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9.00 KB
  • 2021-08-26 发布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金华十校2020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I 一、选择题 ‎1.关于“法”的认知,古代中国思想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下列项中,体现了韩非子“法”的主张是 A.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B. “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C.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 D. 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体现了韩非子法治思想,故选C;A指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不符合韩非子法治的思想,排除;儒家重视教化,排除B;D体现了民主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 ‎2.汉武帝下诏书说: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黝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向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武帝明确了刺史职责和监察范围,其目的不包括 A. 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 B. 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 C. 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 D. 使州监察区上升为行政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设立刺史,行使监察职责,州监察区没有上升为行政区,故选D;根据"非条所问,即不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贞观政要》记载:“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可见,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A. 相权扩大,制约皇权 B. 分工明确,相互监督 C. 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D. 决策封闭,效率较高 ‎【答案】B ‎【解析】‎ - 19 -‎ ‎【详解】“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体现出中书、门下分工,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加强了皇权专制,故选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排除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别掌握决策、审核、执行权,排除C;D是军机处的特点,排除。‎ ‎4.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观察如图,下列项中的经济文化现象与图中地点对应正确的 ‎①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地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 ‎③地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 ④地朱熹、陆九渊讲学之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是陕西,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①;②是浙江,在宋代江西景德镇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排除②;③是广东,宋代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③正确;④是江西,此地的白鹿洞书院是朱熹和陆九渊讲学之地,③④正确,故选D;①②对应不正确,排除ABC。‎ ‎5.“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些论述表明,元朝的行省制 ‎①代表中央分驭地方 ②具有僧俗并用、军民通摄的特点 ‎③以中央集权否定了地方分权 ④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延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表明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地方,①正确;“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说明行省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延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④正确;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僧俗并用的信息,排除②;行省制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③错误;②③错误,故排除ABD。‎ ‎6.《顾亭林诗文集》记载: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按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下列项中,与材料反映的观点相对应的是 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经世致用”‎ C. “循天下之公” D.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体现了顾炎武主张做学问应当为社会服务的经世致用思想,故选B;A是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排除;“循天下之公”指按天下公理办事,是王夫之的思想,排除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反映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排除D。‎ ‎7.有学者研究发现,现代流传的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有20多种,经、史、子、集的单行本千余种,这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这说明 A. 活字印刷大大推进了文化的繁荣 B. 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 C. 雕版印刷在明清仍是占主导地位 D. 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说明明清时期雕版印刷占主导地位,故选C;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明清活字版丛书少于雕版书籍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也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排除BD。‎ ‎8.有学者评述:“宣战书中所说多系事实,文字激昂悲壮颇可同情。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此举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 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19 -‎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可知,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故选C;《中法新约》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排除A;B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9.1912—1919年的八年间,民族工业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面粉、火柴、榨油造纸等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其中面粉除内销外,还大量出口。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B. 民族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 C. 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D. 重工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1912—19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轻工业取得较快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2—1919年”,联系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10.时空是历史的“舞台”。下列两幅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建的根据地,促使其空间发生转化的因素有 ‎①国民大革命失败 ②日本法西斯侵华 ③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④"三大战役"胜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 19 -‎ ‎【答案】D ‎【解析】‎ ‎【详解】左图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右图为抗日根据地,结合所学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从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通过长征到达陕北,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共在华北等地建立抗日根据地,②③正确,故选D;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①不符合题意,排除;解放战争取得"三大战役"胜利,④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④错误,故排除ABC。‎ ‎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对下列“变迁”的重要节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②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③制作完成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试播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是1865年,②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③1931年3月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④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排列顺序应为①②③④,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2.《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项中,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说法有误的是 A. 提出要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B. 讨论的是经济问题而非国家政治生活问题 C. 标志着毛泽东开始形成一个初步比较系统的思路 D. 事实上提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论十大关系》讨论的问题不仅有经济问题,还包括国家政治生活、外交等问题,B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是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 19 -‎ ‎13.“……深刻的反省。口口口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口口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口口口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 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B. 《中美联合公报》‎ C. 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 《中日联合声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日本曾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中日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有日本对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刻反醒,故选D;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符合“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BC不符合“深刻的反省”,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深刻的反省”“政府”“建立外交关系”,联系中日建交的史实分析解答。‎ ‎14.有人认为:“1980年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步过程中的重要年份。”