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78 KB
  • 2021-08-26 发布

2020_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df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新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 马式’的组织。”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 ) A.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郡国并行制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郡县两级制 【答案】B 【解析】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两种政体互不干涉,属于平行机构,正如斑马 身上的条文,故 B 项正确;A 是西周时期实行地方制度;C 属于商朝政治制度特点;D 属于秦朝推行的地 方行政机构。 2.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朝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④元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使得诸侯王国势力越分越小,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加强 了中央集权,①符合题意,正确;唐朝设置节度使,节度使拥有地方军政大权,节度使的设立加剧了地方 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②不符合题意,错误;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主要是为了防范武将专掌军 权、独霸一方、反叛朝廷,起到了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③符合题意,正确;元在地方设立“行中书 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起到了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正 确。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③④,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3.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的地方制度。依据所学分析选项,A 明显错误,宗法体系或宗法观念在中 国古代从商周时期以来长期存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B 项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 进而造成地方割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排除 C 项;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 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排除 D 项。所以应选 B。 4.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有弱有强,但总体上是中 央权力在加强,地方权力在削弱,故 A 正确;B 项(地方权力渐强)和 C 项(地方权力无变化)较易排除; D 项地方权力有强弱变化但最终渐强,不符合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规律,故 D 不正确。 5.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 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 知当时( )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唐朝开元年间以来,朝廷要求诸王“皆居京师”,支庶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于外”“守郡掌兵,为 国宣力”,从而加强对宗室诸王的控制,防止其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故 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 的加强,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 A 项错误;宗法分封制对中央集权不利,故 B 项错误;科举考试 成为中央控制宗室子弟的工具,故 C 项错误。 6.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是削减地方官的权力,另设“通判”以牵制之,二是分割宰相的 权力,三是控制军队,四是发展科举制度,五是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故①②③均符合 题意,D 项正确。④错在“节度使”,应为“通判”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项。 7. 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 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科举制的完善 D.理学的兴起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无效率”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官员数量庞大,资源浪费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结合 所学可知,宋代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上通过分化事权的办法达到皇权 和中央权力的集中,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宋代采取了偃武修文的国策,极力抑制武将,与行政效率低下无关;C 选项错误,科举制的完善有利于人才 选拔,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和处事能力,与行政效率低下无关;D 选项错误,理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意 识形态领域,在此时期尚未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与行政效率低下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名师点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 1.措施 (1)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2)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1)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8.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 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C.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答案】A 【解析】材料“转运使主管路线行政区的财赋……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监督”,说 明北宋设立转运使的作用是控制地方财政,故排除 BC,选 A;政府设立转运使并非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 排除 D。 9.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 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 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 故 C 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 D 项排除。 【名师点睛】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 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 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 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 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 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10. 元朝在设置行省辖区时,打破自然界限,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将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由四川划分给 陕西,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湖南、广西、湖北并为湖广行省。元朝的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 B.创新政治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为行政管理带来不便,排除 A;材料的主旨不是创新政治体制,排 除 B;秦汉以来,地理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种安排客观上又容 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 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 C。促进民族融合不是材料的主 要目的,排除 D。 11.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省六部,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 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项,ABC 错误。 12. 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 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元朝只发生三次叛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地方都比较安定,故 D 正确;题干中“终元一 代,行省发生三次叛乱”,次数少,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很严密,故 A 错误;材料中的三次叛乱,都是“皇 位空虚之际”,即叛乱与争夺皇位有关,而非割据,故 B 错误;题干中“皇位空虚”导致叛乱,而非行省引 发皇族内部纷争,故 C 错误。 13. 以下四图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依次是 A.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中“周”“晋”“宋”反映的是周朝的分封制;第二幅图中 “九原郡”“陇西郡”“咸阳”等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第三幅图中有郡县,也有封国,反映的是汉初的 郡国并行制度;第四幅图中“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中书省”等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因此 B 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4.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15.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 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 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依据所学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同时加强 皇权,D 正确;尚书省管辖六部,A 错误;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决策权在皇帝,门下省负责的审核,B 错误;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C 错误。 1.汉武帝初置刺史时赋予其“六条问事”的权力,包括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 要事项,并且主要针对地方郡国二千石官员。但同时规定“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据此可知,刺史 A.以轻御重、以小监大 B.职权受到明确限制 C.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立 D.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要事项”可知刺史职责明确;由材 料“非条所问,即不省(察)”可知刺史职权受到明确限制,故 B 项正确。A 项属于刺史制度的特点,但与 材料强调刺史职权受到明确限制不符,故错误。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而不是为削弱相权而设立,C 项错 误。