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部分第5单元第10讲 1840-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 ‎——晚清时期(公元1840—1912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公元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第10讲 1840-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国力渐衰,社会危机严重。‎ ‎2.导火线:虎门销烟。‎ ‎3.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 ‎(2)扩大: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战争结束。‎ ‎4.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5.影响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时间 ‎1858年 ‎1860年 内容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负责外交、通商事务的总理衙门,设总税务司等。‎ ‎(4)洋务运动兴起。‎ 近代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 三、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理论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 ‎3.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 ‎①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西征军不断打败湘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日益封建化,内部等级森严,诸王之间混战。1856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联合剿杀下失败。‎ ‎4.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容 ‎(1)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 ‎(2)发展工商业 ‎(3)开设新式学堂等 目的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评价 ‎(1)进步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进步性: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局限性:迫于当时的形势,未能实行 ‎5.评价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它仍没有摆脱旧式政权的影响,专制、等级色彩明显,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 ‎(2)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运动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列强侵华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太平天国运动 ‎►探究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史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 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史料二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 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1)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2)史料二中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史料一依据“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概括作者的核心论点。该史料反映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 ‎(2)史料二时应抓住关键词“近代文明”来理解。该史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 ‎(2)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的转折点。‎ ‎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2)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3)社会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5)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6)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7)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探究2 太平天国运动 史料一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史料二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局限性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体现。‎ ‎(3)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1)史料一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到后期指导思想的转变,揭示了从初期的“毁儒”到后期“尊儒”的变化,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护政权。‎ ‎(2)史料二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是“社会革命”的同时也存在局限性,“然而”一词将史料分成了两层意思——肯定和否定,肯定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也说明了农民阶级具有鲜明的阶级局限性。‎  (1)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的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护政权。‎ ‎(2)思想上: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拜上帝教等迷信思想宣传组织群众。组织上: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定都天京后就出现了天京变乱。‎ ‎(3)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 ‎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走向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以家国情怀感悟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 ‎ 材料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西方国家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 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 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思考:分析材料,结合材料中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征论证说明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提示】 西方国家把国际法作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了欺凌弱小国家和维护侵略权益的两面性。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均是在这样的国际法指导下,把西方列强的特权强加于中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独立。这一时期的国际法也反映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对中国而言,也起到了促进外交制度和外交理念的近代化的作用;后来也被用作与西方列强谈判与争取权利的依据,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 ‎(1)政治上 ‎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国内政局:满洲贵族势力削弱,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 ‎③斗争性质: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④社会阶层:买办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兴起。‎ ‎(2)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大量经济特权,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 ‎(3)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破产,清廷被迫转向开放;“理藩”外交受到冲击,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 ‎(4)思想上:传统的“华夷”观念开始转变,“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盐城一模)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 A [材料“镇江府……在(那次)敌对期间……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表明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故排除;C项是甲午战后,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故排除;D项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故排除。]‎ ‎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 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A [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推动中国司法改革,使西方法律传入中国,使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产生了深刻变化,说明领事裁判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A项正确。]‎ ‎3.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  )‎ 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B [“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反映了对外国势力的重新认识,故B项正确。]‎ ‎4.“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  )‎ 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 C.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与材料中“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相符,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具有很大的空想性,故B项正确。]‎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②导火线:1894年日本趁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之机,派大军入侵朝鲜。‎ ‎(2)过程 ‎①平壤战役:清军失败,退回国内。‎ ‎②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保船避战,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③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沉沦,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③中华民族觉醒,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奋起,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②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 ‎①爆发: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材拓展]__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黄海海战 ‎(1)性质: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检验了洋务派海军建设的成果。‎ ‎(2)爆发:1894年7月,中国北洋舰队在丰岛海面遭日舰偷袭。‎ ‎(3)经过: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率官兵英勇作战。‎ ‎(4)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政策,最终全军覆没。‎ ‎2.