事件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 ‎①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 ‎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④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城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城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①②④正确,故选B;③是1979年,排除,故排除A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0年”,联系1980年中国的重大事件分析解答。‎ ‎15.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下列项中关于罗马法在当时政治上的作用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平民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②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③提高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并且规范从政 ‎④激发和调动罗马公民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 - 19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罗马法以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使平民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有利于激发和调动罗马公民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①④正确;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②正确;罗马法规范了官吏从政,提高了办事效率,③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 ‎16.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隆下(指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作为直接史料,该日志可用于研究当时 A. 印度人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 B. 葡萄牙王室对航海活动的支持 C. 东非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 D. 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技术与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哥伦布《航海日志》反映出哥伦布是在国王和王后(西班牙)的支持下进行的航海活动,该日志可用于研究当时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技术与条件,故选D;哥伦布并没有到达印度,排除A;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航海活动,排除B;哥伦布到达美洲,该日志不能用于研究当时东非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哥伦布《航海日志》”,联系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分析解答。‎ ‎17.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引领了“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有 ‎①限制“公权力” ②主张“主权民”‎ ‎③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 ④要求人人自由平等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 19 -‎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为了批判专制制度,限制“公权力”,启蒙思想家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来限制君主权利,提出人人平等的基本民主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特点,①②④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18.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下列空间地点中与马克思的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B. ②——主编《德法年鉴》,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C. ③——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 D. ④——开始《资本论》写作,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在英国开始写作《资本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故D选项正确;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在布鲁塞尔,故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编《德法年鉴》在法国,但没有直接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故B选项错误;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在法国,故C选项错误。‎ ‎19.如图是历史上某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该国最有可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德国的政体结构,故选D;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排除A;美国、法国是共和制政体,没有君主,排除BC。‎ - 19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0.如图是某学者关于英国历史的著作目录的局部残缺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在第三章的有 ‎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 ‎②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引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③分别与法、俄签订和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第三章目录“1918年:受到威胁的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①③正确,故选B;1919年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排除②,排除AC;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紧扣关键时间区间1870-1918年分析解答。‎ ‎21.有学者认为,“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下列二战期间的军事行动,不能直接佐证该观点的是 A. “火炬”行动 B. 阿拉曼战役 C. 敦刻尔克撤退 D. 西西里岛登陆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敦刻尔克撤退,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与控制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火炬”行动即北非登陆计划,该战役使盟军掌握了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从而创造了顺利完成北非战局的有利条件,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A不符合题意,排除;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不仅在军事上获取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强烈震撼了已经动摇的意大利政府,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观察如图,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关系的史实,补充图中①②两处相应的事件最为合理的是 A. 华约建立、苏联解体 B.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元正式启用 C. 柏林墙的修建、苏联解体 D. 华约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华约建立,1991年苏联解体,故A符合题意;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排除B;1961年柏林墙修建,排除C;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和1985-1995年之间的时间信息,联系华约建立、苏联解体的史实分析解答。‎ ‎23.读“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对该表解读合理的有 年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8785‎ ‎2733‎ ‎484‎ ‎1955‎ ‎10617‎ ‎4527‎ ‎941‎ ‎1965‎ ‎11926‎ ‎9102‎ ‎4116‎ - 19 -‎ ‎1975‎ ‎10582‎ ‎14134‎ ‎10231‎ ‎1980‎ ‎10080‎ ‎14800‎ ‎11141‎ A.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生产能力居领先地位 B. 七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了美国 C.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钢产量远超美国 D.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数据看出,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钢产量远远超过苏联和日本,说明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生产能力居领先地位,故选A;七十年代苏联的钢产量超过美国,但整体经济实力并没有超越美国,排除B;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排除C;D从表格数据不能得出,排除。‎ ‎24.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截止2020年4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超160万,累计死亡达9万,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卷入。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应该 ‎①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共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 ④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应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 - 19 -‎ ‎25.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历史事实,离不开史家对它的历史阐释。现代学者陈淳认为“对意识形态物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的内部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范畴中去寻找答案。”如三代青铜礼器虽具有实用功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故清代著名史学家阮元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当代史学家侯外庐也说:“礼器一源,‘礼’,所以指文明社会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器'则所以藏此制度……。”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培其国家'相若”。这说明 A. 历史研究要坚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单单以理论证明理论 B. 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 C. 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理性认知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 D.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叙述和历史内容融为一体,完美再现历史真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礼器一源”可知,材料说明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理性认知,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理论证明理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也不能体现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完美再现历史真实,排除BD。‎ 试卷II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至1918年,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期,几乎是倾全力于思想解放;1919至1921年,为第二期,几乎是倾全力于宣扬西方思想,凡是中国所无,前未之闻的学说主义,无不视为救世良药,尽量输入,一律欢迎,尤喜爱新鲜而有刺激性的各种社会主义,近于一种宗教热。