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评估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跟踪检测(解析版)岳麓版必修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评估四(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C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答案为C,排除A项;根据“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野蛮者,而不是进步者,故D项错误。‎ ‎2.西方驻华公使经常指责清朝“各部院大臣均未与之往来”。究其原因是除总理衙门大臣外,其他部院大臣不能且不敢和西方在华官员接触,一是担心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二是遵循“人臣无外交”的惯例。材料说明( A )‎ A.清政府的近代外交观念淡薄 ‎ B.清廷官员对夷务的敌视 C.西方驻华官员企图操纵清朝 ‎ D.西方官员重视清廷洋务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清政府官员中,除了总理衙门官员之外,都不与西方官员接触,说明缺乏外交观念,故A项正确;通过材料“一是担心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二是遵循“人臣无外交”的惯例看出不是对夷务的敌视,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方驻华官员企图操纵清朝,排除C项;D项叙述不符合材料表述,排除D项。故选A项。‎ ‎3.1860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贸易,而贸易的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D )‎ A.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 B.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 D.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11‎ 解析:材料说明英国持续贸易在于清政府国内秩序的稳定,为此,英国派出华尔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D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全赖于秩序和安定”的信息,排除。‎ ‎4.太平天国曾颁布法令:“凡朝中大小官员,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规定反映出( C )‎ A.太平天国实行法治 ‎ B.太平天国建立天王专制 C.农民政权趋向封建化 ‎ D.其不具备反封建的性质 解析:“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法令是在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这说明农民政权已经趋向封建化,故C项正确;A项错误,太平天国没有实行法治,故排除;“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等体现不出天王专制,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故D项不符合史实。‎ ‎5.1843年,上海县城和近郊人口仅20万,但是在五十年代后,大量杭州、苏州、扬州士绅移民上海,到1862年,上海仅市区人口就已达到了300万,一跃而成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迅速增加的直接因素是( B )‎ A.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 ‎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洋务运动的广泛开展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五十年代后,大量杭州、苏州、扬州士绅移民上海”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到1856年时,苏杭一带已经被太平天国占领,故大量人口转移到邻近的上海,故B项正确;上海通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贸易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方面,不会使人口增长如此之快,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 ‎6.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这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 D )‎ 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 ‎ B.为保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 C.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 ‎ 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面对日本的侵略,纷纷采取了向其他列强求助的做法,想要通过其他列强来抵御日本侵略,这其实是对列强的本质认识不清,因为列强的本质就是侵略,不管是日本还是英法德,为了瓜分中国甚至会联合起来,只可能趁机敲诈清政府,不可能真正帮助,故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二人的这种做法没有起到效果,故B项错误。‎ 11‎ ‎7.下图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D )‎ A.美、英、日 B.英、日、美 ‎ C.日、英、美 D.英、美、日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最早开始侵华的是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所以1865年英国在华航运市场所占份额应该最多,因此甲曲线代表的是英国;依据所学可知,1843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后,美国跟随英国的脚步参与侵华,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把关注重点放在美洲,而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走上了向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特别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在华航运市场所占份额仅次于英国,因此乙曲线为美国,丙曲线为日本,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8.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之顽强抵抗,西方甚至有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C )‎ A.西方记者的报道夸大其词,目的是想推卸责任 B.西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C.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杨村战役,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一定真实,也未必夸大其词,故A、B错误;历史研究可以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但也应重视国内学者的成果,故D项错误;“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一定程度上说明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了部分成效,故C项正确。‎ ‎9.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 C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 C.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 D.清政府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 解析:‎ 11‎ 根据材料可知,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了参政、改革等要求,这是民意的体现,说明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建议,无法体现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排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咨议局,企图以所谓的“议会民主政治”来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排除D。‎ ‎10.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B )‎ 汉人(%)‎ 旗人(%)‎ ‎1860~1900年 ‎79.1‎ ‎20.9‎ 武昌起义时 ‎70.8‎ ‎29.2‎ 武昌起义后 ‎89.5‎ ‎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旗人和汉人充任地方督抚的比例,没有体现汉人地位高于旗人,A不正确;表中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有所下降,武昌起义后汉人督抚比重又有所上升,由此可以得出,动乱时期清政府更重视对汉人的任用,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督抚是否属于改革派的信息,C不正确;D说法本身不正确。‎ ‎11.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骞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B )‎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B.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C.列强支持清政府 ‎ D.国家面临着分裂 解析:材料中分析了南方和北方对于辛亥革命的局势都感到不安,急需一个人物稳定局面,显然这里只有袁世凯可以稳定当前局面,这也反映出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资产阶级软弱性,故A项错误。此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此时不是国家分裂问题,是局面需要掌控问题,故D项错误。‎ ‎12.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述:“其后两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浙江兰溪),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这主要表明( B )‎ A.农民阶级不知道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C.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 D.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题意可知,乡间所说的是“造反”而不是“革命”,说明农民阶级并不是不知道辛亥革命,故排除A项;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和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事实,故排除C、D项;农民的概念中依旧认为是“造反”而非“革命”,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有所影响,但影响有限,故选B。‎ 11‎ ‎13.“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本题设问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项错误,B项错在持续发展,C项错在封建制度,D项错在彻底改变,因此选A项。‎ ‎14.‎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C )‎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解析: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可知符合革命派的诉求,由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可知是北洋集团的胜利,同时体现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的思想主张,故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C项正确。A项属于片面反映材料,该总统令既体现北洋集团的意志,也符合革命派的诉求,排除。根据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与革命派的诉求不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湖北派的意志,而是强调该规定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排除D项。‎ ‎15.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 解析:辛亥革命是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也没有实现民族独立、结束专制独裁,其所建立的民主共和也是徒有虚名,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宪政。而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是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A项。‎ ‎16.五四运动时,学生游行演讲时手持和张贴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门前的标语中,充斥着“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等内容,担心表达不清而产生激烈行动。这体现出( B )‎ A.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 ‎ B.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 C.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彻底性 ‎ D.