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
交大附中、龙岗中学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
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这说明
A. 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 B. 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
C. 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D. 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可知孔子认为政权的更
替并没有导致共同体核心的变化,华夏文化体系依然在传承,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故选 D;
方邦联盟只是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排除 A;B 项无法体现,没有涉及,
排除 B;C 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 D。
2. 秦统一六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
小篆,而是隶书。合理的解释是( )
A. 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 B. 隶书更具有实用性
C. 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D. 小篆未能强制推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比笔画圆匀,具有图画美的小篆,隶书工整对称更具实用性,
所以尽管有了统一文字篆书,秦代更多的文书和简牍是以隶书书写的,B 项正确;秦朝在全国
范围内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的结论是确切的,并且是用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通行全国,ACD 三
项说法错误。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
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
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
A 放松了人身依附控制 B. 加强了地主土地兼并
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答案】D
- 2 -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佛寺控制大量的人口、土地,使“佛图户”增加,户籍制
度受到破坏,政府控制的自耕农人数大大减少,这势必会严重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D 项正确;
自耕农由国家监管到佛寺控制,人身依附并没有放松,A 项错误;佛图户受到享有“政治经济
特权”的佛寺监管,并没有加强一般地主的土地兼,B 项错误;佛图户由国家控制到受佛寺的
监管,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大,C 项不符合题意。
4. 《唐律疏议》规定:“谓告言、習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
徒三年:供养有缺,徒二年: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
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表明唐代( )
A.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 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 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 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律疏议》专门以国家力量,严厉惩治打击对祖父母、父母不敬,不养,
不孝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唐朝注重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辅相成,强化儒
家道德,以维护社会的稳定,A 项正确;材料只有《唐律疏议》的法律规定,没有司法审理与
执行,B 项错误;只有家庭伦理在某条法律中的体现,不能证明其是立法的基本原则,C 项错
误;《唐律疏议》以国家律法强制孝老敬亲,不能说明“孝老敬亲“已经成为了当时的社会行
为规范,D 项错误。
5. 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
地区 会稽县曹娥 会稽县三界 余姚县石堰 山阴县钱清
盐额(石) 16586 29323 64376 6635
由此可推知,当时
A. 煮盐业技术高超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商品经济占主导 D. 特色的手工业市镇兴起
【答案】D
- 3 -
【解析】
【详解】绍兴下辖县征收盐额数量较大,可见这些地方盐业发达,选项 D 正确;材料未体现
煮盐技术,排除 A;盐业属于手工业,排除 B;古代农业占据主导,排除 C。
6. 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状元及第》
《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市民阶层价值追求 B. 艺术的教化功能
C. 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D. 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徽州的版画大多以宣传忠孝节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反映的是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作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B 项正确;宣传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不
能体现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A 项错误,以图画宣传封建道德,体现的不是技术的进步,C 项
不符合题意;采用某一艺术形式宣传封建伦理,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D 项不符合题意。
7. 1869 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
《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渡方步。中
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 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 体育项目以传统娱乐生产为主
C. 传统观念制约近代体育教育 D. 竞技体育成为厂大民众的向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同文馆总教习的记述,当时中国人以有失尊严,拒绝粗野等借口,不习近代体
育,体现了中国的旧观念制约着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C 项正确;中国学生不愿意学近代体育
项目,不能说明竞技项目少,A 项错误;材料无关传统娱乐信息,B 项错误;中国学生不愿意
习体育,不能说明竞技体育是大众的向往,D 项不符合题意。
8. 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
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
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 4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众在 20 世纪初不再简单仇外排外,而以排满作为救国反
抗侵略的前提,将与满人的仇当作不共戴天的世仇,是因为清政府反动卖国,成为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最大阻力,D 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反对清政府成为主要目标,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
被当作“及身之祸”变得不是当务之急,AB 两项错误;材料无关中国革命后的政治建设和制
度构想,C 项错误。
9. 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
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 提升国民素质以拯救民族危机
B. 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北洋政府
C. 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D. 宣传社会主义以促进思想解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陈独秀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国民“最后”(最重要)的觉悟,又强调“国
民性质行为”的改善是“根本之救亡”,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及特征,可知这是