‎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达回忆道:“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很少翻过来,我们只是从日文上看到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懂一点马克思主义,实在十分困难……1920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据毛泽东自己回忆,正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钊、陈独秀等长谈并且阅读了一些中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以后,他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等整理 - 19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第一期”的主要内容,例举新文化运动第二期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的原因,概括指出毛泽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再认识”的重大成果及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史实: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北大等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如答出“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讨论”等亦可给分)‎ ‎(2)原因: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中文译著的出版与流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积极宣传。‎ 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意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 ‎【解析】‎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所学回答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即可,即三提倡三反对。‎ 史实: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北大等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等。‎ ‎(2)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道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根据“正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钊、陈独秀等长谈并且阅读了一些中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以后,他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得出马克思主义中文译著的出版与流传,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积极宣传。‎ 成果: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8年,国会和惠特尼签订了10000支枪的合同……惠特尼是第一个成功地将可替换部件的思想演绎成一种生产方式,因而被誉为“美国标准化之父”。惠特尼的标准化生产对美国制造业和现代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开辟了美国工业生产的新时代,而他同时代的人成功地将这种思想推广到其他制造领城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自王寅《伊莱·惠特尼和他的发明》‎ 材料二 ‎ - 19 -‎ ‎ 与电力相关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和社会的革命性变化。电的大规模应用首先发生在照明领域。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城市的街道上就开始使用弧光灯代替煤气灯,后来爱迪生设计和改进了灯泡以及相关的系统,使白炽灯成为一种实用的照明工具。电力迅速应用到其他部门……电的普遍应用还引发了工业生产的巨大变革。到1929年,仅仅发电就是一个年利润为20亿美元的部门。‎ ‎——摘自李剑鸣(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标准化生产对美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电力的发展和应用给美国带来的变化,并列举爱迪生除电灯以外的三项重要发明。‎ ‎【答案】(1)对美国: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的地位,摆脱了对英国机械的依赖。‎ 对世界: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2)变化: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电力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提高生产力;使美国进入电气时代。发明:改进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留声机;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解析】‎ ‎【详解】(1)对美国:根据“惠特尼的标准化生产对美国制造业和现代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得出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的地位,摆脱了对英国机械的依赖。‎ 对世界:根据“他同时代的人成功地将这种思想推广到其他制造领城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出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2)变化:根据“电的大规模应用首先发生在照明领域”得出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根据“电的普遍应用还引发了工业生产的巨大变革”,并结合所学得出电力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提高生产力,使美国进入电气时代。发明:根据所学,可列举改进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留声机,建立第一座中心发电厂等。‎ ‎28.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爵位的论赐需经历“验首、论功”等一套严密的流程……发偏右的俑是一级爵公士;戴帻的俑,是二级爵上造,公土和上造爵级的俑数量较多;御手俑属三级爵簪袅,簪袅以上的爵位数量就相对减少;车右俑为四级爵不更;……司马俑为七级爵公大夫,戴冠,乘装饰华丽、有园形华盖、配备有钟、鼓的指挥车。‎ ‎——摘编自陈孟东、卢桂兰《秦陵兵俑爵级考》‎ 材料二 ‎ - 19 -‎ ‎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谐,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摘自《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三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现象所反映的制度,概述其积极作用,并据此概括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 ‎(2)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太学生入学和授官方式,并结合所学,概述太学的设立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个问题可供选择讨论:①简述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977年邓小平在人才选拔和教育上采取的重大举措,并简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答案】(1)军功爵制。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称为“虎狼之师”),加速秦的统一;为研究秦朝政治、军事制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2)入学方式:太常直接选择;郡太守选送。授官方式:考试授官。影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①演变: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趋势:由封闭到开放;公平公正;科学合理。②举措:恢复高考制度;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意义: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解析】‎ ‎【详解】(1)根据“秦爵位的论赐”军功爵制。根据所学可知,军功爵制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加速秦的统一。根据“发偏右的俑是一级爵公士;戴帻的俑,是二级爵上造,公土和上造爵级的俑数量较多……司马俑为七级爵公大夫”,可知为研究秦朝政治、军事制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 19 -‎ ‎(2)入学方式:根据“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得出太常直接选择;根据“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诣太常”得出郡太守选送。授官方式:根据“一岁皆辄试”得出考试授官。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太学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根据“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得出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①演变: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以前是世官制、汉朝实行察举制、隋唐开始科举制。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由封闭到开放,越来越公平公正,科学合理。②举措:根据“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得出恢复高考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还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意义:可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科学事业发展等分析总结。‎ ‎29.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各要素的组织如不相同,则由以合成的政体也不相同。三个之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是审判(司法)机能。‎ ‎——摘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对有关国际法事务的执行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显要人物、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同样的机构行使以上所说的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后果则不堪设想。‎ ‎——孟德斯鸠 材料三 ‎ - 19 -‎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三个要素”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具体表现,并用一句话概括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出自哪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观点与材料一、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结合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风格的历史渊源。‎ ‎【答案】(1)具体表现:议事机能——公民大会;行政机能——五百人会议;市判机能——陪审法庭。地位: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 ‎(2)《论法的精神》联系: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美国等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古代希腊。罗马创造了柱式、拱门、圆顶式等建筑风格,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文艺复兴时期,穹顶等建筑风格和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具体表现: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可知,议事机能指公民大会,行政机能是五百人会议,市判机能是陪审法庭。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 ‎(2)根据“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显要人物、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同样的机构行使以上所说的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后果则不堪设想”得出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联系:孟德斯鸠思想是古代希腊政治理论(材料一)的发展,为美国等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材料三)。‎ - 19 -‎ ‎(3)历史渊源:结合图片可知,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深受罗马创造的柱式、拱门、圆顶式等建筑风格影响。‎ ‎ ‎ - 19 -‎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