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50 KB
  • 2021-08-27 发布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汉以后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这体现了宗法血缘制度是在逐渐瓦解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和分封制度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选官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靠血缘世袭的越来越少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制度是的瓦解。‎ ‎2.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 11 -‎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3. 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诗写道:“激水为皑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虚无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宋词这一描述表明此时 A. 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渐弱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纺织业分布于江河附近 D. 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水磨作坊、“虚无人”等字眼体现了无人操作的问题,即反映了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是越来越强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产品与市场联系是否日益密切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纺织业的分布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 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于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 提高中央政有行政效率 C. 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D. 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事中尽管官位低但可以帮助皇帝监察,这样做是以小驭大在强化君主权力,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做法的内容而非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选项B - 11 -‎ 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强的是君主的权力而非中央的权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 法国学者韦尔南曾指出:“只有当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这里的公共领域……一是指涉及公共利益的、与私人事务相对的部门。二是指在公众面前进行的、与秘教仪式相对的公开活动。”这里的‘公共领域”最有可能是指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十将军委员会 D. 公民陪审法庭 ‎【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决策机构,涉及公共利益时要在公众面前公开的召开公民大会,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而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公民陪审法庭只是负责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事务,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 英国内阁由英闭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到都铎王朝后期,君主在枢密院辅佐下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已成为惯例。此时,内阁只是一个服务于君主的御用咨询和决策机构,并没有与议会建立起任何关联。1689~1714年间,英国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的御用机构向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的过渡,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内阁与议会权力的消长与演变 B. 政体演变促使内阁制由萌芽走向成熟 C. 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D. 英国内阁逐渐公开化,独立化、制度化 ‎【答案】B ‎【解析】内阁制走向成熟是在1689~1714年间,即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政体演变才促使内阁制由萌芽走向成熟,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内阁的演变而非与议会权力的消长与演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和D均是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的时间1689~1714年,该时间段英国的政体已经发生了演变。‎ ‎7. 下表为美国《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部分内容摘录,其在宪政内容上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11 -‎ A. 联邦制代替邦联制是历史的必然 B. 民主共和与州权平等的原则 C. 邦联制部分地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D. 邦联制联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邦联制强调了地方州的权力,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强调的是民主共和而非与州权平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三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8. 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 赢得广泛支持 B. 实行直接民主 C. 是社会主义政权 D. 人民主权的特点 ‎【答案】D ‎【解析】选民有罢免权和监督权、换失职的公职人员等说明了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即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点,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广泛支持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巴黎公社是选民选代表,是间接民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的信息,十月革命才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 11 -‎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选民有罢免权和监督权体现的就是人民主权。‎ ‎9. 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 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 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这次革命指的是二月革命,在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属于十月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次革命不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因为是暴力革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是十月革命,而本题考查的是二月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要判断出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二月革命,而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时认为:“l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作者认为当时经济全球化 A. 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差距 B. 以欧洲为中心开始出现 C. 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 D. 加速了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B ‎【解析】l5世纪末16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以欧洲为中心开始出现,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而非差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当时经济全球化指的是新航路开辟,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11.‎ - 11 -‎ ‎ 它们是对经典物理理论的突破,对传统的错误或狭隘观念的否定。扩大了人类所认识的自然界的领域,并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带来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导致一系列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材料中的“它们”‎ A. 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 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C. 使近代科技出现质的飞跃 D. 导致学科日益综合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它们”是指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它们发展了经典物理学,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的空缺,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使现代科技出现质的飞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而非学科日益综合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 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A. 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 B. 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 C. 宗教改革劝化下的德国 D. 