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仿真模拟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
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 B
解析 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
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
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 C 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
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 D 项错误。
2.中国古代某一学派“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他们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是
“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以下主张属于该学派的是(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B.“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该学派为道家学派,“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为墨家墨
子的“兼爱”思想,与题干不符,故 A 项错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为
儒家孔子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故 B 项错误;“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为儒家荀
子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为道家庄子的
“齐物”思想,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
3.《吕氏春秋·尚农》中指出,“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
为非,以非为是。”作者认为“重农抑商”可以( )
A.提升思辨能力 B.维护法律权威
C.发展小农经济 D.端正民心民志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舍本事末会导致民众是非不分,没有提到思辨能力,故 A 项错误;题干主题
是“尚农”,反对舍本求末,没有涉及法律权威,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舍本事末会导致民
众是非观念产生问题,没有谈到“重农抑商”可以发展小农经济,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强
调舍本事末会导致民众是非不分,从反面说明“重农抑商”的重要意义,即“重农抑商”可
以使民众的是非观念、德行有所端正,故 D 项正确。
4.费正清指出,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对宋代“商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交通便利之处出现草市
B.宋都有正式的“市”九处
C.城市中出现商业区“市井”
D.汴京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答案 D
解析 草市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故 A 项错误;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故
B 项错误;秦汉时期城市中就已存在作为商业区的“市井”,故 C 项错误;宋代商业突破了
“市”“坊”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这是前代所未出现的局面,
因而可称为“商业革命”,故 D 项正确。
5.宋词词风多样,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豪放雄壮”的代表人物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关汉卿
答案 C
解析 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故 A 项错误;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故 B 项错误;苏轼
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故 C 项正确;关汉卿是元朝剧作家,故 D 项错误。
6.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是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平面示意图(部
分),判断图中属于 19 世纪 90 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 90 年代,中日签订《马关
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①是沙市,②是苏州,均正确。③为宁波,④为厦门,
开放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南京条约》中,均错误。故选 A 项。
7.19 世纪 90 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
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 )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答案 D
解析 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教育制度,与“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相吻合,故 A 项错误;“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
谓之变政”是康有为的思想观点,故 B 项错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是严复的思想观点,故 C 项错误;谭嗣同对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与
“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含义相吻合,故 D 项正确。
8.李泽厚曾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
的面貌。”他的这番话,可以直接用于评论(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鸦片战争与“文化的改造”不符,故 A 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
弃”不符,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与“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不符,故 C 项错误;新文
化运动提倡西学、否定传统文化,与“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相符,故 D 项
正确。
9.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②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③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
④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答案 C
解析 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我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906 年,天津创办有轨电
车交通系统;20 世纪 20 年代,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1912 年民国建立之后,国际通用
的公历开始取代中国传统历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④③,因此 C 项符合题意。
10.史载:某年 10 月底,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分向徐州东西前进……政府军……
由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指挥。11 月 6 日,战斗开始……南京、上海等处出现抢米风潮,
秩序大乱。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解析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会战,交战双方为国民党军队和日军,
与题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 A 项错误;徐州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会战,
交战双方为国民党军队和日军,与题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 B 项错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
时期国共双方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交战的双方部队为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
和国民政府的军队,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 C 项正确;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
长江防线的战役,与题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 D 项错误。
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
了……”“消失”的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答案 C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 1958 年以来实行的人民
公社体制被废止。
12.“墨子号”量子卫星于 2016 年 8 月 16 日 1 时 4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
开始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
A.将“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B.“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C.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D.中国正式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答案 A
解析 1970 年 4 月,中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故 A 项正确。
13.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航、
通邮、通商”。经过不懈努力,“三通”实现于( )
A.1981 年 B.1987 年 C.1992 年 D.2008 年
答案 D
解析 1981 年,叶剑英发表题为《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但未实现三通,故 A 项错误;1987 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但未实现三通,故 B 项错误;
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但未实现三通,故 C 项错误;2008 年 12 月 15
日,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民航上海区域管制中心与台北区域管制
中心首次建立两岸空管部门的直接交接程序,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双向、全面
空中通航变成现实,故 D 项正确。
14.有学者以 1992 年为界把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这种历史分期所选取
的角度应该是( )
A.经济改革 B.科技发展
C.外交调整 D.生活变迁
答案 A
解析 以 1992 年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所
以该历史分期选取的角度为经济改革,故 A 项正确;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
1992 年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可以看出,历史分期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而不是科技角
