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记一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结构
填一填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题术语
1.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还有内燃机的创
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最终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辨一辨
1.如何认识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
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
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什么?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
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
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生动
体现。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3)几乎同时发生在美、德、英、法等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辨析体会
研一研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但在 19 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根据史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 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社会
化。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
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
根据史料分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垄断组织使技术发明和改进过
程社会化。垄断组织由于资金雄厚,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科研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
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
史料 19 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
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 19 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
[提示] 19 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
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史料 1913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5%,美国 11%,
德国 13%,法国 8%,俄国 4%。从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
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
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根据史料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
[提示] 史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
转型。
练一练
1.[2019·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创新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德国 B.俄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德国、法国
答案:A
2.[2019·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以下列图示为代表的发明及其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铁路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B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出现,其实质是( )
A.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区域经济的发展
C.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D.经济联系的加强
答案:A
4.[2019·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到 1900 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
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市场也为
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从材料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列强的资本输出完全取代商品输出
C.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A
知识点一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全球通史》中这样形容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
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珍妮纺纱机、汽船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
革命的成果,属于“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属于“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 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
坊。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的广泛使用
解析:材料中“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发明的出现地点,而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逐渐代替它们说明新发明的出现地点有所变化。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进步更大,故选 C 项。
答案:C
知识点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
3.阅读下面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
要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2 000
钢铁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总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企业总数在减少,工人总数、钢铁产量和投资总额在增加,结合
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该时期美国钢铁业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故 B 项正确。
答案:B
4.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
是( )
A.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B.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偶然的
C.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解析:工厂和跨国公司的出现都是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故 A 项错误;B 项表述错误;手工工场不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 C 项错误;这三组图片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故 D 项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
5.到 1900 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
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
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这表明(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国家最富有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中“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
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 D 项正确。
答案:D
6.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
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这里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C.资本主义政治体系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解析:本题易错选 B 项,原因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识不够。题干材料“通讯事业的
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B、C、D 三项都是 A 项的组成部分,故选 A 项。
答案:A
综合考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
7.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
国家则输出工业品。这些现象主要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C.促使国际分工明显
D.使亚、非、拉等地区更加贫穷落后
解析:材料中提到非工业国家、工业化国家商品的不同流向,实质上反映的是国际分工
的不同,故选 C 项。
答案: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
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
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
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
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一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
(2)材料一中提及的汽车、电车等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3)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
知识,分析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中的“汽车”“电车”“飞机”等有效信息即可判断出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第(2)问的先决发明主要是指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3)问,实际上是
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3)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等。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2019·南宁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
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骡机 D.内燃机
解析:珍妮机、骡机和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排除 A、B、C 三项。内
燃机的发明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它的能源系统主要以石油为主,故选 D 项。
答案:D
2.[2019·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
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主要动力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机械特色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
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其划分的标准是动力的不同,故选 A。
答案:A
3.1882 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 年代末,美国已有 2 700 座发电站,发电量已
达到 248 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 45 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
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应用。“90 年代末,美国已有 2 700 座发电
站,发电量已达到 248 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 45 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
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见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
说明美国的世界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只说明美国的电力应用广泛,不能证明其工业革命
中心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的集中情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马达成了这个工业社会中蒸汽机和内燃机强有力的竞争者,而电报和电话则成为社会
有机联系和调节的重要工具,虽然当时人们未能从理论上预见信息将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
上述社会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市场分工的细化
B.电力的应用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现代物理学的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电力的广泛应用。马达、电报、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离不
开电的应用,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 )
A.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
C.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
