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0 KB
  • 2021-08-27 发布

2020春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水平测试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单元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 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 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B.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C.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答案 A 解析 题干是说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小生产产生资本主义,所以出台了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 合题意,排除。 2.如图为部分年份俄国的工业生产情况图(以 1913 年为 100),图中 1920 年 工业生产情况出现的因素是( ) A.推行五年计划刺激工业发展 B.当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的国有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知,1913-1920 年俄国的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 为当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故 B 项正确。A、D 两项是斯大林时期,排除; C 项是新经济政策,排除。 3.1922 年 7 月,胡佛给美国总统哈定的报告中说: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在 苏俄境内共计开设了 15700 个食堂和物资发放站,向大约 325 万名儿童和 530 万名成年人提供了食物。导致这一报告出现的原因是,当时的苏俄( ) A.余粮征集制破坏了农业的发展 B.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C.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已被放弃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922 年”,美国向苏联提供救济,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人民生 活困难,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 4.下面是 1913-1925 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指数统计表。 1913 年 1920 年 1925 年 工业总产值指数(%) 100 13.8 75.5 农业总产值指数(%) 100 67 112 对上表数据的解读,合理的有( ) ①七年战争使俄国(苏俄)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 ②1920 年苏维埃政权面 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走出困境 ④1925 年苏联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表中可知,1920 年工农业生产指数明显低于 1913年,这是因为 1913 年后俄国先后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①解 读合理;材料信息为经济内容,②解读错误;1920-1925 年经济的恢复是新经 济政策的实施带来的,③解读正确,④说法错误。故选 B 项。 5.1923 年,美国国务卿休斯曾写道:“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苏维埃制度下, 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必然是空架子。”因此,“苏俄不能输入和输出大量商品”。 随着美苏贸易的明显增长,1927 年,美国国务院不得不承认“俄国这个市场有 容纳美国商品,并给美国工业家带来利益的潜力”。美国对苏贸易态度转变的主 要原因是( ) A.美国急于开展对苏贸易转移经济危机 B.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D.美苏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由 1923 年认为苏联经济是“空架子”到 1927 年不得不承认“俄国这个市场有容纳美国商品,并给美国工业家带来利益的潜 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这一时期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系来发展生产,让美国等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一些行业,C 项正确。经济大危机 的时间是 1929-1932 年,排除 A 项;1917 年俄国退出一战,排除 B 项;“美 苏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6.列宁认为俄国本身就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中比较落后的国家,又遭受了连 续数年战争的破坏,因此“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助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 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基于此,列宁( ) A.推行了工业国有化的政策 B.确立了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模式 C.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D.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方针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助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 恢复破坏了的经济”可知,体现的是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把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交给本国或外 国资本家经营,C 项正确。工业国有化政策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排除 A 项;“确 立了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模式”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斯大林时期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排除 D 项。 7.1954 年,刘少奇曾如此评价苏联(俄)某一政策:“这个政策的基本精神 在于使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人阶级能够运用一系列的具体办法来使社会主 义的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以战胜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而把整个国民经济引导到社 会主义的轨道上去。”该政策( ) A.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促使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评价苏联(俄)某一政策”“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人 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而把整个国民经济引导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 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恢 复发展资本主义,以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同时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故 A 项正确。苏联经济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强 调的是以国家行政命令对经济进行干预,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 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 C 项错 误;促使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斯大林模式,故 D 项错误。 8.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主题的相关史料,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 能是( ) 字号 主题 史料 1 俄国具有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 史料 2 十月革命没能完全割裂俄国历史传统 史料 3 蒙古人统治留下的东方专制制度方式对俄罗斯权力阶级的影响 史料 4 1921 年列宁主持下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 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B.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出现 C.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东方专制制度方 式”“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主题最有 可能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高度集权,与材料信息相符合, 故 A 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体现出的“高度集权”“专制”无关,排除 B、 C、D 三项。 9.如图是苏联轻工业和重工业年增长率示意图,据图可知“二五”计划期 间的苏联( ) A.借鉴“一五”计划成功经验 B.工业发展受到体制严重阻碍 C.调整工业比例计划失败 D.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联“二五”计划希望调整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但实 际增长率重工业仍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比例进一步失衡,调整工业计划失败, 故 C 项正确。