反割台斗争 ‎(1)原因: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台湾各族人民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3)结果: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3.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1900年6月,廊坊阻击战,大败八国联军;爱国清军和义和团战士攻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 ‎(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4)意义: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捍卫了民族尊严。‎ 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 ‎(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 ‎(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探究 瓜分中国的“群魔盛宴”‎ 史料一 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近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 史料二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意志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 ‎“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结合史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1)史料一为现代人客观看待八国联军侵华的评论。作者主张辩证地看待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认为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史料二解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英德协定》的原则,条目清楚,层次分明;第二部分为各国的反应,注意抓住史料中能够反映各国态度的关键词“深愿接受”“赞同此协定”“接受前两条”“表示欢迎”等,认识各国的态度。‎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 ‎(1)争做中国债主: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还”辽东半岛的费用,大借外债。为了争做中国的债主,帝国主义列强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 ‎(2)抢夺路权矿权:列强在争做中国债主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即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权利。这也成为帝国主义抢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3)争相开厂:列强利用《马关条约》里关于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的规定,又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建厂。外国工厂的生产规模大,产量多,成本低,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地位。‎ ‎(4)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末,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5)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因美西战争错过了瓜分中国的机会,美西战争后,美国立即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以唯物史观看待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材料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 ‎“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思考: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是什么?‎ ‎【提示】 (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重要转折点 ‎①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经济侵略开始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④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和思想文化。‎ ‎⑤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社会各阶层投入“救亡图存”的运动中。‎ ‎(2)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确立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地位。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走向半殖民地化境地。‎ ‎②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③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A [根据材料《申报》对日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增多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引导国人反思和革新图强,故A项正确;材料与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监控无关,故B项错误;国人早就已经关注日本文化,而不是开始,故C项错误;单纯《申报》对日本一国报道增多无法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故D项错误。]‎ ‎2.容闳(1828—19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B [根据材料可得容闳认为光有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够,还要青年对此进行理性的引导,才不会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成为“乱民”,故B项正确。]‎ ‎3.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D [美国传教士杀害中国无辜农民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故D项正确。]‎ ‎4.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华民族自觉统一体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是与外来民族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西方入侵助推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 B.中外关系的恶化有利于民族大团结 C.传统的民族意识遭到民众质疑 D.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反侵略密切相关 A [根据材料“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是与外来民族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知,西方入侵助推了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 辛亥革命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武昌起义 ‎1.经济基础 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3.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4.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5.有利时机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6.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二、中华民国成立 ‎1.各省反应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建立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实行责任内阁制。‎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意义: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1.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政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经济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三个易错点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也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辛亥革命 ‎►探究 民主丰碑——辛亥革命 史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史料二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它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编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根据史料一回答,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 ‎(2)根据史料二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的影响。‎  (1)史料一主要围绕对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理解,抓住史料中“‎ 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关键信息来理解,主要说明了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政权转移,实现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 ‎(2)史料二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三个实质性成果”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  (1)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 ‎(2)政治上,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推动了剪辫易服、公历纪年的确立。‎ ‎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转型 ‎(1)政治层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得重大突破。‎ ‎(2)经济层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3)文化层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提出三民主义、提倡资产阶级公民道德,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以家国情怀感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民族精神 ‎ 材料 项目 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与 制定者 ‎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业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 ‎49人参与,其中同盟会会员38人,留学日本和有欧美经历的40人,40岁以下的37人(已知出生年份的议员),35岁以下的30人 时间 ‎4个多月激烈争论,最终达成妥协 从起草到颁布经历2个多月 主要内容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及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制度 总统制 责任内阁制 实施 历经200余年,基本严格执行,确立了宪法的崇高地位 颁布仅仅三个月,袁世凯就公然违背;1914年被《中华民国约法》取代;20世纪20年代淡出历史舞台 特点 浓厚的法治色彩 具有典型的人治特色 ‎——摘编自姜士林主编《世界宪法全书》‎ 思考:上表为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一:‎ 论题: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 论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制定形式、主要内容、主要制度等方面,明显借鉴了1787年宪法的部分做法,并得以实施;但由于两国国情差异极大,年代相距久远,导致两者的命运迥异。‎ 示例二:‎ 论题: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差异分析。‎ 论证:参与制定者,前者更为多元化,历时较久;后者以革命派和欧美化的留学生为主,制定仓促;前者在妥协中得以制定,后者因人定法;前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时代条件,因此能够持久;后者因自然经济、社会性质、社会环境不同,而未实施且很快被破坏。