以 A、 B、C 均可排除;D 项“世界文明之演进”图片材料不能体现。故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业的繁荣 【名师点睛】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 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1、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 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2、有时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在发现甲骨文以前, 关于殷商的历史一直以《史记》的记载为第一手史料,但甲骨文发现后,甲骨文就是第一手史料,《史记》 变为第二手史料了。 03.(2014 年上海单科 23)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 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民报》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民报》 【名师点睛】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1873 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 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04.(2014 年四川文综 14(2))(1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图 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 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 4 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答案】(2)(10 分)整理:图 4 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 和通信工具 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 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 等方面的变化。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 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名师点睛】史料解释,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不能有预先的设定,必须从史 料本身以及史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历史评价,是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进行评 价,必须有鲜明的立场,比如是从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具有相当的主观性 【两年模拟】 2016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6 届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1919 年,某新湖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 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 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书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解析】 考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社会习俗·传统婚俗;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 西方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 2.(2016 届河南郑州一中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 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 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新风尚”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答案】D 【解析】 考点: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婚嫁丧葬 3.(2016 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12 月)月考历史卷)竹枝词中记载着汉口民众乐园的景象“家 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 霜。”下列的理解准确的有 ①开埠通商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变化 ②位置优势有利于人流、物流汇聚 ③城市开始出现商业化的娱乐活动 ④文化娱乐拓展了女性的生活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故①正确;“家家 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汉口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有利于人员、物质的集聚交流,故②正确; 宋代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城市出现商业娱乐活动场所“瓦肆”,故③ 错误;“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城市娱乐拓展了女性的 生活空间,故④正确,选择 B 项符合 题意。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 4.(2016 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 12 月考历史试卷)崇信神道被日本当局视为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支 柱。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在旅顺修建了“关东神宫”。当时的中国人举行各种典礼时,人们必须遥拜日本 的“皇太神宫”,就连男女青年结婚,都要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由此可以反映近代旅顺社会习俗变迁的 特点是( ) A.中西合璧 B.完全西化 C.主动接受 D.被动接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近代旅顺社会习俗的变迁。当时,伴随着日本的侵略,日本崇信神道的社会习俗也 传到旅顺,旅顺人民不得不接受日本所崇信的神道,而这一过程是伴随日本侵略而不断深化的,中国人民 属于被动接受故选 B 项。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特点 5.(2016 届江苏省普通高中高三 4 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据《东方杂志》记载,1929 年 10 月到 1930 年 9 月底在北平的 974 起离婚案件中,妻子请求与丈夫离异者占 521 例。出现该状况的社会原因是( ) A.西方思想传入,婚姻观念完全西化 B.男士休妻盛行,思想观念陈腐不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潮流 D.女性思想解放,女权主义观念兴起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女性思想解放 6.(2016 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下期第二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 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 ‘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错误,汽车的燃料为汽油,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燃料为煤炭;B 项错误,飞 机并未在材料中出现;C 项正确,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D 项错误,材料中的现 象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新式交通业 在中国特别是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但是这些交通工具大都是引进而不是中国自己生产。与此同时,中 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考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汽车 7.(2016 届山东蒙阴县一中高三二轮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卷)1875 年 10 月 11 日《申报》刊载:“夫新 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 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 谋求义利兼顾 B. 追求商业利益 C. 开辟谋利途径 D. 关注时局政治 【答案】A 【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 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8.(2016 届浙江省杭州一中高三二轮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卷)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 刊进行了大扫荡,到 1913 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 139 家,比 1912 年少了 2/3,新闻记者至少有 24 个被杀,60 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喑局面 D.报纸宜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到 1913 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 下 139 家,比 1912 年少了 2/3,新闻记者至少有 24 个被杀,60 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 “癸丑报灾”说明当时的传媒业遭到打击和破坏,主要是报纸对时局的报道引起政府的弹压,故 A 项正确; B 中巩固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C 中与材料中信息正好相反;D 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演变·民国时期报刊业 9.(2016 届山东蒙阴县一中高三二轮第四次质检文综历史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外国在华办报活动的步子日趋加快。在华外报大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中文报 刊的复兴与发展、特别是商业性中文日报的迅速发展。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外国商人、传教士以及其他人 士的深入各地,在华外报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不断扩展,至九十年代维新运动兴起之前,一个以上海为中 心,以广州、汉口、天津、香港、澳门等南北重要城市为基地,散布于 8 个省 14 个城市的外报网络基本建 成。 1895 年维新运动兴起以后,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逐渐崛起,结束了外报长期垄断中国报业市场的 局面。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全面展开,国人办报活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自 1901 年至 1911 年,官绅士民 积极创办各类报刊,新办报刊数量与年俱增。据不完整统计,1901 年为 34 种,至 1911 年为 209 种。办报 点也已遍布全国,计有上海、北京、天津乃至伊犁、西藏等国内 60 多个城市或地区。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 潮中,民办报刊仍然是民族报业的主体,旨在变法图强、注重政论文章的政治性报刊仍然是民族报业发展 的主流。 ——摘编自:黄瑚《中国近代新闻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报刊业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对于报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有人认为是中国社会动乱的帮凶;有人认为是中国社会进 步的推手。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分析说明。 【答案】(1)(15 分)主要变化:从外报为主体,到民族报业逐渐崛起;民办报刊逐渐合法化;报刊业发 展呈现阶段性明显;报刊报道内容广泛;报刊种类多;办报点分布范围广,逐渐遍及全国;报刊杂志担当 启蒙和救亡图存使命。(答 1 点 2 分,任答 4 点 8 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分析原因:政治运动推动;民族危机加深;政府政策调整;民族工业兴起;西学传入;有识之士推动。(答 1 点 2 分,任答 3 点给 7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0 分)示例 1:报刊是中国社会动乱的帮凶:(2 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 分)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全国各地主要报刊杂志,报道大量严重失真新闻,导致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国民 经济比例失调,出现 1959-1962 年三年严重经济灾难。文革十年动乱,报刊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6 分) 示例 2:报刊是中国社会进步推手。(2 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2 分)1905 年,孙中山办《民报》,提 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他利用各种报刊作为武器,不断宣传三民主义思想,聚集了一大批革 命志士,发动革命创立共和,推动社会进步。(6 分) (以上 2 种观点仅供参考,其它符合要求案例,同样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晚清报刊业的主要变化”主要从办报者的变化、办报内容的变化、办报地理范围的变化、 办报种类的变化等等常见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即可。例如,办报内容的变化可以归纳为由原来的以商业性 为主到以政论性为主,宣扬政治思想为主。晚清报刊业发生变化的原因既要从外因西方的经济文化侵略, 又要从内因国内经济(民族工业兴起)、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思想文化(西 学传入)的不断的演变等角度进行解释。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晚清报刊业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中国古代小报的特点 2015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5 年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考试)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 1935 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出现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 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开始出现演员、运动员等新生职业;工业人口与现代商业人口的比例有大幅 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A 项错误,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下降,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 不一定就是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 项错误,在租界政府供职的华人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不能说明政治权利 得到保障;D 项错误,除洋行雇员、钱庄助理等职业,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职业结构的多元化实际 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因此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 2.