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陈独秀在宣扬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而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时代主题,C 正确;陈独秀并非呼吁改革社会习俗,A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直
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反帝爱国运动, B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宣传社会主
义”, D 错误。
10.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
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由此可知,他当时( )
A. 对资本家的本质认识较深刻 B. 正确分析了革命主要对象
C. 对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不足 D. 认为反帝反封是根本目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1921 年中共成立前后,李达用阶级分析方法,提出反对中外资本家,
没有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指出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可知他当时对中国
国情的认识还不深入和全面,C 项符合题意;将中外资本家等同,不能说明其对资本主家本质
- 5 -
的认识较深刻,A 项错误;材料中李达没有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BD 两项
错误。
11. 下图是 1927 年 5 月前后的中国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北京政府由冯玉样发动政变而建立
B. 武汉政府由广州国民政府北迁而来
C. 三政权并存说明国民革命形势向好
D. “宁汉合流”最终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文信息和“1927 年 5 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武汉政府是从广州北迁
的国民政府,B 项正确;当时冯玉祥在西北一带,A 项不符合史实;“三个政权”即北京的北
洋军阀政府、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即将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府的汪精
卫主持的武汉国民政府,它们的存在预示着大革命正面临失败,C 项错误;1928 年张学良东
北易帜标志着全国形式上的统一,D 项错误。
12. 从 1931 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帻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时的农村合作
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
A. 为持久抗战作物质准备 B. 试图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 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 D. 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在军事上围剿红军的南京国民政府在东南地区推行农村
合作社运动, 主要目的是为了借此争取农民的支持,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D 项正确;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重点放在内战和剿共上,没有确立持久“抗战”的政策,A 项不符合史实;
1931 年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国民党并非要“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其目的不在重视和
- 6 -
发展农业生产上,BC 两项错误。
13. 1938 年 4 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从长沙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
学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 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培养出了 2 位诺贝尔奖得主,及
160 多位国内外院士,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最大的贡献是( )
A. 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B. 传承了中国教育的命脉
C. 培养了大量的卓越人才 D. 鼓舞了全国的抗战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将当时西迁的重要高等学校比较
完整地保存下来,还培养了多名人才,并得到世界的认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最大的贡
献在于使中国教育的命脉得以延续和传承,B 项正确;高等学校西迁更多的是保留了大量人才
和文化的火种,不是直接在正面战场的抗日,A 项错误;培养人才和鼓舞抗战精神,都是其衍
生的贡献,其最大的成就在其相应的领域及其发展上,CD 两项错误。
14. 1948 年初,东北解放区合江省除缴公粮及以粮换盐、换布外,每人尚有余粮六斗至一石。从
1946 年 6 月到 1948 年 10 月,该地共输送子弟兵六万两千余人到主力兵团,为解放军提供了丰
富的兵源。这主要是因为( )
A.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B. 农民积极支持解放战争
C. 国民党政权即将被推翻 D. 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解放区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其主
要原因在于土地改革的进行使广大农民翻身解放,改变了其经济、政治地位,调动了他们革
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D 项正确;1948 年 9 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A 项战争进程为土
地改革创造了条件,与题目农民支持战争无关,农民对人民军队的支持是表现不是原因,B 项
错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是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结果,不是原因,C 项不符合题意。
15. 下图是 1950 年建国初木板年画《好年景》,该作品反映了( )
- 7 -
A.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 农业合作社运动使生产大丰收
C. 农业生产方式依然没有大变化 D.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民仍然以传统的小农标准和态度喜庆农业丰收,反映了
1950 年农村生活、生产方式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模式,C 项正确;农村生产关系显著变化是
1952 年土改完成的意义,A 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是 1953 到 1956 年进行的,B 项与题意不
符;当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进行,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质变,D 项错误。
16. 1958 年我国超发货币,导致民众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对此,中央采取部分商品“高价、敞开
供应”的政策,并在许多城市开设高价饭馆。一时间,各地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
上食堂”的民谣,据统计,1962 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 4 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 2.6 亿
元。据此推断这些措施( )
A. 助长了左倾浮夸的风气 B. 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 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 D. 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58 年”后,中央以“高价、敞开供应”的政策,刺激日常消费,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这样做可以活跃市场,促使货币回笼,满足高层次消费的需求等,是调整国民经
济有效做法,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B 项正确;这些用以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有助于回
笼货币、提高民生、缓解供应紧张,不会助长“左”倾浮夸风气。A 选项错误;这些措施起到
了回笼货币的作用,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上缴国家利润 2.6
亿元”不能得出中央财政困难得到了解决,D 选项错误。
17. 下表是 1978~1988 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 8 -
1978 81491 149229 23042 23091
1983 122645 650474 35032 1442