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答案】D ‎【解析】“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时代康德的主张,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启蒙运动时期,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而非智者运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而非宗教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要判断清楚这个时代指的是启蒙运动时代。‎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1 -‎ 材料一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走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竟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l889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例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讥分析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化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 ‎【答案】(1)职责:御史台监察百官;谏官有对皇帝的谏议和封驳权。意义: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吏治清明;有利于约束皇帝的极端专制,减少决策失误;形成了双向监察机制,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2)背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政党分脏制”的弊端日益朝鲜。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机制。原因:民主、平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建立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机制;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看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落实监察制度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反腐措施要切实可行,并在实践中落实完善;要注意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监察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朝监察机构既包括御史台又包括谏官,然分别回答二者的职责即可,积极意义要分开回答,例如,御史台监察百官有利于制约官员的违法行为而谏官则有利于约束皇帝的专制行为等。‎ ‎(2)‎ - 11 -‎ 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近现化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景既要突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丑闻屡见不鲜又要突出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而成功推行的原因主要从民主、平等思想的历史传统、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舆论、媒体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围绕怎么落实监察制度即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1量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欧洲已史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l,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径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欧洲作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核心和引领作用。‎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市场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不断上升;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吸收了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工业技术中心。欧洲在不断的殖民扩张中,为了便于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世界建立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殖民网络,从而引领着世界经济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论述时围绕欧洲与世界径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即可,可以认为欧洲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欧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可以认为欧洲的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均可,开放性回答自圆其说即可。‎ ‎15.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1 -‎ 材料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l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l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偏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 ‎【答案】(1)特点:是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以立法、制定条例的形式实施;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多次改革,逐步完善。‎ ‎(2)评价: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废除了中国封建职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仍存在施行范围小和缺少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等弊端。‎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从选拔的方式、选拔的形式、和封建选官制度的关系、循序渐渐、逐步完善等方面分别论述。‎ ‎(2)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相应的答案,例如,积极方面可以突出 ‎............‎ - 11 -‎ ‎16.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援助中国飞机1235架,大饱1600门,机枪1.4万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同期。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1.73亿美元。苏联志愿空军进入中国领空作战,连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共达5000人左右。上述援助,对于弥补中日两国在经济力、战斗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走持中国抗战显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由于中国战场困住了日军主力,才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加强欧洲战场,避免两面作战,专心致志对付希特勒的部队。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对于延缓日军南进,为英美赢得时间,为美国空军轰炸日本提供基地,阻挠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等方面,也有不容抹煞的功绩。所以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侯,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摘编自杨天石《抗战时期中国与美、苏、英三大国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原因:日本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中国抗战事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景;援助中国符合当时苏联的国家战略利益;中国积贫积弱,急需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支援。‎ ‎(2)作用: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物质力量;从战略上支援了世界其他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要多方面分析,例如,援助中国符合苏联的利益、中国也需要苏联的援助等多方面分析即可。‎ ‎(2)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从物资方面、抗战信心方面、反法西斯战略方面的作用多方面分析,例如,苏联积极援助可以增强中国抗战信心,苏联积极援助可以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7.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 11 -‎ 刘鹗(l857~1909年),清末小说家,传世之作是他的《老残游记》。光绪二年(1876年),刘鹗正当弱冠之年,便决心放弃“学干禄”(即通过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和官职)的人生道路,转而矢志于圣贤。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先后在河南开封、郑州决口,形成重大黄灾。刘鹗说服吴大澂采用了自己的治河方法,又亲身与民工一道参加劳作,结果治河取得巨大成功吴大澂则保举刘鹗以道员任用,但刘鹗把这头街送给了自己的哥哥刘梦熊……依刘鹗的看法。要得变贫弱而为”民富国强”。就得兴办工业。庚子赈难后.刘鹗继续住在北京,希图实现兴办实业的心愿。他与亲友程恩培等人合组豫丰公司,向英国福公司借款开采河南煤矿与修筑铁路,但仅筑成从道口到清化一段。他又与友人合办宝昌公司借外资开采浙江煤矿,因浙江乡绅和渐江留日学生的反对而失败。借外资开矿筑铁路的失败,使他转而与亲友集资合股兴办民营工商业,但也归于失败。‎ ‎——摘编自王学钧《刘鹗与老残游记》‎ ‎(1)根据材料,概括刘鹗的生平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刘鹗的人生轨迹。‎ ‎【答案】(1)事迹:著有讽刺小说《老残游记》;早年醉心科举,后放弃;治理黄河取得巨大成就;兴办实业,屡遭失败。‎ ‎(2)评析:从醉心科举到果断放弃,并著有讽刺小说《老残游记》,说明其对封建制度及其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促使其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后在治理黄河、兴办实业方面的杰出才能,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都值得后人称道;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其实业救国的道路注定走不通。‎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刘鹗的生平事迹要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写《老残游记》、治理黄河、放弃“学干禄”、兴办实业等。‎ - 11 -‎