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二期中历史(文科)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二期中历史(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 题,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 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国通 史》)这段话说明,该时期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时他还把道德看做是政治 的基础,看做是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材料中孔子思想最接近的西方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泰勒斯 D.普罗泰格拉 3.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 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荀子在《君道》中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 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由此我们可知荀子 A.有民本的思想 B. 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性恶论 D. 主张礼法并施 5.“王者不可以不知天……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 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这段史料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B.董仲舒:天人感应 C.荀子:天与人不相胜 D.董仲舒:三纲五常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 D、要勤于温习 7.王阳明与朱熹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B.对理的认识不同 C.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态度不同 D.对生活方式的态度不同 8.宋朝时期的服饰一改唐朝“惯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老成持重 和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专制集权的强化 D.审美意识的觉醒 9.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 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10.汉代政治思想兼容先秦诸子之说,有一位学者曾说:“汉朝一般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家们,大都以 甲家的理论为政治原则,以乙家的学说作专政的制衡,用丙家的主张为治事的手段,拿章句、词赋 之小技来消磨读书人的精力,而以丁家的放任态度抚绥安分守己的农民。”以上甲、乙、丙、丁依次 应为哪些思想? A.儒、法、阴阳、道 B.儒、阴阳、法、道 C.法、阴阳、道、儒 D.道、儒、法、阴阳 11.如图,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中,李贽应该持反对意见的是 A.木兰从军 B.梁祝化蝶 C.“至圣”孔子 D.商鞅变法 12.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 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提倡法治和众治 D.抨击君主专制 13.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 顾炎武这一主张 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 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 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 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5.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 点茉莉香。”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戏曲艺术 B.诗歌艺术 C.绘画艺术 D.书法艺术 16.“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 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17.《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 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18.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 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真实性 B.通俗性 C.虚拟性 D.优美性 19.“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 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21.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 罕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 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 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 22.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 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已,研究 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拯救人类心灵 B.认识你自己 C.追求生命价值 D.知识即美德 23.《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 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24.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 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 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 张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 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 25.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 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 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26.战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这两个“法”对君权的影响 A.基本一致 B.继承发展 C.相辅相成 D.正好相反 27. 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 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 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文中 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8.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 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 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 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 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文者 A 鄙视贫穷 B 认为财富即道德 C 揶揄上帝 D 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30.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这思想在 18 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 被用于宣传论证 A.君权神授的思想 B.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三权分立的学说 第Ⅱ卷(非选择题 3 题,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个小题,55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 分)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 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 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 制 法 度 , 以 矫 饰 人 之 性 情 而 正 之 , 以 扰 化 人 之 情 性 而 导 之 也 。 ——《荀子》 材料三 我是你养育的,是个血肉之躯,而且活得不错,仍还年轻,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你 都不该责备我有着青春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受神秘力量支配的呀。 ——《十日谈》 材料四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 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 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4 分) (2)材料三和材料四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区别何在?说明了什么?(8 分) (3)比较材料二、材料五中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异同之处。(8 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 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二 18 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 18 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 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 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 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 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 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 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 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 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 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 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 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4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祟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 分) (3)比较材料三、四,说明“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理 由。(8 分) 33、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艺术图片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 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 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 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 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 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 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及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片反映宋元时期科技、艺术在服务对象方面的共同特点,分析此特点对 科技和艺术发展的的主要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材料三中陈寅恪先生的观点。(7 分) 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BABAB CBBCB CDBDD CACBA DBDAB DDDDB 31、【答案】(20 分) (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4 分) (2)共同主题:肯定人,讴歌人性(人文主义)。区别:前者强调人性的本能和欲望;后者强调人的理 性以及人性的高尚和尊严。说明:对人性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文艺复兴经历了一个从初级 到高级的发展历程。(8 分) (3)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异:荀子更强调 礼仪教化;麦迪逊强调通过立法限制统治者,保障公共利益。(8 分) 32、【答案】(16 分) (1)思想:以人为本或保护人民利益;施行仁政。(4 分) (2)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说教。(4 分) (3)理由: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 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自君权。(8 分) 33、【答案】(19 分) (1)特点:科技和艺术品服务对象日益大众化(平民化)。(6 分) 影响:有利于实用科技的普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丰富广大人民 的精神生活。 (2)进步处: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张力 行,具有务实精神;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反对奢糜之风。(三点即可)(6 分) (3)(7 分) 观点:宋朝是华夏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峰。 论证:科技: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代表性 科技成果的成熟并外传,影响巨大深远; 文艺:宋词繁荣;画本说唱杂剧等艺术发展、绘画书法兴盛,出现众多名家巨制(苏轼;《清明上河 图》等) 思想:儒学复兴发展为理学、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