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 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 B. 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 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 D. 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 1978~1988 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的相关统计可知,改革开放带动了各种交
通形式的客运量都有较明显的增长,人口流动不断加快,A 项正确;仅仅从中国客运总量的增
多,没有新的客运方式出现,不能得出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的结论,B 项错误;材料中只
有量的增加,没有新的内容出现,C 项错误;相比其他形式,航空客运总量的增加,不是最多
的,D 项错误。
18. 在谈及古希腊早期民主时,学者丛日云指出:“这是使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
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归属感的重要根源。”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古希腊
A.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
B. 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C 以血缘关系界定公民身份
D. 轮番而治的民主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希腊早期的城邦是由血缘部落演变而来的,同一部落或同一城邦的人具有共同的
血缘,只有这些人才能成为城邦的公民,这使古希腊的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
另一方面,由于城邦公民具有相同的血缘,又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的归属感,故答案为 C
项。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强调的是公民具有公共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B、
D 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9. 西班牙重商主义者马斯塔利兹指出:“这些贵金属并没有留在西班牙,而是转到它的更勤
劳的邻人手里,使得他们致富,同时也成为西班牙人破产的原因。”材料说明西班牙
A. 殖民据点遭到破坏
B. 遭到西欧海盗的沉重打击
- 9 -
C. 商品生产较为落后
D. 工业发展受制于价格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西班牙掠夺的贵金属并没有用于发展国内的经济,财富流入邻国,为
邻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这说明西班牙商品生产较为落后,故 C 项正确;材料
未涉及殖民据点和海盗之间的关系,故 AB 项错误;这些贵金属助长了西班牙的奢侈消费,从
而迟滞了工业生产,西班牙没有抓住价格革命的机遇,故 D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20. 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斯(1735-1826 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
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知,
亚当斯 ( )
A. 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 B. 认为美国应该继承雅典民主政治
C. 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 D. 指出美国民主政治存在重大缺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亚当斯的说法,美国人应把雅典历史当作审视自己的“镜子”,可以得出他的
观点是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借鉴和启迪,A 项正确;美国与雅典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
的文明阶段,雅典民主只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能是镜子,不能是样板,B 项错误;以镜子比
喻雅典历史,并不是强调其影响的“久远”,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尝试将雅典历史与美国的
联系,没有侧重对美国政治弊端的分析,D 项错误。
21. 机器大工业造成的跳跃式扩展生产的能力,使原料和销售市场成为发展生产的唯一限制。
正如德国首相标洛宣称:“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要殖民,而是我们必须殖民,不管我们是否想殖
民。”由此可知( )
A. 欧美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殖民扩张成为拓展市场的唯一手段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工业革命驱动欧美不断地拓展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为满足生产的发展,需要冲破“原料
和市场”不足的“限制”,去殖民扩张,D 项正确;工业革命后的积累不再是原始积累,A 项
错误;殖民扩张只是拓展市场的有力手段之一,不是唯一手段,B 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开拓
- 10 -
市场的原因,不是殖民扩张的结果,C 项错误。
22.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
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
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
A. 放弃暴力斗争团结更多群众 B. 支持临时政府的现行政策
C. 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 D.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四月提纲》的分析,列宁选择通过迂回地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要避免
“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可知其选择和平夺权的原因在于希望最大限度减少革命阻
力,C 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和平夺权并没有要放弃暴力斗争,而且他指出了直接暴力革
命的问题,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只提出了革命的目标,B 项错误;列
宁指出要和平夺权,建立无产阶级革命,D 项不符合题意。
23. 二战后,美国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通过签订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和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等方
式来降低关税税率。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美国开始推行“公平与管理贸易”政策,以
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加强对外贸的千预。材料反映了美国
A. 旨在解决滞胀危机
B.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C. 推行经济霸权主义
D. 阻碍了经济区域化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美国对外贸领域加强了干预,主要是因为日本和西欧的崛起冲击了美
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美国调整了外贸政策,故选 B 项。A 项
表述不符合史实,滞胀使美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经济霸权主义强调的是美国干涉他国经
济发展,材料中没有提及,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无关。
24. 下表为 2001—2005 年中国提供的部分紧急人道援助一览表(单位:万元) ,据此可知
中国( )
年份 受援国 援助原因 中方援助物资价值 中方援助现汇价值
- 11 -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美元
2001 印度 地震 500
2002 阿富汗 战后重建 3000 100
2003 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 250 2500
2003 伊朗 地震 1500
2004 阿尔及利亚 地震 500
2004 马达加斯加 热带风暴 300
2004 俄罗斯 别斯兰人质事件 1000 120
2005 美国 飓风 500
A. 以援助发展中国家为主 B. 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 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D. 积极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世纪初中国对国际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战后重建和人质事