从“二五”计划目标看是吸取“一五”计划教训而非借鉴经验, 排除 A 项;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改革的相关信息,排 除 D 项。 10.斯大林说:苏联建设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向外国借债来筹集, 只能从内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及贸易 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另外征收农业税。这表明苏联( ) A.用行政力量保证高积累多投资 B.采取独立自主手段发展经济 C.建设社会主义遇到了重大挫折 D.采用和平赎买手段发展经济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及贸易部门的利润 尽量多地收缴上来,另外征收农业税”可知,苏联用行政力量积累建设资金,故 A 项正确。B 项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排除;C、D 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11.1929 年 10 月,苏联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7.6%,1930 年为 23.6%,1931 年为 52.7%,1932 年为 61.5%,1933 年为 65.6%,1934 年达 71.4%,到 1937 年,超过 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 ( ) A.满足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B.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C.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D.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 答案 D 解析 快速的实现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没有照顾到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具体发 展要求特征,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弊端,故 选 D 项。材料反映了苏联在 1929 年到 1937 年期间,快速的使农民加入了集体 农庄,它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满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体现不出其 本质特征,排除 A 项;B 项不是其本质所在,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还有 10% 的农户没有加入,所以没有最终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排除 C 项。 12.如表是 1928-1932 年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据此可知,当时的 苏联( ) 时间 类别 1928 年 1932 年 生铁(百万吨) 3.3 6.4 煤(百万吨) 35.5 64.4 石油(百万吨) 11.6 21.4 电(十亿度) 5 13.5 棉布(百万米) 2678 2694 毛织品(百万米) 86.8 88.7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 1928-1932 年间,各项指标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体 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优越性,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材料并 未体现,排除。 13.(2019·辛集市一模)如图为 1954-1963 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 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可知,1954-1963 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玉米产 量却并未持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无视客观自然条件,盲目扩种玉米, 这表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 不符合史实,排除。 14.“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 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 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从根 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改变落后腐朽的 政治制度,故两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故选 A 项。赫鲁晓 夫改革时期苏联没有面临灭亡的危机,排除 B 项;两者都具有变革意识,只是 不彻底,排除 C 项;两者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排除 D 项。 15.赫鲁晓夫病逝后,有人为他树立了一块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墓碑,似乎印 证了他功过间杂的一生。下列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述符合史实的有( ) 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 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 严重不足的问题 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 ④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 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大量种植玉米的措施由于违背自 然规律最终失败,并导致环境破坏严重,故②不符合史实。①③④均符合史实。 故选 C 项。 16.某同学在书店看到一本《赫鲁晓夫下台内幕》,如果你是该书的推销员, 用一句话概括当年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应是( ) A.专断的作风在党内引起了严重不满 B.玉米运动的失败引起了农民的广泛不满 C.批判斯大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感 D.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 A 解析 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是其专断的作风在党内引起了严重不满,故 A 项正确。玉米运动的失败是其专断作风的结果,不是直接原因,故 B 项错误; C 项并不是导致其下台的直接原因,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感”与史实不符, 故排除;改革斯大林模式并没有激化社会矛盾,故 D 项错误。 17.(2019·溧水区校级模拟)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开展了以增强企业活力和 职工劳动热情的“新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将市场经济的某些刺激因素,引 入苏联的计划经济。但这一改革遭到利益集团的消极抵制和激烈反对。1970 年 代初勃列日涅夫很快从支持转向反对,“市场社会主义”成为批判的重中之重。 这说明( ) A.指令性计划有悖当时国情 B.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干预 C.计划经济体制有存在空间 D.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利益集团反对将市场经济引入计划经济体制中,表明 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有符合苏联国情的因素,故选 C 项,排除 A 项。B 项不是材 料主旨所在,排除;材料主旨为市场经济不为苏联统治阶级所接受,并非其不够 完善,排除 D 项。 18.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988 年国家分配工业投资时,资金的 90% 还是投入了重工业(包括军工业),剩下的 10%分别投入到轻工业及农业”。据此 可知,戈尔巴乔夫这一做法( ) A.打破旧的经济体制 B.延续传统产业发展观念 C.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D.缓解了食品短缺的危机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 打破旧有的经济体制特点,延续了传统的斯大林模式的观念和特征,故 B 项正 确,排除 A 项。材料中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戈尔巴 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排除 C 项;材料中的措施没 有缓解粮食短缺的危机,排除 D 项。 19.下表据张建华主编的《世界现代史(1900-2000)》相关内容编制。表格 中苏联经济增长率各项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废止 B.农庄自主权的扩大 C.经济体制改革停滞 D.斯大林体制的突破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在 70 年代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是下降的, 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是下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 苏联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停滞,故 C 项正确。新经济政 策早在 20 年代后期就被废止了,排除 A 项;材料看不出苏联农庄自主权扩大, 排除 B 项;苏联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排除 D 项。 20.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索戈林曾十分精辟地总结了苏联某领导人执政时期 的特征:“……他选择的改革社会主义的行政命令模式……失败了,采用的民主 改革模式引发了更具毁灭性的经济后果,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极其不明朗。”索 戈林旨在说明( ) A.