D.环保产业异军突起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故选 B。
答案:B
6.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
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
B.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C.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
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成就是电力而非电
报的广泛应用,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麦克斯韦的理论与赫兹的实验验证,促成了这
项科技成就,所以这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结果,故 B 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理
论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故 C 项逻辑错误;D 项说法属于主观臆断,排除。
答案:B
7.下面是英、美(包括殖民地时期)、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
比重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b 代表德国,19 世纪 60 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迅速
C.c 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
D.d 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 19 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不同国家发展比较。由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a 曲线所
代表的国家制造业产值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由最大下降为最小,这符合中国的情况,
故 A 项错误;b 曲线由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的第二位逐渐上升为第一位再到 1900 年以后第二
位,这符合英国的情况,B 项错误;c 曲线到 1900 年以后逐渐上升为世界第一,这符合美国
的情况,故 C 项正确;d 曲线符合德国特征,D 项错误。
答案:C
8.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
20 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
( )
A.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发展。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
制的君主立宪国家而非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故 A 项错误;市民的文化水平在材料中没有提
及,故 B 项错误;德国的科技实力直至 20 世纪初才超越英法之总和而非始终领先,故 C 项错
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这些科研机构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间接影响才得以设立的,德国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扶植是密不可分的,故 D 项正确。
答案:D
9.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
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有计划性,并出现了所谓“石油大王”“钢铁大王”。这种现象
是指( )
A.资本主义杜绝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出现垄断组织
C.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
D.资本主义本质发生改变
解析:“杜绝”表述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企业内部的关系”“有计划
性”“石油大王”“钢铁大王”,结合所学,这表明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代,故 B 项正确;
“全面反动”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垄断企业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
段,但并不会在本质上发生变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0.19 世纪后半期……动力技术与其他发明携手并进,在欧洲和世界其他部分之间“挖
开”了一道“鸿沟”。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与世界各地的矛盾激化
B.工业革命使欧洲领先于世界
C.工业化推动了欧洲对外扩张
D.欧洲脱离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19 世纪后半期”可知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其影响是使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鸿沟”指的
是欧洲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巨大差距,B 项正确。
答案:B
11.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
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
有可能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其需要更多的市场,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
原始积累的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
终得以形成;而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故选 B 项。
答案:B
12.[2019·四川三市联考]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
反映出(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
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不能从世界贸易比重的变化判断资本主
义国家贸易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在世界贸易中的比
重相对下降,美国、德国等地区相对上升,体现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 B 项正
确;英国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下降,不具备垄断地位,故 C 项错误;自由主义国家经济交流准
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立,故 D 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 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
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 20 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
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
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
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
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根据材料一说明 19 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8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材料三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8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4 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农业机
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
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分析得
出。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可归纳得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分析即可得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美
落后国家的不同分工。第(3)问,抓住关键词“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注意辩证地分析问题。
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消极影响,主要是由于国际分
工不同而导致经济秩序的不合理。
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
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8 分)
(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8 分)
(3)积极意义: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影响: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
(4 分)
能力达标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 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
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
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
1873 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下面是 1857 年至 1905 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
材料三 20 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4.8%、4.2%,而英国和
法国分别为 1.4%和 3.3%。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揭示了垄断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经济
技术停滞趋势加快……正如马克思指出: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
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
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
材料四 事实上,自 1890 年美国颁布第一部现代反垄断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以
来的 115 年间,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制定了名称不尽相同的反
垄断法,如《反限制竞争法》《限制性商业行为法》《竞争法》《公平交易法》等。可以说,世
界范围内反垄断法体系已经建立并臻于成熟。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强弱并购为强强并购所替代、国内并购发展为跨国并购,并购案值屡被刷新、垄断程度再攀
新高。
——摘编自《当代美国控制企业并购法律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 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卡特尔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
主要原因。(4 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评述材料中关于垄断的观点。(10 分)
解析:第(1)问,联系材料中的科技进步、重工业兴起、股份公司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
中、竞争等因素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缓慢、加快两个阶段分析概括;第二小
问要联系所学知识,从技术革新、国内市场扩大、对外殖民扩张等方面分析说明。第(3)问,
是开放型设问,可从阻碍生产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关键是论证要充分。
答案:(1)原因:科技进步和重工业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和生产、资本的集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6 分)
(2)特点:1879 年以前增长缓慢;1879 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原因:技术革新快,国内市
场扩大,对外殖民扩张发展。(4 分)
(3)垄断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垄断使“经济技术停滞趋势加快”,使资本家纷纷破产,成
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桎梏;垄断越来越多地使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促使列强对外军事扩
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世界大战的爆发;垄断加剧了两极分化,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垄断的出现和发展历程表明,垄断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通
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来扩大生产、调节市场和生产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局部
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及新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和完善;垄断多采用跨国公
司的方式来实现对外扩张,促进并加快了经济全球化。(10 分)
相关文档
- 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2021-08-267页
- 【历史】青海省西宁市2020届高三统2021-08-2611页
- 【历史】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21-08-2613页
-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9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2021-08-2619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2021-08-26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2021-08-266页
-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阶段检2021-08-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