件等提供紧急人道援助,说明中国积极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 项正确;以援助发展中国家为
主和中国进行“紧急”人道援助、给予俄罗斯、美国物资、现金援助等不符,A 项错误;材料不
能说明中国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 项
错误。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第
29 题为选做题,每题 15 分,共计 52 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检、务实特征,万历《通州志》卷 2 风俗载,南直隶通
州“弘、德之间,枕有淳本务实之风。”成化《山西通志》卷 2 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
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 25 风俗序载,苏州
府“万历以后迄于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
- 12 -
顾炎武认为:“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教十年如此矣。”
消费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邦建《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与 16 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变化。首先,消费竞争的
主体是家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耀;到了 18 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
为个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其次,16 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
政治,但 18 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
而时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与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大众参与导致西方
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明朝中后期与 16-18 世纪欧洲消费变化的
相同之处,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大量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发展及其
人口的增长;社会上工商皆本、趋利经商风气的滋长等。(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述亦可)
(2)相同之处:由尚俭到奢靡。
主要不同影响:明朝中后期的消费变化没有促进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而欧洲则加速了
封建制度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原因:中国明朝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等影响;
欧洲则是新航路开辟、对外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思想盛行以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等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生产关系、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等方面,分析明朝中后期
社会风尚嬗变的原因。
(2)相同:根据材料一中“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检、务实特征”,“中期以降,消费发生
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等信息,对照材料二中“18 世纪消费竞争……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
的追逐和竞争”,可知明朝中后期与 16-18 世纪欧洲消费变化的相同之处在于由尚俭到奢靡。
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消费变化没有促进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而欧洲则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社
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政策与活动等方面,分析中国明朝和 16 到 18 世纪欧洲奢靡
- 13 -
消费观念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觉醒)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
治,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
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
管中国的事。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
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檬檬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近三十年——却很鲜
明的表现出来了。
——据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 年)
请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见解并结合中国近代史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史实
准确。)
【答案】示例一
见解:我认为国民觉醒是近代民主民族革命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说明: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救亡图存运动兴起,不同阶层的
仁人志士为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强国保种作出了种种努力。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激化了社会矛
盾,国民对政治权利的重视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
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新文化运动,国民在政
治上的自觉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的深化。
总之,国民对政治权利的自觉推动了近代民主民族革命的发展。
示例二
见解:近代社会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在政治上逐渐觉醒。
说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使得一部分仁人志士开始
睁眼看世界,主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和思想层面的
探索。西方启蒙思想逐渐传入,国人对于政治权利的认识不断深化,资产阶级提出了系列的
政治主张,要求分享政治权力、谋求政治民主,经过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权利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的社会危机使国民在政治上逐渐觉醒。
(其它符合题意者,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根据“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觉醒)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
- 14 -
等信息,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民主革命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概括。如国民觉醒是近代民主民
族革命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论述时,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救亡图存运
动兴起,不同阶层的仁人志士为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强国保种作出了种种努力并最终推翻了
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国民意
识的觉醒与思想的解放。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请考生在第 27、28、29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 材料 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
例》,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政府采取省、县、区、乡(镇)四级制。乡苏维埃政权“为
乡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党和上级政府的