东汉时刺史才成为地方最高长官,D 项错误。 2.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 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到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工作限制在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三月截止,避免拖拉影响工作运 转,这样有利与统治机构的正常运行,正确答案为 C。材料中没有涉及秦朝的厉行法治的信息,A 错误。材 料并没有“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B 错误。材料只是讲了对地方官任免和调整的有序性,没有“突 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D 错误。 3.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 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 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 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 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要有政府专 设相关机构组织,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家谱的修撰走向成 熟,私家修谱流行,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故 B 选项正确; 材 料内容强调了唐朝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无法得出宗法 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且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 A 选项错误;宗族认同与商品经济发展 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编修族谱是与“追 溯各家祖宗荣耀”“记录当世族人荣耀”有关,材料没有强调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故 D 选项错误。 4.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 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答案】A 【解析】“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 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 内容,故 A 项正确;B 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 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 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 5. 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 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 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的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本人辞行, 时称“陛辞”“辞见”等,以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但其实质意图是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与“祖宗以 来,常重其选”“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相符合,排除 D 项,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 项不是本质,排除。 6. 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 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 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B.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从“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 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到“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答案为 A 项。B 项,“区域文 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项,“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 制度的推行”的表述因果关系倒置,排除;D 项,“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的说法本身 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7.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置十三刺史部,九部在北,四部在南。西晋前期 10 州,南 7 北 12。至 唐贞观元年,分全国为 10 道,正好 5 道在南,5 道在北,北宋元丰时期 23 路,南方占 14 路而北方只有 9 路。明清时期南北方省区基本是二比一。这说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设置 A.因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而调整 B.随着统治区域不断变化而调整 C.因为政治中心南移而不断调整 D.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 【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论及行政区划数量的沿革,即汉朝“九部在北,四部在南”、西晋前期“南 7 北 12”、唐 朝“5 南 5 北”、北宋“南 14 北 9”、明清基本是 “二比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完成的, 从此以后,南方的经济实力超过北方,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仰赖南方,行政区域数量也逐渐 增加,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变化不是因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及统治区域 变化,故 B 项错误;古代我国的政治中心大多是在北方,故 C 项错误。 8.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 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 C.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给出的词“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都包 含“家世”,说明在东汉世家大族兴起,对整个国家产生了一定的敢于和影响,这在西汉还是不多见的,所 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与材料无关;B 选项曲解了“家世”的含义,误认为“家世”是门阀士族;D 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的含义不符。 9.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 7 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 官职 事迹 人物 官职 事迹 郭进 登州刺史、卫 州刺史 为人俭于己,便于人…… 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 刘谦 邠州知州 谦无所扰,邠人多爱 之 刘福 卫州刺史、雄 州刺史 治五年,境内宁谧……百 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 马怀德 雄州知州 有材勇智力,可以遍 知州事 高化 知事诸州(具 体不详) 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 马知节 知益州兼转运 使;主政枢密院 十年 马枢密知节劲 直……抑好强,恤孤 弱 孟元 沧州知州 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治五年, 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枢 密知节劲直……抑豪强,恤孤弱”“家有文风;应变活民”表明这一时期的宋代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B 项。A 项,“普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 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国策,并没有发生变化,排 除;D 项,材料不能反映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排除。 10.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 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 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C.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古今中外的分权理论在后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借鉴和运用,故选 B 项;三 省六部不符合上下权力制衡的特点,古今中外的这些分权理论并不都是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故排除 AC 项;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说明明显不是这些分权理论的共同点,故排除 D 项。 11.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 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A 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 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 C 项错误。D 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 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 记载,所以 B 项正确。 12. 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 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 行体制 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答案】B 【解析】材料可知“内命”没有“经中书门下省”,说明没有经过三省程序集思广益,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 性,排除 A;“内命”“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体现了皇帝独断专行,皇权至高无上,故选 B;既然“内命” 不经中书门下省,说明“内命”与宰相无关,不可能实现宰相相互制约平衡,排除 C;在专制皇权之下,不 可能规避官吏擅权现象,排除 D。 13. 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 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 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可知,太常不仅掌管祭祀,也要监管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结合所学,家 国一体是以伦理秩序为政治本体所构建而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结构,故汉代太常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 治传统,D 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内部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 A;太常为汉朝九卿之首,而 九卿之上还有三公,故“级别最高的官职”这一说法错误,排除 B;太常负责引导天子祭祀祖先,这并不能 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征,毕竟普通人每到清明也都会各自祭拜自己的祖先,排除 C。 14.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 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 政事堂。”这说明唐朝 A.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 B.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 C.