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7.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按时序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表现。(时空观念)
2.客观、全面地评价“冷战”局面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唯物史观)
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史料实证)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雅尔塔体系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一系列协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战后国际关系体系。
(2)美苏矛盾加剧
①原因: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
②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
(3)威胁被夸大: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2.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8 -
3.表现
美国的政策
苏联的对策
政治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1947年,苏联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二、北约和华约
1.背景: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
2.建立
(1)北约
①目的: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②标志: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2)华约
①目的:对抗北约。
②标志: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签订《华沙条约》。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 8 -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
(1)时间:1950—1953年。
(2)影响
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1)背景: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法国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
(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军事实力大体上被苏联赶上。
“冷战”与“热战”关系
“热战”影响了“冷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冷战”的进程。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形式上表现为“热战”,但其本质上仍为“冷战”,是“冷战”中的“热战”。
- 8 -
冷战的影响
1.越南战争
史料
《越战创伤》海报
[解读] 图片中的“越战”是指越南战争,它是美苏全面“冷战”中的局部“热战”。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提示: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2.对“冷战”的评价
史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①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史料二 苏联曾经是②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
[解读] ①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②指与苏联的“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美国的发展。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提示: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
- 8 -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为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
[课堂小结]
- 8 -
时 空 坐 标
答 题 术 语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进入“冷战”时期。“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应用。
2.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期间,美苏在亚洲发动或参与局部“热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 )
A.苏联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A [从“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可以排除B项;二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家追随美国,故排除C、D两项;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利益冲突,故选A项。]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A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
- 8 -
发出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故选A项。]
3.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成立欧共体
B [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4.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A [B项错在“武装进攻”,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它并没有诉诸武力;C项错在因果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D项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
5.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
A.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B.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B [1948年开始,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恢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美国举办的巡展与“马歇尔计划”有关,故B项正确。]
6.“冷战”开始后,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是( )
A.德国 B.奥地利
C.朝鲜 D.越南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联盟对德国和柏林都进行了分区占领,使德国成为美苏“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故A项正确。]
- 8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根据材料二,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请简要叙述“冷战”下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材料内容与“杜鲁门主义”有关,据此即可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等分析;苏联采取的“对抗性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
[答案] (1)“新的极权主义”:社会主义。“转折点”:杜鲁门主义。外交目标: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
(2)措施: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苏联对抗性措施: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3)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 8 -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新指导同步人教版高2021-08-26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7页
- 2020版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培2021-08-264页
- 2020版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培2021-08-265页
- 2020秋高中历史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2021-08-261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亚洲2021-08-269页
-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三人2021-08-266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跟踪检2021-08-268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021-08-2611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高中人教版历2021-08-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