命令和决议,并有考核奖惩。乡苏维埃承担着反映群众意见和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职能。
在乡苏维埃下面,还有各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群众组织,如贫农团、妇女会
等,涵盖了各种人群。乡苏维埃与村之间不是完全的科层制关系,除了运用命令、督察、组
织处理等必要的制度化手段外,还采取大量的非制度化手段,包括会议动员、开展深入细致
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等。毛泽东曾评价:“依靠于民众自己的乡苏代表及
村的委员会与民众团体在村的坚强的领导,使全村民众像网一样组织于苏维埃之下,去执行
苏维埃的一切工作任务。”
——摘编自万振凡 《中央苏区乡村基层政权运作特征及其启示》
(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乡苏维埃政权运作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苏区乡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意义。
【答案】(1)特征:强调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体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
形成了乡政运作网络;丰富的非制度化运作方式。
(2)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意志全面贯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培养锻炼了革命千部;团结了苏区
群众;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作积极性,适应了苏区革命的需要;是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
重要探索
【解析】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履行职责”可归纳出强调党
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根据材料“严格执行党和上级政府的命令和决议,并有考核奖惩”
可归纳出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根据材料“在乡苏维埃下面,还有各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
的、文化的群众组织,如贫农团、妇女会等,涵盖了各种人群”可归纳出体现人民群众当家
- 15 -
做主;根据材料“乡苏维埃与村之间不是完全的科层制关系,除了运用命令、督察、组织处
理等必要的制度化手段外,还采取大量的非制度化手段”可归纳出形成了乡政运作网络和丰
富的非制度化运作方式。
(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的中央苏区乡苏维埃政权运作的特征和所学,关于意义可从贯彻党
的政令及意志、锻炼基层干部、完善基层政权建设、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及团结群众和农民
参政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9 年春,古巴发生革命,推翻了亲美的政权。1961 年 4 月,由美国海空军提供
支持的 1400 名全副武装的古巴流亡分子在古巴的猪湾海岸登陆,企图突袭并推翻古巴革命政
权,古巴军队粉碎了此次行动并全歼了叛乱分子,美古关系恶化。此后,古巴向苏联求助,
苏联出于战略考虑决定援助古巴。1962 年 6 月,苏联和古巴签署了部署苏联导弹的秘密协议。
10 月 15 日,美国 U——2 侦察飞机拍摄到苏联向古巴运送中程弹道导弹的照片。美国迅速作
出反应,10 月 23 日,肯尼迪签署公告宣布:从 24 日 14 时起将拦截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并勒
令这些船只听候美国的检查。与此同时,美国调动军队,摆出不惜发动核大战的样子,古巴
导弹危机爆发。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苏联被迫撤出部署在古巴的战略核导弹。
——据夏明星《古巴导弹危机与中苏关系骤冷》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危机爆发时古巴面临的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巴导弹危机反映出的世界政治态势。
【答案】(1)形势:两极格局对峙,美苏冷战;美国干涉古巴革命失败,美古关系恶化;古
巴为维护自身安全寻求苏联帮助,苏联出于战略考虑支持古巴。
(2)态势:美苏对峙演变为美苏争霸;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受美
苏冷战影响,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解析】
【详解】(1)形势,根据材料“1959 年春,古巴发生革命,推翻了亲美的政权”及所学知识,
结合时代特征可知,两极格局对峙,美苏冷战;根据材料“1961 年 4 月,由美国海空军提供支
持的 1400 名全副武装的古巴流亡分子······企图突袭并推翻古巴革命政权······美古关系恶化”可
知,美国干涉古巴革命失败,美古关系恶化;根据材料“古巴向苏联求助,苏联出于战略考虑
决定援助古巴”可知,古巴为维护自身安全寻求苏联帮助,苏联出于战略考虑支持古巴。
(2)态势,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之后美国侵略越南和苏联入侵阿富汗可知,美苏对峙演变为
美苏争霸;根据材料“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苏联被迫撤出部署在古巴的战略核导弹”可知,
- 16 -
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根据材料“苏联出于战略考虑决定援助古巴”
及所学知识,结合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可知,受美苏冷战影响,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
主义阵营。
29. 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
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
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
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
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
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
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
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答案】(1)举措:直接考察高级官员;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表彰(奖励)廉吏。吏治思想:
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清廉为重;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2)实效:官吏治理能力提升;官场作风改进;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
【解析】
【详解】(1)举措:根据“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得出直接考察高级官员;根据““大臣为
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得出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根据“他
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得出表彰廉吏。吏治思想:
根据“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得出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
源清则流洁”得出清廉为重;根据“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得出察吏为安
民(治天下)。(2)实效: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提升官吏治理能力、改进官场作风、安
定社会局面、开创康乾盛世等角度概括。
相关文档
- 全国新课改省区T8联考2021届高三上2021-08-2616页
-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2021-08-269页
- 【历史】广东省六校联盟2019高三上2021-08-2615页
-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8-2618页
-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9高三上学期第一2021-08-2517页
-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2021-08-2522页
- 【历史】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2021-08-2518页
-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8-2511页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等2020届2021-08-2522页
-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8-2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