(2015 届江西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二模冲刺)1933 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 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 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 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答案】A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 3.(2015 届山东济宁兖州第一中学高三 4 月月考)沈葆桢上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 可无电线。计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水路之费较多,陆路之费较少”。1887 年,清朝自 主设计的首条海底电缆——福州川石至台湾沪尾的电报水线建成。可见,清政府修建该海底电缆的真实意 图是 A.加强东南沿海的边防 B.解决海峡两岸的交通 C.掌握台湾更多的信息 D.降低电报铺设的成本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及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 剧的史实可知,A 最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变化·目的 4.(2015 届湖北武汉武昌区高三 5 月调研)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 其中,有人认为“裕国 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 何 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 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答案】C 【解析】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5.(2015 届福建泉州高三 5 月模拟)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电话”等信息 可以直接判断出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A 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排除 B;电话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在上海街头出现,不可能是民国政府的官员,排除 C;D“广泛”的 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电话 6.(2015 届安徽蚌埠高三第三次质量)辛亥年(1911 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蚌埠亦受影响 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间 A. 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 B.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 时间 事件 5 月 15 日 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 11 月 19 日 淮上军光复蚌埠 12 月 2 日 清江南提督张勋率部沿津浦铁路北遁,淮上军奉命阻截,张勋部在遭重创后仓促乘车北逃。 年底 淮上军袁家声所部在蚌设立办事处,并开办敬业转运(运输)公司 本年 淮北烈山煤矿老板周玉山来蚌首开普利煤厂。 本年 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 C.近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D.民族工业仍然举步维艰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 7.(2015 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 6 月适应性考试)下图是 1929 年 2 月 10 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的 《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新文化运动中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全盘的否定的现象,例如,打倒孔家店、打倒正月初一等口号就是这一典型的现 象,当然本题的主旨并不是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而是新文化运动使风俗改造出现了激进的倾向,其他两个 选项和材料的主旨无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打倒正月初一》专号 8.(2015 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高考冲刺)19 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 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 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 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答案】C 【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历程·特点 9.(2015 届吉林吉林高三三模)1901 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 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 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 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干中既有“留 学生”,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 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洋务运动时期,排除 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施的,B 项错误。 中国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1905 年,C 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20 世纪初的近代教育·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10.(2015 届安徽江淮十校高三 4 月联考)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 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 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人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答案】D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电车。 拓展试题及解析 1.1890 年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人研制 “飞船” 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 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申报》附送)画师只能参照文字所描述的“飞船”样子,把它画成一 只“带有 4 只鸟翼的船”(下图)。这反映了 A.《申报》是介绍外国先进科技的报刊 B.通俗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清政府开始逐渐重视西方的先进科技 D.报纸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真实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刊业的发展 2.外报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 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 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 A.推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学东渐。从题干材料可知,西方的“自主之理”对于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不推行,则会出现“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的现象。分 析选项,D 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报刊业的发展及影响 3.19 世纪末,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 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 4 只鸟翼的船”。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够得到 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 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 D.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具有时效性足、可看性强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报刊的特点 4.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 达史;而是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得 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得丰厚利润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达史”和“新闻事业发 展史”,可知 C 项为最佳答案。A、B、D 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也没有紧扣社会生活史的要求,故排 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5.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 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 2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 有( ) ①合身适体的旗袍成为了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②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③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④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运用所学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庚申之变”实际上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庚 申之变”后 20 年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其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和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产生,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洋务运动 6.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 年 5 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 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 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 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婚姻习俗的变迁 7.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 19 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 的影响 8.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整理)。该表反映了上海( ) 注:1889 年数字系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则是 2 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交通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明显增多,公 共交通有一定发展,且日益现代化,故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另外这个时期虽然上海汽车很多,但都是 外国进口的,并不是上海制造的,故④错误。所以应选 A。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 9.《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 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 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 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 表明在近代上海( ) 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 汽车 有轨 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进步的影响 10.1872 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 报效祖国。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成功建造了 19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B. 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C. 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D. 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中国 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修建的,故 B 项是错误的。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詹天佑 11.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答案】A 【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电话 12.“点赞”“ 女汉子”“ 且行且珍惜” “no zuo 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 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和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排除 A、B;材料只提到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文化存在,流行在虚拟的世界和 现实生活中,对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没体现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只能说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 展文化,所以答案选 D,排除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网络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