‎ 示例三:‎ 论题: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行特点成因分析。‎ 论证:前者是移民国家,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基础薄弱。前者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封建传统;‎ 后者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前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后者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劣势;前者分权明确,后者机制不明,因人设法。‎ ‎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民主精神和局限性的认识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精神 ‎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③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袁世凯而设的,有“因人设法”之嫌;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一位历史学家说:“民国的建立,虽说是由于人心的效顺,然以数千年专制的积重,说真能一朝涤除净尽,自然是无此理的。大约当时最易为大众所了解的,是民族革命。”他所说的“民族革命”是指(  )‎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驱逐列强在华势力 D.颁布宪法以保障民权 A [历史学家说的“民族革命”是指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其含义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民权主义”,故B项错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驱逐列强在华势力,故C项错误;颁布宪法以保障民权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多种,总销量达4 200万份。报刊可以自由鼓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学说,可自由发表政见,批判时局,包括发表反袁言论,无所避讳。材料说明当时社会(  )‎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政治热情高涨 C.纸质传媒影响巨大 D.社会主义广泛传播 B [材料体现各种学说自由发表、自由讨论,并非完全是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武昌起义后各种学说自由传播,可自由发展政见,批判时局,说明当时社会普遍关注政治,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报刊可自由发展言论,‎ 未体现报刊对社会的影响,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时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诫,反映了他(  )‎ A.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惋惜 B.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 C.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 D.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 D [从题干信息可知,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以太平天国为例,告诫同盟会会员不要让辛亥革命重蹈覆辙,结合所学知识,此时在革命派妥协下,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中国的民主之路前途未测,这表现出他对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故D项正确。]‎ ‎4.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显著特征在于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来约束行政权,对于行政权如何制约立法权却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形成总统府与国务院两个行政中枢 B.未能实现分权制衡原则下的有效互动 C.“因人设法”,带有很明显的人治色彩 D.没有规定国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B [由材料“利用立法权来约束行政权”“对于行政权如何制约立法权却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可知,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立法权可以制衡行政权,但行政权对立法权缺乏约束,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实现分权制衡原则下的有效互动,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全国卷Ⅰ ‎2018·‎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化外交;2016·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 全国卷Ⅱ ‎2019·维新变法——英文报纸对维新变法的态度;2018·晚清时期的近代外交观念 全国卷Ⅲ ‎—‎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全国卷Ⅰ ‎—‎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 ‎1.从考查内容看:近几年全国卷命题侧重于对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的考查,包括列强侵华的重大史实和双重影响。‎ ‎2.从考查题型看:主要是考查选择题。‎ ‎3.从命题特点看: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在教材中着墨较多,但在近几年的全国卷中命题出现率很低。对太平天国的考查偏重于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则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命题。‎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英文报纸对维新变法的态度 ‎ (2019·全国卷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D [从时间看,1898年,中国社会学习西方进入到政治与思想领域,但参与者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而非全体民众,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排外活动力度,故B项错误;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滑稽剧”‎ 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故D项正确。]‎ 练点2: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化外交 ‎ (2018·全国卷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C [面对日本的舆论宣传,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其对舆论在外交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即清政府并不熟悉近代外交策略,故C项正确。]‎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还原历史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对维新变法中光绪帝的遭遇所作的报道 创设情境 以新闻报道作为史料,要求辨别史料真伪,运用史料分析问题 练点2‎ 素养立意 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的外交,突出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必要性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3: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表现 ‎ (2018·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D [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 练点4: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 ‎ (2016·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情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所以“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3‎ 能力立意 透过史料考查对中国近代外交观念变化的认识 练点4‎ 主干知识 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洋务运动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借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 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借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可知,清朝并没有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故A项错误;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故C项正确;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说法有绝对化倾向,故D项错误。]‎ ‎2.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  )‎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陈腐观念逐渐淡化 D.学习西方成为共识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说明中国传统观念发生变化,陈腐观念逐渐淡化,故C项正确;西学过程中存在顽固派与洋务派、顽固派与维新派等思想论战,说明学习西方未达成共识,故D项错误。]‎ ‎3.(2019·郴州一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C [材料“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改变对外国蔑视的称呼,反映出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性质的变化,也没有体现出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的变化,故排除A、B两项;材料说明清政府外交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并没有实现近代化,故排除D项。]‎ ‎4.(2019·上饶一模)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A [由漫画题名为“临渴”可知清廷的政策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规划,故选A项;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与漫画的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而此漫画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故排除C项;仅有一口“海军港”水井的挖掘不能得出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故排除D项。]‎ ‎5.“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C [由题干信息可知“此次革命”即辛亥革命,材料强调辛亥革命有“国体改革”的作用,A项强调的只是推翻了清王朝,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B项错误;“国体改革”就是国家政体的改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政权,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社会其他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没有清除,故D项错误。]‎ ‎6.(2019·浙江五校联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在上述四大权力构成中,学界认为其中之一是“因人设法”,是专门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设,这一增设指的是(  )‎ A.参议院 B.临时大总统 C.国务员 D.法院 C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是代议制度下的共有机构,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A项错误;临时大总统的设立,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B项错误;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与材料中“专门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设”相符,故C项正确;三权分立规定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