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B.斯大林模式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活力 C.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的旧体制束缚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采用的民主改革模式引发了更具毁灭性的经济后果”并 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17 分)回顾和反思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能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与发展提供深刻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 1917 年 9 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就 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 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 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21 年 3 月 3 日列宁在致人民委员会的信中就农民把粮食拿到城 市出售一事写道: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你们对投机倒把怕得太过分了。 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把东西带进贫困的俄罗斯应当给予 鼓励,而不应当加以阻挠。 ——《列宁全集》第 50 卷 材料三 当时不加紧工业化是不行的。从 1933 年起法西斯的威胁就在迅速 增大。——我国人民用他们在 20-30 年代建立起来的实力粉碎了法西斯。要是 没有工业化我们面对法西斯就会手无寸铁。 ——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概括这些 措施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积极作用。(5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对待农民私售粮食的态度,反映了经济政策怎样 的变化?(4 分) (3)根据材料三,面对法西斯迅速增大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什么建设方案?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方案的得与失。(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改革的认识。(2 分) 答案 (1)措施:农业上,余粮收集制;工业上,企业收归国有;产品分配 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3 分) 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2 分) (2)态度:允许农民自由出售粮食。(2 分) 变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2 分) (3)方案: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 得失:加强了国防实力,短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失调,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4 分) (4)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或改革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2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革命后釆取的 一些措施”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具体措施及其积极作 用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可以看出列宁对 待农民私售粮食的态度是允许农民自由出售粮食,再根据时间“1921 年”可知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第(3)问,根据材料三“要是没有工业化我们面对法 西斯就会手无寸铁”可知面对法西斯迅速增大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建设方案。“得”主要在于加强了国防实力,短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失”主要在于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第(4)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2.(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 年, 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 50%以上,其中三分之 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 世纪 60 年代初,垦 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 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8.5%;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到 70 年代末,1971-1975 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7.4%,比前五年下降 1.1%,其后五年又下降 3.0%;第三阶段为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1982 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 2.8%。 材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 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 党的脖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 趋势及其原因。(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5 分) 答案 (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脱离实际,盲目决策; 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3 分) (2)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止时期。(2 分) 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 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 负担;个人作风专断。(3 分) (3)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体制,未取 得成效,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 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苏联存在的问题全部暴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 指向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却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 从而导致苏联解体。(5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 垦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其后五年又下 降 3.0%;第三阶段为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1982 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 2.8%”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趋势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第(3)问,开放型 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3.(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当代俄罗斯历史编纂学中,对苏联时期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争论激 烈,提出了很多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视角,20 世纪 20 年代实行的新经济 政策就是其中一个复杂而又发人深思的问题。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作为狭义的 反危机纲领出台的,有人认为它是广义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也有学者认为 它是两者的混合物。 评述材料中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 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观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 危机纲领的混合物。(2 分) 评述: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情况 下实行的,因此它是一种应急性的反危机纲领和措施;同时,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时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措施,因此新经济政策又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途径,因 此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物。(8 分)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如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 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物,然后结合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目的、实质以 及影响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