度,故 B 项错误;中国外交的调整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生活变迁
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与题干分期无关,故 D 项错误。
15.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使雅典奴隶获得自由民的地位
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
D.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
答案 D
解析 颁布《解负令》是经济方面的改革,有利于保障平民地位,但与民主政治关系不大,
故 A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成文法的起点,与雅典民主制政治无关,故 B 项错误;
伯利克里时代,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而梭伦时代有财产的严格限制,故 C 项
错误;梭伦按每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划分四个等级,由四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的“四百人会
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故 D 项正确。
16.在 18 世纪,欧洲某思想家的学说发展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理论,体现了人民主权的
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说是( )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主权在民
答案 B
解析 天赋人权与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无关,故 A 项错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发展了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理论,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
了理论基础,故 B 项正确;社会契约论是近代民主理论成果,与古希腊和罗马无关,故 C 项
错误;主权在民没有涉及国家政治体制,故 D 项错误。
17.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
创造。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 )
A.议会政治 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 联邦制度
C.议会政治 参众两院
D.责任内阁 三权分立
答案 A
解析 英国有议会,美国有国会,符合影子的说法,三权分立是在英国洛克分权学说和孟德
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的创新实践,故 A 项正确;责任内阁制不符合美国,故 B、D 两项错
误;参众两院与英国的上下议院相似,不属于美国创造,故 C 项错误。
18.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标志是( )
A.英国完全控制印度和中日被迫开放
B.交通革命扩大工业文明的影响
C.工业革命逐步在欧美及亚洲的扩展
D.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答案 D
解析 “英国完全控制印度和中日被迫开放”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故 A 项
错误;“交通革命扩大工业文明的影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技术条件,故 B 项错误;
“工业革命逐步在欧美及亚洲的扩展”是工业革命的表现,与世界市场的成熟无关,故 C 项
错误;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和增值,取消关税保护等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日益成熟,故 D 项正确。
19.“希特勒的借口是要把所有的德意志人统一成一个国家。欧洲的大国——法国和英国对
此没有任何反应。”这一历史叙述讲的是( )
A.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B.德国吞并奥地利
C.德国割占苏台德地区
D.德意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答案 B
解析 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是对凡尔赛体系的打破,与题干无关,故 A 项错误;奥地利和
德国一样都是日耳曼人,“希特勒的借口是要把所有的德意志人统一成一个国家。欧洲的大
国——法国和英国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就是针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而言,故 B 项正确;德国割
占苏台德地区是慕尼黑阴谋的重要内容,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环节,英法参与其
中,故 C 项错误;德意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三国轴心形成,与德意志人统一无关,
故 D 项错误。
20.在近现代物理学史上,有位科学家认为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速有着不可分割
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他建立了全新的时空理论。该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笛卡尔
答案 C
解析 伽利略和牛顿主要是在力学上的贡献,故 A、B 两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思想,
认为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故 C 项正确;笛卡尔主要是在
微积分上成绩突出,故 D 项错误。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终结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大强国 ④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二战使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比如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被美苏两极取代,世界殖
民体系土崩瓦解,故①、③、④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也就是在
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故②错误;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22.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
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
A.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B.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C.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答案 A
解析 “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
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可以看出另一场战争是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故 A 项正确;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的标志是 1955 年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故 B 项错误;
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是在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故 C 项和 D
项错误。
23.有美国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
使西欧依靠美国”。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西欧( )
①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接受马歇尔计划 ③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建立欧洲煤钢联
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主导的,故①正确;接受马歇尔计划反映出西欧对美国的依靠,
故②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主导的,故③正确;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是西欧走向联合、
独立的表现,故④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24.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
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25.《全球通史》中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三世界历史是由政治上的胜利和经济上的
彻底失败相结合构成的。上述“经济上的彻底失败”缘于( )
①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政局动荡 ②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③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
球化进程 ④第三世界内部未开展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三世界历史是由政治上的胜利和经济上的彻底失败相结
合构成的”指的是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制于发达国家,且第三世界
国家独立后政局往往动荡,故①正确;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仍受殖民主义的影响,故②正
确;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故③正确;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开展了广
泛的合作,比如二战后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故④错误。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26.(加试题)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有个米诺斯王国,王国中有个迷宫。19 世纪末,英国考
古学家根据传说组织了发掘,找到了迷宫和米诺斯王宫,证明了该王国的存在。下列说法最
合理的是( )
A.神话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神话开展历史研究
B.神话属于人类早期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史前史
C.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神话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答案 B
解析 史料应该是对历史真实的记录,神话不是史料,不能根据神话进行历史研究,故 A 项
错误;神话是人类的早期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早期历史,故 B 项正确;神话传说
也不是口述史料,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故 C 项错误;神话可能是对历史的反映,但不
一定要经过考古论证才能使之成为信史,故 D 项错误。
27.(加试题)关于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
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有人指出世界存在着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还有人强调
了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与和谐。这些哲人包括( )