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 D.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可知 唐朝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助于减少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 D 项正确。唐朝权力中心仍在皇帝,故 A 项错误。BC 两项属于绝对化错 误,排除。 15. 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 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 B.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 C.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 【答案】B 【解析】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第一级是分封制结束,郡县制出现,第二级察举制,第三级是科举制。 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基础进一步扩大,由封建政权走向士人政权再走向科举选官,这有利于普通民 众参与政治,体现了政权基础,逐渐走向大众化民众化的特点。故选 B。推行科举制从隋朝开始,汉武帝独 尊儒术之后,中国历史上即被称为士人政府,所以 A 错误。C 趋向只是第一级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官僚政 治取代贵族政治,不能代表全部,排除 C。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就成为正统思想,当时处于第二级,不能 影响到第一级,故 D 错误。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 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 统治,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 故 A 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 中央权威,故 C 项错误。 名师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 25 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 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这些都体现了 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 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 A、C 不符合史实,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 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 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 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 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 C,排除 A;通过加授“同 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 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 B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 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 D。 3.(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 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 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 变化,C 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 说法不正确。 4.(2018 年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 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 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 D 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 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 A 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 权力的是中书省,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5. (2018 年海南卷)《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 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 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 利于维护皇权,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 项错误。 6. (2018 年浙江选考)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 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宋朝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 答案为 B 项。A 项,汉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分宰相之权” 无关,排除;C 项,明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 排除;D 项,清军机处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 排除。 7. (2018 年浙江选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 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 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 B; 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 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 察机构,故 C 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 D。 8.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 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 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 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 C 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 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 B 项;D 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9.(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 选 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 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 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 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 选项排除。 10.(2019 年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 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 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 D 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 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 A 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 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 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 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 C 项。 11.(2019 年浙江选考)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 选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 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 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 选项 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 选项排除。 12.(2020 年全国卷Ⅱ)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 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解析】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 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 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 项 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 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与材料主题不符,D 项错误。 13.(2020 年浙江选考)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 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 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答案】A 【解析】“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 是加强皇权、分散相权的反映,故 A 正确;材料和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无关,故 B 错误;“内朝”“外朝” 是在西汉,故 C 错误;古代的政治决策不可能走向透明开放,故 D 错误。 14.(2020 年浙江选考)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 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司隶校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题干考查汉代与秦朝制度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实行内外朝制度,设置 内朝,有别于秦朝。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创司隶校尉一职,以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 ②④是汉代有别于秦朝的内容,D 正确;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在中枢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①③ 是秦汉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15.(2020 年山东卷)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 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 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 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 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 了重新分配,故选 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 A;仅根据翰林 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 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 成熟,排除 C。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