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9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苏联改革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①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②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①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②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福利国家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1)福利国家的出现
①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巨大增长。
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③影响
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弊: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①原因: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②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苏联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
①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②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最终失败。
[精微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1)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订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苏联当时的混乱。
(2)内容
①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②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3)评价
①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①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②政治领域: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
①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归纳总结]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及激光等。
(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
(2)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不断调整政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
分析材料,以法国为例找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体现。
材料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主要信息:
答案 材料显示二战后法国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制定国家的计划,推行部分经济领域国有化。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不同的。法国的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而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2017·课标全国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弄清题意 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切入点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面临“滞胀”的困境,题干材料内容实际上是美国解决经济“滞胀”的举措。
技巧运用 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这与尼克松政府的目的正好相反,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实际上还是地方政府在干预经济,并非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排除。
难点辨析 本题容易错选B项。尼克松虽然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实际上是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各州和地方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以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
答案正解 根据材料信息“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希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以解决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的问题,即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选A项。
(2016·课标全国Ⅲ,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答题思路
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发展(比较)
7分,需答3条左右。
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问题
来源
英国近代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概括比较
发展(比较)
材料二
济贫制度
无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所学知识
无
从性质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从保障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从种类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从受惠主体上看,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参考答案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考点二 “减速脱轨”——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1.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期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分析论证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
史料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提示: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与面临的任务去分析。
论证:
答案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非常落后。尽管当时苏联在民主、民生、民权等方面存在着弊端,但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这一点使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道路。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必然性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
发现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与斯大林主义的不同认知。
命题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赫鲁晓夫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突出领域——农业问题
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学者陈义初
发现问题 材料中重视农业的信息反而说明了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命题角度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3.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新思维”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发现问题 戈尔巴乔夫实行完全私有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命题角度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实质;经济改革与指导思想的关系。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Ⅱ,35
全国Ⅲ,34,35
其它
无考题
1.命题点:史学理论——史料使用与鉴别
(2017·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有主观性且被多次修改,记述未必准确,可信度也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故A、B两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
2.命题点:赫鲁晓夫在农业领域改革的尝试
(2017·课标全国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
“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
3.命题点:二战后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016·海南单科,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上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 A
解析 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联邦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美国农业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联邦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联邦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1.命题点:经济发展计划在西方国家中的实践
(2017·湖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5)《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一书在论述西方世界时指出:“战后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某些工业部门实行国有化,它们筹建了许多新的规划部门,制定长期的经济发展计划。”该材料( )
A.意在说明西方国家运用计划手段来发展经济
B.认为西方国家政府干预扼杀了经济发展活力
C.意在论证必须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D.批判战后西方国家存在压迫企业的不当行为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国有化”“筹建规划部门”与“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均说明西方国家运用计划手段来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家政府干预的效果,B项结论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国有化并不代表国家压迫企业,故D项错误。
2.命题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产业转型
(2017·邵阳三模,35)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各国经济结构日趋相同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
答案 D
解析 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不可能日趋相同,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早已在发展中国家之前实现工业化,工业比重的下降是因为产业转型,不是水平的落后,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兴起,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
3.命题点:民主政治与福利制度的得失
(2017·长春二模,35)“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 C
解析 西方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严重负担,但并非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故B项错误;政治人物为了一己私利承诺过多的福利责任,实质是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高福利造成财政重负荷非材料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4.命题点:赫鲁晓夫时期政治领域的改革
(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34)1957年6月,苏联党的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了11人的主席团。推进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历程
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
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确定为是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的工作是改革僵化的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体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经济上的改革,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变革,故C项错误;下放权力主要是指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地方,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35)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促使了法国走出滞胀
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滞胀危机出现在1973年,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但只是对经济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D项错误。
2.(2017·雅安三模,35)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答案 A
解析 “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 “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的趋势,故A项正确;“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就是要削弱国有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危机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有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3.(2017·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5)“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上说的一句话。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
B.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
C.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
D.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表明里根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主义,故B项正确。
4.(2017·张家口高三期末,23)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
A.旨在保护脆弱的小农经济
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答案 B
解析 通过农业的措施,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的主要目的显然是度过经济危机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国家给予补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故B项正确;对农业生产给予财政补贴,这很明显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恢复,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以工业为支柱而非农业为其支柱产业的,故D项错误。
5.(2017·郑州一模,28)1966年,美国仅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一项支出,就比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和食品券这两项最主要的社会救济开支的总和还高出十倍。这说明美国福利政策的特点是( )
A.逐渐抛弃弱势群体
B.重点保护劳动人口
C.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D.增多福利保障项目
答案 B
解析 美国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支出数额比较大,表明美国社会福利政策向在职人员倾斜,是对劳动力的保护,故B项正确。
6.(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22)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和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
A.采取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政策
B.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
C.建成了社会福利国家
D.缓解了经济“滞胀”的局面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日本政府职能的转变,并没有涉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并不能说明日本建成了社会福利国家,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局面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7.(2017·阳泉二模,35)针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强调,福利的基本原则是拉一个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同时,架一个梯子,让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该观点( )
A.主张兼顾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B.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诉求
C.强调政府应承担起社会救助责任
D.认为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要拉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基本原则是拉一个安全网”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让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体现了兼顾竞争与社会效率的一面,故A项正确。
8.(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量检测,23)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
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答案 C
解析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时间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这一做法是扩大地方权力,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地方权力有所扩大,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不是赫鲁晓夫时期,故D项错误。
9.(2017·漳州二模,34)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粮食及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办法。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苏联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状态
B.成为苏联经济体制变革的开端
C.一定程度上提升苏联农业生产能力
D.借助市场关系推动农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措施主要涉及农业领域,无法体现改变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故A项错误;苏联经济体制变革是从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斯大林模式给农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措施没有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故D项错误。
10.(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38)1964年苏联政府宣布:部分重工业企业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和盈利外,其他经济指标可自行制定,还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苏联政府
( )
A.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B.试图调整所有制结构
C.下放管理权给加盟共和国
D.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知1964年苏联政府允许部分重工业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外可自行制定经济指标,且可提取一定利润作为奖金,说明苏联政府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
11.(2017·肇庆三模,34)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答案 B
解析 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
12.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C
解析 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 美、日、西欧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l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际力量对比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的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答案 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决定、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确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相对衰落,西欧和日本崛起,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等经济体的发展和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强。
解析 理解透彻观点,阐述逻辑严密,文字表述清楚,做到史论结合。
14.(2018·广州荔湾、海珠一模,41)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56年和1957~1960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原因。
答案 (1)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2)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3年至1956年,中国和苏联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原因为苏联进行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是由于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1957年至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中国出现下降。原因为赫鲁晓夫改革不能完全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和垦荒种植玉米脱离实际,导致粮食产量起伏。中国原因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路线及其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