①亚里士多德 ②塞内卡 ③孔子 ④王夫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且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故①正确;
塞内卡是罗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世界存在着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故②正
确;孔子主张中庸,实际上强调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和和谐,故③正确;王夫之是哲学的集大
成者,主张唯物论、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与题干无关,故④错误,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28.(加试题)为了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其中有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的是( )
A.《矿井法》 B.《工厂法》
C.《公共卫生法》 D.《济贫法修正案》
答案 D
解析 《矿井法》是英国政府缓解与矿工矛盾而颁布的法律,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
场无关,故 A 项错误;英国《工厂法》颁布有利于女工和童工的保护,适应了经济发展,与
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伴随着经济的崛起,英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
英国颁布《公共卫生法》,与自由劳动力市场无关,故 C 项错误;《济贫法修正案》要求受济
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鼓励贫困者劳动,这有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故 D 项正确。
29.(加试题)图片是形象的历史。以下图片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体现了京张
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
答案 A
解析 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人”字形铁轨,符合此特点的只有 A 项,
故 A 项正确。
30.(加试题)下图是意大利的一处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下列对该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教堂的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B.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门”
C.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D.大教堂内悬挂拉斐尔设计的挂毯,与壁画交相辉映
答案 D
解析 从图示看,该文化遗产是意大利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该教堂的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
洲最大的圆顶,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其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
门’,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
生,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教堂内悬挂拉斐尔设计的挂毯”是西斯廷教堂,与图片
不符,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
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 年 6 月)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 分)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
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
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 年 5 月)
(2)列举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为中美之间的“正常的关系”而采取的“主动行动”。结合所学
知识,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6 分)
答案 (1)特征:对抗。
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
(2)行动:1971 年,基辛格访华;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8 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 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局势。
解析 (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威胁”“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等得出当时两国处于对抗
状态;第二小问原因,根据“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
美国部队”可以看出两国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
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矛盾。
(2)第一小问行动,结合所学可得出 1971 年基辛格访华,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
发表《联合公报》,1978 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 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局势。
3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 16 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
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
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
材料二 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
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
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
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 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
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6 分)
答案 (1)现象:从 16 到 18 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作用: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变化: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
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原则盛行;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任选其中两点。)
解析 (1)第一小问现象,根据材料可概括出从 16 到 18 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
第二小问事件,结合所学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三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
模之大超乎想象力”概括得出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
学从政治上代议制的扩展,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思想文化上自由
主义盛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33.(10 分)(加试题)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行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
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在教学中孔子比较注重哪些教学方法?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5 分)
答案 (1)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变化:开创了私学,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奠定了中
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特点: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目的: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得出“有
教无类”的教育主张;第二小问,可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归纳;第三小问,应从孔子的教育贡
献及其意义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教育基本法》”“初等学校、中等学
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从其阶级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
34.(10 分)(加试题)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骄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
烽火墩台。……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
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
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 ——屈琳《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材料二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考察站——长城站 利 70 周年主题宣传图
(1)材料一提到了哪些长城建筑的组成部分?请依据材料概括长城的建筑艺术特征。(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4 分)
答案 (1)组成:城墙;敌台(敌楼);烽燧(烽火台)。
特征: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因地制宜;和谐统一;技艺高超。(写出任意三点)
(2)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写出任意三点)
解析 (1)第一小问组成,根据“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得出城墙,根据“长墙间矗立着的
烽燧”得出烽燧,根据“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得出敌楼;第二小问特征,根据“有时它
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得出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根据“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
墙体高低起伏”得出因地制宜,和谐统一,根据“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得出技艺
高超。
(2)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
完全胜利,将长城形象放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宣传图上,蕴含了爱国主义、爱好
和平、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而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以“长城”命名,则反映出中华民族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