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1‎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学生运动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又注意斗争的方式,因此体现了爱国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C选项错误,据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选项错误,据五四运动阶段性胜利的标志可知,材料并未体现出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7.历史上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C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解析:“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故选C项。‎ ‎18.太平天国在征战途中,“凡掳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之,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之,或竟捶楚以死”。材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 D )‎ A.排斥漠视知识分子 B.滥杀无辜影响恶劣 C.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D.失败有其必然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不一定是知识分子,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滥杀无辜,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以说最终失败有其必然因素,故选D。‎ ‎19.“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材料表明( D )‎ A.东南互保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 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 D.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东南互保使得“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但并未表明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A项错误;B项错误,依据材料“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及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东南地方督抚大员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此举并非清政府采取的应对当时困局的措施;C项错误,东南互保出现的直接原因并非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D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南督抚在清廷颁布支持义和团斗争的命令后,竟然策划实施“东南互保”,这使得地方政治与军事实力进一步扩展,中央权威遭到削弱,体现出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割据化的倾向。‎ ‎20.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 D )‎ A.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 11‎ B.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 D.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解析:由材料“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等信息可知,清朝皇室在人心所向的大趋势下,被迫主张退位,是以和平退让的方式顺应了时势,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选D。‎ ‎21.如图是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C )‎ A.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 B.民族工业与外商争利 ‎ C.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 D.洋务企业发展迅猛 解析: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的情况,没有反映出中国对外商品输出的情况,所以看不出顺差和逆差。B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世纪50年代还没有出现中国的民族工业。C项材料反映了英国对中国商品出口价值,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商品的自然抵制作用所导致的。D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洋务运动在这个时候没有开始。故选C项。‎ ‎22.“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依据材料“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圆明园的劫难。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所为,故B项正确。A、C、D项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项。‎ ‎23.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 C )‎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 11‎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解析:A项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与材料内容是相矛盾的。B项太平天国没有联合其他反清力量不能证明若是成功了,中国便失败了。C项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表现,所以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了,仍然体现出中国落后生产力取得胜利,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会受到阻碍。D项太平天国没有破坏自然经济,反而应该是维护自然经济。故选C项。‎ ‎24.《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 解析:材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体现了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 ‎25.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某史学家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 A.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B.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C.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因此主题是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故A项正确。B项是维新思想,C项是新文化运动,D项是辛亥革命,均是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表现,不全面,排除。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作家刘鹗创作的小说《老残游记》共20回。1903年,该小说在报刊上被陆续发表,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该书第一回为全书总纲。它以一艘颠簸于洪波巨浪上且破烂不堪的大船象征岌岌可危的中国。船上的人分为三类,一类为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人,暗喻上层统治集团,他们毛手毛脚,“把这船弄得狼狈不堪”;二为鼓动乘客的造反者,象征革命派,他们被丑诋为“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势必使大船倾覆沉没;三为“下等水手”,影射当时的中下层官吏,他们为非作歹,造成一个“民困思乱”的危局。为扶危济弱,老残送来一个“最准”的外国罗盘,以能找正航向,却被“下等水手”和煽惑造反的人同声斥为“汉奸”而被驱逐下船。‎ 11‎ ‎——摘编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上述总纲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4分)‎ 答案:示例信息:革命派鼓动乘客造反,要使大船倾覆。历史现象: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发动反清起义。概述和评价: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和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各地发动多次起义。这些起义以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起义虽然遭到失败,但是顺应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促成革命形势的发展、成熟,最终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被推翻。(“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首先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例如依据材料“一类为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人,暗喻上层统治集团,他们毛手毛脚,‘把这船弄得狼狈不堪’”的内容可得出近代清政府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局时仍然故步自封,腐败堕落的信息;依据材料二“为鼓动乘客的造反者,象征革命派,他们被丑诋为‘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势必使大船倾覆沉没的内容可得出革命派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发动反清起义的信息;依据材料“为扶危济弱,老残送来一个‘最准’的外国罗盘,以能找正航向”的内容可得出作者希望采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补残破的国家,而反对革命的信息。选择所选信息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对其概述。‎ ‎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6~18‎ 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 ‎30~40‎ 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 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请从表中任选两个时间段,并对其中的西方中国观加以解读。(要求:选明时间,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4分)‎ 答案:‎ 11‎ ‎19世纪:西方对中国的评价比较消极,主要是因为西方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普遍建立,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加大了殖民扩张。同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各方面显示出衰落态势,并不断受到西方的侵略。‎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军政界对中国的评价比较积极,主要是因为日本侵华与二战爆发,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正是中国的坚持抗战减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压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美国在亚洲及太平洋战场需要中国的协助和配合,因此对中国评价比较高和积极。‎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概括出两个时段观点,然后依据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本题可以从19世纪或者20世纪30~40年代选取时间,前者通过比较19世纪西方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去论证;后者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从而获得西方国家的好评方面去回答。‎ ‎28.(22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 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 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 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哪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8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下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4分)‎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答案:‎ 11‎ ‎(1)器物方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制度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2)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转变。‎ ‎(3)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解析:(1)学习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其对应的事件包括早期抵抗派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2)材料中的上卷主要是学习技术,它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中卷和下卷反映出西学东渐有注重技术向制度和思想文化转变。(3)从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国民所共有。(4)毛泽东20世纪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