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4.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四 课题十五 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十五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1.背景 ‎ ‎(1)政治: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2)经济:19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历程 ‎(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①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条件:德意志帝国建立。‎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2.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 ‎(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利弊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弊端: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联]工业革命下的三股进步潮流:‎ ‎(1)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 ‎(2)民族主义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 ‎(3)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拓]法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反映的实质是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的斗争。‎ ‎[辩]同样作为国家总统,美国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注]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虚,君主是实,立法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是一种不健全的代议制民主。‎ ‎[拓]德国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得统一后的德国具有明显的专制特征和军国主义色彩。民主为专制装饰门面,这恰恰说明,民主在这个时候正成为一股潮流。‎ ‎[注]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 ‎——德皇威廉二世 重难点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艰难确立 史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①。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②……‎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③。‎ ‎——摘编自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史料二 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不向议会负责的④。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⑤。‎ ‎——摘编自[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 ‎[探究] (1)结合史料一、二,说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 ‎(2)史料二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体制?总统任期说明了什么?‎ ‎[解读] ‎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法国用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君主专制的原因 ‎②‎ 法国大革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③‎ 法国人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④‎ 法国总统、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 ‎⑤‎ 法国总统的任期及其确立的办法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从③④获取信息概括法国的代议制的确立及其方式;从④⑤的信息分析法国体制和总统任期的背景。‎ ‎[提示] (1)1875年初,国民议会用妥协的方式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体制: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中心在议会。‎ 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 ‎[系统认知]‎ 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1)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巨大。‎ ‎(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 ‎(3)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2.原因 ‎(1)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2)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 ‎(3)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 ‎(4)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 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双重作用的结果。‎ ‎(1)偶然性:法国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权一直在共和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夺中游走不定。法国保守千年的封建统治,保守派与共和派实力难分伯仲,法国1875年国民议会中,共和派仅以1票之差胜出,这是历史的偶然性。‎ ‎(2)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由低至高,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过渡至资本主义社会以至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是必然的。法国资本主义能极大地解放当时法国的社会生产力,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符合当时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保守派所代表的封建势力是社会发展的束缚,所以法国共和派的胜利是必然的,法国组建共和国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重难点二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影响 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银行法》《货币法》《度量衡法》。‎ 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德国的经济如同俾斯麦的杠上动作一样,迅速腾飞。‎ ‎——以上均选自《西方漫画史》‎ ‎[解读] 漫画中关键信息是各项法令“箍木桶”的含义及经济“迅速腾飞”的含义。这些信息说明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适应并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系统认知]‎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积极性: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对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2.局限性: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二)史料探史——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史料 “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①。“‎ 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②。“当联邦领域内的公共安宁受到威胁之际,皇帝可以宣布某一地区进入战争状态”。“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③。“帝国舰队系在皇帝最高统率之下的一支统一的舰队”。“海陆军高级军官均由皇帝任命”④。“皇帝在国际法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⑤。“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⑥。‎ ‎——摘编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了哪些权力?‎ ‎[解读] ‎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皇帝享有官吏任免权 ‎②‎ 皇帝享有立法权 ‎③‎ 皇帝享有军队统帅权 ‎④‎ 皇帝享有军官任免权 ‎⑤‎ 皇帝享有军事外交权 ‎⑥‎ 皇帝享有议会控制权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结合①至⑥所获取的信息可知皇帝所享有的权力,由此可知德国君主立宪制下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提示] 行政权、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议会控制权。‎ ‎[系统认知]‎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 ‎(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权,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2.成因 ‎(1)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新兴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地主和军阀势力强大。‎ ‎(2)德意志的统一不是“自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大普鲁士”之感。‎ ‎(3)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体,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特征,决定了政体的特点基本上继承了普鲁士的传统。‎ ‎(三)纵引横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及表现 ‎(1)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德国由弱转盛的转折期。在此期间,由于德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还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表现 ‎①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转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③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堂巩固训练]‎ ‎1.(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读懂] 国民公会代表的广泛性和平民化的结合、职能的权威性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说明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民意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做对] 选C ‎2.(2016·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读懂] 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也造成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 ‎[做对] 选A ‎3.(2013·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读懂]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他们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做对] 选A ‎1.(2019·乐山一模)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解析:选C 从材料“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可知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是保皇派内部分化,实力削弱,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遵从卢梭民主思想不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由于保皇派内部分化和共和制度更符合当时的需要,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与材料中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不符,故D项错误。‎ ‎2.(2019·承德期末)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并没有从内容方面来解释,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是工业革命推进的产物,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民主政体都蕴含权力制衡,且1875年宪法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 ‎3.《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19世纪德国的统一(  )‎ 解析:选B A、C两项符合德国统一的影响,但与材料无关,故排除;“德国统一的方式”保留专制主义传统,这是“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的方式”保留专制主义传统,对外扩张推动欧洲民族主义的泛滥,故D项错误。‎ ‎4.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  )‎ 解析:选B “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可见民主建设还是有进步的,故A项错误;“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说明新兴力量没有通过议会而是通过政党直接参与了政治,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专制统治与政党政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不发达的议会制”可见议会在君主权力之下,并没有化解,故D项错误。‎ ‎5.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政治,历史学家布拉赫尔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逆时代而动的君主制的半专制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德国(  )‎ 解析:选D 皇帝是国家元首说明不了是半专制,故A项错误;首相主持政府体现不了专制,故B项错误;议会享有立法权是民主的表现,故C项错误;皇帝主宰议会体现行政控制了立法,体现了专制主义,故D项正确。‎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选C 之所以出现参议院权力较大,而且是间接选举产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故C项正确。‎ ‎2.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就有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以上材料最能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B.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C.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共和意识 D.学校不再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解析:选C 材料强调共和制的合理性,没有突出反专制的必要性,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的追求,故B项错误;“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就有强调”可见是通过教育来强化共和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学校不学习历史学科,故D项错误。‎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在1879年发生了变化,格列维总统明确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原则,议会则由全体男性公民普选产生。这一规定说明(  )‎ A.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B.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 C.议会开始成为法国权力的中心 D.法国实现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明确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原则,议会则由全体男性公民普选产生”体现了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开始成为法国权力的中心,故C项正确。‎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总统权力大于议会权力 C.行政权力高于立法权力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内容分析得出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在非会议期间,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开会议,这说明总统是对议会负责的,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体现出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故选D项。‎ ‎5.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 A.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 B.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解析:选D 据材料“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说明立法权对行政权有一定的制约能力,故D项正确。‎ ‎6.(2019·吕梁期中)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D.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德意志国情出发,照顾到统治阶级内不同阶层的利益,通过协调各方关系,最终将国家统治的基础固定下来,实质上为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容克阶级的近代化,故D项排除。‎ ‎7.(2019·太原一模)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  )‎ A.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B.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 C.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B 君主立宪制处理的是政府与议会的关系,题干未提及,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解散工人组织与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来安抚工人,结合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故B项正确;题干中解散工人组织,不利于工人阶级政治权利的争取,会激化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题干只提及了与工人阶级相关的法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 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摘编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由于权力分立“把具体不同的、在合法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为统治权力的‘职能’,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行使,使得在涉及若干官员的事务上,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妥协,才能合法地形成法令”。如果各利益代表对他所代表的利益抱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而不容任何妥协的话,作为这些利益代表的集合的议会,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团结的中心,而且很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发源地。‎ 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11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你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关条款,可以得出是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第二小问,可以从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等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二共五句话,第一句话是统领概述,后四句是分说阐释,结合后四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3)问,可以从结合国情,解决好制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妥协是保证代议制实践的重要方式等角度回答。‎ 答案:(1)特点: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成因: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2)原因: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催生政治妥协;必要的妥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团结;资产阶级整体利益一致;妥协精神是民主的重要条件。(言之有理即可)‎ ‎(3)启示:结合国情,解决好制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妥协是保证代议制实践的重要方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